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六水系河砂疏濬量超過5億立方公尺 - 生態環境討論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09-12-04T16:33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EarthScience 看板]

作者: Morbert (融) 看板: EarthScience
標題: [新聞] 全台六水系河砂疏濬量超過5億立方公尺
時間: Sun Nov 29 22:47:53 2009

全台六水系河砂疏濬量超過5億立方公尺 2009.11.25 中廣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25/1/1vme3.html


莫拉克風災後,台灣山河變色,水利署長(楊偉甫)表示,災後第一時間預估土石崩
塌量約有六千萬立方公尺,這個數字是往年河川砂石輸浚量的三倍,原本看到就以
為是天文數字,沒想到災後重建再評估,才發現全台土石崩塌量要以億立方公尺來
計算,估計增加有五億立方公尺的砂石量。

水利署指出,包括濁水溪、八掌溪、曾文溪、高屏溪、林邊溪、及台東沿海河系,
這六大流域集水區災後崩塌面積,擴大有5萬多公頃,如果以平均崩塌深度1公尺估
算,土石量高達5億立方公尺,水利署長楊偉甫

『看到六千這個數字已經很驚人,可是再隔一段時間以後,從上游集水區、從空拍、
從衛星照片再傳出來的資料,經過分析以後,這個數據是以億來計算的,大地山河
變色的狀況,遠超過當初的預期。集水區崩塌量總面積新增有五萬公頃,那如果以
一公尺的厚度來講,五萬公頃的量,就等於是五億立方公尺的砂石,所以這個量是
相當的驚人。』

除了河川砂石嚴重淤積,南部水庫也是嚴重淤積,水利署初步估算,水庫增加的淤
沙量,曾文約1500萬立方公尺,南化水庫有1700萬立方公尺、甲仙堰增加淤積量1.5
萬立方公尺、高屏堰增加200萬立方公尺。

水利署計畫以每年疏浚量有6500萬立方公尺為目標,進行河川疏濬、水庫疏濬、水
力排砂、放淤、野溪土石清淤等方式分年執行清淤疏濬。




--

All Comments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09-12-07T02:19
都是錢

專題演講:氣候變遷時代德國對暴風巨浪的保護措施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09-12-04T12:01
時間:98年12月7日(星期一)上午10:10-12:0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三樓國際會議廳 地址:臺北市文山區汀州路四段88號(臺師大公館校區) 講題:Cognitive and technical adaptation - storm surge protection measu ...

悲傷之島吐瓦魯--目前尚無任何一個國家願意接收吐瓦魯移民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09-12-04T02:24
來源網址:http://0rz.tw/Ojypl (圖文):廣州日報 2009-12-01   人類面臨抉擇:   要富裕還是生存?   斷裂的高速公路,火山的爆發,瀕臨死亡的北極熊,被淹沒的地球……這不只是出現 在電影《2012》中的場景,氣候變化已經成為21世紀全球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之一,由全球 ...

搶救筆筒樹,需要你們的協助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09-12-03T23:42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在都市中種筆筒樹 他快速生長 根會把建築物的水泥竄起 根不深的另一缺點是 颱風來容易倒 我比較偏向毛柿 樟樹 這類不會浮根 根往深處長 莖生長紮實 的樹 ※ 引述《huck (哈克說and#34;huck已死and#34;)》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Gr ...

The Most Terrifying Video You'll Ever See 中文摘譯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09-12-03T19:19
http://www.gregcraven.org/ 網站右邊可點選內容的中文與多種語言版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ORv8wwiadQ 我們常用「最遭的情況會有多糟?」來說服別人, 通常如果不認為事情會發生,我們就不會採取行動。 以氣候變遷為例,了解它會對人類 ...

誇張的PM10 (10um等級大小懸浮微粒)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09-12-03T15:55
這幾天高屏地區空氣都很差, 今天高屏地區好一點了, 但是雲嘉南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帶來大量沙塵, 懸浮微粒已經到了危險等級, 請各位注意... 附上環保暑的圖: http://0rz.tw/3uxKi PM10等濃度圖 http://210.69.101.64/chart/photo_0/PM10/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