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 地球科學討論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09-12-07T11:39

Table of Contents

看了一下原文和推文,覺得有必要澄清一下
"滯留鋒"和"冷鋒" 這兩種鋒面的差別不是看季節性的

而是看鋒面的移動狀況
所以特別要澄清一下 滯留鋒絕非只有梅雨季節才有
春季(2~4月)其實如果有興趣的話 地面天氣圖上常可以看見滯留鋒的身影
就算是秋冬也有機會出現的


2~4月這個時節的冷高壓出海後,暖空氣吹到較冷的地面,常會在華中華南一帶出現滯留鋒
等到下一波冷空氣南下,配合冷空氣前方的低壓波動,於是滯留鋒變成冷鋒

所以要說春雨造成的原因是滯留鋒和冷鋒? 基本上二分法非常不妥當
有可能不是滯留鋒也不是冷鋒造成

而梅雨和春雨的差別更不是在是不是滯留鋒,而是西南季風的參與與否
有興趣的建議可以參考大氣板的文章 #15OyZMVA #19mHVrA2

下面把2006年3月底的一段春雨過程地面天氣圖傳上網給大家參考參考
http://album.blog.yam.com/weathertw&folder=6914762

這個春雨系列不是一個罕見的異常天氣過程,在春天其實是非常常見的
台北氣象站從3/19~3/27天天下雨 台中也是




※ 引述《rssai (我以後不上PTT)》之銘言:
: ※ 引述《cloudofblue (悠雲)》之銘言:
: : 請問 清明時節雨紛紛 是哪種鋒面造成的?
: : 學校老師有說冷鋒 也有說是滯留鋒
: : 請各位幫忙解答了
: 這個中央氣象局的網站上其實有解答
: 不過其實這個問題有點問題
: 就是當時寫這句話的人,他根本沒有來過台灣,
: 雖然台灣的清明節還是很常下雨,但是硬要拿來形容台灣的氣候實在要考量一番
: 基本上台灣3、4月的鋒面依然是以冷鋒為主,
: 一波又一波的冷鋒的到來,使得春雨綿綿不絕,
: 此時的鋒面通常不如冬天的寒流那樣強烈,
: 但是如果你有注意到的話,此時的降雨依然會有寒冷的感覺
: 那麼為何會有老師說是滯留鋒呢?那是遠古時代的觀念,
: 注意,以下為遠古時代的說法,非現代主流﹦﹦﹦﹦﹦﹦
: 他們認為清明節的雨是造成梅雨的鋒面帶來的,也就是滯留鋒造成的
: 然後,由於距離真正的梅雨季,還有一段好長的時間,
: 因此他們就說台灣梅雨比較晚,通稱晚梅
: ﹦﹦﹦﹦﹦﹦﹦﹦﹦﹦﹦﹦﹦﹦﹦﹦﹦﹦﹦﹦﹦﹦﹦﹦﹦
: 然而這和我大學學到的完全不同,為了保險起見
: 我還跑去翻了中央氣象局的小百科來看,發現目前的理論更新過了
: 造成梅雨的滯留鋒,通常是在6~7月的時候通過長江流域
: 這是由於逐漸增強的太平洋高壓系統和逐漸減弱的西伯利亞(蒙古)高壓系統對抗
: 而產生的鋒面為滯留鋒,兩者僵持不下的結果帶來連綿大雨
: 當時剛好是黃梅成熟期,因此又稱鋒面為梅雨
: 而這個鋒面通過台灣的時候為5月底~6月初左右,距離清明節過了一段好長的時間
: 所以不太可能為滯留鋒。
: 不過由於全球氣候變遷,我認為這種說法將逐漸面臨挑戰
: 今年好像4月起就有零星小範圍的滯留鋒產生
: 在太平洋熱含量逐漸上升的趨勢,難保未來4月多的時候還沒有大規模的滯留鋒產生
: 不過我不是做天氣模式的,我沒辦法預測,我只是懷疑而已
: 有待高人指點
: 老話一句,我太久沒看書了,有錯幫我指證一下
: 話說:現在老師還有一些地科概念是非常遠古的
: 最常見的為:誤把大陸沿岸流認為是親潮支流
: 再來就是認為清明節的雨是滯留鋒造成的
: 雖然現代網路發達,但在升學制度下,我們的學生多半沒有去質疑這些事情的能力
: 如果將來不是念這方面的科系,就永遠帶著錯誤的觀念了

--

All Comments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09-12-11T16:52
推專業

海底擴張說為何被板塊構造取代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09-12-06T16:17
餓死抬頭 支持海底擴張的證據不少吧,其中最具效力的應該就是中洋脊的發現 既然如此不就證明海底擴張是對的?那怎麼還會被取代? - ...

剛剛發生的地震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09-12-05T12:13
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 小區域有感地震 日期:98年12月5日 時間:12時2分25.5秒 位置:北緯24.48度,東經121.72度,即在宜蘭南澳地震站西北方6.5公里 地震深度:27.9公里 苪氏規模:4.3 各地最大震度 宜蘭地區最大震度 3級 花蓮地區最大震度 2級 ...

節能減碳緩不濟急 地球工程有速效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09-12-04T19:05
【台灣醒報記者賴宥霖報導】面對全球暖化帶來的極端氣候,單靠節能減碳根本 不夠!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劉紹臣指出,由於二氧化碳至少會在大氣中 存在50 ~80年,因此節能減碳也要20年才能看到成效,但目前極端氣候已經威脅 到包含台灣在內的低緯度國家。劉紹臣建議,短時間內的解決方法,可在平流層 施放硫化物等地 ...

全球暖化影響 未來颱風更多雨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09-12-04T19:02
【台灣醒報記者賴宥霖報導】未來如同「莫拉克」颱風那般帶來龐大雨量 的颱風,在台灣產生的機會將會大增!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劉紹 臣,分析過去四十五年,全球氣溫變化及台灣降雨強度,發現全球溫度每 升高一度,台灣前10%的強降雨便會增加140%,意味著隨著全球溫度升高, 颱風給台灣帶來的雨量將會大增!劉紹臣呼 ...

海平面上升會引發火山噴發…?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09-12-04T02:21
曾經看過一段影片… 片中的科學家主張… 海平面上升將有可能會為板塊帶來過度的壓力… 而如果這些壓力使板塊變形… 將會壓迫板塊上的火山… 使得火山內部壓力異常而造成噴發… 想請教各位大大… 歷史上有記載火山噴發是因為這種原因的嗎…? 還是目前的海面高度還不致於造成這種影響… 在網路上找很久了… 都沒有這方面的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