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颱風討論

By Elma
at 2016-12-01T01:39
at 2016-12-01T01:39
Table of Contents
(一)新聞標題
二十四節氣 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新聞內容
(中央社台北30日電)
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天正式決議,將中國傳統代表一整年時令運
行的「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人民日報報導,正在衣索匹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召開的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台北時間今天下午正式
通過這項決議。
報導指出,由中國大陸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
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案提到,「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
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古代中國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1個「節氣」,統稱「二十
四節氣」,內含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
、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中國大陸在申報中提到,「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
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
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黃河流域,以當地天象、氣溫、降水和物產的時序變化為準,
逐步被中國各地採用,被認為是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
行為準則,且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在中國大陸,「二十四節氣」於2006年被列入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
項目名錄」。1051130
(三)新聞連結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1300432-1.aspx
(四)其他心得或備註
話說二十四節氣還真的不好背
可是這是大氣科學當中很重要的一環
這是觀察一年四季變化的依據
雖然對於台灣氣侯來說不太準啦
因為這是根據中國大陸黃河流域氣候觀察的結論
只是這終究是古人於大氣科學的智慧
--
二十四節氣 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新聞內容
(中央社台北30日電)
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天正式決議,將中國傳統代表一整年時令運
行的「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人民日報報導,正在衣索匹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召開的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台北時間今天下午正式
通過這項決議。
報導指出,由中國大陸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
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案提到,「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
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古代中國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1個「節氣」,統稱「二十
四節氣」,內含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
、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中國大陸在申報中提到,「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
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
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黃河流域,以當地天象、氣溫、降水和物產的時序變化為準,
逐步被中國各地採用,被認為是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
行為準則,且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在中國大陸,「二十四節氣」於2006年被列入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
項目名錄」。1051130
(三)新聞連結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1300432-1.aspx
(四)其他心得或備註
話說二十四節氣還真的不好背
可是這是大氣科學當中很重要的一環
這是觀察一年四季變化的依據
雖然對於台灣氣侯來說不太準啦
因為這是根據中國大陸黃河流域氣候觀察的結論
只是這終究是古人於大氣科學的智慧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Aaliyah
at 2016-12-03T08:29
at 2016-12-03T08:29

By Aaliyah
at 2016-12-05T15:20
at 2016-12-05T15:20

By Eartha
at 2016-12-07T22:10
at 2016-12-07T22:10

By Iris
at 2016-12-10T05:01
at 2016-12-10T05:01

By James
at 2016-12-12T11:51
at 2016-12-12T11:51

By Daniel
at 2016-12-14T18:42
at 2016-12-14T18:42

By Edwina
at 2016-12-17T01:32
at 2016-12-17T01:32

By Todd Johnson
at 2016-12-19T08:22
at 2016-12-19T08:22

By Olga
at 2016-12-21T15:13
at 2016-12-21T15:13

By James
at 2016-12-23T22:03
at 2016-12-23T22:03

By Ivy
at 2016-12-26T04:54
at 2016-12-26T04:54

By Anthony
at 2016-12-28T11:44
at 2016-12-28T11:44

By Oliver
at 2016-12-30T18:35
at 2016-12-30T18:35

By Elma
at 2017-01-02T01:25
at 2017-01-02T01:25

By Jessica
at 2017-01-04T08:16
at 2017-01-04T08:16

By William
at 2017-01-06T15:06
at 2017-01-06T15:06

By Lily
at 2017-01-08T21:57
at 2017-01-08T21:57

By Elizabeth
at 2017-01-11T04:47
at 2017-01-11T04:47

By Hamiltion
at 2017-01-13T11:38
at 2017-01-13T11:38

By Queena
at 2017-01-15T18:28
at 2017-01-15T18:28

By Victoria
at 2017-01-18T01:19
at 2017-01-18T01:19
Related Posts
氣候變遷反論之資訊

By Isla
at 2016-11-29T20:36
at 2016-11-29T20:36
臺灣12月曾有過颱風嗎?

By Rachel
at 2016-11-29T01:09
at 2016-11-29T01:09
天氣小觀:北極渦旋超越南極渦旋

By Yuri
at 2016-11-27T11:02
at 2016-11-27T11:02
天氣小觀:秋颱蠍虎與東北季風共伴,台東要留意

By Erin
at 2016-11-26T09:01
at 2016-11-26T09:01
第25號「蝎虎」颱風形成 週日全台降雨機

By Quanna
at 2016-11-25T10:08
at 2016-11-25T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