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天氣小觀:未來一周,南方擾動與北方第一道冷鋒 - 颱風討論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7-08-18T10:59

Table of Contents

因在下氣象科普素養不太足夠,
故斗膽想請求 daron 大(或其他熱心板友)或可點撥一下科普常識。


※ 引述《daron (一)》之銘言:
: 天氣小觀:未來一周,東亞南方熱帶擾動發展與東亞北方出現入秋訊號的第一道冷鋒
: 太平洋高壓影響的日子持續了好一段時間,
: 不過未來一周,太平洋高壓勢力場會有很大改變。
: 這是因素太平洋高壓再強,也無法避免空間和時間的捉弄。
: <空間的影響>
: 目前太平洋高壓的南風出現東風波,不斷擠壓著太平洋高壓西南方勢力場,
: 但太平洋高壓勢力目前很穩定,因此東風波不斷向西移動,
: 在接近菲律賓東方後,逐漸和西南季風接上線,開始轉變為封閉的氣旋擾動,
: 當然,這個氣旋擾動範圍大,東側的東風特別強,因此到達台灣以南時,
: 北部會出現明顯東風,東部則受到雲雨帶移入出現陣雨,
: 不過,這個大型的低壓擾動在進入南海後,完全併入季風槽,
: 東南側引進的西南季風,沿著太平洋高壓往低緯度西伸的勢力場,
: 形成"/"的倒向季風槽,環境場變得很不穩定。
: 原先大低壓擾動的東北側就是倒向季風槽東北側立刻出現熱帶性低氣壓,
: 而且無意外就是發展為颱風,又這位置模式預報就在台灣以南附近。
: 因此要特別留意觀察。
: 由於這個熱低形成在太平洋高壓低緯度延伸勢力場的北側,給予往東移分量
: 但東北方的太平洋主高壓仍壓著熱低,給予偏西分量。
: 因此,移動路徑不太明顯。
: 此外更重要的是,季節將來到八月下旬了。
: <時間的影響>
: 八月下旬後,太陽給予的熱力越來越少,已不如之前盛夏般的日正當中,
: 而冬季系統逐漸甦醒,冷空氣開始活動,北極冷氣團往南侵襲也更明顯。
: 自八月初起,北極冷氣團已經開始陸續侵襲北亞各地,儘管強度不強,
: 但冷空氣依舊在西伯利亞蔓延,
: 模式預報,一周後期,北方大環境出現重大的變化-秋天震撼鐘。
: 大規模的冷空氣向東北亞侵襲,並影響到長江流域以北地區,
: 冷空氣往南侵襲過程中,形成兩道冷鋒,
: 高空冷渦旋同時帶出地面溫帶氣旋出現,
: 尤其第二道冷鋒,東北亞地面誘升強烈溫帶氣旋,
: 模式預報可達976百帕,伴隨強勁西北風,這在陸地上是少見的,
: 而東亞的第二道冷鋒也壓到近長江流域。
: 儘管台灣在東亞南邊,東亞出現冷鋒對台影響(尤其冷鋒前區的熱浪更熱),
: 但對太平洋高壓勢力則有了重大影響。
: 預報後期,由於北方強大的高空冷渦旋登場,南側屆時又有熱低/颱風形成,
: 太平洋高壓勢力被擠壓,
: 尤其受北方系統影響,預報認為太平洋高壓將會東退,
: 尤其700帕中低層大氣場的勢力首先東退,
^^^^^^^^^^^^^^^^^^^^^^^
==============================================================================
帕(Pa):氣壓的國際單位制是帕斯卡(Pascal)。
是為了紀念法國學者(同時身兼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音樂家、宗教家、教育家、
氣象學家、哲學家)布萊士帕斯卡之名而命名。
==============================================================================
以上是氣壓,容易理解。

不能理解 700Pa 中低層大氣場 的概念,
是否指從地向天空找出 700Pa 的所有點,實際上是一個曲面,
這個曲面對於氣象的意義為何,為什麼不是 600Pa 500Pa 400Pa?
可知其必定在氣象上有其意義,能否點撥一二?

感謝您。

: 因此熱低/颱風向北的分量逐漸增加,路徑也越來越難確定。
: 結論,留意南方熱帶擾動發展,持續觀察路徑囉。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7-08-20T22:51
在大氣壓力為單位面積所受之大氣重量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7-08-23T10:44
因此等壓座標隱含質量垂直分布 例如假設地面為1000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7-08-25T22:36
百帕 則700百帕表示大氣有70%質量分布於這層之上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7-08-28T10:29
這 70% 質量的氣象意義為何,實在不解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7-08-30T22:21
500百帕等壓面就為大氣質量一半在上一半在下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7-09-02T10:14
為何不是 60% 50% 40%,應該是有氣象意義才擇之。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7-09-04T22:06
要兼顧數學和物理計算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7-09-07T09:58
數學與物理計算,還是要連結氣象上的意義,計算完全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7-09-09T21:51
能理解,問題是不能理解這有何氣象意義。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7-09-12T09:43
P=F/A,又1atm=1024Pa,近似1000Pa。可知 700Pa 即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7-09-14T21:36
F 為原來之 70%,總力(上方空氣柱重量)為地面 70%
挑這 70% 要做什麼,不能理解選定 70% 的氣象用途。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7-09-17T09:28
例:『太平洋高氣壓東退』跟『700Pa中低層大氣場的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7-09-19T21:21
勢力首先東退』,應該不完全相同吧,否則直接用『太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7-09-22T09:13
平洋高氣壓東退』就好了。特別提700Pa【首先東退】
可見有其氣象之具體意義。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7-09-24T21:06
這些層面的使用跟以前探空資料有相關,700hpa通常
指較底層的高壓,若颱風系統偏弱,比較容易受底層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7-09-27T08:58
高壓引導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7-09-29T20:51
剛剛查了一下,我算錯了,1atm=1013hPa,特此更正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7-10-02T08:43
感謝 ben108472 的說明,所以 700hPa【首先東退】的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7-10-04T20:36
氣象意義是指【熱低/颱風向北的分量逐漸增加】導致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7-10-07T08:28
【路徑也越來越難確定】。這樣理解全文,應該無誤吧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7-10-09T20:21
感動!!氣象科普常識又增加些許。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7-10-12T08:13
推~又長知識了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7-10-14T20:05
具體而言 700hPA約海拔幾公尺?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7-10-17T07:58
已查 3000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7-10-19T19:50
風場圖 地面和850風向差異不大 700以上風向完全不同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7-10-22T07:43
我氣象門外漢 但是看700的風向圖預測 直觀好懂又準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7-10-24T19:35
700 hpa大概是海拔3000公尺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7-10-27T07:28

北日本太平洋側及關東日照不足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7-08-18T01:26
A.正文 https://tinyurl.com/y993el4j 根據日本NHK報導,北日本太平洋側及關東地區自7月下旬以來多半是陰雨天氣, 日照時數比氣候平均值少很多、氣溫也比氣候平均值低。 例如: 1.東京都心從8/01-16連續16天降雨,已是歷史上8月連續降雨日數的第2名, 僅次於197 ...

EC近幾報主觀預測 下週應留意擾動發展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7-08-17T15:22
根據EC在8/16/12Z和8/17/00Z的主觀預測具有高度相似性。 下週初期有熱帶系統通過巴士海峽並逐漸發展,在華南沿海一帶登陸 8/16/12Z 主觀預測 https://goo.gl/4nixt9 8/17/00Z 主觀預測 https://goo.gl/neR18s 8/17/12Z 主 ...

即時天氣訊息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7-08-17T12:44
即時天氣訊息 發布時間:2017/08/17 11:59 今(17)日各地晴朗炎熱,目前大臺北地區高溫已達36度,並有37度左右高溫出現 的機率,花東縱谷亦有36度左右高溫出現的機率,請注意防曬、多補充水分並預防中暑 。 http://www.cwb.gov.tw/V7/prevent/warning/ ...

即時天氣訊息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7-08-16T10:37
即時天氣訊息 發布時間:2017/08/16 10:29 今(16)日各地晴朗炎熱,目前大臺北地區高溫已達36度, 並有37度以上高溫出現的機率,花東縱谷亦有36度以上高溫出現的機率, 請注意防曬、多補充水分並預防中暑。 ***** [老話重提] 在外面的朋友,小心別中暑(熱衰竭), 在室內千萬別誤以為 ...

大氣板與颱風擬人作家有約 板聚調查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7-08-15T15:25
原先天氣迷聚會的其中一個活動, 有邀請颱風擬人作家,近水樓颱先攻臺的作者-pockycity(夢蕾)來交流, 關於大氣科學和颱風擬人是如何想到靈感擦出火花, 不過因為天氣迷聚會剛好卡到CWTT18, 所以我們在構想是否能在9月其中一個週末和夢蕾合作舉辦颱風擬人交流的活動, 如何把大氣科學的理論概念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