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前兆 大氣電離層透端倪 - 地球科學討論

By Selena
at 2002-09-24T22:43
at 2002-09-24T22:43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sky 看板]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花茶的悸動), 看板: sky
標 題: [新聞]大地震前兆 大氣電離層透端倪
發信站: 銘傳資訊站 (Mon Sep 23 22:41:29 2002)
轉信站: Ptt!news.ntu!news.mcu!mcubbs
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地震是板塊擠壓累積能量所造成,學者以往都從地底、地表找尋脈絡,但中央大學太空科
學研究所所長劉正彥卻從統計中發現,在很多次大地震來臨前,離地表五十公里以上大氣
電離層中的電子濃度,會突然明顯降低,這項首度以大氣觀點研究地震成果已刊登在國際
知名期刊,也讓預測地震研究向前邁進一大步。
劉正彥指出,交通部電信總局設立的電離層觀測台資料顯示,從一九九四年到一九九九年
的六年間,台灣附近發生規模五以上地震時,在地震前五天內,有百分之七十四電離層電
子濃度曾經明顯降低,規模六以上地震更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一;若將觀測範圍縮小,只取
離觀測台較近處的地震資料,百分比還會再提高。
像一九九九年造成全台嚴重災害的「九二一」大地震是最明顯而奇特的例子,一般電離層
電子濃度降低都發生在地震前五天內的某一天下午,其中超過一半發生在地震前一天;但
是「九二一」前四天、三天及一天,卻連續發生三次,而且電離層電子濃度降低也最多。
若反過來統計,當電離層電子濃度降低,往後五天內發生規模五以上地震的機率,只有百
分之五十三,劉正彥認為,可能是影響電離層電子濃度變化的因素很多,例如太陽風暴、
磁暴、劇烈閃電或是颱風;換句話說,七成以上較大地震發生前都有前兆,但是看到前兆
後會發生較大地震的機率卻只有一半。
由於經費短缺,電信總局電離層觀測台從去年起暫時關閉,不過劉正彥已向國外購買三部
電離層探測儀,一部裝在新竹,另兩部打算裝在花東和嘉南,到時又可重新開始觀測。
據了解,劉正彥所進行的研究,是「尋找台灣地震前兆卓越計畫」的一部分,除觀測電離
層電子濃度外,還在中壢、花蓮、台東、南投、嘉義設置五部觀測地表大氣電場變化的冕
儀,結果發現在今年三三一大地震前廿二小時,與地表垂直的電場方向竟然突然上下顛倒
,兩小時後恢復正常,到了地震前四十分鐘,又發生一次,一樣是兩小時後,也就是地震
結束八十分鐘後恢復正常。
劉正彥還計畫研究動物異常行為與地震前兆的關連性,他表示,日本已經監測鯰魚的游速
,中國大陸則是計算鸚鵡在地上跳動次數,這些動物的共通點是傳說在地震來臨前會不安
,可能是皮膚對熱或電磁敏感;而據傳鱷魚也有這種特性。
不過劉正彥強調,他研究大氣和太空物理,只想驗證地球大氣中是否真的存在大地震前兆
,對地震學界提供協助,預測地震應該是地震專家的工作。
【2002/09/23 聯合報】
--
希望每次的相遇,都是美麗的悸動
--
o ╔╦╦╦╦╦╦╦╗o。心靈交流的橋樑 資訊傳遞的園地 建築夢想的別境 o○。
。╠銘傳╬築夢別境╣ 。 ≡telnet://bbs.mcu.edu.tw≡ o
○╚╩╩╩╩╩╩╩╝○o From:61-223-139-39.HINET-IP.hin。 ○ 。。
--
============================== ||| ============================
___________ __________ ▌
O
--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花茶的悸動), 看板: sky
標 題: [新聞]大地震前兆 大氣電離層透端倪
發信站: 銘傳資訊站 (Mon Sep 23 22:41:29 2002)
轉信站: Ptt!news.ntu!news.mcu!mcubbs
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地震是板塊擠壓累積能量所造成,學者以往都從地底、地表找尋脈絡,但中央大學太空科
學研究所所長劉正彥卻從統計中發現,在很多次大地震來臨前,離地表五十公里以上大氣
電離層中的電子濃度,會突然明顯降低,這項首度以大氣觀點研究地震成果已刊登在國際
知名期刊,也讓預測地震研究向前邁進一大步。
劉正彥指出,交通部電信總局設立的電離層觀測台資料顯示,從一九九四年到一九九九年
的六年間,台灣附近發生規模五以上地震時,在地震前五天內,有百分之七十四電離層電
子濃度曾經明顯降低,規模六以上地震更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一;若將觀測範圍縮小,只取
離觀測台較近處的地震資料,百分比還會再提高。
像一九九九年造成全台嚴重災害的「九二一」大地震是最明顯而奇特的例子,一般電離層
電子濃度降低都發生在地震前五天內的某一天下午,其中超過一半發生在地震前一天;但
是「九二一」前四天、三天及一天,卻連續發生三次,而且電離層電子濃度降低也最多。
若反過來統計,當電離層電子濃度降低,往後五天內發生規模五以上地震的機率,只有百
分之五十三,劉正彥認為,可能是影響電離層電子濃度變化的因素很多,例如太陽風暴、
磁暴、劇烈閃電或是颱風;換句話說,七成以上較大地震發生前都有前兆,但是看到前兆
後會發生較大地震的機率卻只有一半。
由於經費短缺,電信總局電離層觀測台從去年起暫時關閉,不過劉正彥已向國外購買三部
電離層探測儀,一部裝在新竹,另兩部打算裝在花東和嘉南,到時又可重新開始觀測。
據了解,劉正彥所進行的研究,是「尋找台灣地震前兆卓越計畫」的一部分,除觀測電離
層電子濃度外,還在中壢、花蓮、台東、南投、嘉義設置五部觀測地表大氣電場變化的冕
儀,結果發現在今年三三一大地震前廿二小時,與地表垂直的電場方向竟然突然上下顛倒
,兩小時後恢復正常,到了地震前四十分鐘,又發生一次,一樣是兩小時後,也就是地震
結束八十分鐘後恢復正常。
劉正彥還計畫研究動物異常行為與地震前兆的關連性,他表示,日本已經監測鯰魚的游速
,中國大陸則是計算鸚鵡在地上跳動次數,這些動物的共通點是傳說在地震來臨前會不安
,可能是皮膚對熱或電磁敏感;而據傳鱷魚也有這種特性。
不過劉正彥強調,他研究大氣和太空物理,只想驗證地球大氣中是否真的存在大地震前兆
,對地震學界提供協助,預測地震應該是地震專家的工作。
【2002/09/23 聯合報】
--
希望每次的相遇,都是美麗的悸動
--
o ╔╦╦╦╦╦╦╦╗o。心靈交流的橋樑 資訊傳遞的園地 建築夢想的別境 o○。
。╠銘傳╬築夢別境╣ 。 ≡telnet://bbs.mcu.edu.tw≡ o
○╚╩╩╩╩╩╩╩╝○o From:61-223-139-39.HINET-IP.hin。 ○ 。。
--
============================== ||| ============================
___________ __________ ▌
O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高爾在學生時代的文章...1st person to connect 大氣 & 歷史發展

By Todd Johnson
at 2002-09-24T07:08
at 2002-09-24T07:08
Re: 宇宙大爆炸

By Oliver
at 2002-09-21T22:57
at 2002-09-21T22:57
Re: "聖石"傳說

By Kumar
at 2002-09-16T10:36
at 2002-09-16T10:36
Re: 有關聖嬰的生成

By Oscar
at 2002-09-12T00:10
at 2002-09-12T00:10
Re: 颱風討論區需要您的連署!!

By Callum
at 2002-09-09T23:21
at 2002-09-09T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