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西伯利亞冷高壓與北極氣團一周後釋出 - 颱風討論

By Edwina
at 2015-11-15T10:47
at 2015-11-15T10:47
Table of Contents
天氣小觀:西伯利亞冷高壓與北極冷凍氣團一周後往北美釋出
以下依舊擬人化說明:
儘管北極渦旋維持在北極一段時間按兵不動。
但由於極地海陸溫差的差異加劇,
北太平洋相對於北美大陸,北大西洋相對於歐亞大陸。
西風波動給北極渦旋的壓力越來越大,
耐不住北美大槽的吵鬧,終於北極渦旋鬆口了。
同意釋出北極冷氣團開始往南方攻擊
未來一周,北美大陸第一波西風震盪,
在北極渦旋釋出一部分的冷氣軍團南下,
出關後的冷氣團通過美國中西部,
緊接著第二波冷氣團,北極冷氣團再釋出更強的的冷氣軍團,
冷氣團將襲擊大半個美國,美國中部是最大苦主。
看到北極渦旋關愛北美大陸的舉動,
堆積在西伯利亞的冷氣團也蠢蠢欲動,
整個西伯利亞大陸在冷氣團控制下,已經堆積出1040百帕的極地冷高壓,
未來一周,只要一點西風波動,推動冷空氣疊加,
就會發展出更可怕的西伯利亞冷高壓。
這個波動,模式預報在一周後期會漸漸顯現。
屆時西伯利亞會堆積出超過1052百帕以上的強烈地面冷高壓。
未來一爭,儘管北極渦旋仍持續抑制北大西洋到歐亞大陸的西風波動,
(北極渦旋希望維持可愛的圓形西風噴流,不希望變成星形)
不過受到北美大槽波動往西移動,西風波動的壓力也來到此區,
未來一周,北大西洋第一波西風脊通過歐洲到達中亞,
來自印度洋的暖空氣適時提供,加強中亞暖脊,伸向西波利亞
中亞暖脊以橫槽波動推進西伯利亞大陸的高空大氣形勢。
使西伯利亞對應出橫槽,西風大槽出現在西伯利亞時,
脊前槽後的地面冷氣團受到推動而疊加,地面的西伯利亞冷高壓場更強大。
逐漸進入冷高壓發展的關鍵區(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預報會超過1052百帕。
西伯利亞1052百帕的強烈冷高壓,東南方就是東亞,
面對北方冷高壓率領的大軍的集結,
東亞大氣形勢依舊溫暖活潑,天真無邪,氣壓場1016~1028百帕,
兩者氣壓差異的壓力日益加劇。
尤其西風橫槽形勢維持更久,西伯利亞冷高壓發展成超級冷高壓
中心氣壓可能將超過1060百帕。
屆時,就算沒有北極渦旋的關愛眼神下,也可能主動出擊。
依舊有能力讓東亞爆發寒潮,台灣也有可能出現冷氣團。
因此,未來一周,面對西伯利亞冷高壓態勢轉為強橫,霸氣在此堆積
一股西風大槽加深發展的形勢,南方的副熱帶高壓牆,擋得住嗎?
目前預報看起來,一周後,副高東退閃的遠遠的,
不過有一個系統倒是往西衝:
目前位於赤道換日線的熱帶擾動,南北半球各生成擾動對,
北半球的一路往西北,部分模式預報看好發展趨向菲律賓。
不過部分預報看來因為副高東退,可能轉北,
目前副高還在副熱帶地區,還未退往熱帶地區,
所以另一種情況是如果副高退的不明顯,擾動可能會往菲律賓。
比較慘的情形是,發展成颱風,然後接近菲律賓時滯留會轉北。
屆時就演變成要來關心秋季的共伴效應的降雨情形。(北方有西風槽)
所以本周除了西伯利亞冷高壓大軍集結,西風槽的發展是否引導南下。
以及換日線的熱帶擾動東移後,強度發展和路徑,都值得觀察。
(以上供參囉)
--
以下依舊擬人化說明:
儘管北極渦旋維持在北極一段時間按兵不動。
但由於極地海陸溫差的差異加劇,
北太平洋相對於北美大陸,北大西洋相對於歐亞大陸。
西風波動給北極渦旋的壓力越來越大,
耐不住北美大槽的吵鬧,終於北極渦旋鬆口了。
同意釋出北極冷氣團開始往南方攻擊
未來一周,北美大陸第一波西風震盪,
在北極渦旋釋出一部分的冷氣軍團南下,
出關後的冷氣團通過美國中西部,
緊接著第二波冷氣團,北極冷氣團再釋出更強的的冷氣軍團,
冷氣團將襲擊大半個美國,美國中部是最大苦主。
看到北極渦旋關愛北美大陸的舉動,
堆積在西伯利亞的冷氣團也蠢蠢欲動,
整個西伯利亞大陸在冷氣團控制下,已經堆積出1040百帕的極地冷高壓,
未來一周,只要一點西風波動,推動冷空氣疊加,
就會發展出更可怕的西伯利亞冷高壓。
這個波動,模式預報在一周後期會漸漸顯現。
屆時西伯利亞會堆積出超過1052百帕以上的強烈地面冷高壓。
未來一爭,儘管北極渦旋仍持續抑制北大西洋到歐亞大陸的西風波動,
(北極渦旋希望維持可愛的圓形西風噴流,不希望變成星形)
不過受到北美大槽波動往西移動,西風波動的壓力也來到此區,
未來一周,北大西洋第一波西風脊通過歐洲到達中亞,
來自印度洋的暖空氣適時提供,加強中亞暖脊,伸向西波利亞
中亞暖脊以橫槽波動推進西伯利亞大陸的高空大氣形勢。
使西伯利亞對應出橫槽,西風大槽出現在西伯利亞時,
脊前槽後的地面冷氣團受到推動而疊加,地面的西伯利亞冷高壓場更強大。
逐漸進入冷高壓發展的關鍵區(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預報會超過1052百帕。
西伯利亞1052百帕的強烈冷高壓,東南方就是東亞,
面對北方冷高壓率領的大軍的集結,
東亞大氣形勢依舊溫暖活潑,天真無邪,氣壓場1016~1028百帕,
兩者氣壓差異的壓力日益加劇。
尤其西風橫槽形勢維持更久,西伯利亞冷高壓發展成超級冷高壓
中心氣壓可能將超過1060百帕。
屆時,就算沒有北極渦旋的關愛眼神下,也可能主動出擊。
依舊有能力讓東亞爆發寒潮,台灣也有可能出現冷氣團。
因此,未來一周,面對西伯利亞冷高壓態勢轉為強橫,霸氣在此堆積
一股西風大槽加深發展的形勢,南方的副熱帶高壓牆,擋得住嗎?
目前預報看起來,一周後,副高東退閃的遠遠的,
不過有一個系統倒是往西衝:
目前位於赤道換日線的熱帶擾動,南北半球各生成擾動對,
北半球的一路往西北,部分模式預報看好發展趨向菲律賓。
不過部分預報看來因為副高東退,可能轉北,
目前副高還在副熱帶地區,還未退往熱帶地區,
所以另一種情況是如果副高退的不明顯,擾動可能會往菲律賓。
比較慘的情形是,發展成颱風,然後接近菲律賓時滯留會轉北。
屆時就演變成要來關心秋季的共伴效應的降雨情形。(北方有西風槽)
所以本周除了西伯利亞冷高壓大軍集結,西風槽的發展是否引導南下。
以及換日線的熱帶擾動東移後,強度發展和路徑,都值得觀察。
(以上供參囉)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Thomas
at 2015-11-17T05:05
at 2015-11-17T05:05

By Dinah
at 2015-11-18T23:22
at 2015-11-18T23:22

By Susan
at 2015-11-20T17:40
at 2015-11-20T17:40

By Hazel
at 2015-11-22T11:58
at 2015-11-22T11:58

By Faithe
at 2015-11-24T06:15
at 2015-11-24T06:15

By Megan
at 2015-11-26T00:33
at 2015-11-26T00:33

By Edward Lewis
at 2015-11-27T18:51
at 2015-11-27T18:51

By Suhail Hany
at 2015-11-29T13:08
at 2015-11-29T13:08

By Donna
at 2015-12-01T07:26
at 2015-12-01T07:26

By Linda
at 2015-12-03T01:44
at 2015-12-03T01:4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5-12-04T20:01
at 2015-12-04T20:01

By Damian
at 2015-12-06T14:19
at 2015-12-06T14:19

By Lily
at 2015-12-08T08:37
at 2015-12-08T08:37

By Suhail Hany
at 2015-12-10T02:54
at 2015-12-10T02:54

By Bennie
at 2015-12-11T21:12
at 2015-12-11T21:12

By Charlie
at 2015-12-13T15:30
at 2015-12-13T15:30

By Caroline
at 2015-12-15T09:47
at 2015-12-15T09:47

By Daniel
at 2015-12-17T04:05
at 2015-12-17T04:05

By Kumar
at 2015-12-18T22:23
at 2015-12-18T22:23

By Yuri
at 2015-12-20T16:40
at 2015-12-20T16:40

By Isla
at 2015-12-22T10:58
at 2015-12-22T10:58

By Regina
at 2015-12-24T05:15
at 2015-12-24T05:15

By Anthony
at 2015-12-25T23:33
at 2015-12-25T23:33

By Ina
at 2015-12-27T17:51
at 2015-12-27T17:51

By Kumar
at 2015-12-29T12:08
at 2015-12-29T12:08

By Tracy
at 2015-12-31T06:26
at 2015-12-31T06:26

By Frederic
at 2016-01-02T00:44
at 2016-01-02T00:44

By Candice
at 2016-01-03T19:01
at 2016-01-03T19:01

By Ida
at 2016-01-05T13:19
at 2016-01-05T13:19

By Eden
at 2016-01-07T07:37
at 2016-01-07T07:37

By Ina
at 2016-01-09T01:54
at 2016-01-09T01:54

By Lucy
at 2016-01-10T20:12
at 2016-01-10T20:12

By Anthony
at 2016-01-12T14:30
at 2016-01-12T14:30

By Charlotte
at 2016-01-14T08:47
at 2016-01-14T08:47

By Hardy
at 2016-01-16T03:05
at 2016-01-16T03:05

By Brianna
at 2016-01-17T21:23
at 2016-01-17T21:23

By Megan
at 2016-01-19T15:40
at 2016-01-19T15:40

By Queena
at 2016-01-21T09:58
at 2016-01-21T09:58

By Caroline
at 2016-01-23T04:16
at 2016-01-23T04:16

By Cara
at 2016-01-24T22:33
at 2016-01-24T22:33

By William
at 2016-01-26T16:51
at 2016-01-26T16:51

By Rosalind
at 2016-01-28T11:08
at 2016-01-28T11:0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01-30T05:26
at 2016-01-30T05:26

By Zora
at 2016-01-31T23:44
at 2016-01-31T23:44

By Audriana
at 2016-02-02T18:01
at 2016-02-02T18:01

By Bethany
at 2016-02-04T12:19
at 2016-02-04T12:19
Related Posts
有無颱風眼 與 強度

By Sarah
at 2015-11-13T22:43
at 2015-11-13T22:43
中部以南PM2.5濃度偏高 7測站「紫爆」

By Mary
at 2015-11-13T12:39
at 2015-11-13T12:39
天氣小觀:沉默的前半場

By Emily
at 2015-11-12T20:04
at 2015-11-12T20:04
有無颱風眼 與 強度

By Emma
at 2015-11-12T00:51
at 2015-11-12T00:51
罕見奇景!UFO雲占據南非天空

By Agatha
at 2015-11-11T17:48
at 2015-11-11T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