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天氣小觀:一周後期,西伯利亞大半個區域寒凍 - 颱風討論

By Gary
at 2015-01-17T12:32
at 2015-01-17T12:3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aron (一)》之銘言:
: 為何第二波冷空氣南下幅度較大,其實就是和米克拉颱風有關。
:
: 米克拉颱風是否會帶來降雨要看路徑,模式預報也出現分歧,包括強度和路徑的變化,
: 看起來,進入南海影響台灣比不進入來的大。
: 而模式預報認為米克拉颱風後期會帶下來更多冷空氣,
: 同時本身受到冷氣團摧殘減弱後,向東北離開,
: 尤其若在台灣東方海面順利轉化為溫帶氣旋,
: 更加劇左側冷空氣南下到台灣,
: 因次第二波冷高壓南下時,冷氣團侵襲可能會非常強烈,不過時間很快過去。
(為免整篇回文過長,僅引用部分原文,請見諒)
上述情況如果是在秋季,確實很有可能,事實上過去幾年也有不少例子
然而此種情境在目前的大氣環流型態下,發生的可能性頗值商榷
縱使此颱風在菲律賓東方近海北轉,由於西風大槽位置已經壓得很低,
在強烈冬季季風的影響下,不用到 20N 大概就會被拉扯得支離破碎
至於是否可能在北上的過程中轉化為強烈溫帶氣旋並帶來冷空氣?
就過去這個季節的颱風來說,要北轉多半是在北緯 12、13 度就轉了,
而且位置通常不會太靠近東亞大陸,大多是遠海就轉走了
如果走到像現在這個米克拉的經度,大概都是被大陸高壓壓著偏西走
所以「臺灣東方海面北上並加劇冷空氣南下強度」的劇本其實很難演
回溯過去幾天的模式預報,即使像 GFS 有時支持拋物線北轉,
從 MSLP/500hPa height/vorticity 等資料都看不出轉化旋生的預測,
下週三那波冷空氣的強度預測也似乎沒有受到颱風路徑預報變化的影響
真要說這個颱風對臺灣地區的溫度影響,恐怕還是昨晚突然的增強,
加大了臺灣附近的氣壓梯度,使得今天這波東北季風比較「有感」
: → keroromoa : 話說最近幾年東亞大槽好像都有點軟 01/16 22:36
其實...... 剛過去的這個 12 月,東亞主槽平均強度就遠超過預期
日、韓一帶的 500hPa 負距平非常顯著,與先前的長期預報完全不同
: 推 keroromoa : CWB最新數值: 01/17 01:09
: → keroromoa : 1.睽違三週,終於看到0度線再度壓北台灣! 01/17 01:09
然而其它模式如 ECMWF 或 NCEP GFS 並沒有報得這麼「爆走」,
實際情況只能再觀察。若就 NCEP 的系集來看(請看氣象局月長期預報),
下週三那波的冷空氣強度似乎還不及今天這一波明顯?
: → keroromoa : 2.不排除1/25~1/31還有一波冷空氣南下! 01/17 01:11
這一點與個人看到的資料就不太一樣,無論是 ECMWF 或 GFS 等模式,
這段期間預報多偏暖,有時還會跑出北臺灣 850hPa 00Z 高於 15 度的預報
由於時間太久遠,任何預報的可信度都非常低,還是暫時無視較好
--
: 為何第二波冷空氣南下幅度較大,其實就是和米克拉颱風有關。
:
: 米克拉颱風是否會帶來降雨要看路徑,模式預報也出現分歧,包括強度和路徑的變化,
: 看起來,進入南海影響台灣比不進入來的大。
: 而模式預報認為米克拉颱風後期會帶下來更多冷空氣,
: 同時本身受到冷氣團摧殘減弱後,向東北離開,
: 尤其若在台灣東方海面順利轉化為溫帶氣旋,
: 更加劇左側冷空氣南下到台灣,
: 因次第二波冷高壓南下時,冷氣團侵襲可能會非常強烈,不過時間很快過去。
(為免整篇回文過長,僅引用部分原文,請見諒)
上述情況如果是在秋季,確實很有可能,事實上過去幾年也有不少例子
然而此種情境在目前的大氣環流型態下,發生的可能性頗值商榷
縱使此颱風在菲律賓東方近海北轉,由於西風大槽位置已經壓得很低,
在強烈冬季季風的影響下,不用到 20N 大概就會被拉扯得支離破碎
至於是否可能在北上的過程中轉化為強烈溫帶氣旋並帶來冷空氣?
就過去這個季節的颱風來說,要北轉多半是在北緯 12、13 度就轉了,
而且位置通常不會太靠近東亞大陸,大多是遠海就轉走了
如果走到像現在這個米克拉的經度,大概都是被大陸高壓壓著偏西走
所以「臺灣東方海面北上並加劇冷空氣南下強度」的劇本其實很難演
回溯過去幾天的模式預報,即使像 GFS 有時支持拋物線北轉,
從 MSLP/500hPa height/vorticity 等資料都看不出轉化旋生的預測,
下週三那波冷空氣的強度預測也似乎沒有受到颱風路徑預報變化的影響
真要說這個颱風對臺灣地區的溫度影響,恐怕還是昨晚突然的增強,
加大了臺灣附近的氣壓梯度,使得今天這波東北季風比較「有感」
: → keroromoa : 話說最近幾年東亞大槽好像都有點軟 01/16 22:36
其實...... 剛過去的這個 12 月,東亞主槽平均強度就遠超過預期
日、韓一帶的 500hPa 負距平非常顯著,與先前的長期預報完全不同
: 推 keroromoa : CWB最新數值: 01/17 01:09
: → keroromoa : 1.睽違三週,終於看到0度線再度壓北台灣! 01/17 01:09
然而其它模式如 ECMWF 或 NCEP GFS 並沒有報得這麼「爆走」,
實際情況只能再觀察。若就 NCEP 的系集來看(請看氣象局月長期預報),
下週三那波的冷空氣強度似乎還不及今天這一波明顯?
: → keroromoa : 2.不排除1/25~1/31還有一波冷空氣南下! 01/17 01:11
這一點與個人看到的資料就不太一樣,無論是 ECMWF 或 GFS 等模式,
這段期間預報多偏暖,有時還會跑出北臺灣 850hPa 00Z 高於 15 度的預報
由於時間太久遠,任何預報的可信度都非常低,還是暫時無視較好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15-01-20T14:51
at 2015-01-20T14:51

By Ivy
at 2015-01-23T17:09
at 2015-01-23T17:09

By Hamiltion
at 2015-01-26T19:28
at 2015-01-26T19:28

By Belly
at 2015-01-29T21:47
at 2015-01-29T21:47

By Iris
at 2015-02-02T00:06
at 2015-02-02T00:06

By Steve
at 2015-02-05T02:25
at 2015-02-05T02:25

By Frederica
at 2015-02-08T04:44
at 2015-02-08T04:44

By Isabella
at 2015-02-11T07:03
at 2015-02-11T07:03

By Mia
at 2015-02-14T09:22
at 2015-02-14T09:22

By James
at 2015-02-17T11:41
at 2015-02-17T11:41

By Kristin
at 2015-02-20T14:00
at 2015-02-20T14:00

By Doris
at 2015-02-23T16:18
at 2015-02-23T16:18

By Bethany
at 2015-02-26T18:37
at 2015-02-26T18:37
Related Posts
米克拉成為27年來首個強度達到TY的一月颱

By Jacky
at 2015-01-17T03:36
at 2015-01-17T03:36
今年一月雨量(-1/16)

By Rebecca
at 2015-01-17T02:20
at 2015-01-17T02:20
天氣小觀:一周後期,西伯利亞大半個區域寒凍

By Frederic
at 2015-01-16T15:22
at 2015-01-16T15:22
2014年台灣降雨為10年來最乾,歷史第6乾

By Lauren
at 2015-01-15T21:45
at 2015-01-15T21:45
北京霧霾持續 多地空氣嚴重汙染

By Emma
at 2015-01-15T18:13
at 2015-01-15T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