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新加坡網誌都說新加坡車會禮讓行人 - 新加坡

By Ethan
at 2015-08-27T08:29
at 2015-08-27T08:29
Table of Contents
上網翻了一圈 提到新加坡車會禮讓行人的網誌不可勝數
只要一講到新加坡的優點 網誌必提及此點 我自己的生活經驗也是如此
那台灣為何車子都不禮讓行人
[新聞]新加坡媒體:台灣車不禮讓行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CCy-He9v4
http://echildcare.fy.edu.tw/ezfiles/39/1039/img/1138/903472578.pdf
實習生:黃麟茹
新加坡:
在台灣看不見的秩序感,我在新加坡看到了,人來人往中,大家都是一個接著一
個有秩序的形成一條隱形的隊伍,上班時間的馬路上,聽不見吵雜的喇叭聲,公車司
機總是會為妳停下車讓你上班方便,過馬路時,即使沒有紅綠燈的指引,車主還是會
禮讓行人,在新加坡的我,體會到互相禮讓的秩序感
實習生:許帷雅
2、新加坡
新加坡的大眾交通系統,真的是很方便,每個地方都有地鐵可以到,也有很多的接駁公車
但是因為地小人多,導致每天的大眾交通系統,都是人滿為患。居住環境中,新加坡的大
樓
每一棟都跟新的一樣,還很漂亮,街道也都是樹木和草皮,
雖然地面上還是看的到垃圾,但
是只有一點點而已。食物的部份真的是有點不習慣,幾乎都是酸辣的口味,雖然我很愛吃
酸辣,但是每天吃真的很膩,最不習慣的是長米,又硬又難吃,想念台灣的食物。交通規則
真的很棒,在新加坡待兩個禮拜,真的沒有看過違規的車輛,
而且行人最大,所有的車都會讓行人,這是台灣沒得比的,
3.實習生:黃韻如
在沒有紅綠燈的岔路即使車子在行使也一定會停下讓行人先通過,
隨便網路上的網誌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6073
作者:womany
每次過馬路的時候經過沒有紅綠燈的路口,如果是在台灣可能要等到天荒地老,才可以過
馬路,可是在新加坡的司機,只要遠遠的看到有行人他們就會把車速放慢下來,
倒也不是說新加坡人特別禮讓行人或者有素養,我覺得這是一種「習慣」。
http://goo.gl/KlJxI8
作者:hckuo1127 (小精靈)
在新加坡 ,車子是會等待、禮讓行人的,感覺好貼心
================================
台灣何時可以改變 交通禮儀?
http://appeal.tbkc.gov.tw/news_detail.aspx?id=53
這種劣習 還被公布在高雄交通局網站
行經行人穿越道不禮讓行人 最高罰3,600元 [103-3-17~103-9-30]
曾有媒體報導,加拿大、美國及日本的旅遊網站提醒該國旅客,如至台灣旅行需特別注意
,台灣的車輛駕駛人不會禮讓行人,穿越道路需特別注意自身安全。而之前新加坡媒體亦
曾有類似報導刊登,台灣的駕駛人不禮讓行人的不良駕駛習慣,再次受到國外及國內媒體
關注。
就此,高雄市政府交通局表示:台灣地狹人稠,人、車密度高,許多駕駛人習於爭先搶道
,因此於道路上行駛時,時常忽略了應禮讓行人優先通行。而行人於道路之使用上,因屬
於弱勢使用者,如駕駛人未禮讓,常會導致行人傷亡事件發生。
交通局提醒: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規定: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行經行人穿
越道有行人穿越時,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者,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
如行近未設行車管制號誌之行人穿越道,不減速慢行者,處1,200元以下1,800元以下罰鍰
。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3條規定:汽車於行經行人穿越道,遇有行人穿越時,無
論有無人員或號誌指示,均應讓行人優先通行。因此,如駕駛人駕車行近行人穿越道時,
應特別注意行人的通行及禮讓,避免不慎傷及行人又觸犯法律規範;另行人於行經行人穿
越道時,如駕駛人已禮讓時,亦宜自律迅速通行。
以前曾有大陸背包客書寫至台旅行之觀感,認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亦有許多大陸旅客
對於台灣人乘坐捷運等運輸工具時,被我們禮讓有節之社會文化深深感動。現今駕駛人優
先禮讓行人之駕駛文化仍尚未成形,希望各位駕駛人於駕車時能養成優先禮讓行人之駕駛
習慣,共同守護台灣行人及旅客的用路安全。
要怎樣 台灣才能改善車子很沒品的劣習?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ingapore/M.1440635356.A.D01.html
※ 編輯: Merlion (49.158.22.163), 08/27/2015 08:30:06
→ yr: 唬爛,我幾個月前綠燈才在斑馬線上被右轉車擦撞 08/27 09:57
→ yr: 還好我閃得快,不然就進醫院了 08/27 09:57
地點 哪條路? 新加坡住宅區轉彎都有轉彎道 轉彎道是沒有紅綠燈這種東西的
所以轉彎車沒有甚麼綠燈紅燈
你的敘述很奇怪 會有所謂紅綠燈 那表示你遇不到轉彎車 更不會有轉彎被擦撞這種事
你的敘述根本自打嘴巴
不過你如果住在新加坡 你就知道新加坡汽車禮讓行人是常態~而台灣不禮讓是常態
不用違背事實啦 是不是常態?? 不用在這邊跟我凹
※ 編輯: Merlion (49.158.22.163), 08/27/2015 12:01:56
→ PsMonkey: 等到台灣跟新加坡有一樣的購車限制的時候 08/27 12:05
推 a19887754: 99%都遠遠就讓,跟日本一樣,法律執行力的問題 08/27 13:02
推 toko22: 一我覺得台北市的車還算禮讓耶 08/27 13:12
台北市就如影片那樣啊 我不覺得那樣算禮讓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CCy-He9v4
還在台北市特例論
====
台灣不禮讓的行為 又不是只上過星媒 包括加拿大旅遊局都有警告加拿大民眾
美國商會也有痛批過
http://goo.gl/Pmhwxy
台北美國商會表示,台灣人民有各種美德,但是一旦掌握方向盤就走樣;而且駕照考試制
度荒謬可笑,完全不切實際。商會會刊六月號專文談「在台灣開車」,文中指出外國人在
台灣手執方向盤,是「挫折、喜悅,兼而有之」,哪怕是很短的時間,也會發現「台灣開
車、騎機車的方式與北美、西歐大不同」。
雜誌:禮讓美德 上路全走樣
商會會刊《Taiwan Business TOPICS》文章肯定台灣交通諸多優點,例如價格低、效率高
、高速公路維修良好且有雙語標示等。文中也說,在美國,一千個駕駛人裡,八百個為別
人著想,一百九十九個很自私,還有一個是帶著槍的瘋子;在台灣,自私的、莽撞的駕駛
人比例高於美國,但通常不會有人拿槍拚命。而且面對慢速或拿不定主意的車輛駕駛人,
大部分台灣的駕駛人都非常容忍。
但是,文章話鋒一轉寫道,台灣常見的美德,諸如禮讓、不搶鋒頭等,「到了道路上,變
得非常不一樣」。一位在台南工作的英國商人說,台灣的汽車駕駛人很沒有耐心,總要搶
到前面;機車騎士則隨時準備像箭似的衝出,並且穿梭在車陣中;另外還有卡車司機,這
就不用說了。
批駕駛沒耐心 壞習慣一籮筐
台灣有個專門協助外國人進行車輛檢測、考照服務的機構Auto Checkers。文中引述此一
機構介紹,稱台灣有各種不良的駕駛習慣,包括搶黃燈、闖紅燈、違規停車、不打燈就換
線、跟車太近、任意切進別人的車道、超速、違規迴轉、雙黃線違規轉彎、不肯禮讓其他
車輛、任意占用行人道、在單行道逆向行駛、占用兩個車道行駛、不肯禮讓行人,
「以及其他」。
該機構的創辦人Jamie Alton特別指出,台灣駕駛人的很多惡習─例如酒後駕車─是因為
公權力不彰以及「考照方式荒謬可笑」。他說,現行的考照制度之下,駕駛人不必適應繁
忙的都市交通,也不必具備安全駕駛所需的技能,「考照場的設計與台灣實際的道路狀況
相去甚遠」。且台灣的交通環境「與世界其他很多地方大不相同」,因此外國人到台灣,
不可不察。
考照場與真實路況 相差甚遠
商會的文章說,開車上路之前,需要花時間從事心理建設,以熟悉台灣特有的交通文化,
例如超越機車、腳踏車時,要先短短的按聲喇叭;又例如必須隨時注意其他車輛突如其來
的轉彎等等。
※ 編輯: Merlion (49.158.22.163), 08/27/2015 13:26:46
→ yichieh: 不覺得會禮讓 我覺得跟台灣差不多 都不太禮讓 08/27 13:26
我已經舉一個非常明顯 星勝台的點 你還要硬凹?
你這種人就是讓我越來越討厭台灣的原因 還可以扯成差不多??
推文都跟你說99%會讓了 美國商會還幹過你台灣交通禮儀
你還在民族自尊不認輸?
一般狀況下就是像這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v9zgDrS10 還說不會讓?
台北則是這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CCy-He9v4
差不多???? 你用你的小頭想想
※ 編輯: Merlion (49.158.22.163), 08/27/2015 13:35:03
※ 編輯: Merlion (49.158.22.163), 08/27/2015 13:36:13
→ yichieh: 以我個人感覺真的不覺得...新加坡有新加坡的好 08/27 13:37
我直接問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v9zgDrS10
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CCy-He9v4
我不認為這樣叫差不多啦 xd
而且美國商會 跟 網誌 跟推文的描述就知道這不是我的一面之詞
※ 編輯: Merlion (49.158.22.163), 08/27/2015 13:39:50
→ yichieh: 但針對車禮讓行人這點 我真的沒感受到 08/27 13:38
→ yichieh: 如果你有機會住加拿大 就會了解什麼叫做車禮讓行人 08/27 13:39
→ yichieh: 我已經說 我自己不覺得 如果你覺得那就覺得阿 08/27 13:40
→ Merlion: 你覺得那兩部影片 沒有差別??? 08/27 13:42
推 pokamo151: 個人也覺得星國比較會讓 08/27 13:42
→ yichieh: 我基本上比較相信自己日常生活中看到感受到的 08/27 13:42
→ PsMonkey: 你這種人就是讓我越來越討厭新加坡的原因 08/27 13:43
先有你這種台灣人 才有我這種台灣人幫新加坡說話 台灣人就由我這台灣人來治 → Merlion: 我是覺得很明顯的差別啦 會認為不明顯得硬凹成分比較大 08/27 13:43
※ 編輯: Merlion (49.158.22.163), 08/27/2015 13:44:20 → yichieh: 沒必要跟你凹 新加坡的好與壞也不是你說的算 08/27 13:45
→ PsMonkey: 你連在這邊說服人的功力都欠缺了,你能治就去治吧 Zzzz 08/27 13:46
→ yichieh: 推P大 :P 08/27 13:47
→ Merlion: 我不覺得說服不了人啊 推文這麼多同意我 又引出美國商會 08/27 13:47
→ Merlion: 但總有少數冥頑不靈的人吧 你總不可能100%的同意~ 08/27 13:47
→ Merlion: 人都是不喜歡被批評的 尤其是輸給同樣黃皮膚同樣語言的國 08/27 13:49
→ PsMonkey: 我看你連資料、資訊、論點跟論證都搞不清楚了差異了 08/27 13:51
→ Merlion: 你如果覺得禮讓行人這點跟台灣差不多xdd 那你可以去找批 08/27 13:51
→ PsMonkey: 你覺得我輸你,我還覺得台灣超越新加坡咧 lol 08/27 13:51
→ Merlion: 評新加坡不禮讓行人的網誌來看看啊 畢竟這種生活經驗如果 08/27 13:51
→ Merlion: 果是常態性的 新加坡道路應該像台灣被罵爆了xdd 不過我覺 08/27 13:52
→ yichieh: 不喜歡被批評 但卻喜歡po些針對批評台灣跟新加坡差異的 08/27 13:52
→ Merlion: 得你要找出幾篇都很困難了 所以不要要只出一張嘴啦 08/27 13:52
→ yichieh: 的文章 奉勸你 世界很大的 不要只是以新加坡看天下 08/27 13:53
→ Merlion: 我用新加坡比台灣 你該贏的就該贏 該輸的就乖乖認輸xdd 08/27 13:54
→ yichieh: 台灣有台灣的缺點 但優點也是很多 不需要以偏概全 08/27 13:54
→ Merlion: 你要拉其他國家來救援 也不代表台灣就多禮讓xd 08/27 13:54
→ Merlion: 這篇沒再討論台灣的優點是什 缺點是什 這篇只討論 車子禮 08/27 13:55
→ Merlion: 讓行人這個點xdd 為何總要跳針? 08/27 13:55
→ Merlion: 簡白點 我拿你的缺點出來搓 但畢竟也是事實 不用不甘願啊 08/27 13:56
→ yichieh: 看看你自己過去po的文章就知道只要你一po文就是批評台灣 08/27 13:56
→ Merlion: 我專門拿缺點出來搓啊 你也可以拿台灣的優點出來宣揚啊 08/27 13:57
→ Merlion: 這兩個不違背吧 xdd 08/27 13:58
→ yichieh: 那如果我有歐美國籍 是不是也可以拿別國來打新加坡 08/27 13:58
→ yichieh: 每個國家都有優缺點 真的不需要只針對優點或缺點下去評價 08/27 13:59
→ Merlion: 可以啊 例如我最推從的歐美國家是瑞士 你也可以看到我常 08/27 14:00
→ Merlion: 常拿瑞士出來宣揚xdd 甚至拿銳是打亞洲國家日本和新加坡 08/27 14:01
→ Merlion: 國家本來就有排序 08/27 14:01
→ Merlion: 你如果真的拿瑞士來嘴新加坡 那沒辦法瑞士本來就是世界最 08/27 14:02
→ Merlion: 優秀的國家 08/27 14:02
→ yichieh: 你長住過瑞士嗎 還是你只是空談 08/27 14:04
→ Merlion: 我沒長住過瑞士 我只長住過美國跟新加坡 但我喜歡瑞士的 08/27 14:07
→ Merlion: 的那種勞動收入~ 08/27 14:07
→ Merlion: 拉回主題 行人道路禮讓禮儀 台灣本來就沒再做 沒再做還能 08/27 14:09
→ Merlion: 跟有在做的國家叫差不多xddd 真的不知道該說什啊 08/27 14:09
→ yichieh: 也是 那你繼續留在你的小小世界批評台灣...掰 08/27 14:11
→ Merlion: 批評台灣?拜託網路上天天在批評台灣好嗎 批評台灣根本是 08/27 14:12
→ Merlion: 多數人在做的事xd 08/27 14:12
噓 Bigblackoo: 新加坡會讓?少笑死人了 08/27 15:31
噓 Bigblackoo: 去過20幾次新加坡 每次停留最少兩週 最常2個月 光我家 08/27 15:34
→ Bigblackoo: 住宅區那人都要讓車好嗎 雖然車不敢撞你 因為不管怎 08/27 15:34
→ Bigblackoo: 樣車撞到人就是車錯 撞到摩托車一樣是車錯 但車子還是 08/27 15:34
→ Bigblackoo: 不讓人 尤其從停車場出來的 你還要讓他勒 拜託! 08/27 15:35
那你可能去道平行世界的新加坡樓Zz 你先問下面的人 我們這個世界的新加坡要怎麼去
zZzZ
推 Facer: 剛從新加坡回來 車子大部分看到行人都會讓行人先過 這點跟 08/27 15:36
→ Bigblackoo: 一張10年用車證要最少要5-7萬SG 08/27 15:36
推 Facer: 這點跟台灣差很多 當然也是有例外 但是個人覺得比例上真的 08/27 15:38
→ Facer: 不一樣 有幾次車子還急停 手勢示意讓我們過 甚至看到一個中 08/27 15:38
噓 Bigblackoo: 等你家買的起新加坡豪宅再來談吧 08/27 15:39
組屋 condo都有 你是要多少才算豪宅~ 沒料就滾 推 ohawaii: 對於完全仰賴走路和大眾運輸的我來說,台灣車子多數不太 08/27 16:38
→ ohawaii: 禮讓路人是不爭的事實,甚至好幾次覺得綠燈走人行道或斑 08/27 16:39
→ ohawaii: 馬線時也感覺快被車撞... 08/27 16:39
推 NeVerEnouGh: 原文沒錯阿 新加坡車讓行人的比例超高好嗎 08/27 16:45
推 gottsuan: 的確大部分情況車都會讓人 但地鐵哪有哪裡都可以到 08/27 16:54
→ gottsuan: 明明就還有很多地方地鐵到不了 不過公車路網是真的很密 08/27 16:54
→ gottsuan: 幾乎只要有路的地方 就有公車路線 08/27 16:55
→ gottsuan: 過馬路最有感的有些路口有轉彎道 紅綠燈是在路中島上 從 08/27 16:56
→ gottsuan: 路邊到中島是沒紅綠燈 但轉彎車遠遠的看到人就會停下讓 08/27 16:56
※ 編輯: Merlion (49.158.22.163), 08/27/2015 19:41:42 推 keikadapu: 住過美國跟新加坡 新加坡交通環境對行人的確有比台北 08/28 00:33
→ keikadapu: 友善 可是跟美國真的還有一段距離 不過我覺得新加坡 08/28 00:34
→ keikadapu: 倒不是素養來的 是靠強力執法及嚴厲刑罰形塑出來的 08/28 00:35
→ Merlion: 哪個國家不是靠法律 法律規定久了就變習慣了 08/28 01:29
→ Merlion: 我下篇就舉了法國的交通法 撞到行人就是車子要賠 08/28 01:29
→ Merlion: 台灣人的素養還不就跟新加坡人半斤八兩xdd 有比較高尚嗎 08/28 01:32
推 a19887754: 就是法律執行力問題,所以有斑馬線就會跟日本一樣讓 08/28 02:49
Tags:
新加坡
All Comments

By Tracy
at 2015-08-29T23:15
at 2015-08-29T23:15

By George
at 2015-08-31T18:33
at 2015-08-31T18:33

By Agnes
at 2015-09-02T15:55
at 2015-09-02T15:55

By Ingrid
at 2015-09-06T21:06
at 2015-09-06T21:06

By Irma
at 2015-09-07T14:42
at 2015-09-07T14:42

By Una
at 2015-09-10T21:05
at 2015-09-10T21:05

By Todd Johnson
at 2015-09-13T12:22
at 2015-09-13T12:22

By Poppy
at 2015-09-15T07:35
at 2015-09-15T07:3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5-09-17T18:52
at 2015-09-17T18:52

By Queena
at 2015-09-19T00:01
at 2015-09-19T00:01

By Olivia
at 2015-09-23T01:25
at 2015-09-23T01:25

By Agatha
at 2015-09-25T07:29
at 2015-09-25T07:29

By Jacky
at 2015-09-30T04:51
at 2015-09-30T04:51

By Agatha
at 2015-10-03T23:22
at 2015-10-03T23:22

By James
at 2015-10-05T00:42
at 2015-10-05T00:42

By Ivy
at 2015-10-07T13:43
at 2015-10-07T13:43

By Enid
at 2015-10-10T10:01
at 2015-10-10T10:01

By Blanche
at 2015-10-14T07:58
at 2015-10-14T07:58

By Charlotte
at 2015-10-19T02:58
at 2015-10-19T02:58

By Yuri
at 2015-10-23T04:24
at 2015-10-23T04:24

By Kyle
at 2015-10-24T18:41
at 2015-10-24T18:41

By Sandy
at 2015-10-27T06:05
at 2015-10-27T06:05

By Jessica
at 2015-10-30T19:31
at 2015-10-30T19:31

By Lucy
at 2015-11-03T21:21
at 2015-11-03T21:21

By Jacob
at 2015-11-08T20:41
at 2015-11-08T20:41

By Ivy
at 2015-11-12T08:29
at 2015-11-12T08:29

By Hedwig
at 2015-11-16T05:59
at 2015-11-16T05:59

By Catherine
at 2015-11-17T12:45
at 2015-11-17T12:45

By Iris
at 2015-11-21T21:04
at 2015-11-21T21:04

By George
at 2015-11-23T15:21
at 2015-11-23T15:21

By Kyle
at 2015-11-24T14:30
at 2015-11-24T14:30

By George
at 2015-11-29T00:19
at 2015-11-29T00:19

By George
at 2015-12-02T08:08
at 2015-12-02T08:08

By Blanche
at 2015-12-02T15:11
at 2015-12-02T15:11

By Thomas
at 2015-12-06T20:22
at 2015-12-06T20:22

By Yuri
at 2015-12-09T15:47
at 2015-12-09T15:47

By Catherine
at 2015-12-13T07:10
at 2015-12-13T07:10

By Joseph
at 2015-12-15T10:17
at 2015-12-15T10:17

By Edward Lewis
at 2015-12-19T10:34
at 2015-12-19T10:34

By Regina
at 2015-12-23T10:13
at 2015-12-23T10:13

By Rebecca
at 2015-12-28T04:12
at 2015-12-28T04:12

By Ingrid
at 2016-01-01T09:37
at 2016-01-01T09:37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01-01T22:43
at 2016-01-01T22:43

By Rosalind
at 2016-01-05T00:38
at 2016-01-05T00:38

By Genevieve
at 2016-01-08T17:29
at 2016-01-08T17:29

By Elvira
at 2016-01-09T02:34
at 2016-01-09T02:34

By John
at 2016-01-09T13:16
at 2016-01-09T13:16

By Christine
at 2016-01-13T09:30
at 2016-01-13T09:30

By Hamiltion
at 2016-01-16T03:57
at 2016-01-16T03:57

By Irma
at 2016-01-18T06:14
at 2016-01-18T06:14

By James
at 2016-01-19T00:42
at 2016-01-19T00:42

By Audriana
at 2016-01-21T13:47
at 2016-01-21T13:47

By Madame
at 2016-01-23T01:11
at 2016-01-23T01:11

By Barb Cronin
at 2016-01-24T13:06
at 2016-01-24T13:06

By Caroline
at 2016-01-25T14:10
at 2016-01-25T14:10

By Gilbert
at 2016-01-28T19:08
at 2016-01-28T19:08

By David
at 2016-01-30T09:16
at 2016-01-30T09:16

By Gary
at 2016-01-31T04:02
at 2016-01-31T04:02

By Callum
at 2016-02-01T16:06
at 2016-02-01T16:06

By Rae
at 2016-02-05T12:43
at 2016-02-05T12:43
Related Posts
新加坡FAB工作機會值得去嗎?

By Faithe
at 2015-08-26T19:39
at 2015-08-26T19:39
10月中會到新加坡出差一個禮拜...有沒有建議必去的行程?

By Madame
at 2015-08-26T15:24
at 2015-08-26T15:24
新加坡旅遊、生活實用撥打的客服APP

By Steve
at 2015-08-26T12:08
at 2015-08-26T12:08
瑞士史丹福跟茂昌閣的選擇?

By Elvira
at 2015-08-26T00:36
at 2015-08-26T00:36
關於工作證相關問題

By Freda
at 2015-08-25T11:29
at 2015-08-25T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