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東亞梅雨鋒面即將登場 - 颱風討論

By Yedda
at 2017-05-08T22:25
at 2017-05-08T22:25
Table of Contents
天氣小觀:東亞梅雨鋒面即將登場
千呼萬喚還是要來臨的年度大戲,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今年第一道東亞梅雨鋒面即將登場。
這也代表著冷暖大戰進入了最激烈的情況。
隨著太平洋高壓一直向東退,一退再退,
一周尾聲,南海轉西南風,
象徵西南季風的爆發可以開始倒數。
夏季系統的引爆從亞洲南部開始,
在大氣低層,
未來一周,副高在孟加拉灣的影響力消退,
西南風源源不斷從南半球湧上來,
孟加拉灣海域出現對流雲發展,開始降水。
在中南半島一波波爆發的熱對流,
氣流直衝大氣高層,大氣高層的南亞高壓崛起。
夏季高空王者-南亞高壓準備玩真的。
每年初夏,南亞高壓擊退西風噴流的過程中,
深深影響東亞梅雨鋒面的位置變化。
南亞高壓的建立與青藏高原息息相關,
青藏高原在夏冬兩季非常極端,
一者為大熱源,一者為大冷源,跟太陽直射點移動是非常直接的,
6月的青藏高原為最強熱源,平均每平方米可達正78瓦熱量,
12月的青藏高原為最強冷源,平均每平方米可達負72瓦熱量。
然而5月份的中南半島爆發對流,
凝結潛熱在高空釋放,讓中南半島成為南亞高壓的發源地。
到了6月,青藏高原熱力釋放達到巔峰,南亞高壓移向印度半島,
自此展開東西震盪,成為北半球夏季高空王者,
到了7月,整個月熱力無限爆發。
在東亞,5月最關心的就是入梅,
一般在高空環境場引導梅雨初始,
可見到兩支西風急流,一支繞過青藏高原南緣,一支在青藏高原以北,
對應到地面出現兩道鋒面,一道在華南地區,一道在北緯40度左右。
模式預報,一周後期,東亞就出現兩道鋒面,
一道在東北亞,由高空冷渦將北方極地氣團往南帶,
延伸的西風槽讓冷舌伸入東亞,同時對應地面鋒面在北緯40度出現。
另一道在華南地區,展現出滯留鋒,正是影響台灣的梅雨鋒面。
由赤道軍團北上的暖氣團與東北亞加持的冷空氣在此冰火開戰。
跟著東亞大環境漸漸的轉變,
明後天起,第一波鋒面通過台灣降雨外,
第二波起的鋒面影響台灣時間開始拉長,
滯留鋒漸漸從華南到台灣展開。
看來正式的梅雨鋒面要開始了。
南海,一周尾聲出現西南風,隨著風速增加,降水開始,
西南季風肇始,西南風不再只是西南風,
若西南季風爆發後,立刻開始清楚東亞殘存的冷空氣。
降水也會更加劇烈,尤其更強更猛的西南氣流更要留意。
因此,南海西南季風的肇始,往往是每年觀察的重點。
平均來說,南海西南季風會在五月第二周爆發,
當然,今年是遲到的。不過模式看來,下周起要倒數了。
(快速說說,以上供參囉)
--
千呼萬喚還是要來臨的年度大戲,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今年第一道東亞梅雨鋒面即將登場。
這也代表著冷暖大戰進入了最激烈的情況。
隨著太平洋高壓一直向東退,一退再退,
一周尾聲,南海轉西南風,
象徵西南季風的爆發可以開始倒數。
夏季系統的引爆從亞洲南部開始,
在大氣低層,
未來一周,副高在孟加拉灣的影響力消退,
西南風源源不斷從南半球湧上來,
孟加拉灣海域出現對流雲發展,開始降水。
在中南半島一波波爆發的熱對流,
氣流直衝大氣高層,大氣高層的南亞高壓崛起。
夏季高空王者-南亞高壓準備玩真的。
每年初夏,南亞高壓擊退西風噴流的過程中,
深深影響東亞梅雨鋒面的位置變化。
南亞高壓的建立與青藏高原息息相關,
青藏高原在夏冬兩季非常極端,
一者為大熱源,一者為大冷源,跟太陽直射點移動是非常直接的,
6月的青藏高原為最強熱源,平均每平方米可達正78瓦熱量,
12月的青藏高原為最強冷源,平均每平方米可達負72瓦熱量。
然而5月份的中南半島爆發對流,
凝結潛熱在高空釋放,讓中南半島成為南亞高壓的發源地。
到了6月,青藏高原熱力釋放達到巔峰,南亞高壓移向印度半島,
自此展開東西震盪,成為北半球夏季高空王者,
到了7月,整個月熱力無限爆發。
在東亞,5月最關心的就是入梅,
一般在高空環境場引導梅雨初始,
可見到兩支西風急流,一支繞過青藏高原南緣,一支在青藏高原以北,
對應到地面出現兩道鋒面,一道在華南地區,一道在北緯40度左右。
模式預報,一周後期,東亞就出現兩道鋒面,
一道在東北亞,由高空冷渦將北方極地氣團往南帶,
延伸的西風槽讓冷舌伸入東亞,同時對應地面鋒面在北緯40度出現。
另一道在華南地區,展現出滯留鋒,正是影響台灣的梅雨鋒面。
由赤道軍團北上的暖氣團與東北亞加持的冷空氣在此冰火開戰。
跟著東亞大環境漸漸的轉變,
明後天起,第一波鋒面通過台灣降雨外,
第二波起的鋒面影響台灣時間開始拉長,
滯留鋒漸漸從華南到台灣展開。
看來正式的梅雨鋒面要開始了。
南海,一周尾聲出現西南風,隨著風速增加,降水開始,
西南季風肇始,西南風不再只是西南風,
若西南季風爆發後,立刻開始清楚東亞殘存的冷空氣。
降水也會更加劇烈,尤其更強更猛的西南氣流更要留意。
因此,南海西南季風的肇始,往往是每年觀察的重點。
平均來說,南海西南季風會在五月第二周爆發,
當然,今年是遲到的。不過模式看來,下周起要倒數了。
(快速說說,以上供參囉)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George
at 2017-05-10T11:10
at 2017-05-10T11:10

By Daniel
at 2017-05-11T23:56
at 2017-05-11T23:56

By Linda
at 2017-05-13T12:41
at 2017-05-13T12:41

By Cara
at 2017-05-15T01:27
at 2017-05-15T01:27

By Anonymous
at 2017-05-16T14:13
at 2017-05-16T14:13

By Rebecca
at 2017-05-18T02:58
at 2017-05-18T02:58

By Dinah
at 2017-05-19T15:44
at 2017-05-19T15:44

By Freda
at 2017-05-21T04:29
at 2017-05-21T04:29

By Brianna
at 2017-05-22T17:15
at 2017-05-22T17:15

By Jacky
at 2017-05-24T06:01
at 2017-05-24T06:0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05-25T18:46
at 2017-05-25T18:46

By Carol
at 2017-05-27T07:32
at 2017-05-27T07:32

By Emma
at 2017-05-28T20:17
at 2017-05-28T20:17

By Mary
at 2017-05-30T09:03
at 2017-05-30T09:03

By Frederic
at 2017-05-31T21:49
at 2017-05-31T21:49

By Donna
at 2017-06-02T10:34
at 2017-06-02T10:34

By Thomas
at 2017-06-03T23:20
at 2017-06-03T23:20

By Isla
at 2017-06-05T12:05
at 2017-06-05T12:05

By Harry
at 2017-06-07T00:51
at 2017-06-07T00:51

By Quanna
at 2017-06-08T13:37
at 2017-06-08T13:37

By Emily
at 2017-06-10T02:22
at 2017-06-10T02:22

By Ophelia
at 2017-06-11T15:08
at 2017-06-11T15:08

By Dora
at 2017-06-13T03:53
at 2017-06-13T03:53

By Jacob
at 2017-06-14T16:39
at 2017-06-14T16:39

By Rosalind
at 2017-06-16T05:25
at 2017-06-16T05:25

By Audriana
at 2017-06-17T18:10
at 2017-06-17T18:10

By Mason
at 2017-06-19T06:56
at 2017-06-19T06:56

By Dora
at 2017-06-20T19:41
at 2017-06-20T19:41

By Lydia
at 2017-06-22T08:27
at 2017-06-22T08:27

By Robert
at 2017-06-23T21:13
at 2017-06-23T21:13

By Robert
at 2017-06-25T09:58
at 2017-06-25T09:58

By Enid
at 2017-06-26T22:44
at 2017-06-26T22:44

By Daph Bay
at 2017-06-28T11:29
at 2017-06-28T11:29

By Skylar Davis
at 2017-06-30T00:15
at 2017-06-30T00:15

By Dora
at 2017-07-01T13:01
at 2017-07-01T13:01

By Mason
at 2017-07-03T01:46
at 2017-07-03T01:46

By Steve
at 2017-07-04T14:32
at 2017-07-04T14:32

By Steve
at 2017-07-06T03:17
at 2017-07-06T03:17

By Catherine
at 2017-07-07T16:03
at 2017-07-07T16:03

By Connor
at 2017-07-09T04:49
at 2017-07-09T04:49

By Hedda
at 2017-07-10T17:34
at 2017-07-10T17:34

By Hardy
at 2017-07-12T06:20
at 2017-07-12T06:20

By Delia
at 2017-07-13T19:05
at 2017-07-13T19:05

By Erin
at 2017-07-15T07:51
at 2017-07-15T07:51

By Ivy
at 2017-07-16T20:37
at 2017-07-16T20:37
Related Posts
0505大雨特報

By Caitlin
at 2017-05-05T15:25
at 2017-05-05T15:25
蘇迪勒等4颱風遭除名 「小熊颱風」遞補

By Candice
at 2017-05-04T23:38
at 2017-05-04T23:38
梅雨不「霉」 鄭明典:梅雨呈一波解決趨勢

By Isabella
at 2017-05-02T15:28
at 2017-05-02T15:28
天氣小觀:南亞高壓開始發展,太平洋高壓想來台

By Doris
at 2017-05-01T15:25
at 2017-05-01T15:25
3波龍捲風夜襲美國德州小鎮 已釀5死數十

By Candice
at 2017-05-01T01:32
at 2017-05-01T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