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北美大槽很活躍,東亞大槽未來活躍 - 颱風討論

By Faithe
at 2015-02-21T17:36
at 2015-02-21T17:36
Table of Contents
天氣小觀:北美大槽很活躍,東亞大槽未來活躍
最近一周以來,北美地區頻頻受到寒潮爆發,
來自北極的極地冷氣團侵襲,造成部分地區出現超低溫,
其中,並不是北極渦旋跑到北美大陸上,
主要由於北美大槽的活躍。
目前北極渦旋中心主要還是在北極,強度持續小幅度減弱中,
但是儘管已經二月下旬,北極許多地區開始脫離永夜,
但是太陽能量仍撒在南半球為主,
暖氣團勢力想挑戰北極渦旋還有一段路。
南極渦旋則是反過來,隨著日照的減弱,強度持續增強中。
雖然北極高空有著北極渦旋籠罩,
但是地面的冷凍氣團並沒有在北極堆積。
冷氣團大量往北美地區宣洩,在北美大槽的引導下頻頻爆發寒潮,
使美國與加拿大許多地區沉浸在嚴寒的冬季中。
連陽光加州都不陽光。
北美大槽一直以來都是冬季北半球最強兩大槽之一,
一個是東亞大槽,一個是北美大槽。
兩者都是大氣高空西風帶上的平均槽區,
大槽在冬季強大且穩定,
大槽活躍時,在槽區的前側常有溫帶氣旋伴生。
因此,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在冬季有許多溫帶氣旋。
另外,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在夏季也很多熱帶氣旋產生。
北美大槽在夏季強度減弱,但位置變動不大,
但是東亞大槽在夏季除了減弱外,也會東移離開東亞。
主要因為夏季有南亞高壓的出現,強大地支配高空大氣勢力,
使東亞大槽必須離開東亞易主由夏季系統南亞高壓主宰高空。
而北美大槽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因此整年位置變動不大。
一般,北美大槽與東亞大槽這兩個西風帶上最強大的兩個平均槽,
形成原因和地面地形息息相關,主要是海洋與大陸之間的差異,
造就出大氣流動的地形駐波,在亞洲東岸和北美東岸形成平均槽,
在冬季的海陸的差異性加劇,槽區強度也更強。
因此,在冬季的東亞大槽與北美大槽強大而活躍,
其中,北美大槽的活躍程度,在冬季經常令人嘆為觀止,
這是因為北美槽狀地形,有利於冷暖氣團的交流的因素加持,
使北美大槽非常活躍,槽區經常加深,
引導北極冷氣團頻頻爆發南下。
而目前的北美大槽就比東亞大槽活躍的多。
至於,未來一周模式預報,北美大槽仍依舊活躍,
因此美國與加拿大許多地區仍將持續受到寒潮影響。
不過有了一點變化,
除了北美大槽的活躍,東亞大槽一周後似乎也要開始活躍了,
模式預報一周過後,東亞大槽開始加深,
之後可能有強冷氣團侵襲,有待觀察。
北方地區的寒冷天氣主要視高空渦旋和地面冷高壓強度,
南方地區的寒冷天氣主要視與東亞大槽的活躍性。
因此,往年北方最寒冷的極端低溫主要出現在隆冬時節,
但是南方最寒冷的極端低溫則有許多出現在冬末或是初冬。
而台灣處於南方,還是須持續觀察。
(以上供參囉)
--
最近一周以來,北美地區頻頻受到寒潮爆發,
來自北極的極地冷氣團侵襲,造成部分地區出現超低溫,
其中,並不是北極渦旋跑到北美大陸上,
主要由於北美大槽的活躍。
目前北極渦旋中心主要還是在北極,強度持續小幅度減弱中,
但是儘管已經二月下旬,北極許多地區開始脫離永夜,
但是太陽能量仍撒在南半球為主,
暖氣團勢力想挑戰北極渦旋還有一段路。
南極渦旋則是反過來,隨著日照的減弱,強度持續增強中。
雖然北極高空有著北極渦旋籠罩,
但是地面的冷凍氣團並沒有在北極堆積。
冷氣團大量往北美地區宣洩,在北美大槽的引導下頻頻爆發寒潮,
使美國與加拿大許多地區沉浸在嚴寒的冬季中。
連陽光加州都不陽光。
北美大槽一直以來都是冬季北半球最強兩大槽之一,
一個是東亞大槽,一個是北美大槽。
兩者都是大氣高空西風帶上的平均槽區,
大槽在冬季強大且穩定,
大槽活躍時,在槽區的前側常有溫帶氣旋伴生。
因此,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在冬季有許多溫帶氣旋。
另外,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在夏季也很多熱帶氣旋產生。
北美大槽在夏季強度減弱,但位置變動不大,
但是東亞大槽在夏季除了減弱外,也會東移離開東亞。
主要因為夏季有南亞高壓的出現,強大地支配高空大氣勢力,
使東亞大槽必須離開東亞易主由夏季系統南亞高壓主宰高空。
而北美大槽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因此整年位置變動不大。
一般,北美大槽與東亞大槽這兩個西風帶上最強大的兩個平均槽,
形成原因和地面地形息息相關,主要是海洋與大陸之間的差異,
造就出大氣流動的地形駐波,在亞洲東岸和北美東岸形成平均槽,
在冬季的海陸的差異性加劇,槽區強度也更強。
因此,在冬季的東亞大槽與北美大槽強大而活躍,
其中,北美大槽的活躍程度,在冬季經常令人嘆為觀止,
這是因為北美槽狀地形,有利於冷暖氣團的交流的因素加持,
使北美大槽非常活躍,槽區經常加深,
引導北極冷氣團頻頻爆發南下。
而目前的北美大槽就比東亞大槽活躍的多。
至於,未來一周模式預報,北美大槽仍依舊活躍,
因此美國與加拿大許多地區仍將持續受到寒潮影響。
不過有了一點變化,
除了北美大槽的活躍,東亞大槽一周後似乎也要開始活躍了,
模式預報一周過後,東亞大槽開始加深,
之後可能有強冷氣團侵襲,有待觀察。
北方地區的寒冷天氣主要視高空渦旋和地面冷高壓強度,
南方地區的寒冷天氣主要視與東亞大槽的活躍性。
因此,往年北方最寒冷的極端低溫主要出現在隆冬時節,
但是南方最寒冷的極端低溫則有許多出現在冬末或是初冬。
而台灣處於南方,還是須持續觀察。
(以上供參囉)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5-02-22T02:23
at 2015-02-22T02:23

By Thomas
at 2015-02-22T11:10
at 2015-02-22T11:10

By Olga
at 2015-02-22T19:57
at 2015-02-22T19:57

By Noah
at 2015-02-23T04:44
at 2015-02-23T04:44

By Hazel
at 2015-02-23T13:31
at 2015-02-23T13:31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2-23T22:18
at 2015-02-23T22:18

By Heather
at 2015-02-24T07:05
at 2015-02-24T07:05

By Gary
at 2015-02-24T15:52
at 2015-02-24T15:52

By Lucy
at 2015-02-25T00:39
at 2015-02-25T00:39

By Elizabeth
at 2015-02-25T09:26
at 2015-02-25T09:26

By Andy
at 2015-02-25T18:12
at 2015-02-25T18:12

By Blanche
at 2015-02-26T02:59
at 2015-02-26T02:59
Related Posts
澳洲 Marcia 澳式Cat.5 登陸澳洲東北

By Edward Lewis
at 2015-02-21T12:06
at 2015-02-21T12:06
西太 無花果 成為北半球風王

By Dorothy
at 2015-02-21T11:34
at 2015-02-21T11:34
把握今天好天氣,晚起轉為有雨天氣~2015/02/21

By David
at 2015-02-21T10:06
at 2015-02-21T10:06
春天孩子面,把握明後好天氣~2015/02/19

By Elizabeth
at 2015-02-19T19:12
at 2015-02-19T19:12
寒流不停歇 紐約客還得忍耐冰凍

By Valerie
at 2015-02-19T15:00
at 2015-02-19T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