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極地冷氣團南下蒙古,東亞寒潮? - 颱風討論

By Tom
at 2013-11-03T09:05
at 2013-11-03T09:05
Table of Contents
天氣小觀:極地冷氣團南下蒙古,東亞爆發寒潮?
東亞大氣環境可能要起大變化了,
極地冷氣團南下到蒙古集結,未來台灣要密切觀察大陸冷氣團是否來襲了。
如果冷氣團下來,東亞有很多地方會爆發寒潮,
尤其長江以北會直接結束秋季,進入冬季,
台灣位於東亞南方,要視冷氣團南下的程度,太平洋高壓擋不擋的住了。
模式預報,一周後的情勢非常令人不安,
整個強烈冷氣團在東亞北方大軍集結,太平洋高壓死守台灣一帶,
由於冷氣團勢力在北方堆積,衝下來是不得了的,
所以,可能要先做好入冬的準備,像是棉被啦~暖爐啦~薑湯啦~~等等
至於冷氣團會不會衝下來,模式預報有點分岐,主要在於西風槽的發展。
話說,模式預報未來一周的形勢,
北極極渦偏心後,使得鹹海一帶的暖脊東移往北從西西伯利亞平原加深,
於是暖平流從中亞地區北上堆積,形成一個中亞脊系統,
脊前由於偏北風開始堆積冷空氣,開始發展西風槽,
同時,北太平洋爆發溫帶氣旋,這個溫帶氣旋使命重大,
溫帶氣旋促使大東亞地區的西風短波脊加速往東離開,
使亞洲東北部到遠東地區維持一大低壓帶,
讓北極冷氣團輸送冷源到西伯利亞雅庫特到遠東地區,
此外,西風橫槽的發展,將冷空氣輸送至貝加爾湖。
西風橫槽顧名思義就是指此西風槽的槽線是東西向的,
高空低壓槽是以平行西風帶的型式作東西向的延伸,
在橫槽的北側是偏北氣流南側是平直的西風帶噴流,
由於西風橫槽平行西風帶,不會輕易地快速東移,
橫槽北側氣流匯入極地氣團,進入貝加爾湖到蒙古堆積,
對應地面,蒙古地區出現強冷高壓系統。
中亞的暖脊扮演橫槽會不會轉直的關鍵,模式預報分岐就在這裡,
其中看好寒潮爆發的預報認為,
暖脊不會阻塞,會隨西風帶東移,西風槽的槽線將轉直壓下來,
如此,重責大任將落在太平洋高壓身上,
太平洋高壓能否阻擋決定西風槽壓下來程度,
另外也有預報認為,中亞暖脊可能會阻塞,甚至發展出阻塞高壓,
如此一來,阻塞高壓南側的西風帶轉為平直,西風橫槽會持續維持,
冷氣團不易南下,東亞持續維持偏暖天氣,
但是如果西風橫槽不可能一直維持,上游的阻塞系統遲早會崩潰,
到頭來,西風橫槽也會轉向,堆積許多的冷氣團也會下來,
這樣好像也沒有比較好。
不然,還有第三種情況,西風橫槽維持情況下,南面有西風短波槽移動,
一小股一小股的將冷空氣往南送,然後阻塞高壓往東南移動,切割西風槽,
西風槽被割離出割離低壓,然後北方情勢大亂,冷空氣分裂成一團一團,
再隨著西風短波槽迅速東移離開。(...不過這一段只是幻想模式的預報)
另外,柯羅莎颱風在鞍部場,海溫已經不夠維持,未來強度慢慢減弱,
東亞形勢現在是一槽一脊,西風短槽正從東亞通過,
大陸冷高壓南下增強東北季風,柯羅莎颱風會消散掉。
不過,菲律賓近海和西太平洋上已經有新的熱帶擾動在發展,
這說明了ITCZ仍然活躍,信風槽的波動使氣旋不斷冒升,
其中西太平洋上看好,由於高空幅散環境佳,緯度偏低洋面水溫高,
沒有看到明顯的高空系統,垂直風切很小,因此,強度上看一定程度。
如果北方系統沒有下來,南方持續偏暖,
西太平洋熱帶地區環境維持ITCZ的存在,颱風會不會一直生成呢?
(以上供參囉)
--
東亞大氣環境可能要起大變化了,
極地冷氣團南下到蒙古集結,未來台灣要密切觀察大陸冷氣團是否來襲了。
如果冷氣團下來,東亞有很多地方會爆發寒潮,
尤其長江以北會直接結束秋季,進入冬季,
台灣位於東亞南方,要視冷氣團南下的程度,太平洋高壓擋不擋的住了。
模式預報,一周後的情勢非常令人不安,
整個強烈冷氣團在東亞北方大軍集結,太平洋高壓死守台灣一帶,
由於冷氣團勢力在北方堆積,衝下來是不得了的,
所以,可能要先做好入冬的準備,像是棉被啦~暖爐啦~薑湯啦~~等等
至於冷氣團會不會衝下來,模式預報有點分岐,主要在於西風槽的發展。
話說,模式預報未來一周的形勢,
北極極渦偏心後,使得鹹海一帶的暖脊東移往北從西西伯利亞平原加深,
於是暖平流從中亞地區北上堆積,形成一個中亞脊系統,
脊前由於偏北風開始堆積冷空氣,開始發展西風槽,
同時,北太平洋爆發溫帶氣旋,這個溫帶氣旋使命重大,
溫帶氣旋促使大東亞地區的西風短波脊加速往東離開,
使亞洲東北部到遠東地區維持一大低壓帶,
讓北極冷氣團輸送冷源到西伯利亞雅庫特到遠東地區,
此外,西風橫槽的發展,將冷空氣輸送至貝加爾湖。
西風橫槽顧名思義就是指此西風槽的槽線是東西向的,
高空低壓槽是以平行西風帶的型式作東西向的延伸,
在橫槽的北側是偏北氣流南側是平直的西風帶噴流,
由於西風橫槽平行西風帶,不會輕易地快速東移,
橫槽北側氣流匯入極地氣團,進入貝加爾湖到蒙古堆積,
對應地面,蒙古地區出現強冷高壓系統。
中亞的暖脊扮演橫槽會不會轉直的關鍵,模式預報分岐就在這裡,
其中看好寒潮爆發的預報認為,
暖脊不會阻塞,會隨西風帶東移,西風槽的槽線將轉直壓下來,
如此,重責大任將落在太平洋高壓身上,
太平洋高壓能否阻擋決定西風槽壓下來程度,
另外也有預報認為,中亞暖脊可能會阻塞,甚至發展出阻塞高壓,
如此一來,阻塞高壓南側的西風帶轉為平直,西風橫槽會持續維持,
冷氣團不易南下,東亞持續維持偏暖天氣,
但是如果西風橫槽不可能一直維持,上游的阻塞系統遲早會崩潰,
到頭來,西風橫槽也會轉向,堆積許多的冷氣團也會下來,
這樣好像也沒有比較好。
不然,還有第三種情況,西風橫槽維持情況下,南面有西風短波槽移動,
一小股一小股的將冷空氣往南送,然後阻塞高壓往東南移動,切割西風槽,
西風槽被割離出割離低壓,然後北方情勢大亂,冷空氣分裂成一團一團,
再隨著西風短波槽迅速東移離開。(...不過這一段只是幻想模式的預報)
另外,柯羅莎颱風在鞍部場,海溫已經不夠維持,未來強度慢慢減弱,
東亞形勢現在是一槽一脊,西風短槽正從東亞通過,
大陸冷高壓南下增強東北季風,柯羅莎颱風會消散掉。
不過,菲律賓近海和西太平洋上已經有新的熱帶擾動在發展,
這說明了ITCZ仍然活躍,信風槽的波動使氣旋不斷冒升,
其中西太平洋上看好,由於高空幅散環境佳,緯度偏低洋面水溫高,
沒有看到明顯的高空系統,垂直風切很小,因此,強度上看一定程度。
如果北方系統沒有下來,南方持續偏暖,
西太平洋熱帶地區環境維持ITCZ的存在,颱風會不會一直生成呢?
(以上供參囉)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Andrew
at 2013-11-08T05:18
at 2013-11-08T05:18

By Lydia
at 2013-11-13T01:30
at 2013-11-13T01:30

By Mia
at 2013-11-17T21:43
at 2013-11-17T21:43

By Charlotte
at 2013-11-22T17:55
at 2013-11-22T17:55

By Hardy
at 2013-11-27T14:08
at 2013-11-27T14:08

By Harry
at 2013-12-02T10:20
at 2013-12-02T10:20

By Regina
at 2013-12-07T06:32
at 2013-12-07T06:32

By Christine
at 2013-12-12T02:45
at 2013-12-12T02:45

By Madame
at 2013-12-16T22:57
at 2013-12-16T22:57

By Quanna
at 2013-12-21T19:10
at 2013-12-21T19:10

By Cara
at 2013-12-26T15:22
at 2013-12-26T15:22

By Necoo
at 2013-12-31T11:34
at 2013-12-31T11:34

By Jacky
at 2014-01-05T07:47
at 2014-01-05T07:47

By Delia
at 2014-01-10T03:59
at 2014-01-10T03:59

By Jacky
at 2014-01-15T00:12
at 2014-01-15T00:12

By Adele
at 2014-01-19T20:24
at 2014-01-19T20:24

By Erin
at 2014-01-24T16:37
at 2014-01-24T16:37

By Una
at 2014-01-29T12:49
at 2014-01-29T12:49

By Sarah
at 2014-02-03T09:01
at 2014-02-03T09:01

By Olivia
at 2014-02-08T05:14
at 2014-02-08T05:14

By Poppy
at 2014-02-13T01:26
at 2014-02-13T01:26

By Madame
at 2014-02-17T21:39
at 2014-02-17T21:39

By Bethany
at 2014-02-22T17:51
at 2014-02-22T17:51

By Tracy
at 2014-02-27T14:03
at 2014-02-27T14:03

By Heather
at 2014-03-04T10:16
at 2014-03-04T10:16
Related Posts
關於科氏力影響的洋流

By Oliver
at 2013-11-02T11:38
at 2013-11-02T11:38
海表溫度日夜溫差的資料

By Eartha
at 2013-11-01T22:57
at 2013-11-01T22:57
2013年10月每天雨量第一所在地

By Freda
at 2013-11-01T20:35
at 2013-11-01T20:35
今晚到明天注意較大雨勢~102/10/31

By Ursula
at 2013-10-31T17:00
at 2013-10-31T17:00
天氣小觀:預報一周後,北極渦旋分裂成兩顆

By Adele
at 2013-10-30T10:49
at 2013-10-30T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