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決議:保護鯨魚 應禁用海軍聲納 - 自然保育討論

By Oscar
at 2004-11-08T20:44
at 2004-11-08T20:44
Table of Contents
歐洲議會決議:保護鯨魚 應禁用海軍聲納
法國,史特拉斯堡,2004-10-29 (ENS)- 歐洲議會要求在尚未確定海軍強力聲納對海
洋生物的影響前,應暫停使用這類裝置──歐盟立法人員28日於議會上通過此一決議。他
們呼籲歐盟25個會員國,在針對聲納對海洋哺乳類、魚類等海洋生物之環境衝擊的全球性
調查報告尚未出爐前,先行採納此一暫時禁止軍艦部署高強度主動式聲納的禁令。
這項措施在歐洲議會上是以極大的差距表決通過的,總共贊成票有441票,反對票15
票,14票棄權。這項決議也要求歐盟執委會實施研究計畫,就當前歐洲水域內的聲納活動
,進行衝擊性評估。
決議文指出,已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證實由高強度主動式海軍聲納所發出的極大聲響,
對海洋哺乳動物、魚類及其他海洋野生物造成威脅。歐洲議會綠黨籍議員盧卡斯指出:「
幾乎沒有疑問,這類聲納設備是造成數以千計的海洋哺乳動物死亡的原因,包括那些瀕危
和保育類物種。」
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FAW)稱這次表決「對保護鯨魚和其棲息環境而言,都是正面
的一步。」IFAW說,對鯨魚、海豚和鼠海豚來說,聲音牠們用來導航、溝通和尋找食物極
為重要的工具。
「任何會破壞牠們傳送或辨識聲音能力的干擾,都可能危害到牠們的功能,甚至長遠
來看,還會損害其生殖與生存的能力。」IFAW以此說明海洋聲納──或其他形式的海洋噪
音,可能和鯨魚擱淺有關。
目前科學家已發現到,強力的聲響會損害鯨類腦部、耳部週遭的組織,造成失血與死
亡。
基於聲納對鯨魚和海豚可能有的危害,2003年8月間,美國加州一名聯邦法官已下令
美國海軍,在和平時期不得部署一種新式的高強度聲納系統。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102901
----------------------------------------------------------------------------
在很久以前就有人認為聲納會影響鯨豚
在最近幾年更有研究明確證實這種現象
不過似乎各國政府都沒有因此立法限制聲納的使用
這項措施的實行應該算是一個里程碑
表示歐洲國家也漸漸重視海洋生物的生存權
在科學人上也有一篇關於聲納影響鯨豚的報導
不過字有點多,建議看html版的
http://www.sciam.com.tw/news/newsshow.asp?FDocNo=220&CL=32
大海需要靜音嗎?
聲學研究會傷害鯨魚?科學家與保育人士對簿公堂!
撰文╱威斯特(Krista West)
翻譯/姚若潔
對美國伍茲赫爾海洋研究所的保育生物學家泰艾克而言,新的一年並沒有好的開始。今年
1月時,他被法官裁定停用一種新型的高頻聲納系統做為「鯨魚搜尋器」,因擔心其所產
生的聲爆可能傷害鄰近迴游的灰鯨。
由於大眾對於海洋哺乳動物的關切,法院裁定中止聲學研究的案件暴增,前述是最近發生
的一個例子。去年10月,由於一群鯨魚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灣一帶擱淺,法官下令中止附近
的一項地震實驗;而在11月,法院也下令限制美國海軍的聲納測試,判決中引述過去數年
間多起可疑的擱淺事件。然而,最近的這些裁決對於科學新研究並沒有任何幫助;事實上
,用「聲音」來進行海洋探測早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了。此外,不只是全國媒體關注這件事
,緊接而來的法律行動更是讓科學家左右為難:一方面必須修改法律,以保護海洋生物免
受聲學研究所傷,但就另一方面而言,需要更多的聲學研究才能判斷什麼事情對海洋生物
是有害的,而法律也才有修改的依據。
泰艾克在這個冬天裡的經驗,正是此因果相循的問題的好例子。他在加州海岸執行的研究
計畫,是想利用船隻為工具來偵測海洋生物的行蹤,藉此幫助海洋哺乳類遠離具有潛在危
險的人為噪音。泰艾克的「鯨魚搜尋器」雖然有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NMFS)的合法測試
許可,但隨後有一位律師代表六個環境團體,說服了一位舊金山的法官,下令中止這項研
究。法官裁定,海洋漁業局必須回頭完成一份環境影響評估,但事實上,魚類搜尋器(與
泰艾克的鯨魚搜尋器相似)不需經過這類程序,也不受管制。
「天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律師雷諾茲說,泰艾克的研究團隊是被海洋漁業局給牽累了,
因為海洋漁業局沒有妥善完成該有的許可程序。雖然雷諾茲過去總是堅持捍衛現行的制度
,並聲稱美國的海洋法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但他也說,這項法案並不完美。許可程序可能
所費不貲又耗時,也沒有在學術研究、工業及軍事等方面平等施行。
學術研究與鯨魚保衛團體之間的對抗,最早是發生在「海洋氣候音響測溫計畫」(ATOC)
。設置在夏威夷考艾島與加州波特蘇沿海的發聲源,於1995年開始跨越北太平洋發射低頻
聲波,測量大尺度的海洋溫度變化。ATOC現在稱為「北太平洋聲學實驗室」(NPAL),在
發射了數年的聲波後,1999年因為需要更新海洋哺乳類實驗許可而中止,去年才在夏威夷
再度開始。
研究者透過空中探測,想進一步了解NPAL實驗地區附近的海洋生物狀況,他們發現,在20
02年聲音播送時期,海洋哺乳類的數量明顯比2001年聲音中止時期要多,原因可能在於海
洋的狀況良好,以及大翅鯨的族群數量增加所致。任職於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並參與NP
AL計畫的沃斯特解釋道:「NPAL播送聲音對於海洋哺乳類並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實
驗本身,沃斯特對於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溫度數據十分興奮:「太平洋在夏威夷以北的地區
比較溫暖,而在夏威夷與北美大陸之間比較冷。」)
今年夏天,泰艾克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杜赫第地球觀測站的研究者合作,測量
聲音對抹香鯨行為的影響,屆時可望得到更多、更精確的知識,了解聲音到底如何影響海
洋哺乳類的行為。他們從一艘船發射一整排空氣槍,而研究船「尤英號」會標定出鯨魚的
位置,並追蹤牠們的反應。
然而,泰艾克的研究團隊預料又會捲入另一件麻煩事。尤英號一向被認為是船隊中最安靜
的一艘,但因為去年10月有兩隻喙鯨在該船附近的加利福尼亞灣擱淺,因此尤英號已經暫
停操作。拉蒙特–杜赫第觀測站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托爾斯泰說,針對尤英號的法律行動仍
在審理中,很可能會威脅到本季的工作計畫。【本文原載於Scientific American 2003年
5月號】
--
人面對自然環境中的直接感官經驗,是人類洞察力的源頭。
但現代人困在一層又一層的資訊結構中,無法擺脫。
例如過去只要仰望星星,就會讓人想起,人在整個宇宙更大的架構中,是多麼渺小卑微。
而以往每天可以看到的星星現在也背棄人類了,這也難怪人類會失去方向與定位。
--
法國,史特拉斯堡,2004-10-29 (ENS)- 歐洲議會要求在尚未確定海軍強力聲納對海
洋生物的影響前,應暫停使用這類裝置──歐盟立法人員28日於議會上通過此一決議。他
們呼籲歐盟25個會員國,在針對聲納對海洋哺乳類、魚類等海洋生物之環境衝擊的全球性
調查報告尚未出爐前,先行採納此一暫時禁止軍艦部署高強度主動式聲納的禁令。
這項措施在歐洲議會上是以極大的差距表決通過的,總共贊成票有441票,反對票15
票,14票棄權。這項決議也要求歐盟執委會實施研究計畫,就當前歐洲水域內的聲納活動
,進行衝擊性評估。
決議文指出,已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證實由高強度主動式海軍聲納所發出的極大聲響,
對海洋哺乳動物、魚類及其他海洋野生物造成威脅。歐洲議會綠黨籍議員盧卡斯指出:「
幾乎沒有疑問,這類聲納設備是造成數以千計的海洋哺乳動物死亡的原因,包括那些瀕危
和保育類物種。」
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FAW)稱這次表決「對保護鯨魚和其棲息環境而言,都是正面
的一步。」IFAW說,對鯨魚、海豚和鼠海豚來說,聲音牠們用來導航、溝通和尋找食物極
為重要的工具。
「任何會破壞牠們傳送或辨識聲音能力的干擾,都可能危害到牠們的功能,甚至長遠
來看,還會損害其生殖與生存的能力。」IFAW以此說明海洋聲納──或其他形式的海洋噪
音,可能和鯨魚擱淺有關。
目前科學家已發現到,強力的聲響會損害鯨類腦部、耳部週遭的組織,造成失血與死
亡。
基於聲納對鯨魚和海豚可能有的危害,2003年8月間,美國加州一名聯邦法官已下令
美國海軍,在和平時期不得部署一種新式的高強度聲納系統。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102901
----------------------------------------------------------------------------
在很久以前就有人認為聲納會影響鯨豚
在最近幾年更有研究明確證實這種現象
不過似乎各國政府都沒有因此立法限制聲納的使用
這項措施的實行應該算是一個里程碑
表示歐洲國家也漸漸重視海洋生物的生存權
在科學人上也有一篇關於聲納影響鯨豚的報導
不過字有點多,建議看html版的
http://www.sciam.com.tw/news/newsshow.asp?FDocNo=220&CL=32
大海需要靜音嗎?
聲學研究會傷害鯨魚?科學家與保育人士對簿公堂!
撰文╱威斯特(Krista West)
翻譯/姚若潔
對美國伍茲赫爾海洋研究所的保育生物學家泰艾克而言,新的一年並沒有好的開始。今年
1月時,他被法官裁定停用一種新型的高頻聲納系統做為「鯨魚搜尋器」,因擔心其所產
生的聲爆可能傷害鄰近迴游的灰鯨。
由於大眾對於海洋哺乳動物的關切,法院裁定中止聲學研究的案件暴增,前述是最近發生
的一個例子。去年10月,由於一群鯨魚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灣一帶擱淺,法官下令中止附近
的一項地震實驗;而在11月,法院也下令限制美國海軍的聲納測試,判決中引述過去數年
間多起可疑的擱淺事件。然而,最近的這些裁決對於科學新研究並沒有任何幫助;事實上
,用「聲音」來進行海洋探測早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了。此外,不只是全國媒體關注這件事
,緊接而來的法律行動更是讓科學家左右為難:一方面必須修改法律,以保護海洋生物免
受聲學研究所傷,但就另一方面而言,需要更多的聲學研究才能判斷什麼事情對海洋生物
是有害的,而法律也才有修改的依據。
泰艾克在這個冬天裡的經驗,正是此因果相循的問題的好例子。他在加州海岸執行的研究
計畫,是想利用船隻為工具來偵測海洋生物的行蹤,藉此幫助海洋哺乳類遠離具有潛在危
險的人為噪音。泰艾克的「鯨魚搜尋器」雖然有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NMFS)的合法測試
許可,但隨後有一位律師代表六個環境團體,說服了一位舊金山的法官,下令中止這項研
究。法官裁定,海洋漁業局必須回頭完成一份環境影響評估,但事實上,魚類搜尋器(與
泰艾克的鯨魚搜尋器相似)不需經過這類程序,也不受管制。
「天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律師雷諾茲說,泰艾克的研究團隊是被海洋漁業局給牽累了,
因為海洋漁業局沒有妥善完成該有的許可程序。雖然雷諾茲過去總是堅持捍衛現行的制度
,並聲稱美國的海洋法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但他也說,這項法案並不完美。許可程序可能
所費不貲又耗時,也沒有在學術研究、工業及軍事等方面平等施行。
學術研究與鯨魚保衛團體之間的對抗,最早是發生在「海洋氣候音響測溫計畫」(ATOC)
。設置在夏威夷考艾島與加州波特蘇沿海的發聲源,於1995年開始跨越北太平洋發射低頻
聲波,測量大尺度的海洋溫度變化。ATOC現在稱為「北太平洋聲學實驗室」(NPAL),在
發射了數年的聲波後,1999年因為需要更新海洋哺乳類實驗許可而中止,去年才在夏威夷
再度開始。
研究者透過空中探測,想進一步了解NPAL實驗地區附近的海洋生物狀況,他們發現,在20
02年聲音播送時期,海洋哺乳類的數量明顯比2001年聲音中止時期要多,原因可能在於海
洋的狀況良好,以及大翅鯨的族群數量增加所致。任職於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並參與NP
AL計畫的沃斯特解釋道:「NPAL播送聲音對於海洋哺乳類並沒有顯著的影響。」(至於實
驗本身,沃斯特對於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溫度數據十分興奮:「太平洋在夏威夷以北的地區
比較溫暖,而在夏威夷與北美大陸之間比較冷。」)
今年夏天,泰艾克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杜赫第地球觀測站的研究者合作,測量
聲音對抹香鯨行為的影響,屆時可望得到更多、更精確的知識,了解聲音到底如何影響海
洋哺乳類的行為。他們從一艘船發射一整排空氣槍,而研究船「尤英號」會標定出鯨魚的
位置,並追蹤牠們的反應。
然而,泰艾克的研究團隊預料又會捲入另一件麻煩事。尤英號一向被認為是船隊中最安靜
的一艘,但因為去年10月有兩隻喙鯨在該船附近的加利福尼亞灣擱淺,因此尤英號已經暫
停操作。拉蒙特–杜赫第觀測站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托爾斯泰說,針對尤英號的法律行動仍
在審理中,很可能會威脅到本季的工作計畫。【本文原載於Scientific American 2003年
5月號】
--
人面對自然環境中的直接感官經驗,是人類洞察力的源頭。
但現代人困在一層又一層的資訊結構中,無法擺脫。
例如過去只要仰望星星,就會讓人想起,人在整個宇宙更大的架構中,是多麼渺小卑微。
而以往每天可以看到的星星現在也背棄人類了,這也難怪人類會失去方向與定位。
--
Tags:
保育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大家加油!

By Audriana
at 2004-11-03T23:48
at 2004-11-03T23:48
Re:

By Gilbert
at 2004-11-03T21:38
at 2004-11-03T21:38
大家加油!

By Ina
at 2004-11-03T19:10
at 2004-11-03T19:10

By Dora
at 2004-11-01T01:21
at 2004-11-01T01:21
銀色星海

By Olivia
at 2004-10-31T15:50
at 2004-10-31T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