2007大馬旅游年 - 馬來西亞

By Erin
at 2007-01-11T07:26
at 2007-01-11T07:2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kisetsu (慚愧波板糖)》之銘言:
: 我覺得馬來西亞只會使用那幾個人造的建築物以及購物便宜來吸引遊客
: 這其實很不夠
: 除了固有的那幾樣文化遺產,其實都沒有開發什麼新的東西出來了
: 像我朋友每次問我去馬來西亞有什麼好玩,其實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 來來去去就說那幾個地方,要不然就是購物
: 其實還真的蠻膚淺的
習慣就好啦...
自獨立以來,這個馬來政府做什麼都是很膚淺的.
做為一個政府,必須有遠見,計劃必須很周詳.
要推廣旅遊必須有一整個配套,一個package.
以遊客來源進行分類.
西方遊客感興趣的是什麼?
東方遊客喜歡的是什麼?
回教世界的遊客想要的是什麼?
還有周邊國家及本地的遊客又會需要什麼?
然後再針對各種遊客來設計配套或是開發景點.
反觀這個政府就只會做什麼呢?
全球最大的國旗 <-- 有屁用
雙峰塔 <-- 沒屁用
雙峰塔基本上是浪費國家資料的計劃.
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市場,就拼了老命去建.
現在又有多單位是租出去的?維持費跟收益又多少?
我只覺得許多的建設都不過是政府官員用來撈油水的方法而已.
: 資料容易取得,資訊發達,交通容易到達
: 像我去澎湖,那裡的資料做得很齊全
: 反觀馬來西亞
: 你說從KL去熱浪島
: 除了坐飛機可以比較快以外,其餘要怎麼辦?
: 我上次去坐了一整個晚上的BUS,很累
: 而且BUS STATION不容易去,我是當天上車問朋友才知道這裡也有個車站
: 找網路資料,找不到,找到的話語言也不通(若都是馬來文,遊客要怎麼辦 > <)
不說別的...請看看馬國政府的網頁.
請問有幾個是好的,可以提供實際幫助的?
像新加坡國防部的官方網頁,所有資料清清楚楚.
馬國國防的官方網頁,load了半天才出來.
然後呢?海陸空的連接都是空的.
其他州政府的網頁更是笑死人.
: 若在KL地區要去黑風洞,搭BUS
: 不過要搭幾號?要坐多久?
: 這些還是有名的地方,可是現在想一想
: 你問我KL還有什麼人文的地方好玩....我真的不知道> <
: 我只知道人工的,譬如說雲頂雙子星吉隆坡塔
: 去馬六甲的話,我知道怎麼去
: 去到那裡要拿一份簡介,然後按圖索驥一個一個地方慢慢找
Travel Channel常常介紹世界各地的景點.
歐洲國家的旅遊真的做很好.
各景點都有一個遊客中心.
提供遊客所有的資訊,衣食住行.
而且各種語言都有,解說都會講英文.
公車站有路線圖路標等.
反觀吉隆坡...連路標都不清不楚.
: 這還OK,畢竟馬六甲知名度高
: 可是那裡的博物館,發霉的發霉,漏水的漏水
我去馬六甲是很多年前的事.
那個什麼荷蘭人的古堡,只剩一面牆.
拜託啦...歷史資料那麼多...
在原址旁邊重新仿建一座原型就是賣點了.
還有那個破帆船,一個禮拜不知道有幾天可以讓遊客進去的.
要嘛就把荷蘭跟葡萄牙的帆船都按照原刀寸仿照幾艘.
只放那一艘不知道要賣什麼...
: 最主要是沒有中文說明,只有英文跟馬來文
: 這不光是地方博物館的問題,就連我們的國家博物館也都沒有中文
: 這兩個有名的地方以外
: 其餘還有各大海島
: 除了蘭卡威將四週的傳說故事做得很吸引以外
: 刁曼,熱浪,停泊,幫喀島這幾個就聽說風景很美
: 美其名大馬旅遊年,不如說是那幾個地方的旅遊年好了
: 只是馬來西亞特色地方很多
: 交通依然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
: 除此以外還有資訊,
: 馬來西亞一味花錢打造世界知名建築物
: 不如花錢資助建設更多地方特色來的實際
: 每次廣告都會說多元種族文化
: 這些特色在雙子星跟吉隆坡塔那裡實在是看不出來
: 總歸來說
: 馬來西亞的特色很多,只是沒有很徹底的去利用
: 因為地大,交通不便,資訊也不發達
: 重點是著名名勝的媒介語也真的很少(新加坡什麼語都有-.-)
: 還有治安越來越差,能夠吸引哪國遊客呢?
: 要說旅遊事業做得好的,我覺得台灣跟新加坡就很好了,
: 台灣的好是針對國內旅遊,新加坡的好是針對國外遊客
: 以上是個人淺見
隨便一個市井小民都知道要怎麼發展旅遊業.
可想而知...那個貓頭政府的辦事能力.
(口號喊喊誰都會...就像公貓在春天的夜晚到處亂叫,叫完就回家去睡大覺.)
(為了尊重友族的習俗,只好委屈小貓了...)
--
: 我覺得馬來西亞只會使用那幾個人造的建築物以及購物便宜來吸引遊客
: 這其實很不夠
: 除了固有的那幾樣文化遺產,其實都沒有開發什麼新的東西出來了
: 像我朋友每次問我去馬來西亞有什麼好玩,其實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 來來去去就說那幾個地方,要不然就是購物
: 其實還真的蠻膚淺的
習慣就好啦...
自獨立以來,這個馬來政府做什麼都是很膚淺的.
做為一個政府,必須有遠見,計劃必須很周詳.
要推廣旅遊必須有一整個配套,一個package.
以遊客來源進行分類.
西方遊客感興趣的是什麼?
東方遊客喜歡的是什麼?
回教世界的遊客想要的是什麼?
還有周邊國家及本地的遊客又會需要什麼?
然後再針對各種遊客來設計配套或是開發景點.
反觀這個政府就只會做什麼呢?
全球最大的國旗 <-- 有屁用
雙峰塔 <-- 沒屁用
雙峰塔基本上是浪費國家資料的計劃.
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市場,就拼了老命去建.
現在又有多單位是租出去的?維持費跟收益又多少?
我只覺得許多的建設都不過是政府官員用來撈油水的方法而已.
: 資料容易取得,資訊發達,交通容易到達
: 像我去澎湖,那裡的資料做得很齊全
: 反觀馬來西亞
: 你說從KL去熱浪島
: 除了坐飛機可以比較快以外,其餘要怎麼辦?
: 我上次去坐了一整個晚上的BUS,很累
: 而且BUS STATION不容易去,我是當天上車問朋友才知道這裡也有個車站
: 找網路資料,找不到,找到的話語言也不通(若都是馬來文,遊客要怎麼辦 > <)
不說別的...請看看馬國政府的網頁.
請問有幾個是好的,可以提供實際幫助的?
像新加坡國防部的官方網頁,所有資料清清楚楚.
馬國國防的官方網頁,load了半天才出來.
然後呢?海陸空的連接都是空的.
其他州政府的網頁更是笑死人.
: 若在KL地區要去黑風洞,搭BUS
: 不過要搭幾號?要坐多久?
: 這些還是有名的地方,可是現在想一想
: 你問我KL還有什麼人文的地方好玩....我真的不知道> <
: 我只知道人工的,譬如說雲頂雙子星吉隆坡塔
: 去馬六甲的話,我知道怎麼去
: 去到那裡要拿一份簡介,然後按圖索驥一個一個地方慢慢找
Travel Channel常常介紹世界各地的景點.
歐洲國家的旅遊真的做很好.
各景點都有一個遊客中心.
提供遊客所有的資訊,衣食住行.
而且各種語言都有,解說都會講英文.
公車站有路線圖路標等.
反觀吉隆坡...連路標都不清不楚.
: 這還OK,畢竟馬六甲知名度高
: 可是那裡的博物館,發霉的發霉,漏水的漏水
我去馬六甲是很多年前的事.
那個什麼荷蘭人的古堡,只剩一面牆.
拜託啦...歷史資料那麼多...
在原址旁邊重新仿建一座原型就是賣點了.
還有那個破帆船,一個禮拜不知道有幾天可以讓遊客進去的.
要嘛就把荷蘭跟葡萄牙的帆船都按照原刀寸仿照幾艘.
只放那一艘不知道要賣什麼...
: 最主要是沒有中文說明,只有英文跟馬來文
: 這不光是地方博物館的問題,就連我們的國家博物館也都沒有中文
: 這兩個有名的地方以外
: 其餘還有各大海島
: 除了蘭卡威將四週的傳說故事做得很吸引以外
: 刁曼,熱浪,停泊,幫喀島這幾個就聽說風景很美
: 美其名大馬旅遊年,不如說是那幾個地方的旅遊年好了
: 只是馬來西亞特色地方很多
: 交通依然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
: 除此以外還有資訊,
: 馬來西亞一味花錢打造世界知名建築物
: 不如花錢資助建設更多地方特色來的實際
: 每次廣告都會說多元種族文化
: 這些特色在雙子星跟吉隆坡塔那裡實在是看不出來
: 總歸來說
: 馬來西亞的特色很多,只是沒有很徹底的去利用
: 因為地大,交通不便,資訊也不發達
: 重點是著名名勝的媒介語也真的很少(新加坡什麼語都有-.-)
: 還有治安越來越差,能夠吸引哪國遊客呢?
: 要說旅遊事業做得好的,我覺得台灣跟新加坡就很好了,
: 台灣的好是針對國內旅遊,新加坡的好是針對國外遊客
: 以上是個人淺見
隨便一個市井小民都知道要怎麼發展旅遊業.
可想而知...那個貓頭政府的辦事能力.
(口號喊喊誰都會...就像公貓在春天的夜晚到處亂叫,叫完就回家去睡大覺.)
(為了尊重友族的習俗,只好委屈小貓了...)
--
Tags:
馬來西亞
All Comments

By Rebecca
at 2007-01-11T23:02
at 2007-01-11T23:02

By Odelette
at 2007-01-13T15:45
at 2007-01-13T15:45

By Susan
at 2007-01-14T14:43
at 2007-01-14T14:43

By Heather
at 2007-01-17T20:52
at 2007-01-17T20:52

By Jessica
at 2007-01-21T16:07
at 2007-01-21T16:07

By Valerie
at 2007-01-26T14:10
at 2007-01-26T14:10

By Susan
at 2007-01-31T12:28
at 2007-01-31T12:28

By Hazel
at 2007-02-02T21:40
at 2007-02-02T21:40

By Zenobia
at 2007-02-03T23:28
at 2007-02-03T23:28

By Daniel
at 2007-02-06T17:41
at 2007-02-06T17:41

By Skylar Davis
at 2007-02-08T04:22
at 2007-02-08T04:22

By Joe
at 2007-02-12T01:13
at 2007-02-12T01:13

By Linda
at 2007-02-13T12:04
at 2007-02-13T12:04

By Cara
at 2007-02-14T22:33
at 2007-02-14T22:33

By Liam
at 2007-02-16T18:24
at 2007-02-16T18:24
Related Posts
想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成長經驗

By Aaliyah
at 2007-01-10T10:58
at 2007-01-10T10:58
想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成長經驗

By Gilbert
at 2007-01-10T06:21
at 2007-01-10T06:21
2007大馬旅游年

By Thomas
at 2007-01-10T05:59
at 2007-01-10T05:59
想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成長經驗

By Hamiltion
at 2007-01-10T05:16
at 2007-01-10T05:16
想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成長經驗

By Zenobia
at 2007-01-10T04:13
at 2007-01-10T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