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一個有關速度的夢想。 - 環境保育討論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04-05-14T16:55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Anthro-R91 看板]

作者: uta (堅毅的靈魂。) 看板: Anthro-R91
標題: 〈人間〉─一個有關速度的夢想。
時間: Wed May 12 10:18:30 2004

人間 一個有關速度的夢想

◎陳怡伶  (20040512)


花蓮的好玩必須要以極慢的速度才能享受到極致,踩著腳踏車的踏板或

慢慢地散步,沿著海岸走一天,在清晨時等待海中的日出,在海邊不時地

駐足,對著大海沉思,在大街小巷穿梭尋找以前的日式宿舍,像星探一樣

在各種小吃店裡挖掘好吃的東西,享受陽光照在身上、全身細胞舒暢。真

的很美麗、真的很舒服。


關於夢……

蘇花高速公路要不要蓋?很多花蓮人說要,因為這是一個二十年以來的

夢想。一個渴望發展的地方,作了二十年的夢,要的是一條高速公路。

為什麼是高速公路?因為,高速公路將縮短和台北的通勤時間,減少花

東居民與遊子們往返的時間與交通不便,而且也會增加觀光客的數量。後

山,不能被台灣遺忘,許多花蓮人這麼想。

花蓮人,指的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來自台灣各地的新移民,必須經由

種種宣稱與確認的過程,才有可能被認為是花蓮人。不是花蓮人,不知道

花蓮人要的是什麼,不是花蓮人,也無法瞭解那種希望發展與繁榮的渴望

,許多花蓮人這麼想。

這樣的渴望,卻是不難明瞭的,因為在西部嘉南平原的家鄉父老,也有

這樣心情。


美國夢……

中國有偉大的長城,埃及有金字塔,美國則有了高速公路。

在橫越北美洲的筆直大路上,往地平線的盡端開去,整整三天三夜,就

貫穿了太平洋與大西洋。在一個單獨的小方格世界中,窗外的風景迅速地

往後移動,掌握方向盤,就可以隨心所欲到想要去的地方,這種兜風的快

感是很容易上癮的。

要美國人不開車就和廢除私有槍隻一樣的困難,汽車和槍隻,代表的是

自由、獨立與自治,從新教徒遠離英國到新大陸,到西部拓荒,這種脫離

中心的精神就一直在血液中奔騰。要美國人不開車更困難的是,整個美國

的空間結構是由高速公路網所架構起來,這樣大的空間尺度,沒有車就像

沒有腿一樣,汽車已變成生活的必需品。

雖然高速公路是美國地景的一部分,但現代的高速公路卻是起源於德國

,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在德國境內大舉興建混凝土的高速公路,使

得德軍可以迅速地南侵。見識到德國autobahn的功能,美國在戰後,艾森

豪總統便以建造高速公路作為重要的施政目標,因此高速公路在早期有另

一個名字,叫做戰備道路。推動全美高速公路路網的主要動力,還包括戰

後快速成長的汽車工業,資本主義如何左右國家的發展,刻印在這些劃過

大地的無數痕跡之上。

從一九五○年代開始,美國的高速公路一條一條地蓋起來,高速公路的

通車典禮變成每個大城小鎮的重要慶典,那時還很少人知道,他們慶祝的

其實是這些城鎮死亡的開始。

因為,高速公路讓人們雖然可以很容易到達許多地方,但是高速公路也

讓人們可以很容易離開許多地方。

許多鄉村小鎮,在高速公路興建時被摧毀,農田隔壁的老鄰居被高速公

路阻隔,再也無法往來,連鎖餐廳與大型購物中心隨著高速路產生,支撐

小鎮經濟的小商店不敵大資本的競爭紛紛關門大吉,原本為地方居民社交

與生活中心的鄉村小鎮,逐漸變成沒有人的鬼鎮。

農業的工業化,讓美國南方黑人失去就業機會,大量擁入北方的城市,

再加上全世界湧入的新移民,讓都市擠滿了新面孔以及各式各樣的人,美

國的白人中產階級覺得都市漸漸失序,成為罪惡的淵藪,於是開始大舉往

郊區遷徙,白色遁逃(White flee)指的是這個白人郊區化的過程,flee

是一個躲避危險與惡魔的脫逃過程,高速公路讓這個願望終於可以容易地

達成。

美國夢,是一棟棟在綠草如茵,大樹環繞中矗立的獨幢洋房,住在這個

夢想的屋子裡,遠離塵囂,遠離工作的辛勞,遠離一切令人不喜歡的人事

物,與大自然結合。在郊區變成天堂的同時,市中心變成了地獄,留下的

是貧窮與破敗。

高速公路與郊區化徹底的改變美國人的生活,當都市空間是以車的速度

來設計時,人與人的距離變得十分遙遠,在郊區生活成為主要的居住形態

之後,愈來愈多的美國人發現生活愈來愈孤單寂寞,充滿人情味的小鎮消

失了,充滿刺激的城市生活也消失了,除了紐約、波士頓一些少數的都市

外,大多數的美國都市只有在辦公時間運作,一到下午五點以後,市中心

只剩下無家可歸的遊民。

高速公路不停地加寬加長,道路卻愈來愈擁擠,因為高速公路讓大家可

以住得愈來愈遠,小客車通勤的交通量不減反增,如果用一輩子來衡量,

美國人花了相當可觀的生命,單獨一個人開車塞在馬路上。


重建美國夢

都市是否已經死亡了?很多美國人問自己這個問題。都市之所以成為都

市,是因為它聚集了各種不同的人,混雜在高密度的街道與房子裡,在人

行道擦身而過,在不期而遇的場合裡邂逅。都市讓人擁有一種隱身在人群

的自在,這個自在讓獨特與奇異得以滋生,讓都市生活充滿多樣性與解放

的吸引力。

都市的確死亡了,取代的是一大片郊區所組成的超大型都會區,在一片

一片的郊區中有各自的超級市場,鄰近中產階級的住宅區中興建了帷幕辦

公大樓,郊區的超大型購物中心模仿傳統的商店街,不同的是,街道向內

包在一個經過精緻都市設計而且恆溫的大建築物中,在這些像迪斯耐樂園

的環境中,看不到貧窮與流浪漢,也沒有激起懷舊情感的老店與老師傅,

每個人在那裡閒晃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提的紙袋愈來愈多。

郊區國度,美國人這麼稱呼自己的國家,這個由高速公路所編織出來的

郊區夢,是一個非常昂貴的夢。付出的代價很多,高速公路穿越都市,像

對心臟劃一把刀一樣,都市死了。大自然也是傷痕累累,當每個人像湖濱

散記的梭羅隱身山林時,森林與湖泊卻漸漸消失。失去的還有社會人道以

及美國獨立的精神─對公平與正義的追求,高速公路加速了白色遁逃,造

成種族與階級的區分,無以計數的少數民族社區,在高速公路定線時被選

定,因而被迫遷徙而銷聲匿跡。

如果,這個遊戲規則對失敗者施以懲罰,使其失去尊嚴,甚至威脅到生

存的權利,那所有在這遊戲中的人只能拚命地往一個方向去,那就是贏。

因為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除了贏以外,並沒有太多的選擇。

對弱勢者生存權的保障,可以讓所有人瞭解,即使輸了,日子還是可以

好好地過,除了贏以外,人生還有許多選擇,因為,這只是一場遊戲罷了。

在美國夢中覺醒的美國人決定,都市必須復甦,這一波的行動叫做新都

市主義運動。他們要的是都市原本就有的東西,多元化,行走的都市,二

十四小時的都市,其實就是一個可以讓人可以不時地在街上碰面交談的都

市。


夢想是什麼?

高速公路不只是一條高速公路,而是我們整個生活結構的改變,它所帶

來的發展,可能不是我們原本所想像的,甚至,也有可能不是我們所想要的。

那麼,我們的夢想到底是什麼?一個讓人快速移動的路,要讓我們開到哪

裡去?

高速公路會不會造成台灣都市的死亡?不會,因為在這文化的人,喜歡熱

鬧,害怕孤獨,所以熱愛都市,都市的匿名性允許了特立獨行,然而在台灣

,都市卻比較是集體性格的表現,都市是一切的中心,每個地方都害怕離都

市太遠,尤其是離台北太遠,台北的人也害怕離開台北太遠,因此,每個地

方都希望能有一條可以快速連結台北的路,台北的人也希望馬路四通八達,

讓他們在暫時喘息之後,可以快點回到中心。

這樣的結果是台北都會區一直不停地蔓延擴大之中。

高速公路和鐵路的差別到底在哪裡?高速公路鼓勵小客車快速成長,汽油

的消耗量變多;興建高速公路的經費,擠壓到其他大眾運輸的經費,造成大

眾運輸的品質下降,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公共汽車。

小客車讓更多的人可以容易擴散到深山與郊外,許多自然景觀將加速地消

失。自然景觀是整個社會的資產,但愈來愈多的別墅、度假山莊、或鐵皮屋

,將這樣的社會資產私有化。

北宜高速公路蓋了總共要花十幾年才會完成,光是打通一條世界第二長的

隧道就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雪山隧道是一個工程技術的偉大成就,然而,

在生態的保育上卻一點都不值得驕傲。而且,路蓋完之後,還需要更多的維

護費用,因為路所經之途許多是地質極為敏感的地區,這也將是一筆經常不

小的預算。蘇花高將是比北宜高更困難的一條路,因為要鑽的隧道與蓋的橋

樑更多。

高速公路讓我們可以到達許多地方,但問題是,我們要到許多地方做什麼

,如果,這些地方,綠油油的田沒了,山被一棟棟房子遮住了,清澈的溪水

被污染,沙灘上只有混凝土,沒有什麼吸引人之處,蓋再多條的高速公路,

也不會有人去。

現在的花蓮真是一個又美麗又好玩的地方,在路的盡頭,一端是大海,一

端是高山,天空常常是藍色,漂著幾朵白雲。

花蓮的好玩必須要以極慢的速度才能享受到極致,踩著腳踏車的踏板或慢

慢地散步,沿著海岸走一天,在清晨時等待海中的日出,在海邊不時地駐足

,對著大海沉思,在花蓮的大街小巷穿梭,尋找以前的日式宿舍,像星探一

樣在各種小吃店裡挖掘好吃的東西,享受陽光照在身上、全身細胞舒暢、一

種緩慢步調的慵懶,聽一聽花蓮人的聲音,夾雜了台灣各種族群的語言、充

滿活力的日常生活對話。真的很美麗、真的很舒服。


夢的現實

蘇花高要蓋了!

真希望在這個充滿速度、盲忙茫的生活中,我們能夠暫緩一下,喝一口茶

,再想想我們關於速度的夢想。

在這麼匆匆的生活中,有多少深深影響我們未來的重大決定,是在我們都

還沒有辦法仔細好好想,也不清楚狀況之下就已經做了。當我們看到後果時

,才發現木已成舟,回時已晚,剩下的是更多的鄉愁。


(陳怡伶,花師社教系老師,美國羅格斯大學都市計劃博士,台大城鄉碩士

與土木學士。曾獲歐洲都市與區域基金會青年學者獎第二名。)


--
Tags: 保育

All Comments

安康掩埋場水保審查 三度遭退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04-05-13T23:28
首頁 | 地方新聞 | 大台北 安康掩埋場水保審查 三度遭退 記者紀文禮/南投報導 台北縣新店市「安康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水土保持規劃書,昨天在中興新村水土保持局舉行第三次審查會,審查會以台北縣府未確定掩埋場範圍、面積等為由,三度退回這項水保規劃書。 水土保持審議委員會指出,依據水保法,只有第十 ...

[活動]世界社會論壇參與經驗分享會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04-05-08T01:38
※ [本文轉錄自 Calendar 看板] 作者: optimism (secret window) 看板: Calendar 標題: [活動]世界社會論壇參與經驗分享會 時間: Sat May 8 00:47:06 2004 ▕▔▔▔▔▔▔▔▔▔▔▔▔▔▔▔▔▔▔▔▏ ▕ ...

4/1城市生態廊道 4/8台灣蝙蝠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04-03-31T04:11
※ [本文轉錄自 bookhouse 看板] 作者: stargazing (眼睛裡的湖水有一道彩虹) 看板: bookhouse 標題: [台南市洪雅書房]4/1城市生態廊道 4/8台灣蝙蝠 時間: Wed Mar 31 04:07:41 2004 洪雅書房,一個另類NGO,是由南部多個非營利社 ...

單車環島展 與你分享土地之美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04-03-20T23:03
□□□□□□□□□□□□□□□□□□□□□□□□□□□□□□□ 風 塵 僕 僕 的 自 由 —— 保 育 社 單 。 車 。 環 。 島 。 夢 下週3/22 ~ 3/26 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 活大地下室展覽 □□□□□□□□□□□□ ...

[情報] 2004人本春季森林育--活動員培뀠…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04-03-16T09:42
※ [本文轉錄自 SUNFLOWER 看板] 作者: salent (gili) 看板: SUNFLOWER 標題: [轉錄]2004人本春季森林育--活動員培訓招生中 時間: Tue Mar 9 11:05:50 2004 展現自由與創意的營隊 人本森林育活動員培訓 招生中 十五年來,每年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