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槽? - 地球科學討論

By Hazel
at 2001-03-20T18:20
at 2001-03-20T18:2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RobertLiu (貓是會走動的寶石)》之銘言:
: ※ 引述《geo ( NothinG )》之銘言:
: : 我猜,那是前人研究時大量使用該模式建立臺灣地體運動的結果。
: : 要去翻翻地槽的原始定義,應該在解釋上蠻好用的,所以保留。
: : 像山根等等的概念,也是因為好理解,所以都一直保留著吧..
: 現在似乎還有人用地槽這個名詞(而且看起來他也相信板塊構造學說)
: 但是對我們這一代來說,好像是Apple II電腦一樣難懂...
: 看來學地質的人還是需要瞭解一些地槽的觀念
這些台灣地質概論的內容,載自何春蓀先生的台灣區域地質概論(1986)
何老師已經在1990年過世,他的三大中文著作:上述的地質概論、台灣地體構造的演變
及人手一本的普通地質學,即無法再作改版(就資料來看,何老師頗勤於改版更新)。
這“現在似乎有人用”說的現在,應指何老師當時編寫的時代背景。
而“看起來他也相信板塊構造學說”一語,似可參考台灣地體構造的演變(1982) p.12
他對資料撰寫與表達上,引用板塊理論,也用地槽模式的構造圖上通用名詞的理由:
“台灣位於兩個板塊的聚合邊界上,因之應重視板塊運動造成的構造,並以板塊構造
學說來作本區地體構造的分析。但台灣地方太小,倘全用此說來討論當地構造,只能分
出極少數構造單位,似乎過於簡單。相反的,台灣在地體構造上是一個造山褶皺帶,用
褶皺帶的區劃來處理島上不同而複雜的構造應更實用。為了明確的表現台灣的構造特性,
本圖上所分的二級構造單位都是採用目前地槽模式的構造圖上通用的名詞,這主要根據
地形或構造現象上的重大差別來釐訂的。”
在這三大著作都未有中文版新作之前,台灣地體構造的演變只能多讀papers,普地就讀
英文的吧。
--
: ※ 引述《geo ( NothinG )》之銘言:
: : 我猜,那是前人研究時大量使用該模式建立臺灣地體運動的結果。
: : 要去翻翻地槽的原始定義,應該在解釋上蠻好用的,所以保留。
: : 像山根等等的概念,也是因為好理解,所以都一直保留著吧..
: 現在似乎還有人用地槽這個名詞(而且看起來他也相信板塊構造學說)
: 但是對我們這一代來說,好像是Apple II電腦一樣難懂...
: 看來學地質的人還是需要瞭解一些地槽的觀念
這些台灣地質概論的內容,載自何春蓀先生的台灣區域地質概論(1986)
何老師已經在1990年過世,他的三大中文著作:上述的地質概論、台灣地體構造的演變
及人手一本的普通地質學,即無法再作改版(就資料來看,何老師頗勤於改版更新)。
這“現在似乎有人用”說的現在,應指何老師當時編寫的時代背景。
而“看起來他也相信板塊構造學說”一語,似可參考台灣地體構造的演變(1982) p.12
他對資料撰寫與表達上,引用板塊理論,也用地槽模式的構造圖上通用名詞的理由:
“台灣位於兩個板塊的聚合邊界上,因之應重視板塊運動造成的構造,並以板塊構造
學說來作本區地體構造的分析。但台灣地方太小,倘全用此說來討論當地構造,只能分
出極少數構造單位,似乎過於簡單。相反的,台灣在地體構造上是一個造山褶皺帶,用
褶皺帶的區劃來處理島上不同而複雜的構造應更實用。為了明確的表現台灣的構造特性,
本圖上所分的二級構造單位都是採用目前地槽模式的構造圖上通用的名詞,這主要根據
地形或構造現象上的重大差別來釐訂的。”
在這三大著作都未有中文版新作之前,台灣地體構造的演變只能多讀papers,普地就讀
英文的吧。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頭暈?

By Queena
at 2001-03-19T01:15
at 2001-03-19T01:15
地球環境概論

By Heather
at 2001-03-19T01:00
at 2001-03-19T01:00
Re: 請問夜明珠是什麼?

By Christine
at 2001-03-18T14:01
at 2001-03-18T14:01
Re: 請問夜明珠是什麼?

By Xanthe
at 2001-03-17T02:22
at 2001-03-17T02:22
有水坑

By Rebecca
at 2001-03-17T00:30
at 2001-03-17T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