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生物大復活?上億年黃龍玉怪石無解 - 地球科學討論

By Heather
at 2010-02-01T14:46
at 2010-02-01T14:46
Table of Contents
侏羅紀生物大復活? 上億年黃龍玉怪石無解 2010.01.31 NowNEWS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31/17/1zrcy.html
最近幾年大陸掀起了蒐集奇石的風潮,在雲南有個奇石玩家就收集到一顆黃龍玉怪
石頭,裡面好像封存了一條昆蟲模樣的白色物體,不但體積一天天的變大,甚至還
會跟呼吸一樣隱隱震動,不少專家學者都投入研究,甚至懷疑這是古生物復活。
大陸雲南芒市郊區,2002年採石業者在河床裡發現了一種石質晶潤、色澤金黃相當
具有觀賞價值的新石料,取名為黃龍玉,是繼新疆和田玉和緬甸翡翠之後,發現的
最優質的玉種,主色調為黃色,兼有羊脂白、青白、紅、黑、灰、綠、五彩等色,
雲南省將其定名為黃龍玉,從而使「自古玉出雲南」的說法得到印證。
在這些發現的黃龍玉當中,有一塊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因為在玉石裡面出現了怪
異的小白點。奇石蒐藏家郭彩祥指出,「這個小白點就比米粒這麼大吧!一個白小
點通過一搖擺,就在上邊不斷的漂浮振動這個過程,所以很吸引人。」(欲見精彩
照片請進:http://www.nownews.com/2010/01/31/162-2565168.htm)
一開始大夥以為這個小白點是奇石玩家所稱的水膽,也就是在寶石形成的時候把水、
空氣或一些其他的物質包覆在裡面,成為一個密閉的空間,不過,在仔細觀察這塊
黃龍玉卻有了更驚人的發現。奇石玩家李聯表示,「它長到人們去發現的時候是大
概有零點幾個公分,大概幾毫米這個樣子,到我看的時候,它已經接近兩個厘米(
公分)。」
剛開始黃龍玉裡面的小白點只有米粒大小,不過短短3個月它竟然變大10倍,成了
兩公分而且,還會自己蠕動,郭彩祥表示,「那個幼蟲一樣,那個頭一縮的時候,
它的身子在長大,就這樣這樣不斷的、不斷的這樣呼吸狀的在運動。」
會長大、會呼吸,外型又像是一條蟲子,這一切都符合活體生物的特徵,但是根據
地質專家的研究,黃龍玉大約形成於2億年前到6000萬年前這段時間,這億萬年前
的形成的玉石會有活體生物存在嗎?連雲南科學研究所長郭雲膠也半信半疑,加入
研究團隊,他說,「它的頭部有一個伸縮的過程……,它的周邊呢?有一個呼吸像
呼吸狀的起伏。」
經過郭雲膠一個多月的觀察,這種呼吸蠕動一直存在著,他查遍的所有的資料都沒
辦法理解這種離奇的事情,因為幾億年前的古生物復活幾乎是不可能,那麼該怎麼
解釋這個小白點從小變大,又能自主運動的現象呢?
根據目前學術界對原始生物形成的理論研究,郭雲膠提出大膽的推測認為是原始細
胞團被包覆在黃龍玉裡面,出土後受到外界、壓力、陽光、溫度的變化而被激活,
重新展開細胞分裂持續生長發育,為了證實這項理論,研究團隊決定進行核磁共振
檢測。
雲南德宏醫院影像科醫師趙宏文指出,「它(白色物體)接近人體顱骨的密度,但是
肉眼觀察的話,憑肉眼觀察應該是氣體,但是量下來的話,它就不是氣體的密度了,
就不知道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了。」
醫學檢測沒有辦法判斷,也沒辦法證實原始細胞團被激活的理論,讓這塊黃龍玉裡
的離奇現象越來越撲朔迷離,這又吸引了另一名地質學教授張家志也加入研究的行
列,他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假設。
雲南觀賞石協會教授張家志表示,「它之所以那個蟲體那個白色的部分,實際上是
空氣的部分,但是為什麼從小的米粒大慢慢的長大呢?這個長大實際上是脫水,就
是說這個水膽裡面,外層是水,中間的白色的是氣。」
按照張家志的說法是黃龍玉裡面蘊藏的水分,從肉眼看不見的細縫中散發,因此白
色的部分才會愈長越大,倒推回去把黃龍玉泡在水裡補充水分,白色的物質應該會
越便越小,研究團隊浸泡了兩個月,沒想到白色物質並沒有縮小,反而越變越大。
張家志表示,「你要是外面壓力不夠的話,水是進不去,水分子進不去的,所以它
要是泡在深處,你要是很簡單拿一個網兜兜起來栓了以後,放到井底,挪到井下井
底下,要不了多天就能沖填進去,水就能進去了。」
對於這樣的解釋,親眼看到白色物質會呼吸、蠕動的研究人員還是無法接受,從這
塊黃龍玉被挖掘出土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年,醫學、古生物、地質學各自提出不同的
假設,不過,白色物質的謎團依然是眾說紛紜,只能期待有更先進的儀器能解開這
黃龍玉中白色物質的秘密。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31/17/1zrcy.html
最近幾年大陸掀起了蒐集奇石的風潮,在雲南有個奇石玩家就收集到一顆黃龍玉怪
石頭,裡面好像封存了一條昆蟲模樣的白色物體,不但體積一天天的變大,甚至還
會跟呼吸一樣隱隱震動,不少專家學者都投入研究,甚至懷疑這是古生物復活。
大陸雲南芒市郊區,2002年採石業者在河床裡發現了一種石質晶潤、色澤金黃相當
具有觀賞價值的新石料,取名為黃龍玉,是繼新疆和田玉和緬甸翡翠之後,發現的
最優質的玉種,主色調為黃色,兼有羊脂白、青白、紅、黑、灰、綠、五彩等色,
雲南省將其定名為黃龍玉,從而使「自古玉出雲南」的說法得到印證。
在這些發現的黃龍玉當中,有一塊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因為在玉石裡面出現了怪
異的小白點。奇石蒐藏家郭彩祥指出,「這個小白點就比米粒這麼大吧!一個白小
點通過一搖擺,就在上邊不斷的漂浮振動這個過程,所以很吸引人。」(欲見精彩
照片請進:http://www.nownews.com/2010/01/31/162-2565168.htm)
一開始大夥以為這個小白點是奇石玩家所稱的水膽,也就是在寶石形成的時候把水、
空氣或一些其他的物質包覆在裡面,成為一個密閉的空間,不過,在仔細觀察這塊
黃龍玉卻有了更驚人的發現。奇石玩家李聯表示,「它長到人們去發現的時候是大
概有零點幾個公分,大概幾毫米這個樣子,到我看的時候,它已經接近兩個厘米(
公分)。」
剛開始黃龍玉裡面的小白點只有米粒大小,不過短短3個月它竟然變大10倍,成了
兩公分而且,還會自己蠕動,郭彩祥表示,「那個幼蟲一樣,那個頭一縮的時候,
它的身子在長大,就這樣這樣不斷的、不斷的這樣呼吸狀的在運動。」
會長大、會呼吸,外型又像是一條蟲子,這一切都符合活體生物的特徵,但是根據
地質專家的研究,黃龍玉大約形成於2億年前到6000萬年前這段時間,這億萬年前
的形成的玉石會有活體生物存在嗎?連雲南科學研究所長郭雲膠也半信半疑,加入
研究團隊,他說,「它的頭部有一個伸縮的過程……,它的周邊呢?有一個呼吸像
呼吸狀的起伏。」
經過郭雲膠一個多月的觀察,這種呼吸蠕動一直存在著,他查遍的所有的資料都沒
辦法理解這種離奇的事情,因為幾億年前的古生物復活幾乎是不可能,那麼該怎麼
解釋這個小白點從小變大,又能自主運動的現象呢?
根據目前學術界對原始生物形成的理論研究,郭雲膠提出大膽的推測認為是原始細
胞團被包覆在黃龍玉裡面,出土後受到外界、壓力、陽光、溫度的變化而被激活,
重新展開細胞分裂持續生長發育,為了證實這項理論,研究團隊決定進行核磁共振
檢測。
雲南德宏醫院影像科醫師趙宏文指出,「它(白色物體)接近人體顱骨的密度,但是
肉眼觀察的話,憑肉眼觀察應該是氣體,但是量下來的話,它就不是氣體的密度了,
就不知道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了。」
醫學檢測沒有辦法判斷,也沒辦法證實原始細胞團被激活的理論,讓這塊黃龍玉裡
的離奇現象越來越撲朔迷離,這又吸引了另一名地質學教授張家志也加入研究的行
列,他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假設。
雲南觀賞石協會教授張家志表示,「它之所以那個蟲體那個白色的部分,實際上是
空氣的部分,但是為什麼從小的米粒大慢慢的長大呢?這個長大實際上是脫水,就
是說這個水膽裡面,外層是水,中間的白色的是氣。」
按照張家志的說法是黃龍玉裡面蘊藏的水分,從肉眼看不見的細縫中散發,因此白
色的部分才會愈長越大,倒推回去把黃龍玉泡在水裡補充水分,白色的物質應該會
越便越小,研究團隊浸泡了兩個月,沒想到白色物質並沒有縮小,反而越變越大。
張家志表示,「你要是外面壓力不夠的話,水是進不去,水分子進不去的,所以它
要是泡在深處,你要是很簡單拿一個網兜兜起來栓了以後,放到井底,挪到井下井
底下,要不了多天就能沖填進去,水就能進去了。」
對於這樣的解釋,親眼看到白色物質會呼吸、蠕動的研究人員還是無法接受,從這
塊黃龍玉被挖掘出土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年,醫學、古生物、地質學各自提出不同的
假設,不過,白色物質的謎團依然是眾說紛紜,只能期待有更先進的儀器能解開這
黃龍玉中白色物質的秘密。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加科學家發現北極海永凍層完全消失

By Genevieve
at 2010-01-29T00:53
at 2010-01-29T00:53
科學到民間 1/30台北 1/31高雄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1-27T01:53
at 2010-01-27T01:53
美國宇航局 尋找「其它」地球答案已近

By Emma
at 2010-01-26T23:41
at 2010-01-26T23:41
台灣冰河遺跡 降至海拔2800公尺

By Elvira
at 2010-01-26T16:45
at 2010-01-26T16:45
防氣候災難 星設災難風險管理所

By Gilbert
at 2010-01-22T21:52
at 2010-01-22T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