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1 國內環境新聞節選 - 生態環境討論

By Iris
at 2009-09-11T20:56
at 2009-09-11T20:56
Table of Contents
20090911 國內環境新聞提要:
1. 台灣水蕹瀕絕種 特生中心繁殖搶救
2. 中科汙水走回頭路 彰化人氣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11/5/1qx2y.html
中央社- 台灣水蕹瀕絕種 特生中心繁殖搶救 2009.09.11
記者林恆立南投縣11日電
早期在台灣中部水田常見的台灣特有水生植物「台灣水蕹」,瀕臨消失危機,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正進行繁殖搶救,未來計畫大量復育並推廣為食用及觀賞植
物。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今天表示,中心近期於執行全台水生植物資源調查計畫時,在台中
縣清水鎮發現台灣特有瀕危植物-台灣水蕹(Aponogeton taiwanensisMasamune),研究
人員鑑於目前已知的分布點過於侷限,且皆位在私有田地,為避免其生育地一旦遭破壞後
危及其族群存活,已移植部分植株進行繁殖試驗。
研究人員指出,台灣水蕹是浮葉植物,根莖塊狀,葉基生,長橢圓形,長4至8公分,寬約
2公分,其葉柄隨水位而延伸,目前野外尚未發現其開花之植株,且已知之野外族群極少
,僅存的生育地為未使用除草劑的水田。
早期台灣水蕹在中部水田數量相當多,被視為田中雜草,由於其地下根莖呈塊狀,又被稱
為「水芋」。據清水鎮當地耆老回憶,水芋根莖2至4公分,經去除外皮加糖煮食,是當時
農忙時的可口點心,如今早已失傳。
研究人員說,台灣水蕹小而美,外型不亞於其他水草,且只要水源充足,環境適合,培育
並不難,目前正進行繁殖試驗的植株生長情形良好,未來特生中心計畫大量復育並推廣為
食用及觀賞植物。
特生中心呼籲,維持適當的生育環境為水生植物延續命脈,並希望有志之士能一起復育及
推廣台灣特有之水生植物。
-------------------------------------------------------------------------------
新聞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47133
中國時報- 中科汙水走回頭路 彰化人氣炸 2009.09.11
中科四期落腳彰化二林,但汙水排放管路線難「喬」,原訂拉到福興三和閘門放流舊濁水
溪,遭蚵農和酪農群起轟之,中科研議改排濁水溪,又遭雲林縣強烈反對,繞了一大圈,
中科管理局決定維持原案規畫,福興鄉民驚愕,痛批被「耍來耍去」,串連要抗爭到底。
繞了老半天,汙水還是要排放舊濁水溪,議員粘禮淞痛批如兒戲,把福興當成了什麼?整
個過程好像在比誰的拳頭大,從規畫最初到結果,從沒在地方開過一次公聽會,雲林人的
意見要徵詢,難道福興鄉人的意見就不用?
連日來蚵農、酪農奔相走告,憂憤王功、福寶、漢寶和鹿港數千甲蚵田的生計都要毀了,
串連發動抗爭,大罵「怕被雲林打,不怕我們打,我們就發動帶人來打,不然試試看。」
中科管理局評估,排放舊濁水溪施工需16個月、經費12億元,排放濁水溪或海洋放流,施
工期分別是卅個月和八年,費用約為32.5億元和68億元,中科一再強調,選擇傷害影響最
小方案,排放水質一定符合國家標準。
--
1. 台灣水蕹瀕絕種 特生中心繁殖搶救
2. 中科汙水走回頭路 彰化人氣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11/5/1qx2y.html
中央社- 台灣水蕹瀕絕種 特生中心繁殖搶救 2009.09.11
記者林恆立南投縣11日電
早期在台灣中部水田常見的台灣特有水生植物「台灣水蕹」,瀕臨消失危機,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正進行繁殖搶救,未來計畫大量復育並推廣為食用及觀賞植
物。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今天表示,中心近期於執行全台水生植物資源調查計畫時,在台中
縣清水鎮發現台灣特有瀕危植物-台灣水蕹(Aponogeton taiwanensisMasamune),研究
人員鑑於目前已知的分布點過於侷限,且皆位在私有田地,為避免其生育地一旦遭破壞後
危及其族群存活,已移植部分植株進行繁殖試驗。
研究人員指出,台灣水蕹是浮葉植物,根莖塊狀,葉基生,長橢圓形,長4至8公分,寬約
2公分,其葉柄隨水位而延伸,目前野外尚未發現其開花之植株,且已知之野外族群極少
,僅存的生育地為未使用除草劑的水田。
早期台灣水蕹在中部水田數量相當多,被視為田中雜草,由於其地下根莖呈塊狀,又被稱
為「水芋」。據清水鎮當地耆老回憶,水芋根莖2至4公分,經去除外皮加糖煮食,是當時
農忙時的可口點心,如今早已失傳。
研究人員說,台灣水蕹小而美,外型不亞於其他水草,且只要水源充足,環境適合,培育
並不難,目前正進行繁殖試驗的植株生長情形良好,未來特生中心計畫大量復育並推廣為
食用及觀賞植物。
特生中心呼籲,維持適當的生育環境為水生植物延續命脈,並希望有志之士能一起復育及
推廣台灣特有之水生植物。
-------------------------------------------------------------------------------
新聞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47133
中國時報- 中科汙水走回頭路 彰化人氣炸 2009.09.11
中科四期落腳彰化二林,但汙水排放管路線難「喬」,原訂拉到福興三和閘門放流舊濁水
溪,遭蚵農和酪農群起轟之,中科研議改排濁水溪,又遭雲林縣強烈反對,繞了一大圈,
中科管理局決定維持原案規畫,福興鄉民驚愕,痛批被「耍來耍去」,串連要抗爭到底。
繞了老半天,汙水還是要排放舊濁水溪,議員粘禮淞痛批如兒戲,把福興當成了什麼?整
個過程好像在比誰的拳頭大,從規畫最初到結果,從沒在地方開過一次公聽會,雲林人的
意見要徵詢,難道福興鄉人的意見就不用?
連日來蚵農、酪農奔相走告,憂憤王功、福寶、漢寶和鹿港數千甲蚵田的生計都要毀了,
串連發動抗爭,大罵「怕被雲林打,不怕我們打,我們就發動帶人來打,不然試試看。」
中科管理局評估,排放舊濁水溪施工需16個月、經費12億元,排放濁水溪或海洋放流,施
工期分別是卅個月和八年,費用約為32.5億元和68億元,中科一再強調,選擇傷害影響最
小方案,排放水質一定符合國家標準。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陳玉峰 :凡來自土地的 請回敬土地

By Jack
at 2009-09-11T20:32
at 2009-09-11T20:32
台電電子帳單大家e起來

By Ethan
at 2009-09-10T22:50
at 2009-09-10T22:50
【台社論壇】體檢原鄉部落的災後重建:當原住民遇見大政府與大慈-

By Kelly
at 2009-09-10T19:42
at 2009-09-10T19:42
島讀台灣-植物大觀【北台灣低海拔植 …

By Jack
at 2009-09-10T15:39
at 2009-09-10T15:39
台灣手工皂驚艷全球 日媒讚不絕口

By Belly
at 2009-09-10T14:03
at 2009-09-10T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