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 自然保育討論

By Catherine
at 2004-11-22T16:55
at 2004-11-22T16:55
Table of Contents
天啊~影片超多的 光看簡介就看到頭昏眼花了
不過我最後總算是把簡介看完了(呼~好累)
發現.....好多片都想看喔
天啊~真難抉擇究竟要看哪幾部
其中有部片看起來還不錯喔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唷
我應該會去看吧 想看的跟我說一聲吧 我最近幾天會去買票
12/12(日)10:30欣欣晶華四廳B08
12/13(一)20:30台北光點S16
記憶珊瑚
《記憶珊瑚》是環境田野調查工作者,累積十餘年的海洋環境觀察紀錄,並結合詩人與音樂
創作工作者,根據海洋環境變貌之感受,共同創作之紀錄片,呈現了台灣人與海洋、珊瑚礁
互動的情境百態,提供人們重新思考與海洋的關係。它是一部海洋環境議題的觀察報告,更
是一部深具影音與文學特性的海洋環境音樂紀錄片。
另外還有一部蠻有趣的片 是講101大樓的
12/12(日)19:40台北光點S10
12/15(三)14:30士敏廳T16
101病徵紀實
在本片中,一位亞裔美國人在前來台灣的朝聖之旅上,邂逅了美國化的操作外觀。他發現台
北101—當今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以及台灣的文化和他自己的意識,都無可抹滅地被全球
化、美國、資本主義、以及白種男人的優勢所註記。
就如同白色口罩保護人們遠離SARS,重重審查過的言論也把敏銳的觀眾摒蔽在或許政治不正
確的逾越和病兆之外。然而,所謂想像或假定出來的東西,往往都比被隱匿起來的更令人不
快。
再推2部我也很想看的片
12/11(六)18:40台北光點S04
12/14(二)14:30士敏廳T12
消費失序
歷經三年時間,分別在八個不同的國家拍攝,成就了這部視覺強烈的奧德賽之旅。從2001年
日內瓦狂歡放縱的日子到美國七千美元的充氣娃娃,本片探討了消費文化的毀滅天性。
令人驚歎的剪接與攝影技巧,捨棄大家熟知的國際新聞報導,如憤世嫉俗的世界領袖、企業
領導人或微軟狂熱,轉而將焦點放在一個反全球化的爭議性精神導師─約翰哲贊身上,其對
毀滅資產的主張已啟發許多跟隨者起而仿效。
二十一世紀少年速寫
這部影片是從99年7月到2000年1月在達喀爾拍攝完成,描述塞內加爾首都街頭少年的生活。
兩個在社會上徘徊的幫派,在攝影機的跟拍下,靜靜的道出了這群被強暴、被殺戮、被迫吸
毒的少年。本片敘述他們的觀念,也說出了當他們的的存在被貶低到最差狀況的那一刻時,
連時間也停止了。
這部影片由強烈風格的拍攝方式:黑白影片、拍攝速度不定、有時有聲、有時無聲,來奠定
它的自我存在,並以毫無計劃的方式呈現出最寫實的一面。
12/12(日)23:00欣欣晶華二廳A10
戰地日記
導演阿默斯吉泰大膽捕捉以色列瀕臨戰爭邊緣混亂危險的世界。在本片中,他和幾名工作人
員一次又一次冒著危險,用他們的問題挑戰軍人和警察,一視同仁地訪問猶太人和阿拉伯人
對於衝突的看法,片中訪問了兩名士兵。第一個說以色列取得和平的唯一方法就是將阿拉伯
人趕走。第二個士兵直率地說:「把土地還給他們。」吉泰以這個單純的時刻,捕捉了一個
國家的騷動不安。
本片在耶路薩冷首映時受到敵意、冷淡的反應,而吉泰隨後遭到流放的命運。
話說我看完簡介後總共勾了17部片....
我大概只會去看3部左右吧
--
不過我最後總算是把簡介看完了(呼~好累)
發現.....好多片都想看喔
天啊~真難抉擇究竟要看哪幾部
其中有部片看起來還不錯喔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唷
我應該會去看吧 想看的跟我說一聲吧 我最近幾天會去買票
12/12(日)10:30欣欣晶華四廳B08
12/13(一)20:30台北光點S16
記憶珊瑚
《記憶珊瑚》是環境田野調查工作者,累積十餘年的海洋環境觀察紀錄,並結合詩人與音樂
創作工作者,根據海洋環境變貌之感受,共同創作之紀錄片,呈現了台灣人與海洋、珊瑚礁
互動的情境百態,提供人們重新思考與海洋的關係。它是一部海洋環境議題的觀察報告,更
是一部深具影音與文學特性的海洋環境音樂紀錄片。
另外還有一部蠻有趣的片 是講101大樓的
12/12(日)19:40台北光點S10
12/15(三)14:30士敏廳T16
101病徵紀實
在本片中,一位亞裔美國人在前來台灣的朝聖之旅上,邂逅了美國化的操作外觀。他發現台
北101—當今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以及台灣的文化和他自己的意識,都無可抹滅地被全球
化、美國、資本主義、以及白種男人的優勢所註記。
就如同白色口罩保護人們遠離SARS,重重審查過的言論也把敏銳的觀眾摒蔽在或許政治不正
確的逾越和病兆之外。然而,所謂想像或假定出來的東西,往往都比被隱匿起來的更令人不
快。
再推2部我也很想看的片
12/11(六)18:40台北光點S04
12/14(二)14:30士敏廳T12
消費失序
歷經三年時間,分別在八個不同的國家拍攝,成就了這部視覺強烈的奧德賽之旅。從2001年
日內瓦狂歡放縱的日子到美國七千美元的充氣娃娃,本片探討了消費文化的毀滅天性。
令人驚歎的剪接與攝影技巧,捨棄大家熟知的國際新聞報導,如憤世嫉俗的世界領袖、企業
領導人或微軟狂熱,轉而將焦點放在一個反全球化的爭議性精神導師─約翰哲贊身上,其對
毀滅資產的主張已啟發許多跟隨者起而仿效。
二十一世紀少年速寫
這部影片是從99年7月到2000年1月在達喀爾拍攝完成,描述塞內加爾首都街頭少年的生活。
兩個在社會上徘徊的幫派,在攝影機的跟拍下,靜靜的道出了這群被強暴、被殺戮、被迫吸
毒的少年。本片敘述他們的觀念,也說出了當他們的的存在被貶低到最差狀況的那一刻時,
連時間也停止了。
這部影片由強烈風格的拍攝方式:黑白影片、拍攝速度不定、有時有聲、有時無聲,來奠定
它的自我存在,並以毫無計劃的方式呈現出最寫實的一面。
12/12(日)23:00欣欣晶華二廳A10
戰地日記
導演阿默斯吉泰大膽捕捉以色列瀕臨戰爭邊緣混亂危險的世界。在本片中,他和幾名工作人
員一次又一次冒著危險,用他們的問題挑戰軍人和警察,一視同仁地訪問猶太人和阿拉伯人
對於衝突的看法,片中訪問了兩名士兵。第一個說以色列取得和平的唯一方法就是將阿拉伯
人趕走。第二個士兵直率地說:「把土地還給他們。」吉泰以這個單純的時刻,捕捉了一個
國家的騷動不安。
本片在耶路薩冷首映時受到敵意、冷淡的反應,而吉泰隨後遭到流放的命運。
話說我看完簡介後總共勾了17部片....
我大概只會去看3部左右吧
--
Tags:
保育
All Comments

By Bethany
at 2004-11-23T14:11
at 2004-11-23T14:11
Related Posts
有關於大家的鯨豚知識分享

By William
at 2004-11-16T23:10
at 2004-11-16T23:10
埔里日月潭遊記

By Donna
at 2004-11-15T00:22
at 2004-11-15T00:22
彰化半日遊

By Bennie
at 2004-11-13T22:38
at 2004-11-13T22:38
啦啦啦

By Charlie
at 2004-11-13T22:13
at 2004-11-13T22:13
我不管啦

By Andrew
at 2004-11-13T14:32
at 2004-11-13T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