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圖輯:香港電車百年滄桑 - 香港

By Aaliyah
at 2015-08-24T14:12
at 2015-08-24T14:12
Table of Contents
來源網址有圖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8/150823_gal_hongkong_tram
圖輯:香港電車百年滄桑
蔡曉穎
BBC中文網記者 香港報道
2015年 8月 23日
香港電車於1904年開始服務,見證城市的百年轉變。車體歷經七代,因應時代改良
設計,照顧香港市民的交通需要。
香港第一代電車
香港的第一代電車全都是單層設計。當時電車有等級制,分成兩類:頭等電車及三
等電車。頭等電車車廂有密閉空間,較為舒適;三等電車則乘客自由上落。兩者車
資相差一倍。百多年前,乘坐電車是富有人家的專利。
香港第二代電車
第二代電車在1912年投入運營,仍是單層設計,但在車頂上加上公園式座椅。
此時,電車不再分開頭等跟三等兩種,變成一輛電車同時分設頭等及三等座席。上
層無瓦遮頭,日曬雨淋,卻是頭等車廂。
香港第三代電車
一年後,第三代電車上路,除了在上層加上帆布帳蓬之外,與第二代沒有太大分別。
換句話說,第一至三代電車都是單層式電車,只是「僭建」了上層座椅。
香港第四代電車
1920年代中期,第四代電車投入服務,是現代電車鶵型。由於當時有軌電車在世界
各地被淘汰,零部件生產商逐一倒閉,第四代電車從車身到大多數零部件都是「香
港製造」。值得一提的是,上圖攝於日佔時期。據香港電車公司資料,當時只有12
輛電車仍可運作,運行路線也縮短至上環街市至銅鑼灣之間。
香港第五代電車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香港重光。由於電車車體均為木製,維修受戰火破壞的電車
成本很高,因此電車公司索性重新設計及製造新電車。
如今,車隊編號120的電車是唯一一輛仍然恆昌載客的第五代電車。
香港「拖卡」電車
1960年代,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香港人口劇增。為了短期內提升載客數
量,雙層電車陸續加掛一輛「拖卡」。這些拖車是從英國一家客車廠定制車體等零
部件,再由電車公司自行組裝,只提供頭等座席。
由於當時仍由售票員賣票——有別於今天在下車時方以現金或電子票卡付費——主
電車下層三等、上層和拖車頭等各需一人執勤,一列電車售票員連司機就需要四個
人,運作成本不低。
香港第六代電車
1980年代,第六代電車誕生。它與上一代電車外觀沒太大分別,不過絕大多數座椅
由塑料取代木製椅子;鎢絲燈泡以光管代替。
香港第七代電車
2009年,法國運輸業巨頭威立雅(Veolia)陸續收購香港電車股份後,最新一代電
車於2011年面世,預計2021年全面取代第六代電車。
第七代電車告別木製部件,車架使用鋁合金製造,馬達也採用了新穎的省電設計。
旅遊電車
除了提供日常載客服務,香港電車在1990年代還推出了專為遊客或私人租用而設的
旅遊電車。如今市民或旅遊團可以包租這些電車開派對或舉辦其他活動。
照片提供:香港電車迷會李俊龍先生
(責編:葉靖斯)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8/150823_gal_hongkong_tram
--
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These are the voyages of the starship Enterprise.
Its continuing mission: to explore strange new worlds,
to seek out new life and new civilizations,
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Picard: "Warp 9, Engage!!!"
--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8/150823_gal_hongkong_tram
圖輯:香港電車百年滄桑
蔡曉穎
BBC中文網記者 香港報道
2015年 8月 23日
香港電車於1904年開始服務,見證城市的百年轉變。車體歷經七代,因應時代改良
設計,照顧香港市民的交通需要。
香港第一代電車
香港的第一代電車全都是單層設計。當時電車有等級制,分成兩類:頭等電車及三
等電車。頭等電車車廂有密閉空間,較為舒適;三等電車則乘客自由上落。兩者車
資相差一倍。百多年前,乘坐電車是富有人家的專利。
香港第二代電車
第二代電車在1912年投入運營,仍是單層設計,但在車頂上加上公園式座椅。
此時,電車不再分開頭等跟三等兩種,變成一輛電車同時分設頭等及三等座席。上
層無瓦遮頭,日曬雨淋,卻是頭等車廂。
香港第三代電車
一年後,第三代電車上路,除了在上層加上帆布帳蓬之外,與第二代沒有太大分別。
換句話說,第一至三代電車都是單層式電車,只是「僭建」了上層座椅。
香港第四代電車
1920年代中期,第四代電車投入服務,是現代電車鶵型。由於當時有軌電車在世界
各地被淘汰,零部件生產商逐一倒閉,第四代電車從車身到大多數零部件都是「香
港製造」。值得一提的是,上圖攝於日佔時期。據香港電車公司資料,當時只有12
輛電車仍可運作,運行路線也縮短至上環街市至銅鑼灣之間。
香港第五代電車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香港重光。由於電車車體均為木製,維修受戰火破壞的電車
成本很高,因此電車公司索性重新設計及製造新電車。
如今,車隊編號120的電車是唯一一輛仍然恆昌載客的第五代電車。
香港「拖卡」電車
1960年代,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香港人口劇增。為了短期內提升載客數
量,雙層電車陸續加掛一輛「拖卡」。這些拖車是從英國一家客車廠定制車體等零
部件,再由電車公司自行組裝,只提供頭等座席。
由於當時仍由售票員賣票——有別於今天在下車時方以現金或電子票卡付費——主
電車下層三等、上層和拖車頭等各需一人執勤,一列電車售票員連司機就需要四個
人,運作成本不低。
香港第六代電車
1980年代,第六代電車誕生。它與上一代電車外觀沒太大分別,不過絕大多數座椅
由塑料取代木製椅子;鎢絲燈泡以光管代替。
香港第七代電車
2009年,法國運輸業巨頭威立雅(Veolia)陸續收購香港電車股份後,最新一代電
車於2011年面世,預計2021年全面取代第六代電車。
第七代電車告別木製部件,車架使用鋁合金製造,馬達也採用了新穎的省電設計。
旅遊電車
除了提供日常載客服務,香港電車在1990年代還推出了專為遊客或私人租用而設的
旅遊電車。如今市民或旅遊團可以包租這些電車開派對或舉辦其他活動。
照片提供:香港電車迷會李俊龍先生
(責編:葉靖斯)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8/150823_gal_hongkong_tram
--
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These are the voyages of the starship Enterprise.
Its continuing mission: to explore strange new worlds,
to seek out new life and new civilizations,
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Picard: "Warp 9, Engage!!!"
--
Tags:
香港
All Comments

By Leila
at 2015-08-27T00:15
at 2015-08-27T00:15

By Todd Johnson
at 2015-08-28T09:06
at 2015-08-28T09:06

By Zora
at 2015-08-31T07:34
at 2015-08-31T07:34

By Edward Lewis
at 2015-09-01T10:02
at 2015-09-01T10:02
Related Posts
香港【肯德基KFC】台灣沒有的家鄉雞皇飯

By Zanna
at 2015-08-23T13:02
at 2015-08-23T13:02
香港尖沙咀【蘭芳園】豬扒包、絲襪奶茶

By Hazel
at 2015-08-23T11:38
at 2015-08-23T11:38
美麗華附近推薦早餐

By Ida
at 2015-08-22T23:52
at 2015-08-22T23:52
港簽在出發前一天失效

By Xanthe
at 2015-08-22T21:57
at 2015-08-22T21:57
志蓮淨苑

By George
at 2015-08-22T19:35
at 2015-08-22T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