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天氣概況~2013/10/11 - 颱風討論

By Ethan
at 2013-10-11T18:59
at 2013-10-11T18:59
Table of Contents
藉卡大的文回,淺談一下印度洋上的熱帶氣旋:
南亞-印度洋熱帶氣旋較少的原因就是垂直風切,
在西太平洋的台灣很難想像在南亞的垂直風切有多強,
在南亞,季風決定一切,信風在這裡使不上力,
換句話說,副高在這裡是弱勢,不像太平洋高壓,
由於季風的關係,在夏季的南亞,西南季風非常強,
比起南海(台灣)的西南季風,南海的就稱為電風扇吧,
此外,南海的西南季風經常被太平洋高壓打假的,
太平洋高壓的東風一來,南海的西南季風就被抑制
但在南亞,西南季風是很剽悍的。
夏季的南亞出現如此強的西南季風一大關鍵就在於印度半島上(尤其東北方)的熱低壓,
並且連結中國西南地區到中南半島上的熱低壓,
使整個北印度洋的大氣中層以下是強勁的偏西風。
不過南亞的北面有一座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夏季是一個大熱源,
由於高原上的大氣受到超級火爐的加熱,在上空形成一個強大的高壓系統,
這就是北半球夏季最強的高空高壓系統:南亞高壓(青藏高壓),
而這個南亞北面的南亞高壓由於順時針氣流吹下來,
到北印度洋後形成熱帶東風噴流,
使整個北印度洋的大氣中層以上吹的是強勁的偏東風。
因此,夏季印度半島南方的熱帶海洋上,低層是季風吹上來的偏西風,
但是上面卻是北方南亞高壓吹下來的偏東風,兩邊風力強勁誰也不讓誰,
在大氣中層附近形成強烈的垂直風切變,因此不利於熱帶氣旋形成。
但是進入秋季以後,北方西風噴流一波波往南壓,南亞高壓開始往東南方撤退,
到了十月,青藏高原受到太陽熱能大幅減少,高原進入由熱源轉冷源的過渡期,
因此十月以後南亞高壓將退往中南半島,
十月下旬後會突然東跳併入太平洋高壓系統,此後消失。
一旦青藏高原轉冷源後,高原的冷空氣一部分會流向蒙古地區堆積,
蒙古冷高壓將迅速增強,與北方西伯利亞冷高壓連結,
這就是冬季北半球最強的地面高壓系統:西伯利亞/蒙古冷高壓。
而目前,南亞高壓已經移向中南半島,這也推波助瀾使南海擾動移向孟加拉灣,
由於南亞高壓移向中南半島,
北印度洋、孟加拉灣的高空環境對熱帶氣旋來說大幅轉好,
高空不再有強東風的風切變,加上底層的西南季風支持,海溫環境十分良好,
整個孟加拉灣的大氣環境變成,中南半島上的南亞高壓與副高壓結合,
副高西南側帶過來的東南東風與南面上來的西南季風持續旋轉,
使擾動增強為熱帶氣旋(颱風),並沿著副高脊往西北移動,強度還在上看。
這種模式在西太平洋夏季,尤其八月副高北抬後,很容易發生,
但在南亞就不常見,
原因就在於青藏高原這個大熱源維持著南亞高壓強度與位置,造成風切變
十月以後,北印度洋熱帶氣旋的生成環境明顯轉好,
但是卻也是夏季系統撤退的時間,尤其南亞季風環流的轉變很迅速,
因此對北印度洋熱帶氣旋來說,環境變好了,時間卻不多了
只能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南亞-印度洋熱帶氣旋較少的原因就是垂直風切,
在西太平洋的台灣很難想像在南亞的垂直風切有多強,
在南亞,季風決定一切,信風在這裡使不上力,
換句話說,副高在這裡是弱勢,不像太平洋高壓,
由於季風的關係,在夏季的南亞,西南季風非常強,
比起南海(台灣)的西南季風,南海的就稱為電風扇吧,
此外,南海的西南季風經常被太平洋高壓打假的,
太平洋高壓的東風一來,南海的西南季風就被抑制
但在南亞,西南季風是很剽悍的。
夏季的南亞出現如此強的西南季風一大關鍵就在於印度半島上(尤其東北方)的熱低壓,
並且連結中國西南地區到中南半島上的熱低壓,
使整個北印度洋的大氣中層以下是強勁的偏西風。
不過南亞的北面有一座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夏季是一個大熱源,
由於高原上的大氣受到超級火爐的加熱,在上空形成一個強大的高壓系統,
這就是北半球夏季最強的高空高壓系統:南亞高壓(青藏高壓),
而這個南亞北面的南亞高壓由於順時針氣流吹下來,
到北印度洋後形成熱帶東風噴流,
使整個北印度洋的大氣中層以上吹的是強勁的偏東風。
因此,夏季印度半島南方的熱帶海洋上,低層是季風吹上來的偏西風,
但是上面卻是北方南亞高壓吹下來的偏東風,兩邊風力強勁誰也不讓誰,
在大氣中層附近形成強烈的垂直風切變,因此不利於熱帶氣旋形成。
但是進入秋季以後,北方西風噴流一波波往南壓,南亞高壓開始往東南方撤退,
到了十月,青藏高原受到太陽熱能大幅減少,高原進入由熱源轉冷源的過渡期,
因此十月以後南亞高壓將退往中南半島,
十月下旬後會突然東跳併入太平洋高壓系統,此後消失。
一旦青藏高原轉冷源後,高原的冷空氣一部分會流向蒙古地區堆積,
蒙古冷高壓將迅速增強,與北方西伯利亞冷高壓連結,
這就是冬季北半球最強的地面高壓系統:西伯利亞/蒙古冷高壓。
而目前,南亞高壓已經移向中南半島,這也推波助瀾使南海擾動移向孟加拉灣,
由於南亞高壓移向中南半島,
北印度洋、孟加拉灣的高空環境對熱帶氣旋來說大幅轉好,
高空不再有強東風的風切變,加上底層的西南季風支持,海溫環境十分良好,
整個孟加拉灣的大氣環境變成,中南半島上的南亞高壓與副高壓結合,
副高西南側帶過來的東南東風與南面上來的西南季風持續旋轉,
使擾動增強為熱帶氣旋(颱風),並沿著副高脊往西北移動,強度還在上看。
這種模式在西太平洋夏季,尤其八月副高北抬後,很容易發生,
但在南亞就不常見,
原因就在於青藏高原這個大熱源維持著南亞高壓強度與位置,造成風切變
十月以後,北印度洋熱帶氣旋的生成環境明顯轉好,
但是卻也是夏季系統撤退的時間,尤其南亞季風環流的轉變很迅速,
因此對北印度洋熱帶氣旋來說,環境變好了,時間卻不多了
只能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Belly
at 2013-10-15T22:14
at 2013-10-15T22:14

By Erin
at 2013-10-20T01:28
at 2013-10-20T01:28

By Isabella
at 2013-10-24T04:42
at 2013-10-24T04:42

By Thomas
at 2013-10-28T07:57
at 2013-10-28T07:57

By Margaret
at 2013-11-01T11:11
at 2013-11-01T11:11

By Leila
at 2013-11-05T14:25
at 2013-11-05T14:25

By Emily
at 2013-11-09T17:40
at 2013-11-09T17:40

By Kumar
at 2013-11-13T20:54
at 2013-11-13T20:54

By Noah
at 2013-11-18T00:08
at 2013-11-18T00:08

By Hedda
at 2013-11-22T03:23
at 2013-11-22T03:23

By Ivy
at 2013-11-26T06:37
at 2013-11-26T06:37

By Noah
at 2013-11-30T09:51
at 2013-11-30T09:51

By Barb Cronin
at 2013-12-04T13:06
at 2013-12-04T13:06

By Brianna
at 2013-12-08T16:20
at 2013-12-08T16:20

By Michael
at 2013-12-12T19:35
at 2013-12-12T19:35
Related Posts
1326薇帕颱風WIPHA 形成!

By Jake
at 2013-10-11T08:15
at 2013-10-11T08:15
科隆&巴黎 的溫度 降雨 近年資料?

By Agnes
at 2013-10-10T14:27
at 2013-10-10T14:27
週五東北季風增強~102/10/09

By Edward Lewis
at 2013-10-09T23:46
at 2013-10-09T23:46
1326 薇帕颱風 颱風形成預警

By Ophelia
at 2013-10-09T22:31
at 2013-10-09T22:31
1325 百合颱風 誕生!

By Joe
at 2013-10-09T21:17
at 2013-10-09T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