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對於海燕強度評價的回信 - 颱風討論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3-11-13T16:57

Table of Contents

總共有兩封,以分隔線區分。

寄給氣象局的第一封信:

1.
不好意思想請教氣象局,
海燕颱風在色調強化雲圖上的對流明顯強於2010年的強烈颱風梅姬,
而日本氣象廳與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分別給出了近中心最大風速125kts(平於梅姬)
和170kts(高於梅姬與1979年強颱狄普)的評價,
但貴局評價的強度為近中心最大風速63m/s,評價低於梅姬的65m/s
以海燕雲圖上呈現的對流,以及其他機構的評價和分析數值(尤其是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
風警報中心的DT值),都比梅姬颱風高一個檔次。
想請問貴局是從何層面分析出海燕評價未和梅姬颱風達到同一水平?

2.
另外想再請教,
貴局並沒有和日本氣象廳與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一樣有事後修訂報告(Best Track),
想請問之後會再重新修定海燕颱風的顛峰強度嗎?

純粹對於貴局的評價有些好奇,字裡行間如有冒犯字眼請多見諒,感謝貴局的解答。


氣象局的第一封回信:

親愛的網友:您好!

謝謝您的來信。

由於海上缺乏觀測資料,衛星雲圖是唯一持續且穩定的分析資料,尤其是紅外線衛星雲圖
因此對於海上颱風強度的估計大部分仰賴其提供之資訊,目前本局針對衛星雲圖上之颱
風中心雲系、雲帶特徵調整等形狀特徵進行主觀判斷;此方法涉及預報員之主觀判斷,且
會因各氣象機構分析之差異及資料收集而有些微差異,導致颱風強度估計不同。

為了客觀進行颱風強度評估,本局針對單一颱風進行強度評估時,並不會參考過去某一颱
風進行比較,以避免先入為主影響雲圖上對颱風分析之判別;而當海上有其他的低軌道衛
星風場分析,地面觀測實測或者飛機觀測資料佐證時,本局會優先參考實測資料為主。

2010年梅姬颱風影響當時,因氣象局、台灣大學與美國正進行西北太平洋颱風實驗,經由
美軍飛機穿越颱風中心觀測得到近颱風中心約每秒84公尺的實測風速,因此其強度估計可
靠度較高;而海燕颱風雖然於8日通過菲律賓附近的測站,但可能因該國通訊問題或是測
站受颱風影響而故障,本局未能即時收到相關的觀測資料,因此亦無實際觀測資料可供佐
證其實際強度。此次本局對第30號颱風(海燕颱風)中心最大風速估計約為每秒63公尺,而
2010年第13號颱風(梅姬颱風)約為每秒65公尺,強度估計上雖有些微落差但差異並不大,
且因無海燕實測資料佐證,因此本局僅能依據實際估計資料進行說明。

此次第30號颱風(海燕颱風)發展為強烈颱風,其強度相信引發許多氣象同好與媒體的討論
,但因本局的職責主要在於反映當下所能收集的資料,盡量做出即時且客觀的判斷,將其
製作成公告於社會大眾之氣象資訊,因此並不會即時針對不同颱風進行評價或評比。

目前本局尚無針對颱風製作Best Track資料的程序,敬請 見諒。

敬祝 萬事如意


中央氣象局 敬復

==============================================================================

寄給氣象局的第二封信:
(由於寄第二封補充信後三分鐘氣象局回覆第一封信,
所以我以為氣象局沒看到第二封,故又多加幾個問題再傳一次。)

11/11補充:

3.承接1,希望氣象局能說明給予颱風強度的標準

JMA給梅姬近中心最大風速125kts,
是因為JTWC飛機實測出近中心最大風速165kts的一分鐘風速
JMA給海燕近中心最大風速125kts,
是因為JMA的分析法已分析出DT=8.0,而DT=8.0對應到的風速即為125kts

JTWC每一報都有Prognostic Reasoning說明他給予某個強度的原因

但氣象局似乎沒有公開自己的分析法或是像JTWC有Prognostic Reasoning
因此希望氣象局能說明給予颱風強度的標準,否則以其他機構公開的資料,
難以解釋海燕強度無法高於甚至平於梅姬的原因,

而如果氣象局每個颱風給的強度標準不一,
這也會導致之後颱風來襲引用歷史資料有不小的誤差

(1970年代以前不說,1970年代以後,甚至現在的Dvorak時代應該都要有相同的標準吧,
否則之後引用的歷史資料不準確,不是會影響到民眾的防災準備和防災意識嗎?)
所以,不好意思再重複一次,希望氣象局
[能夠說明給海燕強度低於梅姬的原因,並解釋給予颱風強度的標準]

4.根據大陸CCTV的報導,JTWC有派偵察機,但因為[海燕強度太強而無法進行實測]
(雖然無法實測的原因不知,可能是因對流發展過高)
如果氣象局是因為梅姬的實測而給出65m/s的近中心最大風速,
那海燕這種強度太強無法進行實測的例子是否能讓氣象局做參考?

不好意思用字稍微強烈,但出發點也是希望氣象局能越來越好,感謝氣象局的解答~

寄給氣象局的第三封信:(於氣象局寄第一封回信後寄出)

感謝氣象局的回信,
另再請教氣象局三個問題:
1.若是之後海燕颱風有可靠的實測資料公布,且公布結果比梅姬颱風的觀測強度還高
(例如地面測站一分鐘平均風速高於每秒90公尺,或是有測得低於880百帕的中心氣壓)
那[未來是否有上調海燕颱風強度的可能性]?
(印象中2011年的梅花颱風預報時是中度颱風,事後有上調至強烈颱風強度)

2.根據大陸CCTV的報導,美軍於這次海燕颱風有派遣偵察機,
但卻因為海燕強度太強(對流發展太高)而造成飛機無法接近颱風進行實測,
假設這個新聞來源是可信的,
那一個[美軍有派遣飛機但因颱風太強因素,飛機無法接近颱風進行實測]這樣的資訊,
是否會讓氣象局列入颱風強度評估的優先參考資訊?

3.日本氣象廳與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有自己的一套Dvorak分析,
想請問氣象局是否也有自己的一套Dvorak分析?

氣象局的第二封與第三封回信:
親愛的網友,您好:

謝謝您的來信,由於您連續來信,因此將兩信合併說明。

1. 第30號颱風(海燕颱風)通過菲律賓時,本局曾試圖以當地氣象站、本局之合作氣象站
觀測資料進行颱風強度調整,但當地氣象站資料有所漏誤,因此並無客觀之科學數據提供
佐證與修正根據;由於本局並無 Best Track data,如有實際觀測資料提供颱風強度佐證
,本局皆採取即時更新的方式調整颱風強度資料,不會進行事後修正。

2. JTWC近年僅針對國際研究計畫合作進行颱風穿越觀測(如:2008年T-PARC、2010年
ITOP),今(2013)年JTWC並無進行飛行颱風觀測之計畫;另,JTWC之颱風飛行觀測採用
C-130系列大型軍用機於中低層直接穿越飛行,觀測方式與追風計畫大相逕庭,並不會因
為對流發展高度而有所影響,因此您所提供消息之真實性有待商榷,JTWC並無派遣飛機進
入第30號颱風(海燕颱風)進行觀測為事實,但您所描述之原因恐與事實不符。

3. 目前本局採用的方式與其他機構相同,即為Dvorak法,當颱風距離較近時視情況佐以
飛機觀測,但日本氣象廳(JMA)會針對Dvorak法的評估資料後進行調整,而JTWC為取每分
鐘平均風速,與本局10分鐘平均風速資料不同,因此造成各單位最後結果的不同差異。
而,誠如您所言:「氣象局每個颱風給的強度標準不一,這也會導致之後颱風來襲引用歷
史資料有不小的誤差。」因此目前本局所採用適用於西北太平洋地區Dvorak法,並無自行
設計修改Dvorak法之規劃,且 Dvorak法主要估計差異來自於各單位訓練傳承的主觀判斷
(T值、CI值之主觀判斷習慣),針對Dvorak法調整所造成的差異不會太大。

(前封信)3. 同上,本局針對海上缺乏觀測資料之颱風強度估計,皆採取Dvorak法。2010
年第13號颱風(梅姬颱風)與今(2013)年第30號颱風(海燕颱風)本局從Dvorak法估計而言強
度數據應為近似,但因2010年ITOP實驗所提供之實際觀測數據足以提供2010年第13號颱風
(梅姬颱風)強度資料之科學證據,而第30號颱風(海燕颱風)則無實際觀測數據進行強度調
整之科學證據,才會造成強度上的些微差異

(前封信)4. 同2.,該消息之真偽有待商榷。

以上資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氣象相關問題,歡迎您來信詢問。

敬祝 萬事如意

中央氣象局 敬覆



這麼說,真正信德法得永生的,其實是CWB!?

如果CWB能公開自己的DT分析,我還蠻想看妮妲VS梅姬VS海燕XD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3-11-17T05:24
所以CCTV報導JTWC有派飛機觀測一事,純屬空穴來風。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3-11-20T17:52
無實測數據,海燕輸了,結案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3-11-24T06:19
海燕才是唯一女帝!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3-11-27T18:47
離關島太遠才是問題吧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3-12-01T07:14
這種距離就是開C130進去晃一下就得跑回家了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3-12-04T19:42
1.沒機會平反了 2.沒實測就是渣 3.德法和女帝差不多?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3-12-08T08:09
光第三點就很詭異了 竟然和女帝差不多 卻給比較差?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3-12-11T20:37
CWB的回信除了「我就是覺得他不夠強 咬我啊~」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3-12-15T09:04
之外 就沒了... 算了 竟然也沒機會平反 就不追究了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3-12-18T21:32
我支持K大的最後一點提議 不如把CWB的DT公開出來XD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3-12-22T10:00
我想依CWB最近剛買新電腦的效能來看 應該不會撐不住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3-12-25T22:27
等明年老J的結報 看誰會被打臉(誤很大)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3-12-29T10:55
不太可能颱風太強飛機無法飛,如果不是對流太高,就是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4-01-01T23:22
風速問題,軍機可以飛好幾馬赫,颱風風速只有幾分之一?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4-01-05T11:50
雖然是回應很多 但最重點還是完全無視爆表的T值啊啊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4-01-09T00:17
合理推測是一開始對海燕預期不佳,所以沒有及早計畫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4-01-12T12:45
說不定CWB的DT海燕不如梅姬... 不過這完全不合理XD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4-01-16T01:12
老美只會飛C-130或P-3C進颱風中心 哪來幾馬赫...
噴射引擎的軍機才不敢進颱風中心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4-01-19T13:40
有噴射引擎軍機就算進去了 有儀器嗎...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4-01-23T02:08
飛機都有管式測風儀的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4-01-26T14:35
氣壓計也一定有,因為GPS普及前都是靠氣壓來判斷高度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4-01-30T03:03
所以颱風太強導致無法飛的言論是空穴來風,計畫不足比
較有可能而且可能性大多了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4-02-02T15:30
其實現在美軍也不太飛西太了吧...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4-02-06T03:58
有德法之後大家可以坐在電腦前面就知道颱風強度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4-02-09T16:25
不過德法再怎麼說仍然是經驗法則,尤其碰到這種太強、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4-02-13T04:53
或形態古怪的颱風,會因缺乏歷史颱風可比較而失準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2-16T17:20
不飛西太很可惜 每年都會有怪東西出現
還是追風計畫可以考慮擴大範圍?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4-02-20T05:48
飛機現在主要還是以氣壓判斷高度 GPS只是輔助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4-02-23T18:15
擴大要有$$呀 很現實的問題 飛機觀測很貴的...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4-02-27T06:43
追風計畫今年沒有增加預算? 不是國科會也加入了?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4-03-02T19:11
這"一直以來"都是國科會資助的計畫 學校可沒這麼多錢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4-03-06T07:38
這樣還能撐這麼久還真不容易...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4-03-09T20:06
我倒覺得把菲律賓東部的測站弄到像蘭嶼成功一樣耐吹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4-03-13T08:33
可能比較實際一點XD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4-03-16T21:01
其實蘭嶼也不太耐吹(小聲)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4-03-20T09:28
台灣附近CWB 日本附近JMA 其他地區JTWC 請遵守定律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4-03-23T21:56
我覺得回得還滿好的~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4-03-27T10:23
會懷疑 JTWC 打算派飛機觀測的傳言的原因是,
西北太平洋地區沒有常態性飛機偵查觀測已經很久了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4-03-30T22:51
預先根本沒這個安排的話,也不是想派就可以派的
而且這樣一個引人注目的颱風,如果有實測的話,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4-04-03T11:19
應該會在很多地方被拿出來討論,而不是像這樣只有
單一消息來源。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4-04-06T23:46
Megi有飛機觀測也是碰巧該年有大型實驗計畫進行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4-04-10T12:14
所以跟我推測的一樣..cwb認為海燕跟梅姬都是頂級
事實上給的數據65/63也真的是頂級數據..1991年後就沒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4-04-14T00:41
給過這種數據了..而cwb沒說梅姬海燕誰強..事實上cwb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4-04-17T13:09
也不會去比較哪個強..梅姬給65純粹因有實測..而不巧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4-04-21T01:36
65稍微比63高了點..讓大家氣到跳腳~~ 只能說cwb一點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4-04-24T14:04
都沒有打算要提高自己的定位/權威性..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4-04-28T02:31
補充一點意見..地面測站的實測數據會被太多因素影響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4-05-01T14:59
導致過高或過低..要拿來當颱風強度的依據不是很好~~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4-05-05T03:26
再補充一點..可以問問cwb..說不定滿分就是63 @@!?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4-05-08T15:54
CWB回的還算不錯 沒有說誰強誰更強 只說沒實測(攤手)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4-05-12T04:22
沒實測的颱風.通常被低估..Yuri在CWB也才55m/s...

港台攝製隊直擊 塔克洛班人堅強待援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3-11-12T23:34
http://news.mingpao.com/20131112/gaa1h.htm 超級風暴兩小時屠城 港台攝製隊直擊 塔克洛班人堅強待援 【明報專訊】超強颱風「海燕」橫掃菲律賓中部,死傷之嚴重,令菲律賓要宣布進入災難 狀態,而3名香港電台節目《氣象萬千》的攝製隊成員,上周五海燕正面吹襲重災區塔克 ...

橫掃越南廣西 已變熱帶低壓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3-11-12T07:32
再釀20死 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後,前天先橫掃中國海南島,昨續侵襲越南和中國廣西省,在越南至 少造成13死81傷,中國至少7死7失蹤,僅海南省經濟損失就逾239億台幣。日本氣象廳表 示,海燕颱風昨晚8時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海南經損239億 海燕中心昨清晨在越南東北部廣寧省登陸,威力雖大幅減弱,仍挾帶時速1 ...

新世紀女王-燕王海燕顛峰之最紀錄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3-11-12T01:14
一、T值 1.ADT Center Temp : 最高 +21.82C Cloud Region Temp : 最低 -85.17C (有紀錄以來雲頂溫度最低) ADT V8.1.4 顛峰三圍:CI# /Pressure/ Vmax         8.0 / 884.0mb/170.0kt A ...

專業追風人:海燕威力災難破表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3-11-11T21:54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311110417-1.aspx (中央社香港11日綜合外電報導)身經百戰的追風者雷諾茲表示,強颱海燕橫掃菲律賓, 是他目擊過的最駭人場景。雷諾茲日常工作包括在驚心動魄的近距離及高危險地區,拍攝 颱風、地震和火山爆發等景象。 雷諾茲(J ...

紅外線雲圖與熱塔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3-11-11T18:14
各位前輩大家好 小弟幾個月前在查資料的時候 查到了所謂的熱塔(Hot Tower) 係指颱風對流較旺盛之區域而形成的雲塔 由於凝結放熱的緣故,其溫度較其它雲高 今次又見識到了海燕的白色環 是由於紅外線觀測,雲的頂層溫度極低而形成 愈往高處溫度愈低 那麼熱塔是否由於尺度範圍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