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 - 生態環境討論

By Ingrid
at 2002-10-16T21:19
at 2002-10-16T21:19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NTU-dolphin 看板]
作者: leann3 (夢想起飛啦^^) 看板: NTU-dolphin
標題: 南灣
時間: Wed Oct 16 17:44:58 2002
墾丁南灣 沙灘為何消失了?
【記者郭漢辰/屏東報導】
墾管處、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進行的「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生態環境監測」,
昨天公布最新的調查報告,調查單位驚訝發現南灣、小灣、船帆石等多處著名沙灘,
最近竟逐漸消失,讓學界十分擔憂,至於沙灘為何會消失,學界將長期追蹤調查。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從今年五月起,
針對後灣、萬里桐、紅柴、核能電廠出水口兩側、後壁湖漁港航道西側、
南灣跳石間、青蛙石附近及船帆石、受油汙的龍坑等十處海域,進行生態調查,
昨天墾管處公布最新的墾丁海域生態報告。
調查單位指出,他們在後灣、萬里桐、出水口西側、船帆石以及跳石海域,
發現許多廢棄漁線纏繞在珊瑚礁上,而在萬里桐、出水口西側及跳石等三處海域,
海底垃圾量偏多,墾管處考慮建立「海域保育志工」的可能性,以維護海洋生態。
調查報告更驚訝發現,著名的墾丁南灣海邊,左側的沙灘竟漸漸消失,
逐漸轉移到南灣至跳石間,使得該區調查的淺區測站,由水深5公尺升到僅有2公尺,
小灣的沙灘也發生同樣的情形,但小灣消失的沙灘移至何處,還沒有發現,此外,
船帆石海域的沙灘面積也有減少的現象,這些沙往海中堆積,
使得部份的測站由原水深11公尺提昇至9.5公尺。
調查單位指出,這種沙灘消失的情形,讓人十分的憂心,
恆春半島冬天吹起落山風,把沙子吹向海面,但經過海水的翻攪作用,
海浪應該把海底的砂堆積在海岸上,但現在這種狀況卻反常,部份沙灘逐漸消失,
是何種原因改變附近地區海岸地形,為保存這幾處漂亮的沙灘,
急待專家學者繼續追查。
調查單位發現,各海域泥沙堆積的情形還存在,
其中墾丁後灣海域今年7-8月間颱風巨浪颳到此處,所堆積的泥沙,至今仍未見消散,
而後壁湖海域過去甚少見的的積泥,這一段時間卻有少量出現,
在船帆石海域仍舊有積泥存在,而在跳石海域及小灣海域,往年常見的海底積泥,
則比往年減少許多,是最值得欣慰的好現象。
在珊瑚生態方面,調查單位發現,紅柴坑海域經7-8月颱風風浪侵擾下,
至今恢復狀況不如預期,其它海域的珊瑚生態變化不大,
而去年受到油汙的墾丁龍坑海域,由於雨水到鐵砂汙染覆蓋,
珊瑚相及海洋生物相恢復情形仍不佳,有些地區甚至少見生物存在,無聚魚效應,
但淺區的珊瑚及海洋生物,以開始恢復到原來的欣欣向榮狀,
而9月初核三廠出水口海域的部份白化尖枝列孔珊瑚,最近都已恢復正常。
【2002/10/16 民生報】
--
作者: leann3 (夢想起飛啦^^) 看板: NTU-dolphin
標題: 南灣
時間: Wed Oct 16 17:44:58 2002
墾丁南灣 沙灘為何消失了?
【記者郭漢辰/屏東報導】
墾管處、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進行的「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生態環境監測」,
昨天公布最新的調查報告,調查單位驚訝發現南灣、小灣、船帆石等多處著名沙灘,
最近竟逐漸消失,讓學界十分擔憂,至於沙灘為何會消失,學界將長期追蹤調查。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從今年五月起,
針對後灣、萬里桐、紅柴、核能電廠出水口兩側、後壁湖漁港航道西側、
南灣跳石間、青蛙石附近及船帆石、受油汙的龍坑等十處海域,進行生態調查,
昨天墾管處公布最新的墾丁海域生態報告。
調查單位指出,他們在後灣、萬里桐、出水口西側、船帆石以及跳石海域,
發現許多廢棄漁線纏繞在珊瑚礁上,而在萬里桐、出水口西側及跳石等三處海域,
海底垃圾量偏多,墾管處考慮建立「海域保育志工」的可能性,以維護海洋生態。
調查報告更驚訝發現,著名的墾丁南灣海邊,左側的沙灘竟漸漸消失,
逐漸轉移到南灣至跳石間,使得該區調查的淺區測站,由水深5公尺升到僅有2公尺,
小灣的沙灘也發生同樣的情形,但小灣消失的沙灘移至何處,還沒有發現,此外,
船帆石海域的沙灘面積也有減少的現象,這些沙往海中堆積,
使得部份的測站由原水深11公尺提昇至9.5公尺。
調查單位指出,這種沙灘消失的情形,讓人十分的憂心,
恆春半島冬天吹起落山風,把沙子吹向海面,但經過海水的翻攪作用,
海浪應該把海底的砂堆積在海岸上,但現在這種狀況卻反常,部份沙灘逐漸消失,
是何種原因改變附近地區海岸地形,為保存這幾處漂亮的沙灘,
急待專家學者繼續追查。
調查單位發現,各海域泥沙堆積的情形還存在,
其中墾丁後灣海域今年7-8月間颱風巨浪颳到此處,所堆積的泥沙,至今仍未見消散,
而後壁湖海域過去甚少見的的積泥,這一段時間卻有少量出現,
在船帆石海域仍舊有積泥存在,而在跳石海域及小灣海域,往年常見的海底積泥,
則比往年減少許多,是最值得欣慰的好現象。
在珊瑚生態方面,調查單位發現,紅柴坑海域經7-8月颱風風浪侵擾下,
至今恢復狀況不如預期,其它海域的珊瑚生態變化不大,
而去年受到油汙的墾丁龍坑海域,由於雨水到鐵砂汙染覆蓋,
珊瑚相及海洋生物相恢復情形仍不佳,有些地區甚至少見生物存在,無聚魚效應,
但淺區的珊瑚及海洋生物,以開始恢復到原來的欣欣向榮狀,
而9月初核三廠出水口海域的部份白化尖枝列孔珊瑚,最近都已恢復正常。
【2002/10/16 民生報】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Re: 問個問題...

By Sarah
at 2002-10-16T06:44
at 2002-10-16T06:44
Re: 一個想法

By Yedda
at 2002-10-16T01:43
at 2002-10-16T01:43
Re: Congo

By Daniel
at 2002-10-15T23:59
at 2002-10-15T23:59
Re: 關於marking

By Ivy
at 2002-10-15T23:53
at 2002-10-15T23:53
關於marking

By Sarah
at 2002-10-15T22:32
at 2002-10-15T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