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是場騙局? 英爆「陰謀論」 - 生態環境討論

By Edward Lewis
at 2009-11-28T13:12
at 2009-11-28T13:12
Table of Contents
全球暖化,打亂了人類的生活,其中在北歐的格陵蘭島,長久以來,居民靠獵殺海豹,討
生活,不過,隨著氣候暖化日益嚴重,海豹數量銳減,連生計都出現了問題;而就在全球
,都在為暖化議題,擔心的這個時刻,在英國卻傳出「陰謀論」,直指所謂的「地球暖化
」,其實是一場大騙局?究竟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帶您一起來了解。
冰川、雪原,北歐格陵蘭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貌,卻因為全球暖化,改變了生態;長久
以來,這裡的居民在資源匱乏的冰天雪地,就只能靠獵殺海豹維生,原本每年能捕獲17萬
隻海豹,沒想到隨著全球暖化升溫,海豹量逐年減少,皮毛銷售劇減,連帶影響了格陵蘭
人的生計。
格陵蘭島居民:「每年看下來,冰層已經沒有那麼厚了,2003年,峽灣就沒有冰層了。」
就在格陵蘭島,甚至全球人擔心暖化的同時,卻驚爆英國氣候變化研究中心,電腦遭到駭
客攻擊,上千封文件外洩,其中一封郵件內容發現,竟然有科學家運用統計的把戲,矇騙
全球氣溫下降的現象。
而科學家也掌握到證據,顯示全球氣溫,早在1960年起,就已經停止上升,也因此引發所
謂的氣候變遷、地球暖化,是被科學家所操控的一場騙局;甚至驚爆是某些國家或國際組
織,作為監控全球工業發展的藉口。
共和黨議員殷霍夫:「這些想要讓民眾恐懼,所採用的手段,就是說海面上升,世界末日
了。」
儘管質疑聲浪四起,而相信全球暖化的人,也從2008年的80%,下降到,現在只剩72%,但
還是有不少人對全球暖化的議題,寧可信其有。
美國民眾:「氣候暖化的確存在,北極熊也陷入困境,冰河在溶化,我們常會打破一些既
定的看法,不過我相信還是得注意(暖化問題)。」
其實自然生態的激烈變化,早已牽動人們的生活,暖化議題是真?是假?事實已經擺在眼
前。
來源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27/8/1vtm8.html
如果真是陰謀,那我還情願它別被爆出來。
想想現在大自然的生物被人類害得多慘。
萬一如果"推翻全球暖化"是陰謀呢?後果可能更恐怖!
--
身為受薪族、上班族的你,不能不知道的陰謀。
http://blog.udn.com/kazama1974/3525247
政府、資本家、奴隸銀行聯合坑殺台灣老百姓!
--
生活,不過,隨著氣候暖化日益嚴重,海豹數量銳減,連生計都出現了問題;而就在全球
,都在為暖化議題,擔心的這個時刻,在英國卻傳出「陰謀論」,直指所謂的「地球暖化
」,其實是一場大騙局?究竟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帶您一起來了解。
冰川、雪原,北歐格陵蘭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貌,卻因為全球暖化,改變了生態;長久
以來,這裡的居民在資源匱乏的冰天雪地,就只能靠獵殺海豹維生,原本每年能捕獲17萬
隻海豹,沒想到隨著全球暖化升溫,海豹量逐年減少,皮毛銷售劇減,連帶影響了格陵蘭
人的生計。
格陵蘭島居民:「每年看下來,冰層已經沒有那麼厚了,2003年,峽灣就沒有冰層了。」
就在格陵蘭島,甚至全球人擔心暖化的同時,卻驚爆英國氣候變化研究中心,電腦遭到駭
客攻擊,上千封文件外洩,其中一封郵件內容發現,竟然有科學家運用統計的把戲,矇騙
全球氣溫下降的現象。
而科學家也掌握到證據,顯示全球氣溫,早在1960年起,就已經停止上升,也因此引發所
謂的氣候變遷、地球暖化,是被科學家所操控的一場騙局;甚至驚爆是某些國家或國際組
織,作為監控全球工業發展的藉口。
共和黨議員殷霍夫:「這些想要讓民眾恐懼,所採用的手段,就是說海面上升,世界末日
了。」
儘管質疑聲浪四起,而相信全球暖化的人,也從2008年的80%,下降到,現在只剩72%,但
還是有不少人對全球暖化的議題,寧可信其有。
美國民眾:「氣候暖化的確存在,北極熊也陷入困境,冰河在溶化,我們常會打破一些既
定的看法,不過我相信還是得注意(暖化問題)。」
其實自然生態的激烈變化,早已牽動人們的生活,暖化議題是真?是假?事實已經擺在眼
前。
來源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27/8/1vtm8.html
如果真是陰謀,那我還情願它別被爆出來。
想想現在大自然的生物被人類害得多慘。
萬一如果"推翻全球暖化"是陰謀呢?後果可能更恐怖!
--
身為受薪族、上班族的你,不能不知道的陰謀。
http://blog.udn.com/kazama1974/3525247
政府、資本家、奴隸銀行聯合坑殺台灣老百姓!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Carol
at 2009-11-30T15:22
at 2009-11-30T15:22

By Oliver
at 2009-12-02T17:33
at 2009-12-02T17:33

By Mason
at 2009-12-04T19:44
at 2009-12-04T19:44

By Michael
at 2009-12-06T21:54
at 2009-12-06T21:54

By Brianna
at 2009-12-09T00:05
at 2009-12-09T00:05

By Barb Cronin
at 2009-12-11T02:16
at 2009-12-11T02:16

By Isla
at 2009-12-13T04:27
at 2009-12-13T04:27

By Gary
at 2009-12-15T06:37
at 2009-12-15T06:37

By Aaliyah
at 2009-12-17T08:48
at 2009-12-17T08:48

By Ophelia
at 2009-12-19T10:59
at 2009-12-19T10:59

By Caroline
at 2009-12-21T13:10
at 2009-12-21T13:10

By Andrew
at 2009-12-23T15:20
at 2009-12-23T15:20

By Andrew
at 2009-12-25T17:31
at 2009-12-25T17:31

By Elma
at 2009-12-27T19:42
at 2009-12-27T19:42

By Ida
at 2009-12-29T21:52
at 2009-12-29T21:52

By Genevieve
at 2010-01-01T00:03
at 2010-01-01T00:03

By Faithe
at 2010-01-03T02:14
at 2010-01-03T02:14
Related Posts
環保專家批評中國地方政府靠建水壩致富

By Elvira
at 2009-11-28T00:35
at 2009-11-28T00:35
挪威滲透壓再生能源發電廠 無廢氣排放

By Robert
at 2009-11-27T14:45
at 2009-11-27T14:45
澳洲長期乾旱 6000駱駝為水瘋狂闖社區

By Heather
at 2009-11-27T12:49
at 2009-11-27T12:49
造林政策失當 反加速國土流失

By Ula
at 2009-11-27T11:37
at 2009-11-27T11:37
國內首例 北縣9200元買碳權

By Tracy
at 2009-11-27T11:28
at 2009-11-27T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