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未來東北季風將持續驅趕西南季風 - 颱風討論

By Isabella
at 2013-09-22T16:39
at 2013-09-22T16:39
Table of Contents
天氣小觀:未來東北季風將持續驅趕西南季風
先來談季風,季風是亞洲一大氣候特色,亞洲地區由於陸地廣闊,
陸地吸熱與散熱比起海洋更加迅速,因此海陸溫度上有很明顯的差異,
也造就出了最強的季風系統,這是因為,
在夏季,亞洲南方的大陸上為強大熱低壓系統阻斷了副熱帶高壓帶。
在冬季,亞洲北方的大陸上為強大冷高壓系統阻斷了副極地低壓帶。
而夏季在南方大陸上以印度地壓為首,由於南方大陸上副熱帶高壓帶被熱低壓切斷,
因此,副熱帶高壓主要盤踞在海洋上,以太平洋高壓為首,
印度低壓南面引進西南季風吹向南亞和東亞陸地,
西南季風源頭為南半球冷高壓吹出的風,並不潮濕反而偏乾,
但在長途經過海洋跋涉後,越過赤道進入北半球,已經為溫暖又潮濕的西南季風,
在此季風影響的區域,帶來豐沛降水。
到了冬季,北方大路上以西伯利亞冷高壓為首,
由於北方大陸上副極地低壓帶被冷高壓切斷,
因此副極地低壓只存在於阿留申群島的海洋上,以阿留申低壓為首。
西伯利亞冷高壓帶來東北季風吹向南海,
這也是每年9-10月,南海西南季風開始撤退至消失的主因。
冬季季風源頭也是乾冷的氣流,只有經過渤海、黃海、東海或日本海後,
海氣耦合濕度增高,迎風面較容易降雨。
秋季是夏冬系統交替的過渡季節,
在夏季,亞洲大陸可說是一個熱源(印度熱低壓的存在),
而入秋後,亞洲大陸將面對的是冷源重新建立的過程(西伯利亞冷高壓開始建立)
因此,在秋季這段期間要面對的是北方氣旋開始活動,冷暖交替變換的時節。
先前的鄂霍次克海大氣旋,吸引了極地冷空氣的南下,形成東槽西脊的冬季環流形勢,
目前哈薩克有一道暖脊,對應這蒙古地區有一道西風槽南下,
這道西風槽將切斷太平洋高壓脊線,槽後偏北氣流南下,
在地面層,冷高壓率領東北季風揮軍南下。
未來一周預報來看,
目前在在泰梅爾半島南面的冷渦流受到哈薩克暖脊與極地冷高壓的的入侵之下,
冷渦流勢力大受打擊,逐漸減弱,然而,
不甘心就這樣消散,於是使出最終的力量化為一道西風槽南下,接續原來的西風槽,
在高空冷渦流南下後,東亞北方西風槽再度加深,而哈薩克暖東移後,
脊前的西北氣流吹往華中地區,在長江流域一帶出現出現短波槽,
短波槽迅速東移出海並且加深,北方的冷高壓順著西風槽加強東北季風吹向台灣
因此,東北季風再增強與西南季風大戰,東北季風增強令西南季風受到驅趕,
輻合帶戰線逐漸南移,西南季風退至南海的中南部。
然而,在西太平洋上,受到帕布颱風引進西南風與西南季風加乘,
比起南海,這裡的季風輻合帶更加活躍,
季風輻合槽的東端,西南風碰上太平洋高壓的東南風,
容易產生氣旋擾動,因此有機會發展出另一個熱帶低壓系統。
附帶一提,未來一周,印度西南季風將逐漸減弱,
最主要是阿拉伯海出現高壓脊,抑制印度西南季風的強度。
而孟加拉灣與西太平洋西南季風依舊處於活躍。
(以上供參囉)
後記:寫天氣小觀時,冬季系統一般比夏季系統難寫,有時候可能就不想PO了,哈
(所以卡大的毅力才是令人佩服的...Orz)
--
先來談季風,季風是亞洲一大氣候特色,亞洲地區由於陸地廣闊,
陸地吸熱與散熱比起海洋更加迅速,因此海陸溫度上有很明顯的差異,
也造就出了最強的季風系統,這是因為,
在夏季,亞洲南方的大陸上為強大熱低壓系統阻斷了副熱帶高壓帶。
在冬季,亞洲北方的大陸上為強大冷高壓系統阻斷了副極地低壓帶。
而夏季在南方大陸上以印度地壓為首,由於南方大陸上副熱帶高壓帶被熱低壓切斷,
因此,副熱帶高壓主要盤踞在海洋上,以太平洋高壓為首,
印度低壓南面引進西南季風吹向南亞和東亞陸地,
西南季風源頭為南半球冷高壓吹出的風,並不潮濕反而偏乾,
但在長途經過海洋跋涉後,越過赤道進入北半球,已經為溫暖又潮濕的西南季風,
在此季風影響的區域,帶來豐沛降水。
到了冬季,北方大路上以西伯利亞冷高壓為首,
由於北方大陸上副極地低壓帶被冷高壓切斷,
因此副極地低壓只存在於阿留申群島的海洋上,以阿留申低壓為首。
西伯利亞冷高壓帶來東北季風吹向南海,
這也是每年9-10月,南海西南季風開始撤退至消失的主因。
冬季季風源頭也是乾冷的氣流,只有經過渤海、黃海、東海或日本海後,
海氣耦合濕度增高,迎風面較容易降雨。
秋季是夏冬系統交替的過渡季節,
在夏季,亞洲大陸可說是一個熱源(印度熱低壓的存在),
而入秋後,亞洲大陸將面對的是冷源重新建立的過程(西伯利亞冷高壓開始建立)
因此,在秋季這段期間要面對的是北方氣旋開始活動,冷暖交替變換的時節。
先前的鄂霍次克海大氣旋,吸引了極地冷空氣的南下,形成東槽西脊的冬季環流形勢,
目前哈薩克有一道暖脊,對應這蒙古地區有一道西風槽南下,
這道西風槽將切斷太平洋高壓脊線,槽後偏北氣流南下,
在地面層,冷高壓率領東北季風揮軍南下。
未來一周預報來看,
目前在在泰梅爾半島南面的冷渦流受到哈薩克暖脊與極地冷高壓的的入侵之下,
冷渦流勢力大受打擊,逐漸減弱,然而,
不甘心就這樣消散,於是使出最終的力量化為一道西風槽南下,接續原來的西風槽,
在高空冷渦流南下後,東亞北方西風槽再度加深,而哈薩克暖東移後,
脊前的西北氣流吹往華中地區,在長江流域一帶出現出現短波槽,
短波槽迅速東移出海並且加深,北方的冷高壓順著西風槽加強東北季風吹向台灣
因此,東北季風再增強與西南季風大戰,東北季風增強令西南季風受到驅趕,
輻合帶戰線逐漸南移,西南季風退至南海的中南部。
然而,在西太平洋上,受到帕布颱風引進西南風與西南季風加乘,
比起南海,這裡的季風輻合帶更加活躍,
季風輻合槽的東端,西南風碰上太平洋高壓的東南風,
容易產生氣旋擾動,因此有機會發展出另一個熱帶低壓系統。
附帶一提,未來一周,印度西南季風將逐漸減弱,
最主要是阿拉伯海出現高壓脊,抑制印度西南季風的強度。
而孟加拉灣與西太平洋西南季風依舊處於活躍。
(以上供參囉)
後記:寫天氣小觀時,冬季系統一般比夏季系統難寫,有時候可能就不想PO了,哈
(所以卡大的毅力才是令人佩服的...Orz)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Tom
at 2013-09-24T23:09
at 2013-09-24T23:09

By Oliver
at 2013-09-27T05:39
at 2013-09-27T05:39

By Zenobia
at 2013-09-29T12:09
at 2013-09-29T12:09

By Aaliyah
at 2013-10-01T18:39
at 2013-10-01T18:39

By Thomas
at 2013-10-04T01:09
at 2013-10-04T01:09

By Franklin
at 2013-10-06T07:39
at 2013-10-06T07:39

By Bethany
at 2013-10-08T14:09
at 2013-10-08T14:09

By Christine
at 2013-10-10T20:39
at 2013-10-10T20:39

By Hardy
at 2013-10-13T03:09
at 2013-10-13T03:09
Related Posts
天兔颱風 解除颱風警報 第22報

By Dora
at 2013-09-22T14:39
at 2013-09-22T14:39
天兔颱風 海上颱風警報 第21報

By Ursula
at 2013-09-22T13:33
at 2013-09-22T13:33
天兔颱風 海上颱風警報 第20報

By Odelette
at 2013-09-22T08:29
at 2013-09-22T08:29
102.09.21 天兔颱風累積雨量

By David
at 2013-09-22T07:54
at 2013-09-22T07:54
天兔颱風 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第19-2報

By Olivia
at 2013-09-22T07:19
at 2013-09-22T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