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地震震度 - 地球科學討論

By Megan
at 2009-11-10T04:25
at 2009-11-10T04:2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jses1 (冠翔)》之銘言:
: 標題: [問題] 有關地震震度
: 時間: Mon Nov 9 17:10:14 2009
:
: 請問過去地震發生的最大"震度"?:
: CWB的定義從0~7級以上
: USGS則是1~10級
: 但像四川地震最大震度似乎到了十幾級
: 感覺震度方面的紀錄比規模較難找
:
: --
: 推 biostar:客官... 您想聽哪一個系統的? 11/09 17:19
: 推 rssai:震度分級是看你爽,不過震度可以用加速度來定量 11/09 18:42
: 推 biostar:維基上有查到1920年海原大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 11/09 19:38
: → biostar:烈度第十二度,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烈度地震 11/09 19:39
: → biostar:http://tinyurl.com/yhu28tt 維基百科對海原大地震的介紹 11/09 19:41
震度方面的記錄並不會難找,只是你要知道怎麼找。
跟地震規模不同,震度是每個地方都不一樣的,所以對單一地震而言,規模用一章的篇幅
就可以交代的清清楚楚,但震度的部分可以用掉一本書的篇幅,單視要描述到多詳細的
地步。
另外震度起源於一種描述性的科學,所以不容易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近代因為地震儀的
普及,是故對很大一部分的地震可以用定量化的方式去描述,以PGA取代傳統震度已經是
必然的一個趨勢。
一般現在世界上通用的震度主要就是MMI scale(修正後麥加利震度表),這個震度表定義
於1931年,主要透過人體感覺,屋內物品的搖晃及西方木造與磚造、石造建築的破壞定義
地震強度(earthquake intensity)。在早以前,西方習用的地震震度是R.F. scale
(Rossi-Forel Scale, 1883)。這份震度表比較粗糙一點,不過大多數的震級是可以與MMI
直接轉用。直接轉用的話大概會有一個震級左右的差距。
在MMI scale裡面,震級IX以上開始引進自然破壞現象。大多數的現象是與土壤液化,
山崩等有關,畢竟這些東西是人類最直覺能察覺到的自然變化。但這些現象不一定代表
當地的PGA就比較強,因此從震級XI以上,沒記錯的話他對PGA的關聯性就不是很好了。
反正就是大於0.6g...多大不知道..
至於震級XII,事實上這一級距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我們來看XII的原文:
Damage total. Waves seen on ground surface. Lines of sight and level
distorted. Objects thrown into the air.
(http://www.eas.slu.edu/Earthquake_Center/mercalli.html)
基本上,中文翻譯過來就是"天崩地裂,世界毀滅" (重慶完啦~一片漆黑....)
至於這裡面的描述難不難達到? 一點也不難。
1930 勃古地震 (Pegu earthquake, Burma, May 1930,M 7.3) 中的口述歷史就有提到
某一村莊在地震發生的時候,看到地面起伏就像波浪一樣,全村的人都在地上滾來滾去
這樣的描述就符合XII_MMI的條件。(Waves seen on ground surface)
另外集集地震中某一養老院(或是醫院?),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被地震直接從床上射出窗外
也是XII_MMI的表現。(Objects thrown into the air.)
草嶺潭跟九份二山的大規模山體滑動,也可歸類在XII內。
也就是因為如此,近代一般在描述地震震度時,多會把X - XII這三級列為同一級距,
劃在X+之中。 就算是重建歷史地震的描述也是一樣,把XII級震度拿出來講自爽程度
大於其科學意義。
不過震度的空間分佈描述對歷史地震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可以比地名更清楚的
指出震源(Seismic source)的所在。不過這已經是題外話了 :-)
--
: 標題: [問題] 有關地震震度
: 時間: Mon Nov 9 17:10:14 2009
:
: 請問過去地震發生的最大"震度"?:
: CWB的定義從0~7級以上
: USGS則是1~10級
: 但像四川地震最大震度似乎到了十幾級
: 感覺震度方面的紀錄比規模較難找
:
: --
: 推 biostar:客官... 您想聽哪一個系統的? 11/09 17:19
: 推 rssai:震度分級是看你爽,不過震度可以用加速度來定量 11/09 18:42
: 推 biostar:維基上有查到1920年海原大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 11/09 19:38
: → biostar:烈度第十二度,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烈度地震 11/09 19:39
: → biostar:http://tinyurl.com/yhu28tt 維基百科對海原大地震的介紹 11/09 19:41
震度方面的記錄並不會難找,只是你要知道怎麼找。
跟地震規模不同,震度是每個地方都不一樣的,所以對單一地震而言,規模用一章的篇幅
就可以交代的清清楚楚,但震度的部分可以用掉一本書的篇幅,單視要描述到多詳細的
地步。
另外震度起源於一種描述性的科學,所以不容易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近代因為地震儀的
普及,是故對很大一部分的地震可以用定量化的方式去描述,以PGA取代傳統震度已經是
必然的一個趨勢。
一般現在世界上通用的震度主要就是MMI scale(修正後麥加利震度表),這個震度表定義
於1931年,主要透過人體感覺,屋內物品的搖晃及西方木造與磚造、石造建築的破壞定義
地震強度(earthquake intensity)。在早以前,西方習用的地震震度是R.F. scale
(Rossi-Forel Scale, 1883)。這份震度表比較粗糙一點,不過大多數的震級是可以與MMI
直接轉用。直接轉用的話大概會有一個震級左右的差距。
在MMI scale裡面,震級IX以上開始引進自然破壞現象。大多數的現象是與土壤液化,
山崩等有關,畢竟這些東西是人類最直覺能察覺到的自然變化。但這些現象不一定代表
當地的PGA就比較強,因此從震級XI以上,沒記錯的話他對PGA的關聯性就不是很好了。
反正就是大於0.6g...多大不知道..
至於震級XII,事實上這一級距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我們來看XII的原文:
Damage total. Waves seen on ground surface. Lines of sight and level
distorted. Objects thrown into the air.
(http://www.eas.slu.edu/Earthquake_Center/mercalli.html)
基本上,中文翻譯過來就是"天崩地裂,世界毀滅" (重慶完啦~一片漆黑....)
至於這裡面的描述難不難達到? 一點也不難。
1930 勃古地震 (Pegu earthquake, Burma, May 1930,M 7.3) 中的口述歷史就有提到
某一村莊在地震發生的時候,看到地面起伏就像波浪一樣,全村的人都在地上滾來滾去
這樣的描述就符合XII_MMI的條件。(Waves seen on ground surface)
另外集集地震中某一養老院(或是醫院?),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被地震直接從床上射出窗外
也是XII_MMI的表現。(Objects thrown into the air.)
草嶺潭跟九份二山的大規模山體滑動,也可歸類在XII內。
也就是因為如此,近代一般在描述地震震度時,多會把X - XII這三級列為同一級距,
劃在X+之中。 就算是重建歷史地震的描述也是一樣,把XII級震度拿出來講自爽程度
大於其科學意義。
不過震度的空間分佈描述對歷史地震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可以比地名更清楚的
指出震源(Seismic source)的所在。不過這已經是題外話了 :-)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By Wallis
at 2009-11-15T03:46
at 2009-11-15T03:46

By Candice
at 2009-11-20T03:08
at 2009-11-20T03:08

By Dora
at 2009-11-25T02:29
at 2009-11-25T02:29

By Mary
at 2009-11-30T01:51
at 2009-11-30T01:51

By Joe
at 2009-12-05T01:12
at 2009-12-05T01:12

By Delia
at 2009-12-10T00:33
at 2009-12-10T00:33

By Irma
at 2009-12-14T23:55
at 2009-12-14T23:55

By Bennie
at 2009-12-19T23:16
at 2009-12-19T23:16
Related Posts
地質相關學者Robert Nadeau來台訪問演講

By Olivia
at 2009-11-09T23:10
at 2009-11-09T23:10
有關地震震度

By Caitlin
at 2009-11-09T17:10
at 2009-11-09T17:10
中央氣象局第135號有感地震報告 花蓮M4.8

By Heather
at 2009-11-08T21:35
at 2009-11-08T21:35
中央氣象局第134號有感地震報告 宜蘭M4.1

By Mason
at 2009-11-08T21:29
at 2009-11-08T21:29
火山爆發 非洲將裂開

By Franklin
at 2009-11-08T10:34
at 2009-11-08T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