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藍色的 - 地球科學討論

By Christine
at 2012-07-27T09:28
at 2012-07-27T09:28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Hunter 看板 #1G4NGu-9 ]
作者: FTICR (FT-ICR) 看板: Hunter
標題: Re: [非關] 水是藍色的
時間: Fri Jul 27 00:45:42 2012
※ 引述《hivgay (愛滋味面莖)》之銘言:
: 大家都知道水是透明的
: 但是有一點深度的水
: 如游泳池 海
: 看起來卻是藍色的
: 好像和散射有關 有人知道為啥嗎?
這是水的吸收光譜
http://www.lsbu.ac.uk/water/images/watopt.gif
藍線越高代表在那個波長吸收越強(越不透明)
在可見光部分300~700nm (圖中彩虹那段)
可以看到從藍色到紅色 吸收越來越強
眼睛看到的顏色是吸收波長的互補
(舉例來說 黃光=紅光+綠光 現在有一道黃光
而前面加一片遮光片把紅光擋掉 眼睛就會看到綠光)
而現在的情況是: 全波長的光 通過水的過程中部分波長的光被吸收
且藍色到紅色之間吸收越來越強
最後較多藍光通過 所以水看起來會是藍色
至於為什麼平常杯子裡的水看不出藍色?
大家可以注意看看那張吸收光譜左邊的單位A(吸收係數absorption coefficient)為一常數
不同物質在不同波長的A都不同
圖中用大A 為避免接下來解釋搞混 接下來我用E取代
比爾定律: A = E*b*c
A(吸收度) = -log T(穿透度) = -log (I/I0) (吸收後光強度/原本光強度)
E:上面已說明
b:光經過吸收物質的長度(單位是公分)
c:吸收物質的濃度(單位是莫爾體積濃度M)
簡單來說 吸收度(A)正比於吸收物質長度和濃度
(想像成水中加越多墨水顏色越深 越厚越不容易看穿)
詳細可以看這邊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40839
吸收光譜顯示中就算在吸收最強的紅光 E也只有約0.01
所以水對可見光的吸收可以說非常弱
而游泳池、海之所以看的到藍色是因為厚度非常大 (也就是比爾定律中的b值)
縱使E很小 但b非常大 使最後對紅光的A(吸收度)很大 肉眼看得出互補的藍色
--
作者: FTICR (FT-ICR) 看板: Hunter
標題: Re: [非關] 水是藍色的
時間: Fri Jul 27 00:45:42 2012
※ 引述《hivgay (愛滋味面莖)》之銘言:
: 大家都知道水是透明的
: 但是有一點深度的水
: 如游泳池 海
: 看起來卻是藍色的
: 好像和散射有關 有人知道為啥嗎?
這是水的吸收光譜
http://www.lsbu.ac.uk/water/images/watopt.gif

藍線越高代表在那個波長吸收越強(越不透明)
在可見光部分300~700nm (圖中彩虹那段)
可以看到從藍色到紅色 吸收越來越強
眼睛看到的顏色是吸收波長的互補
(舉例來說 黃光=紅光+綠光 現在有一道黃光
而前面加一片遮光片把紅光擋掉 眼睛就會看到綠光)
而現在的情況是: 全波長的光 通過水的過程中部分波長的光被吸收
且藍色到紅色之間吸收越來越強
最後較多藍光通過 所以水看起來會是藍色
至於為什麼平常杯子裡的水看不出藍色?
大家可以注意看看那張吸收光譜左邊的單位A(吸收係數absorption coefficient)為一常數
不同物質在不同波長的A都不同
圖中用大A 為避免接下來解釋搞混 接下來我用E取代
比爾定律: A = E*b*c
A(吸收度) = -log T(穿透度) = -log (I/I0) (吸收後光強度/原本光強度)
E:上面已說明
b:光經過吸收物質的長度(單位是公分)
c:吸收物質的濃度(單位是莫爾體積濃度M)
簡單來說 吸收度(A)正比於吸收物質長度和濃度
(想像成水中加越多墨水顏色越深 越厚越不容易看穿)
詳細可以看這邊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40839
吸收光譜顯示中就算在吸收最強的紅光 E也只有約0.01
所以水對可見光的吸收可以說非常弱
而游泳池、海之所以看的到藍色是因為厚度非常大 (也就是比爾定律中的b值)
縱使E很小 但b非常大 使最後對紅光的A(吸收度)很大 肉眼看得出互補的藍色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By Steve
at 2012-07-28T16:50
at 2012-07-28T16:50

By Lydia
at 2012-07-30T00:12
at 2012-07-30T00:12

By Mason
at 2012-07-31T07:33
at 2012-07-31T07:33

By Regina
at 2012-08-01T14:55
at 2012-08-01T14:55

By Elvira
at 2012-08-02T22:17
at 2012-08-02T22:17

By Selena
at 2012-08-04T05:38
at 2012-08-04T05:38

By Aaliyah
at 2012-08-05T13:00
at 2012-08-05T13:00

By Emma
at 2012-08-06T20:22
at 2012-08-06T20:22

By Tracy
at 2012-08-08T03:44
at 2012-08-08T03:44

By Charlie
at 2012-08-09T11:05
at 2012-08-09T11:05

By Quanna
at 2012-08-10T18:27
at 2012-08-10T18:27

By Gary
at 2012-08-12T01:49
at 2012-08-12T01:49

By Ophelia
at 2012-08-13T09:10
at 2012-08-13T09:10

By Victoria
at 2012-08-14T16:32
at 2012-08-14T16:32
Related Posts
成功高中急需一位地科代課老師(一年)

By Agnes
at 2012-07-26T10:05
at 2012-07-26T10:05
石油地質相關書籍

By Olga
at 2012-07-24T14:07
at 2012-07-24T14:07
關於大氣層功能

By Oliver
at 2012-07-11T02:23
at 2012-07-11T02:23
關於大氣層功能

By Eden
at 2012-07-11T00:17
at 2012-07-11T00:17
新科院士!!!

By Vanessa
at 2012-07-06T07:30
at 2012-07-06T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