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西伯利亞冷氣團發展再進入新的里程 - 颱風討論

By Iris
at 2015-11-08T09:36
at 2015-11-08T09:36
Table of Contents
天氣小觀:西伯利亞冷氣團發展再進入新的里程
11月起永夜開始壟罩北極區,到冬至時北極圈以內全部進入永夜。
11月起的西伯利亞大陸逐漸觸及永夜,整個西伯利亞逐漸寒凍。
極地冷高壓在此發展,成為北半球最強的地面冷高壓。
在極地冷高壓覬覦的南方,就是中亞與東亞。
尤其對東亞來說,11月進入寒潮爆發的季節。
但就像是9~11月起進入秋颱共伴的季節,
11月~隔年4月都是寒潮爆發的季節。
(只是全球暖化下,4月的寒潮可遇不可求了)
但是也如同秋颱共伴需要環境配合,寒潮爆發也要有環境配合。
秋颱共伴基本條件是颱風+西風槽(主要條件還有太平洋高壓)。
寒潮爆發基本條件是冷高壓+西風槽。(主要條件還有東亞大槽)。
太平洋高壓可以讓秋颱共伴中的暖空氣正確的導引到冷暖共伴區,
使受秋颱共伴影響的地區出現極強降雨。
東亞大潮的活躍(例如:北極氣團釋放加持)可以讓西風大槽維持加深,
也就是東亞西風噴流的大波動可以使冷氣團下探到副熱帶地區
(甚至也有罕見紀錄探到熱帶地區)出現極低溫度。
東亞的寒潮主要來自於極地冷高壓,中亞的冷高壓較少。
主要是中亞冷高壓的路徑環境較差(地形、緯度)。
因此,極地冷高壓關鍵發展地-西伯利亞/蒙古就是寒潮爆發前的前期雛型。
西伯利亞面積約1276萬平方公里,由於西伯利亞面積極大,
歷史上範圍從烏拉山山派以東到太平洋,北臨北極海,
緯度偏高跨溫帶與寒帶氣候,其中約1/5位於北極圈以內。
不過現今西伯利亞在地理上已限縮範圍,
因此,西伯利亞這個變成一個區域稱謂,而不是地理位置,
以自然環境來看,西伯利亞分為三部分,
西部西伯利亞主要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位於烏拉山到葉尼塞河之間。
80%是低海拔的平原,這個地區冬夏溫差非常大,
夏季酷熱南部高溫可以超過30度,
冬季嚴寒部分地區低溫可以達到零下40度,
靠近北部跨寒帶氣候夏季大約只有10度。
中部西伯利亞主要為中西伯利亞高原,位於葉尼塞河到勒那河之間。
高原地形由南向北傾斜,呈現南高北低地勢,
這地區有1/4進入北極圈以內,是典型的寒帶大陸氣候,
因此北部大部分為永久凍土帶,冬季非常嚴寒低溫可達零下50度
南部的夏季則非常酷熱,高溫可以超過40度,
因此,南北溫差大,夏冬季的溫差更大。
東部西伯利亞包含遠東地區達太平洋沿岸,
多山脈占全區3/4以上,亦有海灣與島嶼,受季風氣候影響大,
這區冬季位於極地冷高壓東側,平均氣溫非常低,
南部平均氣溫低於零下20度,北部平均氣溫甚至接近零下40度,
這地區冬季的低溫可以達到零下50度,
最冷小鎮的奧米亞克鎮甚至出現零下70度的紀錄。
本周起,
新的一波極地冷高壓將移向此區發展,
由於西伯利亞環境更佳,冷高壓發展氣勢更強大
整個西伯利亞可以見到冷高壓的範圍場,
而西伯利亞冷氣團發展再進入新的里程,
在冬季,極地冷氣團強大時,甚至在沒有北極渦旋加持下,
也可以南下東亞引發寒潮。(當然有北極渦旋加持下更恐怖)
不過目前的極地冷氣團的強度才剛起步,還有一段路要走。
(以上供參囉)
--
11月起永夜開始壟罩北極區,到冬至時北極圈以內全部進入永夜。
11月起的西伯利亞大陸逐漸觸及永夜,整個西伯利亞逐漸寒凍。
極地冷高壓在此發展,成為北半球最強的地面冷高壓。
在極地冷高壓覬覦的南方,就是中亞與東亞。
尤其對東亞來說,11月進入寒潮爆發的季節。
但就像是9~11月起進入秋颱共伴的季節,
11月~隔年4月都是寒潮爆發的季節。
(只是全球暖化下,4月的寒潮可遇不可求了)
但是也如同秋颱共伴需要環境配合,寒潮爆發也要有環境配合。
秋颱共伴基本條件是颱風+西風槽(主要條件還有太平洋高壓)。
寒潮爆發基本條件是冷高壓+西風槽。(主要條件還有東亞大槽)。
太平洋高壓可以讓秋颱共伴中的暖空氣正確的導引到冷暖共伴區,
使受秋颱共伴影響的地區出現極強降雨。
東亞大潮的活躍(例如:北極氣團釋放加持)可以讓西風大槽維持加深,
也就是東亞西風噴流的大波動可以使冷氣團下探到副熱帶地區
(甚至也有罕見紀錄探到熱帶地區)出現極低溫度。
東亞的寒潮主要來自於極地冷高壓,中亞的冷高壓較少。
主要是中亞冷高壓的路徑環境較差(地形、緯度)。
因此,極地冷高壓關鍵發展地-西伯利亞/蒙古就是寒潮爆發前的前期雛型。
西伯利亞面積約1276萬平方公里,由於西伯利亞面積極大,
歷史上範圍從烏拉山山派以東到太平洋,北臨北極海,
緯度偏高跨溫帶與寒帶氣候,其中約1/5位於北極圈以內。
不過現今西伯利亞在地理上已限縮範圍,
因此,西伯利亞這個變成一個區域稱謂,而不是地理位置,
以自然環境來看,西伯利亞分為三部分,
西部西伯利亞主要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位於烏拉山到葉尼塞河之間。
80%是低海拔的平原,這個地區冬夏溫差非常大,
夏季酷熱南部高溫可以超過30度,
冬季嚴寒部分地區低溫可以達到零下40度,
靠近北部跨寒帶氣候夏季大約只有10度。
中部西伯利亞主要為中西伯利亞高原,位於葉尼塞河到勒那河之間。
高原地形由南向北傾斜,呈現南高北低地勢,
這地區有1/4進入北極圈以內,是典型的寒帶大陸氣候,
因此北部大部分為永久凍土帶,冬季非常嚴寒低溫可達零下50度
南部的夏季則非常酷熱,高溫可以超過40度,
因此,南北溫差大,夏冬季的溫差更大。
東部西伯利亞包含遠東地區達太平洋沿岸,
多山脈占全區3/4以上,亦有海灣與島嶼,受季風氣候影響大,
這區冬季位於極地冷高壓東側,平均氣溫非常低,
南部平均氣溫低於零下20度,北部平均氣溫甚至接近零下40度,
這地區冬季的低溫可以達到零下50度,
最冷小鎮的奧米亞克鎮甚至出現零下70度的紀錄。
本周起,
新的一波極地冷高壓將移向此區發展,
由於西伯利亞環境更佳,冷高壓發展氣勢更強大
整個西伯利亞可以見到冷高壓的範圍場,
而西伯利亞冷氣團發展再進入新的里程,
在冬季,極地冷氣團強大時,甚至在沒有北極渦旋加持下,
也可以南下東亞引發寒潮。(當然有北極渦旋加持下更恐怖)
不過目前的極地冷氣團的強度才剛起步,還有一段路要走。
(以上供參囉)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Joe
at 2015-11-10T08:16
at 2015-11-10T08:16

By Charlie
at 2015-11-12T06:56
at 2015-11-12T06:56

By Thomas
at 2015-11-14T05:36
at 2015-11-14T05:36

By Liam
at 2015-11-16T04:16
at 2015-11-16T04:16

By Selena
at 2015-11-18T02:55
at 2015-11-18T02:55

By Anonymous
at 2015-11-20T01:35
at 2015-11-20T01:35

By Freda
at 2015-11-22T00:15
at 2015-11-22T00:15

By Adele
at 2015-11-23T22:55
at 2015-11-23T22:55

By Carol
at 2015-11-25T21:35
at 2015-11-25T21:35

By Hardy
at 2015-11-27T20:15
at 2015-11-27T20:15

By Jessica
at 2015-11-29T18:55
at 2015-11-29T18:55

By Ivy
at 2015-12-01T17:35
at 2015-12-01T17:35

By Poppy
at 2015-12-03T16:15
at 2015-12-03T16:15

By Ophelia
at 2015-12-05T14:55
at 2015-12-05T14:55

By Thomas
at 2015-12-07T13:35
at 2015-12-07T13:35

By Ida
at 2015-12-09T12:15
at 2015-12-09T12:15

By Franklin
at 2015-12-11T10:54
at 2015-12-11T10:54

By Victoria
at 2015-12-13T09:34
at 2015-12-13T09:34

By Xanthe
at 2015-12-15T08:14
at 2015-12-15T08:1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5-12-17T06:54
at 2015-12-17T06:54

By Bennie
at 2015-12-19T05:34
at 2015-12-19T05:34

By Hedda
at 2015-12-21T04:14
at 2015-12-21T04:14

By Daniel
at 2015-12-23T02:54
at 2015-12-23T02:54

By Oscar
at 2015-12-25T01:34
at 2015-12-25T01:34

By Iris
at 2015-12-27T00:14
at 2015-12-27T00:14

By Joseph
at 2015-12-28T22:54
at 2015-12-28T22:54

By Kumar
at 2015-12-30T21:34
at 2015-12-30T21:34

By Noah
at 2016-01-01T20:14
at 2016-01-01T20:14

By Brianna
at 2016-01-03T18:53
at 2016-01-03T18:53

By Steve
at 2016-01-05T17:33
at 2016-01-05T17:33

By Xanthe
at 2016-01-07T16:13
at 2016-01-07T16:13

By Ina
at 2016-01-09T14:53
at 2016-01-09T14:53

By Kyle
at 2016-01-11T13:33
at 2016-01-11T13:33

By Brianna
at 2016-01-13T12:13
at 2016-01-13T12:13

By Audriana
at 2016-01-15T10:53
at 2016-01-15T10:53

By Franklin
at 2016-01-17T09:33
at 2016-01-17T09:33

By Agnes
at 2016-01-19T08:13
at 2016-01-19T08:13

By Odelette
at 2016-01-21T06:53
at 2016-01-21T06:53

By Lucy
at 2016-01-23T05:33
at 2016-01-23T05:33

By Lucy
at 2016-01-25T04:13
at 2016-01-25T04:13

By Andrew
at 2016-01-27T02:52
at 2016-01-27T02:52

By Hamiltion
at 2016-01-29T01:32
at 2016-01-29T01:32

By Barb Cronin
at 2016-01-31T00:12
at 2016-01-31T00:12

By Connor
at 2016-02-01T22:52
at 2016-02-01T22:52

By Rae
at 2016-02-03T21:32
at 2016-02-03T21:32

By Jake
at 2016-02-05T20:12
at 2016-02-05T20:12
Related Posts
關於颶風颱風歷年路線

By Todd Johnson
at 2015-11-05T17:00
at 2015-11-05T17:00
海平面升高?NASA: 南極冰層不減反增

By Puput
at 2015-11-04T00:53
at 2015-11-04T00:53
Re: 阿拉伯海上的Chapala快達到cat.5了

By Hedda
at 2015-11-03T23:23
at 2015-11-03T23:23
東北部豪雨特報,往來蘇花請多注意~2015/11/03

By Delia
at 2015-11-03T15:26
at 2015-11-03T15:26
日落東方霞光

By Hedda
at 2015-11-02T16:51
at 2015-11-02T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