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院重生‧鄭家大屋 - 澳門

By Emma
at 2010-11-25T10:02
at 2010-11-25T10:02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網誌版 http://www.wretch.cc/blog/drizzlelin/9749951
什麼樣的環境,能讓人寫出一本好書?
在澳門歷史城區的世界文化遺產裡,『鄭家大屋』是現存面積最大的民居建築群~
鄭家大屋約建於1881A.D.,由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協助父親鄭文瑞興建~
其後,孫中山先生常與鄭觀應在此議論時政,相討救國救民的路徑~
也在這裡,鄭觀應完成了著名的《盛世危言》~
鄭家大屋屬嶺南風格民宅,大宅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組成,並以大內院相連~
建築材料以青磚為主,牆基則由花崗石築砌~
中式建築特色表現於中式大宅建築格局與屋頂等~
而西方特色則表現於古典建築裝飾風格,
可見於部分室內天花、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和外牆批盪等~
亦是一棟具有中西合璧風格的建築~
這個『月門』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已被清拆~
整座鄭家大屋均依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復~
我們手裡的傘是這裡提供的,在逛二樓的時候警衛還幫忙我們看管嬰兒推車~
讓我們對這裡留下極好的印象~
大屋的主建築,入口是傳統的廣東式凹門斗做法~
門口掛有『通奉第』牌匾,兩側對聯分別是『前臨鏡海』和『後枕蓮峰』~
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大屋選址時『背山面海』的環境格局和景觀意象~
能夠背山面海而居,應該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吧?
這片大宅前院是鄭氏族人主要的室外活動空間~
哥哥在今天把我們『兩年前』送的西雅圖紀念T-Shirt『第一次』穿出來亮相~
讓人又感動又好笑~
餘慶堂一樓,門扇及掛落曾作貼金裝飾,反映了鄭家當時的經濟實力~
頭號粉絲看著書被拍下的自然模樣,反映了難得一見的氣質~
大屋內的天井,以便於通風及採光~
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藝術氣息的旅人拿著大砲從這個角度拍~
待他離開後,有像學樣的來個『窗中窗』~
今天,不需要香蕉也能讓舅舅抱~
還好學不倦的的聆聽戶外教學指導~
不知道為什麼的,每次看到這種座椅~
就會自然想坐得端正~
不過苗苗當然沒那麼容易被制約~
只想玩釦子的他,當場被抓包~
這扇折線形壽屏由十二扇屏風所組成~
其雕刻工藝在鄭家大屋現存木雕裝飾中最為講究,也最精美~
這裡,給了我們有別於教堂的驚喜感~
簡單的吊燈,也充滿了古意~
大廳採用抬樑式木架與兩側承重山牆的混合結構構築,因而空間寬敞~
此廳為餘慶堂的主廳,開設寬大的落地窗戶,昔日可盡攬內港風光~
廳內四條木柱上掛有楹聯,分別書寫鄭家的處世訓言~
橫樑上則掛有『餘慶』牌匾,
『餘慶』乃鄭觀應之父鄭文端之堂號,說明此屋為鄭家的主屋~
脫離每天讀『古文觀止』的時間已經很久,牌匾上的文言文對我們已經很陌生~
不過沒有關係,我們有自備高中國文老師~
隨時可以進行『說文解字』~
也許有不少原貌部分已經模糊難以辨識,但很高興這棟大宅院能夠再度獲得重生~
--
~*毛毛雨的毛毛語*~
http://www.wretch.cc/blog/drizzlelin
--
什麼樣的環境,能讓人寫出一本好書?
在澳門歷史城區的世界文化遺產裡,『鄭家大屋』是現存面積最大的民居建築群~
鄭家大屋約建於1881A.D.,由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協助父親鄭文瑞興建~
其後,孫中山先生常與鄭觀應在此議論時政,相討救國救民的路徑~
也在這裡,鄭觀應完成了著名的《盛世危言》~
鄭家大屋屬嶺南風格民宅,大宅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組成,並以大內院相連~
建築材料以青磚為主,牆基則由花崗石築砌~
中式建築特色表現於中式大宅建築格局與屋頂等~
而西方特色則表現於古典建築裝飾風格,
可見於部分室內天花、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和外牆批盪等~
亦是一棟具有中西合璧風格的建築~
這個『月門』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已被清拆~
整座鄭家大屋均依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復~
我們手裡的傘是這裡提供的,在逛二樓的時候警衛還幫忙我們看管嬰兒推車~
讓我們對這裡留下極好的印象~
大屋的主建築,入口是傳統的廣東式凹門斗做法~
門口掛有『通奉第』牌匾,兩側對聯分別是『前臨鏡海』和『後枕蓮峰』~
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大屋選址時『背山面海』的環境格局和景觀意象~
能夠背山面海而居,應該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吧?
這片大宅前院是鄭氏族人主要的室外活動空間~
哥哥在今天把我們『兩年前』送的西雅圖紀念T-Shirt『第一次』穿出來亮相~
讓人又感動又好笑~
餘慶堂一樓,門扇及掛落曾作貼金裝飾,反映了鄭家當時的經濟實力~
頭號粉絲看著書被拍下的自然模樣,反映了難得一見的氣質~
大屋內的天井,以便於通風及採光~
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藝術氣息的旅人拿著大砲從這個角度拍~
待他離開後,有像學樣的來個『窗中窗』~
今天,不需要香蕉也能讓舅舅抱~
還好學不倦的的聆聽戶外教學指導~
不知道為什麼的,每次看到這種座椅~
就會自然想坐得端正~
不過苗苗當然沒那麼容易被制約~
只想玩釦子的他,當場被抓包~
這扇折線形壽屏由十二扇屏風所組成~
其雕刻工藝在鄭家大屋現存木雕裝飾中最為講究,也最精美~
這裡,給了我們有別於教堂的驚喜感~
簡單的吊燈,也充滿了古意~
大廳採用抬樑式木架與兩側承重山牆的混合結構構築,因而空間寬敞~
此廳為餘慶堂的主廳,開設寬大的落地窗戶,昔日可盡攬內港風光~
廳內四條木柱上掛有楹聯,分別書寫鄭家的處世訓言~
橫樑上則掛有『餘慶』牌匾,
『餘慶』乃鄭觀應之父鄭文端之堂號,說明此屋為鄭家的主屋~
脫離每天讀『古文觀止』的時間已經很久,牌匾上的文言文對我們已經很陌生~
不過沒有關係,我們有自備高中國文老師~
隨時可以進行『說文解字』~
也許有不少原貌部分已經模糊難以辨識,但很高興這棟大宅院能夠再度獲得重生~
--
~*毛毛雨的毛毛語*~
http://www.wretch.cc/blog/drizzlelin
--
Tags:
澳門
All Comments

By Puput
at 2010-11-26T04:09
at 2010-11-26T04:09

By Charlotte
at 2010-11-26T22:31
at 2010-11-26T22:31

By Joe
at 2010-11-29T01:36
at 2010-11-29T01:36

By Mary
at 2010-12-02T22:09
at 2010-12-02T22:09
Related Posts
威尼斯人的會員卡

By Oscar
at 2010-11-25T05:32
at 2010-11-25T05:32
跨年時的澳門

By Victoria
at 2010-11-25T01:15
at 2010-11-25T01:15
澳門三天兩夜行程請益

By Margaret
at 2010-11-24T23:23
at 2010-11-24T23:23
這樣的預算可以住哪裡

By Agnes
at 2010-11-24T00:03
at 2010-11-24T00:03
春節五天四夜遊,麻煩指導一下

By Audriana
at 2010-11-23T16:33
at 2010-11-23T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