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豚滅絕危機 尚未解除 - 生態環境討論
By Delia
at 2011-12-28T13:40
at 2011-12-28T13:40
Table of Contents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72739
白海豚滅絕危機 尚未解除
作者:胡慕情(公共電視記者)
國光石化開發案,在今年四月暫時落幕,引發爭議重點的
中華白海豚,卻沒有因此順遂平安。日前六輕4期第6、7
次擴建案,分別送入環評審查,第7次擴建案已經通過,
26日,受台塑委託調查中華白海豚的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
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周蓮香指出,白海豚可能受到六輕排
放廢水的影響,而減少族群數量。
六輕周遭是白海豚棲地熱點?
周蓮香接受台塑委託,調查嘉義台子村以北、濁水溪以南
沿海,三年來出海102趟,其中72趟次直接目擊中華白海豚
。「近岸調查,發現90%的中華白海豚,在雲林沿海活動。」
周蓮香表示,研究團隊曾經在台塑麥寮港航道,發現3隻白
海豚繞過北堤往北移動,但在這裡只做移動的行為。相較
於舊虎尾溪口及台子村族群密度高,而且母子對多,推測
舊虎尾溪一帶可能是白海豚的育幼棲地。目前周蓮香的研
究團隊,在雲林沿海,每年大約目擊39隻白海豚。
這次調查報告中,周蓮香將新、舊虎尾溪口至三條崙沿海
,定義為白海豚「最重要的微棲地」,也就是「熱點中的
熱點」。雲林「新興工業區」則是連接兩河口的重要廊道。
六輕沒影響?
這樣的說法,基本上延續著國光石化提出開發時的論點。
國光石化開發時,有別於環保團體強調,從苗栗龍鳳港以
南至台南將軍港以北都是白海豚棲地、不可切割的論點;
周蓮香提出「熱點」的說法,認為白海豚最重要的棲地,
位於苗南至彰化、雲林至外傘頂洲兩個地方,其他則只是
遷徙。
這次報告,周蓮香便是以雲林至外傘頂洲為熱點的基礎,
進一步進行研究,以麥寮港北堤作為分界。由於北堤以北
只觀察到3對,相較於南邊的39對,南邊當然是熱點。她
的界定,也讓主席李培芬委婉提問:「所以北邊比較少,
是因為六輕的影響?」
李培芬指出,周蓮香在研究中,以麥寮港北堤為分界,「
但是南邊涵括範圍很大,北邊範圍小,是否因為六輕造成
南北有差異?」周蓮香頓了一下回覆:「還不能這樣講,
因為濁水溪的白海豚狀況也很差。」周蓮香表示,她手邊
缺乏六輕開發前的比對資料,只能說「因果有相關,但怎
麼樣的因果,不是三年就可以回答的。」
彰化是不是熱點?
此外,國光石化開發針對中華白海豚進行專家會議時,周
蓮香曾提出在彰化崙尾、大城目擊47隻白海豚的紀錄;今
年2月,她提交給農委會林務局的報告也指出,母子對在
全區都可見,這些數據,也引發媽祖魚保育聯盟執行秘書
甘宸宜的質疑。
甘宸宜認為,周蓮香以報告中於雲林一帶的族群數量有48
隻,且重複目擊率有90%,就定義這邊是很重要的棲地熱
點,「有一點不安全」。甘宸宜表示,許多研究都指出,
一隻海豚個體可以跑一百多公里,「目前這研究只針對雲
林這地區,只呈現這地方的現象。這樣定義,恐怕無法反
映真實情況。」
周蓮香表示,報告強調可以看見90%的個體,「只想表現
白海豚對棲地的忠誠度」,未來會進一步統整西海岸有關
白海豚的資料。不過這份資料,只會在林務局的調查中彙
整。
PH值、噪音影響大
無論如何,這次研究,首次提出PH值對白海豚的影響。周
蓮香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中華白海豚主要出現在水淺、受
淡水影響,且酸鹼值較高的沿岸海域,以這次調查的範圍
來看,研究團隊明確發現在六輕廢水排放口的白海豚數量
低,顯示白海豚的覓食行為,會因為PH值降低而減少頻率
。其次,白海豚會受到抽砂船的噪音影響,建議船隻船速
要降到6節以下。
一般海洋PH值,大約在8以上,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長劉莉蓮表示,PH低於7.8對海洋生物胚胎發育會有不良
影響;此外,也會影響動物鈣化能力、降低海域生產力。
根據生物毒性實驗,虱目魚苗在PH值小於8的環境,也會
死亡。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周蓮香提出的內容,
呼應了六輕長期榨用濁水溪水源、導致淡水減少而影響白
海豚的事實,要求六輕必須針對節水提出明確說明。此外
,除了廢水的PH值會對漁業資源有影響、間接影響白海豚
之外,廢水中的重金屬也值得觀察,希望六輕提出說明。
主席李培芬表示,環保署已經針對魚類中的重金屬問題,
要求台塑提出13項計劃書,「計畫在102年8月出爐,11月
會有會議,到時候可以回答妳。」至於六輕用水問題,也
有其他報告進行中,施月英的質疑,沒有在會議中被處理。
根據工業局監測數據顯示,台塑排水PH值確實比較低;目
前抽砂船,也是因為台塑填海造陸造成積砂效應必須疏濬
,而有進出海域的需要。但針對這兩項影響中華白海豚生
存的關鍵因素,工業局只「希望台塑要注意這現象」。
儘管李培芬希望,台塑必須提出整體保護策略,但環保團
體認為,目前開發案持續進行,影響白海豚的各項議題,
卻被細分成各項研究報告「緩慢交差」,白海豚的生死掙
扎,恐怕還會持續上演。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http://gaea-choas.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26.html
--
白海豚滅絕危機 尚未解除
作者:胡慕情(公共電視記者)
國光石化開發案,在今年四月暫時落幕,引發爭議重點的
中華白海豚,卻沒有因此順遂平安。日前六輕4期第6、7
次擴建案,分別送入環評審查,第7次擴建案已經通過,
26日,受台塑委託調查中華白海豚的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
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周蓮香指出,白海豚可能受到六輕排
放廢水的影響,而減少族群數量。
六輕周遭是白海豚棲地熱點?
周蓮香接受台塑委託,調查嘉義台子村以北、濁水溪以南
沿海,三年來出海102趟,其中72趟次直接目擊中華白海豚
。「近岸調查,發現90%的中華白海豚,在雲林沿海活動。」
周蓮香表示,研究團隊曾經在台塑麥寮港航道,發現3隻白
海豚繞過北堤往北移動,但在這裡只做移動的行為。相較
於舊虎尾溪口及台子村族群密度高,而且母子對多,推測
舊虎尾溪一帶可能是白海豚的育幼棲地。目前周蓮香的研
究團隊,在雲林沿海,每年大約目擊39隻白海豚。
這次調查報告中,周蓮香將新、舊虎尾溪口至三條崙沿海
,定義為白海豚「最重要的微棲地」,也就是「熱點中的
熱點」。雲林「新興工業區」則是連接兩河口的重要廊道。
六輕沒影響?
這樣的說法,基本上延續著國光石化提出開發時的論點。
國光石化開發時,有別於環保團體強調,從苗栗龍鳳港以
南至台南將軍港以北都是白海豚棲地、不可切割的論點;
周蓮香提出「熱點」的說法,認為白海豚最重要的棲地,
位於苗南至彰化、雲林至外傘頂洲兩個地方,其他則只是
遷徙。
這次報告,周蓮香便是以雲林至外傘頂洲為熱點的基礎,
進一步進行研究,以麥寮港北堤作為分界。由於北堤以北
只觀察到3對,相較於南邊的39對,南邊當然是熱點。她
的界定,也讓主席李培芬委婉提問:「所以北邊比較少,
是因為六輕的影響?」
李培芬指出,周蓮香在研究中,以麥寮港北堤為分界,「
但是南邊涵括範圍很大,北邊範圍小,是否因為六輕造成
南北有差異?」周蓮香頓了一下回覆:「還不能這樣講,
因為濁水溪的白海豚狀況也很差。」周蓮香表示,她手邊
缺乏六輕開發前的比對資料,只能說「因果有相關,但怎
麼樣的因果,不是三年就可以回答的。」
彰化是不是熱點?
此外,國光石化開發針對中華白海豚進行專家會議時,周
蓮香曾提出在彰化崙尾、大城目擊47隻白海豚的紀錄;今
年2月,她提交給農委會林務局的報告也指出,母子對在
全區都可見,這些數據,也引發媽祖魚保育聯盟執行秘書
甘宸宜的質疑。
甘宸宜認為,周蓮香以報告中於雲林一帶的族群數量有48
隻,且重複目擊率有90%,就定義這邊是很重要的棲地熱
點,「有一點不安全」。甘宸宜表示,許多研究都指出,
一隻海豚個體可以跑一百多公里,「目前這研究只針對雲
林這地區,只呈現這地方的現象。這樣定義,恐怕無法反
映真實情況。」
周蓮香表示,報告強調可以看見90%的個體,「只想表現
白海豚對棲地的忠誠度」,未來會進一步統整西海岸有關
白海豚的資料。不過這份資料,只會在林務局的調查中彙
整。
PH值、噪音影響大
無論如何,這次研究,首次提出PH值對白海豚的影響。周
蓮香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中華白海豚主要出現在水淺、受
淡水影響,且酸鹼值較高的沿岸海域,以這次調查的範圍
來看,研究團隊明確發現在六輕廢水排放口的白海豚數量
低,顯示白海豚的覓食行為,會因為PH值降低而減少頻率
。其次,白海豚會受到抽砂船的噪音影響,建議船隻船速
要降到6節以下。
一般海洋PH值,大約在8以上,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長劉莉蓮表示,PH低於7.8對海洋生物胚胎發育會有不良
影響;此外,也會影響動物鈣化能力、降低海域生產力。
根據生物毒性實驗,虱目魚苗在PH值小於8的環境,也會
死亡。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周蓮香提出的內容,
呼應了六輕長期榨用濁水溪水源、導致淡水減少而影響白
海豚的事實,要求六輕必須針對節水提出明確說明。此外
,除了廢水的PH值會對漁業資源有影響、間接影響白海豚
之外,廢水中的重金屬也值得觀察,希望六輕提出說明。
主席李培芬表示,環保署已經針對魚類中的重金屬問題,
要求台塑提出13項計劃書,「計畫在102年8月出爐,11月
會有會議,到時候可以回答妳。」至於六輕用水問題,也
有其他報告進行中,施月英的質疑,沒有在會議中被處理。
根據工業局監測數據顯示,台塑排水PH值確實比較低;目
前抽砂船,也是因為台塑填海造陸造成積砂效應必須疏濬
,而有進出海域的需要。但針對這兩項影響中華白海豚生
存的關鍵因素,工業局只「希望台塑要注意這現象」。
儘管李培芬希望,台塑必須提出整體保護策略,但環保團
體認為,目前開發案持續進行,影響白海豚的各項議題,
卻被細分成各項研究報告「緩慢交差」,白海豚的生死掙
扎,恐怕還會持續上演。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http://gaea-choas.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26.html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Eartha
at 2011-12-30T05:01
at 2011-12-30T05:01
Related Posts
被濫用的糧食自給率
By Freda
at 2011-12-28T00:37
at 2011-12-28T00:37
日本政府試算各項能源成本
By Olivia
at 2011-12-25T10:13
at 2011-12-25T10:13
綠重生t-shirt愛心義賣
By Hedwig
at 2011-12-23T17:31
at 2011-12-23T17:31
★圍城。杉原灣—黃金棕櫚齊開發★
By Hedwig
at 2011-12-23T13:39
at 2011-12-23T13:39
護東岸傳統領域 居民告台東縣長
By Caroline
at 2011-12-23T10:10
at 2011-12-23T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