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北極熊終於等到的寒天-北極冬天 - 颱風討論

By Ida
at 2015-10-25T00:05
at 2015-10-25T00:05
Table of Contents
天氣小觀:北極熊終於等到的寒天-北極冬天開始
夏天的北極地區正是幾百萬隻動物賴以期盼的北極融冰,
不過卻是北極熊的考驗。
七月的北極,成了日不落國,整片北極冰帽的開始融化,
融冰的淡水從冰帽上衝向海面,形成幾千道瀑布的壯觀場面。
太陽打敗了北極的冰雪,原本延伸到海岸線的海冰,現在是汪洋一片。
遠洋的訪客白鯨來到北極尋找北極鱈魚,
接踵而來的是更多的鯨群來到此處,這裡有融冰後的淡水口有著大量的浮游生物。
海象群在海底利用象牙補捉蚵蠣,海鳥從懸崖上一躍而下飛向海面。
北極狐紛紛尋找落單的雛鳥,多到捕捉不完。
這是萬物賴以維生的北極夏季。
只有一種動物,最深刻體驗到彼長我消的態勢-北極熊。
北極熊是唯一利用海冰捕捉海豹為主食的動物,
在海冰上,北極熊利用海豹浮上水面換氣的時候捕捉。
北極熊的游泳技巧很好,但仍不敵海豹。
因此只能利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
但到了八月的夏季,北極的融冰季到了巔峰,
原本北極荒涼的大地,現在有了新的面貌,
植物結草開花,動物蓬勃繁殖的季節。
只有孤單的北極熊在此時被逼到了陸地,
北極陸地的四周的海洋已無海冰讓北極熊立足,
在陸地上,是不可能捕捉海豹。
飢餓的北極熊只能靠著啃地皮過日。
然而這卻不夠塞牙縫。
這時,
北極熊們難得在陸地上聚再一起,
飢腸轆轆的熊群中,
只有強壯的公熊還有餘力打架。
九月,
北極的第一場雪降下來,
候鳥們紛紛離開北極,最後一批離開的海鳥宣告北極夏天的結束。
只有厚重皮脂的動物留下來準備對抗驗酷的寒冬考驗。
當溫度降到零下2度以下,海面才會開始結冰。
對北極熊來說,九月還太熱了。
它們還必須再等一個多月,北極才會進入冬天。
而下周起,北極熊終於等到的寒天-北極的冬天要開始了。
從寒冷的北方極海而來的冷空氣,
可能讓北極四周的陸地氣溫一下子驟降到零下10度以下。
這將會使北極陸地四周的海面將開始結冰,
海面結冰初期是一片糊狀或棉狀的薄冰片,
之後慢慢結成一層薄冰,
薄冰在海浪的推撞後形成荷葉冰,
冰層隨著碰撞繼續增厚,最後終於形成北極海冰層。
此後的北極熊終於可以站上海冰層捕捉海豹。
不過受全球暖化的影響,北極海冰的面積不斷縮減,
更嚴重的是近年來越來越薄的北極海冰,
使的北極熊如履薄冰的艱困覓食,
而已經嚴重影響到北極熊的生態。
科學家預估此情況繼續惡化,北極海的夏季將完全融冰。
冬季的結冰期縮短,冰層更薄
屆時,北極將有超過一半的北極熊勢必會餓死或淹死。
下周開始的北極冬天即將展開,
北極海冰的情況早已是每年的觀察重點。
不過情況似乎不到樂觀。
11月起北極邁入永夜,
太陽的再次升起要等到4個月以後,
隨著北極日落西山,北極渦旋的強度也將明顯增強。
而目前北半球的西風噴流進入劇烈波動。
整個西風噴流的波動與北極渦旋的增強形成巧妙的拉鋸戰。
對東亞來說,下周起,
東亞大槽轉趨活躍,地面冷高壓也出現。
前期的第一波冷空氣打頭陣,地面冷高壓從中亞東移。
後期會有一波強冷空氣侵襲東北亞,地面冷高壓從西伯利亞南下,
冷舌向南伸向東亞,東北季風往華中和華南衝來。
太平洋高壓則是力守台灣,是否守得住不算樂觀。
不過北極並沒有震盪,北極渦旋看來是想增強的。
主中心還是力守北極區,對抗北大西洋暖脊的勢力。
大氣中層的西風波動就很劇烈,
東亞大槽,歐洲東部槽,北美大槽與北太平洋暖脊和北大西洋暖脊
通通都活躍起來。
東亞大槽的死對頭就是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又是一場冬季系統與夏季系統的戰爭。
長江流域將出現鋒面。
不過地面場已經變成東北季風天下,
因此,大氣中層若是由太平洋高壓力守,
冷鋒南下後結構會逐漸消散。
在春季,太平洋高壓緯度低氣勢孬,
再秋季,太平洋高壓緯度較高,氣勢較強。
(這也是秋季颱風容易有共伴,春季颱風不容易有共伴)
至於西風南支槽礙於太平洋高壓勢力的關係,還不是很明顯。
即便冬季太平洋高壓退場後,還有看地面的大陸冷高壓臉色。
因此,西風南支槽最活躍通常在春季。
但有時冬季,地面冷高壓放水時,南支槽也可以很活躍。
而在夏季也當然就不會有西風南支槽,因為是西南季風槽的天下。
南支槽活躍時,降雨偏多,
在冬季,北部經常陰雨綿綿,東北部容易大雨。
在春季則容易伴隨打雷暴雨。
西北太平洋下周逐漸平靜,跨赤道西風逐漸退去
逐漸由太平洋高壓的偏東風主導,颱風不容易生成。
比較熱鬧的是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預報會有熱帶氣旋產生。
此區已無西南季風,但在赤道附近南北半球個有氣旋對,
北半球的氣旋模式預報,環境可供發展。
因此預報下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會產生熱帶氣旋。
這裡的海域對熱帶氣旋來說,秋天環境總是比夏天好。
(夏天有惱人的南亞高壓與西南季風的垂直風切。)
最後還是在看一下東亞,
下周的東北季風很霸道,尤其下周末的東北季風,
狂風區佈滿台灣海峽,並直吹到南海南部。
看來冬季系統的霸氣要來了。
在如此霸道的東北季風下,
全台都會感受到又是熟悉的冬季天氣。
西部沿海的狂風,東北部的陰雨。
至於溫度就要看先前說的,太平洋高壓頂不頂得住了。
頂得住就不會掉得太低。
--
夏天的北極地區正是幾百萬隻動物賴以期盼的北極融冰,
不過卻是北極熊的考驗。
七月的北極,成了日不落國,整片北極冰帽的開始融化,
融冰的淡水從冰帽上衝向海面,形成幾千道瀑布的壯觀場面。
太陽打敗了北極的冰雪,原本延伸到海岸線的海冰,現在是汪洋一片。
遠洋的訪客白鯨來到北極尋找北極鱈魚,
接踵而來的是更多的鯨群來到此處,這裡有融冰後的淡水口有著大量的浮游生物。
海象群在海底利用象牙補捉蚵蠣,海鳥從懸崖上一躍而下飛向海面。
北極狐紛紛尋找落單的雛鳥,多到捕捉不完。
這是萬物賴以維生的北極夏季。
只有一種動物,最深刻體驗到彼長我消的態勢-北極熊。
北極熊是唯一利用海冰捕捉海豹為主食的動物,
在海冰上,北極熊利用海豹浮上水面換氣的時候捕捉。
北極熊的游泳技巧很好,但仍不敵海豹。
因此只能利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
但到了八月的夏季,北極的融冰季到了巔峰,
原本北極荒涼的大地,現在有了新的面貌,
植物結草開花,動物蓬勃繁殖的季節。
只有孤單的北極熊在此時被逼到了陸地,
北極陸地的四周的海洋已無海冰讓北極熊立足,
在陸地上,是不可能捕捉海豹。
飢餓的北極熊只能靠著啃地皮過日。
然而這卻不夠塞牙縫。
這時,
北極熊們難得在陸地上聚再一起,
飢腸轆轆的熊群中,
只有強壯的公熊還有餘力打架。
九月,
北極的第一場雪降下來,
候鳥們紛紛離開北極,最後一批離開的海鳥宣告北極夏天的結束。
只有厚重皮脂的動物留下來準備對抗驗酷的寒冬考驗。
當溫度降到零下2度以下,海面才會開始結冰。
對北極熊來說,九月還太熱了。
它們還必須再等一個多月,北極才會進入冬天。
而下周起,北極熊終於等到的寒天-北極的冬天要開始了。
從寒冷的北方極海而來的冷空氣,
可能讓北極四周的陸地氣溫一下子驟降到零下10度以下。
這將會使北極陸地四周的海面將開始結冰,
海面結冰初期是一片糊狀或棉狀的薄冰片,
之後慢慢結成一層薄冰,
薄冰在海浪的推撞後形成荷葉冰,
冰層隨著碰撞繼續增厚,最後終於形成北極海冰層。
此後的北極熊終於可以站上海冰層捕捉海豹。
不過受全球暖化的影響,北極海冰的面積不斷縮減,
更嚴重的是近年來越來越薄的北極海冰,
使的北極熊如履薄冰的艱困覓食,
而已經嚴重影響到北極熊的生態。
科學家預估此情況繼續惡化,北極海的夏季將完全融冰。
冬季的結冰期縮短,冰層更薄
屆時,北極將有超過一半的北極熊勢必會餓死或淹死。
下周開始的北極冬天即將展開,
北極海冰的情況早已是每年的觀察重點。
不過情況似乎不到樂觀。
11月起北極邁入永夜,
太陽的再次升起要等到4個月以後,
隨著北極日落西山,北極渦旋的強度也將明顯增強。
而目前北半球的西風噴流進入劇烈波動。
整個西風噴流的波動與北極渦旋的增強形成巧妙的拉鋸戰。
對東亞來說,下周起,
東亞大槽轉趨活躍,地面冷高壓也出現。
前期的第一波冷空氣打頭陣,地面冷高壓從中亞東移。
後期會有一波強冷空氣侵襲東北亞,地面冷高壓從西伯利亞南下,
冷舌向南伸向東亞,東北季風往華中和華南衝來。
太平洋高壓則是力守台灣,是否守得住不算樂觀。
不過北極並沒有震盪,北極渦旋看來是想增強的。
主中心還是力守北極區,對抗北大西洋暖脊的勢力。
大氣中層的西風波動就很劇烈,
東亞大槽,歐洲東部槽,北美大槽與北太平洋暖脊和北大西洋暖脊
通通都活躍起來。
東亞大槽的死對頭就是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又是一場冬季系統與夏季系統的戰爭。
長江流域將出現鋒面。
不過地面場已經變成東北季風天下,
因此,大氣中層若是由太平洋高壓力守,
冷鋒南下後結構會逐漸消散。
在春季,太平洋高壓緯度低氣勢孬,
再秋季,太平洋高壓緯度較高,氣勢較強。
(這也是秋季颱風容易有共伴,春季颱風不容易有共伴)
至於西風南支槽礙於太平洋高壓勢力的關係,還不是很明顯。
即便冬季太平洋高壓退場後,還有看地面的大陸冷高壓臉色。
因此,西風南支槽最活躍通常在春季。
但有時冬季,地面冷高壓放水時,南支槽也可以很活躍。
而在夏季也當然就不會有西風南支槽,因為是西南季風槽的天下。
南支槽活躍時,降雨偏多,
在冬季,北部經常陰雨綿綿,東北部容易大雨。
在春季則容易伴隨打雷暴雨。
西北太平洋下周逐漸平靜,跨赤道西風逐漸退去
逐漸由太平洋高壓的偏東風主導,颱風不容易生成。
比較熱鬧的是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預報會有熱帶氣旋產生。
此區已無西南季風,但在赤道附近南北半球個有氣旋對,
北半球的氣旋模式預報,環境可供發展。
因此預報下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會產生熱帶氣旋。
這裡的海域對熱帶氣旋來說,秋天環境總是比夏天好。
(夏天有惱人的南亞高壓與西南季風的垂直風切。)
最後還是在看一下東亞,
下周的東北季風很霸道,尤其下周末的東北季風,
狂風區佈滿台灣海峽,並直吹到南海南部。
看來冬季系統的霸氣要來了。
在如此霸道的東北季風下,
全台都會感受到又是熟悉的冬季天氣。
西部沿海的狂風,東北部的陰雨。
至於溫度就要看先前說的,太平洋高壓頂不頂得住了。
頂得住就不會掉得太低。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Liam
at 2015-10-26T17:18
at 2015-10-26T17:18

By Zanna
at 2015-10-28T10:32
at 2015-10-28T10:32

By Mia
at 2015-10-30T03:45
at 2015-10-30T03:45

By Agatha
at 2015-10-31T20:58
at 2015-10-31T20:58

By Lydia
at 2015-11-02T14:11
at 2015-11-02T14:11

By Candice
at 2015-11-04T07:24
at 2015-11-04T07:24

By Tom
at 2015-11-06T00:37
at 2015-11-06T00:37

By Ophelia
at 2015-11-07T17:51
at 2015-11-07T17:51

By Frederic
at 2015-11-09T11:04
at 2015-11-09T11:04

By Barb Cronin
at 2015-11-11T04:17
at 2015-11-11T04:17

By Queena
at 2015-11-12T21:30
at 2015-11-12T21:30

By Olga
at 2015-11-14T14:43
at 2015-11-14T14:4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5-11-16T07:56
at 2015-11-16T07:56

By Oliver
at 2015-11-18T01:10
at 2015-11-18T01:10

By Rae
at 2015-11-19T18:23
at 2015-11-19T18:23

By Enid
at 2015-11-21T11:36
at 2015-11-21T11:36

By Enid
at 2015-11-23T04:49
at 2015-11-23T04:49

By Thomas
at 2015-11-24T22:02
at 2015-11-24T22:02

By Lily
at 2015-11-26T15:15
at 2015-11-26T15:15

By David
at 2015-11-28T08:29
at 2015-11-28T08:29

By Linda
at 2015-11-30T01:42
at 2015-11-30T01:42

By Zenobia
at 2015-12-01T18:55
at 2015-12-01T18:55

By Elvira
at 2015-12-03T12:08
at 2015-12-03T12:08

By Elma
at 2015-12-05T05:21
at 2015-12-05T05:21

By Blanche
at 2015-12-06T22:34
at 2015-12-06T22:34

By George
at 2015-12-08T15:48
at 2015-12-08T15:48

By Tom
at 2015-12-10T09:01
at 2015-12-10T09:01

By Bennie
at 2015-12-12T02:14
at 2015-12-12T02:14

By Donna
at 2015-12-13T19:27
at 2015-12-13T19:27

By George
at 2015-12-15T12:40
at 2015-12-15T12:40

By Catherine
at 2015-12-17T05:53
at 2015-12-17T05:53

By Joseph
at 2015-12-18T23:07
at 2015-12-18T23:07

By Elvira
at 2015-12-20T16:20
at 2015-12-20T16:20

By Kristin
at 2015-12-22T09:33
at 2015-12-22T09:33

By Christine
at 2015-12-24T02:46
at 2015-12-24T02:46

By Noah
at 2015-12-25T19:59
at 2015-12-25T19:59

By Steve
at 2015-12-27T13:12
at 2015-12-27T13:12

By Dinah
at 2015-12-29T06:26
at 2015-12-29T06:26

By Delia
at 2015-12-30T23:39
at 2015-12-30T23:39

By Oscar
at 2016-01-01T16:52
at 2016-01-01T16:52
Related Posts
Re: 東太平洋新風王

By Victoria
at 2015-10-24T07:08
at 2015-10-24T07:08
帕特里夏逼近墨西哥 威力與海燕相當

By Delia
at 2015-10-24T00:29
at 2015-10-24T00:29
東太 Patricia 879hPa 175kts 爆表!見證歷史!!

By Zenobia
at 2015-10-23T14:13
at 2015-10-23T14:13
東太平洋新風王

By Steve
at 2015-10-23T13:13
at 2015-10-23T13:13
24日霜降 台灣11月才會轉冷

By Bennie
at 2015-10-23T13:08
at 2015-10-23T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