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可捕鯨 - 自然保育討論

By Leila
at 2004-09-25T23:07
at 2004-09-25T23:07
Table of Contents
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
─淺淺談捕鯨與生態─
盧宗楷
早在人類數量還沒有像現在如此龐大之時,人類與鯨魚之間的互動就開
始了,該不該保育鯨豚,卻在近數十年來才漸漸受到社會大眾注意。我們可
以稍微思考一下,為什麼直到這樣的時代,才有人如此積極的保育鯨豚呢?
最直覺的反應,就是鯨魚數量的減少。大家都知道鯨魚是一種哺乳類動
物,哺乳類動物的生育率較一般動物為低,以海豚為例,成年後大約三年才
會生一胎,或許更長,而一胎通常只有一隻;如果棲地遭受到突如其來的大
型破壞,或者食物來源突然消失,乃至於人類的濫捕濫殺,很容易就會造成
大量滅亡以至於有絕種的危機,就像是中國的熊貓,或是美洲的黑面羚羊。
在全球倡導著生物多樣性之重要性同時,對於數量稀少的生物保育,自然就
成了刻不容緩的工作。
鯨豚生活在海洋中,而且是四海為家。牠生存的海洋,因為全球環境升
溫,海洋遭受化學污染程度與日俱增,海洋資源遭受濫用,鯨豚的命運已經
逐漸遭受到巨大的威脅。
當然,以上這些人類對於海洋所作出的種種破壞,都對於我們的世界有
著決定性的影響,然後,這些影響都不一定在這個當代看得出來,或許十年
後,或許百年後;然而,在人類有限的知識中,卻還並不能確切的回答,這
樣的破壞對於鯨豚的生存是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可是在這些破壞之中,卻
有一項因素是決定性的。鯨魚與捕鯨人,一場決定鯨魚命運的革命性戰爭。
捕鯨的歷史,從早期駕著獨木舟,拿著標槍的原住民一直沿燒到現今以
科學為名的捕鯨研究計畫,中間經過了數百年。鯨魚的數量,卻在短短一百
年內戲劇性的大幅減少。研究中指出﹝拿塔尼爾。菲畢里克,現今捕鯨聖地
南塔克特研究權威者﹞,在西元1804年到1876年間的七十年內,南塔克特人
與美國人共捕了二十二萬五千隻抹香鯨;然而,在西元1964這一年內,美國
人就捕殺了近三萬隻的抹香鯨,幾乎是那七十年中的七分之一量;短短的一
年中,就捕殺了估計約十年的量。提出這樣的數據,是要讓大家明白,什麼
叫做捕殺,什麼叫做濫殺。
因為捕鯨技術的進步,以及工業捕鯨帶來的龐大利益吸引,所謂的先進
國家在一百年前開始瘋狂的補鯨,瘋狂的殺鯨,瘋狂的賣鯨,當時真可謂是
"採鯨熱"的時代,然而,鯨魚這樣的哺乳類動物是禁不住濫捕濫殺的考驗的
,其實,世界上任何生物都承受不住。很快的,世界捕鯨協會發現可以捕殺
的鯨魚已經快消失了,(有人相信,那時抹香鯨的數量已經減少了至少75% )
,於是他們達成了一個協議,將每年限制捕殺鯨魚的數量,讓牠們的數量維
持在一個可以生存下去的空間內。
然而問題很快的就被發現了,有學者漸漸了解,鯨豚這種海洋高階消費
者的生息深深地影響著海洋中所有生物的生態;在生物金字塔的建構下,高
階消費者,例如人或鯨豚,只要有稍稍一個小小的變動,都會影響整個金字
塔。
在這裡我必須班門弄斧一般,以一個非生物相關科系的學生身分說明一
下生物金字塔的觀念。生物金字塔是一個由數量為標準的生態指標,最低層
的生產者,數量是最多,種類也相當的豐富。然後是低階消費者,高階消費
者,越往金字塔的上方走,數量會越少,種類也會越少。一但當下方的生產
者出現了問題,例如某種綠藻突然莫名其妙的絕種,以這種綠藻為食的低階
消費者很容易在數量與種類都非常龐大的生產者中找到另一種食物來源,因
此不會破壞整個生態系的平衡。然而,一旦某種高階消費者莫名其妙的消失
在這個地球上,以這種高階消費者為天敵的中層消費者便會大量增加,接下
來就是讓被中層消費者食用的低層消費者大量減少終至於滅絕,就這樣,因
為金字塔內部的某一層突然被抽離,而直接的造成整個生態系的平衡消失。
這種決定整個食物鏈存亡的物種就稱為「關鍵性物種」,研究指出,關鍵性
物種的存在,維護了整個生態的永續,也造就了海洋基層物種的多樣性。而
鯨豚正屬於海洋世界的關鍵性物種,站在人也是生態系一份子的觀點上,有
識學者紛紛開始提出保育鯨豚的觀點。
之後的數十年間,有激烈的保育團體不惜冒著生命危險與捕鯨船對抗,
甚至開著橡皮小艇直接用肉身在龐大的捕鯨船前舉著布條抗議,終於,最後
有了成果,鯨豚被列為全面保育的鯨豚,除了研究以外不開放任何捕殺。其
實目的不只是因為鯨豚是一種充滿靈性而貼近人類的動物,更因為鯨豚關係
著海洋世界的平衡,而海洋則正是地球的十分之七!
然而在這裡真正要提醒的是,雖然濫捕造成的是短時間大量的族群減少
,只要族群數量仍維持在繁衍的底限之上,鯨豚的復育是指日可待的。然而
,鯨豚在稀有動物的分類上,是屬於第三類:「活動範圍大,棲地忍受度低
,地方族群小」,介在稀少與極度稀少之間。我們必須了解,若要維持地球
的永續性,單單禁止捕鯨是不夠的,保護海洋環境才是最根本的方法;唯有
將棲地的生存條件提高,關鍵性物種才能永續存在,否則,即使高喊著保育
鯨豚,拒絕捕鯨,仍然將會看到海洋物種逐漸減少的一天。
但目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杜絕所有非法捕鯨;目的無他,就是為了
保存目前現有的鯨豚數量,使之不再減少,如此等到海洋環境轉好時,鯨豚
的數量才會達到真正的環境負荷量,也只有到那時,海洋生態才能到達「極
盛相」,全球的生態也才得以平衡。在過去短短幾十年間,自許為地球村的
人類已經將這樣關鍵的物種逼近了絕路,不僅僅抹煞了物種平等的真義,也
違反了永續地球的觀念,甚至危害了人類自我的生存空間。保育鯨豚,是我
們對過去錯誤所該負起的責任,也是我們對於生存權力的爭取,更是我們身
為地球村之一員之義務。
歡迎指教
--
Tags:
保育
All Comments

By Madame
at 2004-09-28T22:26
at 2004-09-28T22:26

By Agnes
at 2004-10-01T17:06
at 2004-10-01T17:06
Related Posts
廖東坤先生演講

By Kama
at 2004-09-25T22:18
at 2004-09-25T22:18
為什麼不可捕鯨

By Charlotte
at 2004-09-25T21:19
at 2004-09-25T21:19
為什麼不可捕鯨

By Audriana
at 2004-09-25T19:55
at 2004-09-25T19:55
為什麼不可捕鯨

By Kumar
at 2004-09-25T19:30
at 2004-09-25T19:30
N熊的第一次

By Isla
at 2004-09-21T21:56
at 2004-09-21T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