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拓印土地的起伏 - 印度

By Mia
at 2011-05-30T00:12
at 2011-05-30T00:12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版網誌
http://funabashi.pixnet.net/blog/post/5869775
相簿
http://funabashi.pixnet.net/album/set/16008086
---
巴士/拓印土地的起伏
---
印象中巴士比火車更令人感覺寂寞。
若是獨自旅行,只要巴士駛離車站,感覺就已經迷失在無垠宇宙,巴士車殼包裹著乘客,
把一塊完整的空間從出發地熟悉的空氣中抽離,也許就因為沒有鐵軌,整段旅程飄浮般的
流動,蜿蜒複製的山路,或開了數個小時景觀完全不變的沙漠公路,架空了人與地面的依
存感,唯有腳下幾平方米的車底屬於移動中的人們。尤其入夜以後光景消逝,每個乘客的
世界微縮僅至玻璃為止,觸手可及的封閉幽室。夜間巴士宛如用吸管刺進成塊的黑色仙草
凍,壓住管口抽出的條狀空隙就是巴士開過的路徑。當更深的夜裡連零星燈火也被睡意吹
滅時,靜默無聲中沒有人願意透露自己還清醒的生息,於是假寐者雙手環抱著胸前的孤單
空氣,暗自前進滑行任寂寞侵襲。
要不是為了那頭的風景,我對公路的巴士旅行並不那麼領情。
印度大陸讓鐵路涵蓋了大半,對旅人來說堪稱十足便利,不須費心交通方式,只要找出城
市的火車站在哪,離開與到達八成都不成問題,上了車就只需要等待。沿著平行鐵軌的移
動,無須選擇方向,只要動力還在,目的地就像地上牢牢的鐵軌一樣忠誠,絕不背叛,車
停到站,簡單明瞭。鐵路擁有安撫國土上迷失旅人的強大力量,但即使印度鐵路如何強大
無敵,終究還是有鐵路未達之處,而那些地方彷彿失了鐵路牽絆,得以像氣球一樣飛行得
狂野無際,但同時也有隨時升高後就會在空中爆炸的危險。巴士連結的彼端相對的美麗無
疑,即使得讓旅人付出十幾個小時的身心俱疲也在所不惜,只為那不確定的神祕境地。
說起印度巴士,我是幸運的。車子沒有在山路上翻覆,也沒有因為引擎故障而得半夜睡在
公路邊,更沒有被恐怖分子劫持,我安全的度過了每一段又擠又痠痛又漫長又顛簸的巴士
路途。我之所以說幸運,是因為耳聞過太多印度巴士的慘烈或荒謬事蹟,行前已經做好膽
量訓練。萬一遇上了,是安排好的行程體驗;沒遇上,就是幸運了。印度巴士好比中秋節
沖天炮,有的失控蛇行亂竄,有的只冒白煙沒反應,但孩子們還是一支一支接著放,不過
大部分的還是直挺挺的衝入夜空,終結於響亮的美麗天際。
香地葛是我行程最北端的繁華大城,腳下的鐵軌終止身後,從此以北我將隨著海拔漸升慢
慢遠離雜沓人煙,開始轉乘巴士持續我的印度旅行。從香地葛往達蘭薩拉到曼娜里,再往
南折回德里。這幾段山區曲折的旅行,沒有鐵路,全靠巴士開開停停的串接。而在開始我
的巴士之旅前,插進了一段音量過大的前奏,就響起在我離開香地葛的夜裡。
離開香地葛的當晚,由於是我第一次搭印度的長途巴士,我戰戰兢兢做足準備,深怕一個
閃失錯過巴士。問妥巴士發車時間,到了位於34區的巴士站,等待購票上車前往目的地。
原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中,實際上卻徹底失控。我的目的地是斯利那加得先到占穆後再行轉
車,不過卻沒人知道通往占穆的巴士在哪個月台候車購票,站務員、告示牌都形同虛設毫
無作用,車何時來?甚至到底有沒有這班車都是疑問,即使透過當地人的協助,我依然迷
失在這巨大的現代主義巴士站裡,來回遍尋那消失的月台。
既然背包客隨性相伴,不如當下改變目的地先到達蘭薩拉,當場許多藏人也要前往那裡,
找到發車的月台一定不成問題。原以為這樣就可以解除危機,實際上仍然持續失控。
巴士站裡沒有統一售票的櫃檯,只有分屬各班車的小售票亭,接近發車前站務才進到亭子
裡賣票。當我心想怎有這麼缺乏邏輯的工作流程時,眼前的發生的景象才讓我見識到什麼
才是沒有效率的瘋狂。原本淨空的票亭,一見站務員入駐,幾百個印度人瞬間包圍櫃台四
面八方,手拿著鈔票以鯉魚搶食飼料的姿態,相繼擠出人體形成的水面,只求站務員青睞
並收下手中鈔票把票賣他。可惜他們不知到世界上有項偉大的發明是排隊,在這種極度洶
湧的場面,我不相信就算我再怎麼奮力躍出水面,售票員會聽見我說的「英語」。後來我
才知道,現在正逢印度連假的返鄉潮才有如此盛況。幾個小時後已過子夜,一班一班開往
達蘭薩拉的車相繼出發駛離車站,我始終被印度人牆孤立在外,呈現放棄的呆滯狀態攤軟
在地板上,也不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辦,只是眼看著一坨人以票亭為中心跳著營火舞,瘋狂
聚集又散開、瘋狂聚集又散開。
這是怎麼回事?我問自己。原來邏輯也需要翻譯,他人的世界,當然使用他們的邏輯結構
,把理所當然移植他處終究導致錯誤一途。只有自己在旅途遇上了,才能體會萬念俱灰侵
蝕智力的可怕,那種雙眼失神、任人擺佈也不在乎的徹底絕望,讓原來充滿活力的旅行意
志墜落谷底,身體也跟著從地圖上失去聯繫。所幸受了藏人的幫忙,終於在隔天上午八點
買到車票上了車。他是從小生長在印度的藏人,母語是藏語也精通印度話,我們相同的是
黃皮膚,不過他擁有經過翻譯的印度邏輯,於是他買到了票。託達賴之福,伸手把我拉出
謎之地獄。
搭過幾趟印度長途巴士後,發現我們在台灣過得太爽,僅僅五個小時不到的國道客運高級
的像SPA會館,沒有車窗的膠合玻璃掛著窗簾、強冷空調、個人數位電視兼遊樂器、足以
躺平的沙發座椅配備了按摩功能號稱總統級,一切簡直誇張至極。巴士在印度有貧民級五
排塑膠座椅,有時三個人塞在兩個位置上,睡著時東倒西歪成一團像情侶般互相依偎。車
門靠車掌人力操控,關上時重重一擊仿彿車禍發出巨響。若有大件行李則一律綁在車頂,
而我為了不讓行李半路失足流落他鄉,犧牲了座位前所剩不多的舒適,全程雙腳以騎馬之
姿夾住大背包,伴著破爛的車殼在顛簸時發出的匡啷聲響,景況之狼狽好比逃難列車。
長途巴士車程常歷時一天半載,中途得停車靠站讓旅客休息飲食,不過並非什麼休息服務
區,只是路邊隨選的小吃餐廳。有趣的是不同等級的巴士就會停靠不同等級的餐廳,彷彿
司機還得判斷乘客飲食習慣。休息時我通常還是沒有下車,拿出發前準備的零食果汁果腹
,舟車勞頓之時就不再接受印度食物的測試。頂多下車也是為了小解方便,習慣了跟印度
人一起在山邊樹下解決,常常沒有零錢上付費廁所,就繞到車子掩蔽之後一陣嘩啦,對印
度人來說也習以為常。休息大約二十分鐘後再起程上路,這點跟印度火車一樣非常人性化
,就不像台灣人上車就得瘋狂趕路,還得在車上配置廁所。在印度即使趕路,也是慢慢來
就好。
我的最後一趟巴士由曼娜里開往德里,傍晚發車的巴士一樣開進了夜裡的山區小路,我在
無法預知的搖晃下眼前也漸漸陷入黑暗。當我醒來後身旁已是灰茫茫的德里近郊,黃綠色
的自動三輪車、大量體的集合建築、寬闊筆直的馬路,無一不在喚回我數日前的德里印象
。我不忍在睡眠中已經悄悄告別了那些山上的空氣和風景,我又回到了真正印度的印度。
如果巴士才能跨越這些自然與人文的邊緣,那麼我樂意寂寥狼狽。
看似沒有盡頭的長途巴士移動,身體的晃動摻著某人爛手機喇叭播放的沙啞印度音樂,所
有乘客被迫無奈參與一場動感歌舞,克難而搖滾讓巴士成為一種荒誕經典,彷彿身體就在
震盪間拓印了印度土地的凹凸起伏。
---
--
http://funabashi.pixnet.net/blog/post/5869775
相簿
http://funabashi.pixnet.net/album/set/16008086
---
巴士/拓印土地的起伏
---
印象中巴士比火車更令人感覺寂寞。
若是獨自旅行,只要巴士駛離車站,感覺就已經迷失在無垠宇宙,巴士車殼包裹著乘客,
把一塊完整的空間從出發地熟悉的空氣中抽離,也許就因為沒有鐵軌,整段旅程飄浮般的
流動,蜿蜒複製的山路,或開了數個小時景觀完全不變的沙漠公路,架空了人與地面的依
存感,唯有腳下幾平方米的車底屬於移動中的人們。尤其入夜以後光景消逝,每個乘客的
世界微縮僅至玻璃為止,觸手可及的封閉幽室。夜間巴士宛如用吸管刺進成塊的黑色仙草
凍,壓住管口抽出的條狀空隙就是巴士開過的路徑。當更深的夜裡連零星燈火也被睡意吹
滅時,靜默無聲中沒有人願意透露自己還清醒的生息,於是假寐者雙手環抱著胸前的孤單
空氣,暗自前進滑行任寂寞侵襲。
要不是為了那頭的風景,我對公路的巴士旅行並不那麼領情。
印度大陸讓鐵路涵蓋了大半,對旅人來說堪稱十足便利,不須費心交通方式,只要找出城
市的火車站在哪,離開與到達八成都不成問題,上了車就只需要等待。沿著平行鐵軌的移
動,無須選擇方向,只要動力還在,目的地就像地上牢牢的鐵軌一樣忠誠,絕不背叛,車
停到站,簡單明瞭。鐵路擁有安撫國土上迷失旅人的強大力量,但即使印度鐵路如何強大
無敵,終究還是有鐵路未達之處,而那些地方彷彿失了鐵路牽絆,得以像氣球一樣飛行得
狂野無際,但同時也有隨時升高後就會在空中爆炸的危險。巴士連結的彼端相對的美麗無
疑,即使得讓旅人付出十幾個小時的身心俱疲也在所不惜,只為那不確定的神祕境地。
說起印度巴士,我是幸運的。車子沒有在山路上翻覆,也沒有因為引擎故障而得半夜睡在
公路邊,更沒有被恐怖分子劫持,我安全的度過了每一段又擠又痠痛又漫長又顛簸的巴士
路途。我之所以說幸運,是因為耳聞過太多印度巴士的慘烈或荒謬事蹟,行前已經做好膽
量訓練。萬一遇上了,是安排好的行程體驗;沒遇上,就是幸運了。印度巴士好比中秋節
沖天炮,有的失控蛇行亂竄,有的只冒白煙沒反應,但孩子們還是一支一支接著放,不過
大部分的還是直挺挺的衝入夜空,終結於響亮的美麗天際。
香地葛是我行程最北端的繁華大城,腳下的鐵軌終止身後,從此以北我將隨著海拔漸升慢
慢遠離雜沓人煙,開始轉乘巴士持續我的印度旅行。從香地葛往達蘭薩拉到曼娜里,再往
南折回德里。這幾段山區曲折的旅行,沒有鐵路,全靠巴士開開停停的串接。而在開始我
的巴士之旅前,插進了一段音量過大的前奏,就響起在我離開香地葛的夜裡。
離開香地葛的當晚,由於是我第一次搭印度的長途巴士,我戰戰兢兢做足準備,深怕一個
閃失錯過巴士。問妥巴士發車時間,到了位於34區的巴士站,等待購票上車前往目的地。
原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中,實際上卻徹底失控。我的目的地是斯利那加得先到占穆後再行轉
車,不過卻沒人知道通往占穆的巴士在哪個月台候車購票,站務員、告示牌都形同虛設毫
無作用,車何時來?甚至到底有沒有這班車都是疑問,即使透過當地人的協助,我依然迷
失在這巨大的現代主義巴士站裡,來回遍尋那消失的月台。
既然背包客隨性相伴,不如當下改變目的地先到達蘭薩拉,當場許多藏人也要前往那裡,
找到發車的月台一定不成問題。原以為這樣就可以解除危機,實際上仍然持續失控。
巴士站裡沒有統一售票的櫃檯,只有分屬各班車的小售票亭,接近發車前站務才進到亭子
裡賣票。當我心想怎有這麼缺乏邏輯的工作流程時,眼前的發生的景象才讓我見識到什麼
才是沒有效率的瘋狂。原本淨空的票亭,一見站務員入駐,幾百個印度人瞬間包圍櫃台四
面八方,手拿著鈔票以鯉魚搶食飼料的姿態,相繼擠出人體形成的水面,只求站務員青睞
並收下手中鈔票把票賣他。可惜他們不知到世界上有項偉大的發明是排隊,在這種極度洶
湧的場面,我不相信就算我再怎麼奮力躍出水面,售票員會聽見我說的「英語」。後來我
才知道,現在正逢印度連假的返鄉潮才有如此盛況。幾個小時後已過子夜,一班一班開往
達蘭薩拉的車相繼出發駛離車站,我始終被印度人牆孤立在外,呈現放棄的呆滯狀態攤軟
在地板上,也不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辦,只是眼看著一坨人以票亭為中心跳著營火舞,瘋狂
聚集又散開、瘋狂聚集又散開。
這是怎麼回事?我問自己。原來邏輯也需要翻譯,他人的世界,當然使用他們的邏輯結構
,把理所當然移植他處終究導致錯誤一途。只有自己在旅途遇上了,才能體會萬念俱灰侵
蝕智力的可怕,那種雙眼失神、任人擺佈也不在乎的徹底絕望,讓原來充滿活力的旅行意
志墜落谷底,身體也跟著從地圖上失去聯繫。所幸受了藏人的幫忙,終於在隔天上午八點
買到車票上了車。他是從小生長在印度的藏人,母語是藏語也精通印度話,我們相同的是
黃皮膚,不過他擁有經過翻譯的印度邏輯,於是他買到了票。託達賴之福,伸手把我拉出
謎之地獄。
搭過幾趟印度長途巴士後,發現我們在台灣過得太爽,僅僅五個小時不到的國道客運高級
的像SPA會館,沒有車窗的膠合玻璃掛著窗簾、強冷空調、個人數位電視兼遊樂器、足以
躺平的沙發座椅配備了按摩功能號稱總統級,一切簡直誇張至極。巴士在印度有貧民級五
排塑膠座椅,有時三個人塞在兩個位置上,睡著時東倒西歪成一團像情侶般互相依偎。車
門靠車掌人力操控,關上時重重一擊仿彿車禍發出巨響。若有大件行李則一律綁在車頂,
而我為了不讓行李半路失足流落他鄉,犧牲了座位前所剩不多的舒適,全程雙腳以騎馬之
姿夾住大背包,伴著破爛的車殼在顛簸時發出的匡啷聲響,景況之狼狽好比逃難列車。
長途巴士車程常歷時一天半載,中途得停車靠站讓旅客休息飲食,不過並非什麼休息服務
區,只是路邊隨選的小吃餐廳。有趣的是不同等級的巴士就會停靠不同等級的餐廳,彷彿
司機還得判斷乘客飲食習慣。休息時我通常還是沒有下車,拿出發前準備的零食果汁果腹
,舟車勞頓之時就不再接受印度食物的測試。頂多下車也是為了小解方便,習慣了跟印度
人一起在山邊樹下解決,常常沒有零錢上付費廁所,就繞到車子掩蔽之後一陣嘩啦,對印
度人來說也習以為常。休息大約二十分鐘後再起程上路,這點跟印度火車一樣非常人性化
,就不像台灣人上車就得瘋狂趕路,還得在車上配置廁所。在印度即使趕路,也是慢慢來
就好。
我的最後一趟巴士由曼娜里開往德里,傍晚發車的巴士一樣開進了夜裡的山區小路,我在
無法預知的搖晃下眼前也漸漸陷入黑暗。當我醒來後身旁已是灰茫茫的德里近郊,黃綠色
的自動三輪車、大量體的集合建築、寬闊筆直的馬路,無一不在喚回我數日前的德里印象
。我不忍在睡眠中已經悄悄告別了那些山上的空氣和風景,我又回到了真正印度的印度。
如果巴士才能跨越這些自然與人文的邊緣,那麼我樂意寂寥狼狽。
看似沒有盡頭的長途巴士移動,身體的晃動摻著某人爛手機喇叭播放的沙啞印度音樂,所
有乘客被迫無奈參與一場動感歌舞,克難而搖滾讓巴士成為一種荒誕經典,彷彿身體就在
震盪間拓印了印度土地的凹凸起伏。
---
--
Tags:
印度
All Comments

By Iris
at 2011-05-30T15:55
at 2011-05-30T15:55

By Eden
at 2011-06-01T14:36
at 2011-06-01T14:36

By Delia
at 2011-06-04T09:29
at 2011-06-04T09:29

By Elizabeth
at 2011-06-06T11:09
at 2011-06-06T11:09

By Belly
at 2011-06-11T09:09
at 2011-06-11T09:09

By Mary
at 2011-06-14T01:02
at 2011-06-14T01:02
Related Posts
瓦拉納西Varanasi:原來,我與濕婆這麼近

By Hamiltion
at 2011-05-29T00:38
at 2011-05-29T00:38
<Sunny背包> 32小時火車到孟買-第一天晨

By Eden
at 2011-05-28T22:40
at 2011-05-28T22:40
印度宮廷小說新書享讀會

By Noah
at 2011-05-28T20:28
at 2011-05-28T20:28
幫忙投票 阿格拉堡的一吻 FB攝影比賽

By Irma
at 2011-05-27T20:55
at 2011-05-27T20:55
<Sunny背包> 背包絕殺-嘟嘟車殺價

By Liam
at 2011-05-25T17:14
at 2011-05-25T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