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湳仔溝!!保留大台北僅存的天然小河! - 生態環境討論

By Tom
at 2008-02-27T04:47
at 2008-02-27T04:47
Table of Contents
下面兩篇文章可以幫助了解湳仔溝的議題,以及一直為此努力的人...
------------------------------------------------------------------
http://e-info.org.tw/node/29691
國中老師邱子容 保存板橋最後一條露天河流奮鬥始末
文:邱子容(大觀國中美術老師)
因為結婚的關係,來到了一個對他從來沒有過興趣的城市──板橋。
來到這裡後,擁擠的街區、污濁的空氣、稀少的綠地,每天都要問自
己為什麼要因為夫家而待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環境居住,每天都在設
法如何逃出去。但是因為一條河川,我和這個城市竟然起了革命情感!
雖然我不喜歡板橋,但是因為開始要在板橋任教,我開始閱讀板橋的
土地故事,因為我認為我要教導這裡的學生,就必須先認識這裡,才
能帶領他們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和環境,然後發展出比較有血肉和真
實感的教學內容,在這樣的想法之下,我在一次板橋社大辦的研習上
,認識了一群人,他們組了一個社團──板橋關懷環境生態社,我原
本僅想和他們要一些資料,他們就邀請我參與聚會,讓我得知了一件
很令人生氣的事。
板橋的秘密花園──湳仔溝
原來板橋除了林家花園以外,他其實有一個很大的特色,這是大多數
板橋人都不知道的,就是他本來有豐富的水澤文明。這從板橋這個地
名就有一點感覺,回想板橋的學校校名,如:新埔國小、後埔國小、
江翠國小、埔墘國小、溪洲國小、沙崙國小等,都是河流沖刷出來的
地形名稱。因為他以前到處都是河流,很好灌溉,因此吸引許多人來
此耕種,而急速發展,然而漸漸地,因為土地的需要,河川一條條被
蓋成陰溝,水澤文明就消失不見了。
幸好,還有存留一條沒有被覆蓋的河流,也是目前唯一的露天河流─
─湳仔溝。但是,政府竟然要民眾未被告知的狀況下,在其上蓋高架
橋;板橋關懷環境生態社知道,是因為他們有認識負責這個案子的人
,所以,他們一直討論如何阻止高架橋覆蓋工程。
我得知後也認為這一定要阻止,但是因為自己已經懷孕,因此只是關
心,並沒有主動的付諸行動,就這樣,一年過去了,我的老大也出生
了,我忙於自己的教學和小孩。
從自然消費者到投身環境守護第一線
有一天,我如往常在上班途中經過湳仔溝,竟看到湳仔溝畔一大排非
常美麗的小葉欖仁竟然正在被挖掘,突然間,我非常的自責、難過,
以為高架橋要開始動工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有錯──知道的人卻
跟不知道的人一樣沒反應,是默默扼殺這條河流的共犯,更何況,我
還是知道這條露天河流特殊價值的老師!我覺得很羞愧,一個在教育
現場的人,整天和小朋友談大自然、做環境教育,結果真正遇到需要
介入的環境危機,竟如此漠視,好像只是大自然消費者,不是真實關
心者,所以,我開始主動積極的去瞭解這件事。
幸好,原來移樹只是在做綠美化工程,事情還有救,我開始和關懷環
境社的成員聯絡。而他們,因為原本已經努力到讓經建會的人來做會
勘,而中央也認同這樣蓋高架橋是有問題的,而替這一段設計了三條
替代方案,由台北縣政府選擇,但台北縣政府卻執意要採原案。他們
進行到這裡,已經沒力了,所以也暫停為這條河川的努力,而我就在
此時承接下去。
運用教師專長 將事實傳遞出去
我想,這件事首要的是讓愈多人知道。於是我使出渾身解數製作了一
個簡報,可以快速地傳遞我的想法。然後從我最熟悉的資源──學校
開始,打電話給湳仔溝沿線的六所學校的校長,約時間拜訪他們;得
到他們的認同後,請他們給我10~15分鐘向全校老師簡報。我的陳述
在每一間學校都得到熱烈的回應和連署,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湳仔溝
拯救行動。
依據目前的瞭解,縣政府將在一月底發包,情勢非常危急。於是我主
動約見許多民意代表、政府長官(包括縣長、副縣長、經建會長官)
、里長,進行遊說,並開說明會、印傳單。然而從政府官員、民意代
表那邊,都是得到奚落。只有在一般民眾說明會得到鼓勵,他們對於
政府進行這樣的重大工程,竟連一場民眾說明會都沒有而大呼不可思
議,所以,只有沒有包袱的民眾才能拯救這條河流,民意的聲浪才能
讓決策者聽到。
現在的我,正積極的舉辦說明會,尋求連署和支援,並和幾位積極的
朋友,組織一個「枋橋河流文化協會」。最近,更得到板橋民間社團
的支援,將於1月 19日舉辦一個有關河流和高架橋論壇,希望號召更
多有心的朋友,一起拯救湳仔溝這個珍貴的文化地景,為板橋的孩子
保存一條沒有堤防的露天河流!
---------------------------------------------------------------------
http://e-info.org.tw/node/29692
我眼中的邱子容──身兼數職的護河鐵娘子
文:陳健一(上善人文基金會公共議題召集人)
「不要太在意,大不了輸了,就讓他們蓋高架橋吧!」我這樣告訴子
容。實在是這些日子以來,看到子容滿臉疲憊,生活忙亂的困頓,我
感到不捨!
「很抱歉,把你找來淌渾水。」我說。
子容是一位年輕老師,她任教的板橋大觀國中,位在板橋唯一的露天
河流--湳仔溝附近。每天上下班都會看到這條河流,相較於板橋都
會區櫛比鱗次的房舍,河流兩邊少了大樓及房舍的擠壓,顯得從容許
多。
那一年,我知道政府要在湳仔溝河道上面規劃架設高架橋,使有快速
道路銜接國道一、三號高速公路交流道,這條快速道路一旦架在橋面
上,將會掩蓋湳仔溝的特色,我覺得不妥,就到處奔走遊說,希望政
府停止這項決策,不要讓高架橋架在上面。
奔走過程中,我在一個關懷板橋環境的社團,認識邱子容老師。
對她,我並不期待太多。我所知道的老師,少有熱衷、專注於公共事
務或社會運動接著,我和她在一次教師研習場合見面,她當時代表學
校負責一件事情,後來並沒有貫徹做完。唉,這個老師有些「脫線」
。我這樣看她。
啟動熱情 行動大不同
有一次關心湳仔溝的組聚,她來了,她被分派搜集浮洲都市計畫資料
,幾日後,她刻意到台北縣政府找資料,並且影印一份回來,我開始
注意到她的實踐力。
有一天,子容發現湳仔溝兩岸開始整地,打電話來問我:是不是湳仔
溝上的高架橋要加蓋了?我說暫時不會,現在在做綠化工程,她聽了
安心一些;接下來的日子,她整個人的熱情及使命感被啟動了!
她告訴我,打算到各學校遊說,讓湳仔溝附近的學校老師、學生接受
她的看法,一起反對政府在湳仔溝上蓋高架橋!
「我是大觀國中的邱子容老師,我有一個想法想和全校老師說,不知
校長可不可以安排時間讓我和老師見面?只要15分鐘就可以。」她是
這樣打電話給附近學校的每一位校長。
聽到這樣消息的校長大部分會安排時間,讓子容和老師見面,子容帶
著她的手提電腦,用單搶投影機「秀」出製作好的簡報,向在場教師
說明。簡報內容簡潔有力,很快獲得教師認同;其間還有國中教師要
學生畫圖給板橋市長關心這件事!
子容的學校遊說獲得廣泛支持,且有很大迴響,其中有老師自願參與
關心湳仔溝的工作團隊;只是這樣的順暢不代表遊說工作進度不斷超
前,事實上,在面對地方、中央民意代表及縣市首長時,被冷漠及推
拖的挫敗對待居多。
生活沒品質 仍堅持為環境奔走
這段日子,子容除了要在學校教書,還要撥空到學校進行遊說,有時
還要去找代表、議員,真可謂忙得「焦頭爛額」!此外子容在家裡還
有一位一歲半託媽媽照顧的小嬰兒,她也需要往來媽媽家關心和走動
。生活在旁人看來實在沒有品質!
那天晚上,我和一位朋友談到湳仔溝這件事,當場朋友質疑我的努力
是沒有效益的。「怎麼會?這是板橋唯一一條真正的河流,保有河流
,板橋做為一個淡水河南岸的都會城市,會有更豐富的空間文化和品
質!」我這樣辯駁。朋友說:「就政治人物眼中,開路才是真正的效
益,你執意阻擋高架橋在河面上川行,是擋他們的選舉利益,沒有人
會理你們的!」
那天晚上,我帶著沮喪離開朋友,也在同時,我接到子容來電,她興
奮的告訴我,她在學校裡如何遊說,如何獲得迴響。
子容電話那端的單純、執著和熱力,和早先朋友談話時充滿計算及利
益的預設,形成強烈對比。這讓我想到,近一年來的遊說工作,從台
北縣縣長、板橋市長、立法委員、縣議員、市民代表、里長,只要有
著黨派政治共生關係的人,都以黨派的選舉利益做考量,不願意面對
這個足以影響都市生態及景觀的大問題。他們的說法大都是:「這件
事上面已經規定好了。」「這件事不可能改路線的,太花時間,成本
太高了。」「唉,這件事不是你想的這麼天真的。」「高架橋不經過
湳仔溝,板橋就沒有快速道路銜接高速公路…」
子容在面對深謀遠慮、精算選票的政治人物,顯得「笨拙」,口齒不
清。感覺上她好像一個不懂事、莽撞的「小麻煩」。
「這是對的事,為什麼大家要這樣疏離和猶豫?」子容憤憤不平。
「台北縣政府和板橋市政府的大官們,大談韓國人拆掉高架橋搶救清
溪川的經驗,一副有為者亦若是的樣子,卻眼睜睜的看到自己城市的
一條河流,且是唯一的一條河流被高架橋掩蓋,他們怎麼可以這樣的?」
「以前學校裡教我們要勇敢面對不公不義行為,為什麼真正的遇到了
,卻是這樣多的阻撓和萎縮?」
這個時候,我們已努力許多個月,進度依然停滯,困在原地。
一肩扛起家事 天下事
「我懷孕了。」那天,子容說出自己「懷孕」事情的時候並沒有太喜
悅的表情。該是心中有罣礙!是湳仔溝這件事情讓她煩心。想想:未
來一年,要面對懷孕的身子:要待產、生孩子,又要照顧仍在學習走
路的幼兒!
奮鬥了一年多,雖有許多人陽光乍現,初識感動,但多半快速隱退,
主要的遊說工作,仍由子容一肩扛起。這樣的為人老師、為人母親、
為人妻子,身上背負這樣多的工作和職責,不應該是她,扛著整個議
題主導工作!我想到我呢?其他人呢?我們其他人在哪裡?我感覺到
自己和板橋市長、台北縣長一樣,及板橋市民代是「一丘之貉」!
「子容,你自己的孩子比較重要,不要因為這件事情造成遺憾。這件
事若會妨礙懷孕的品質及孩子的照顧,就不要做了!假如真的失敗了
,把力量轉到教育。讓板橋的孩子知道這段故事,了解板橋過去公共
事務的好事和壞事,讓他們未來做為一個板橋公民,有這樣一段教材
做實踐基礎。」我這樣安慰她,也用這樣的理由「搪塞」自己的猶豫
和鄉愿。
「我不知道萬一高架橋真的架在湳仔溝上的時候,我要如何面對這條
河流…」她說話時竟帶點悲愴。
她任教的學校(大觀國中)就在湳仔溝附近,假如真的蓋了起來,看
到原來可以和藍天共構的河流,卻萎縮在高架橋下,真叫她情何以堪
啊!
說話時她帶點困惑,但是不久她又信心飽滿的說:「總之,要努力下
去,要堅持下去。」她眼神堅定,依然熱力。
反倒是我,坐在旁邊,心思悽迷,感覺自己在縮小,一直縮小…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Kumar
at 2008-03-02T09:32
at 2008-03-02T09:32
Related Posts
中央大學創業大賽 電動機車最夯

By Quintina
at 2008-02-26T10:27
at 2008-02-26T10:27
[網宣] PTT第四屆優良看板

By William
at 2008-02-26T04:25
at 2008-02-26T04:25
英國50個拯救地球的方法

By Agnes
at 2008-02-26T04:13
at 2008-02-26T04:13
楊儒門邀馬謝 談台灣農業生路

By Ula
at 2008-02-26T03:22
at 2008-02-26T03:22
嘉義秀明自然農法之水稻栽培招收會員

By Christine
at 2008-02-26T03:16
at 2008-02-26T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