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陳文茜《±2℃》之四不一沒有 - 地球科學討論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0-03-01T19:49
at 2010-03-01T19:49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Kaiser7 (der)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社會] 陳文茜《±2℃》之四不一沒有
時間: Mon Mar 1 15:43:39 201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01/78/217w7.html
更新日期:2010/03/01 04:21
方儉
原本懷抱著高度期望的心情去看《±2℃》,結果是非常失望的走出來。如果這是一個符
號遊戲,《±2℃》是充分的利用了數字「2」,在2月22日7點22分首映,冠蓋雲集,包括
中華民國五大院長、企業鉅子、文化媒體、宗教人士,齊聚一堂,讓陳文茜的「文茜小妹
大」登上了大銀幕的劇場版。
我很憂慮在陳文茜的超強魅力下,這部不求甚解的《±2℃》強力放送,只是讓社會陷入
焦慮的情緒,而無實際有效的作為,則會延誤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機會,正如醫病,若病灶
不除,是無法醫治的。如果要全國播放這部電影,影響各界,則更值得三思而後行。
四不一沒有
一、不知所云
《±2℃》東拼西湊了一些影像資料,硬要把2009年當成地球向人類宣告反撲的一年,證
明「暖化=地球末日=人類末日」。若是在電視上看看小成本的新聞評論節目也就罷了,
但若要搬上政治、文化、環保等更高的舞台上,這些拼貼就沒有力量,除了幾米的插畫有
創意感人外,其他若要從事實真相的角度來看,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二、不了解台灣
台灣之所有成為台灣,其脆弱地質與北迴歸線颱風是最重要的地利、天時,從地質條件上
來看,形成的千萬年來就是在暴雨、山崩、土石流中形成今天的台灣,這和暖不暖化沒有
關係,如果沒有這些天時地利,台灣的高山會在1萬2千至3千公尺,那也不會形成這座寶
島。
片中引用台大教授李鴻源的論點,如果北台灣降下1500公釐以上的雨量,石門水庫潰壩,
大台北盆地海拔100公尺以下都不安全,這也過於誇張。
三、不談能源
地球暖化的問題主要源自於能源使用不當,石化能源大量使用,造成二氧化碳累積所致。
台灣的問題出在能源價格被政治扭曲得太厲害,又不徵收能源稅,能源價格偏低,產業根
本沒有提高能源效率、節能減碳的誘因。而政府又盲目擴張「經濟發展」,在這部片子裡
,幾乎沒有看到能源問題,這也是同類型片中少見的。
希望不是為了附和台灣政府當局「核能為低碳能源選項」、「境外碳權買賣」這兩個自欺
欺人的政策,而避開能源不談。
四、不面對真相
台灣的產官學主流力量都主張一昧的「經濟發展」,而不顧環保,更談不上關注全球暖化
的議題,片中兩次提到台塑麥寮六輕會被海平面上升而淹沒,卻不談中油的國光石化計畫
,不亞於六輕,就要在麥寮濁水溪北岸的大城動工,台灣西海岸將失去最後一片自然海岸
線,這是政府的「既定政策」,剛好在2月23日要進行環評現勘。
而台電公司未來10年的發電計畫,將提高25%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這些真相,都是陳文
茜沒有面對的真相,不面對這些真相,如何能夠解決「±2℃」的問題。
沒有人需要負責
看到產官學巨頭齊聚一堂,欣賞以環保為主題的影片,就很想問他們,面對全球暖化這些
事,你們要不要負點責任?你們要做什麼來改變這個世界?《±2℃》只把問題歸諸於「
自1750年以來的工業革命」,好像台灣都完全置身於事外一樣。
我們更希望行政院長吳敦義能夠領導行政院各部會重新檢討產業、能源政策,負起責任。
立法院長王金平應該善用他調合鼎鼐的能力,未來的立法院有節能減碳會期,把相關法律
整理清楚,刪除不節能不減碳的預算。監察院長王建(火宣)應該和監委們好好糾正、彈
劾反環保反節能的官署、官員。司法院長賴英照應該要求所有法院、法官,好好研讀環保
相關法規,檢肅台灣的污染源,加重民刑事責任。
考試院長關中應要求在文官考試、保訓、詮敘等方面,加強環保知能與實踐,讓文官體系
有環保的概念與具體表現。(本文節錄、轉載自《台灣醒報》)
--
作者: Kaiser7 (der)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社會] 陳文茜《±2℃》之四不一沒有
時間: Mon Mar 1 15:43:39 201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01/78/217w7.html
更新日期:2010/03/01 04:21
方儉
原本懷抱著高度期望的心情去看《±2℃》,結果是非常失望的走出來。如果這是一個符
號遊戲,《±2℃》是充分的利用了數字「2」,在2月22日7點22分首映,冠蓋雲集,包括
中華民國五大院長、企業鉅子、文化媒體、宗教人士,齊聚一堂,讓陳文茜的「文茜小妹
大」登上了大銀幕的劇場版。
我很憂慮在陳文茜的超強魅力下,這部不求甚解的《±2℃》強力放送,只是讓社會陷入
焦慮的情緒,而無實際有效的作為,則會延誤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機會,正如醫病,若病灶
不除,是無法醫治的。如果要全國播放這部電影,影響各界,則更值得三思而後行。
四不一沒有
一、不知所云
《±2℃》東拼西湊了一些影像資料,硬要把2009年當成地球向人類宣告反撲的一年,證
明「暖化=地球末日=人類末日」。若是在電視上看看小成本的新聞評論節目也就罷了,
但若要搬上政治、文化、環保等更高的舞台上,這些拼貼就沒有力量,除了幾米的插畫有
創意感人外,其他若要從事實真相的角度來看,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二、不了解台灣
台灣之所有成為台灣,其脆弱地質與北迴歸線颱風是最重要的地利、天時,從地質條件上
來看,形成的千萬年來就是在暴雨、山崩、土石流中形成今天的台灣,這和暖不暖化沒有
關係,如果沒有這些天時地利,台灣的高山會在1萬2千至3千公尺,那也不會形成這座寶
島。
片中引用台大教授李鴻源的論點,如果北台灣降下1500公釐以上的雨量,石門水庫潰壩,
大台北盆地海拔100公尺以下都不安全,這也過於誇張。
三、不談能源
地球暖化的問題主要源自於能源使用不當,石化能源大量使用,造成二氧化碳累積所致。
台灣的問題出在能源價格被政治扭曲得太厲害,又不徵收能源稅,能源價格偏低,產業根
本沒有提高能源效率、節能減碳的誘因。而政府又盲目擴張「經濟發展」,在這部片子裡
,幾乎沒有看到能源問題,這也是同類型片中少見的。
希望不是為了附和台灣政府當局「核能為低碳能源選項」、「境外碳權買賣」這兩個自欺
欺人的政策,而避開能源不談。
四、不面對真相
台灣的產官學主流力量都主張一昧的「經濟發展」,而不顧環保,更談不上關注全球暖化
的議題,片中兩次提到台塑麥寮六輕會被海平面上升而淹沒,卻不談中油的國光石化計畫
,不亞於六輕,就要在麥寮濁水溪北岸的大城動工,台灣西海岸將失去最後一片自然海岸
線,這是政府的「既定政策」,剛好在2月23日要進行環評現勘。
而台電公司未來10年的發電計畫,將提高25%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這些真相,都是陳文
茜沒有面對的真相,不面對這些真相,如何能夠解決「±2℃」的問題。
沒有人需要負責
看到產官學巨頭齊聚一堂,欣賞以環保為主題的影片,就很想問他們,面對全球暖化這些
事,你們要不要負點責任?你們要做什麼來改變這個世界?《±2℃》只把問題歸諸於「
自1750年以來的工業革命」,好像台灣都完全置身於事外一樣。
我們更希望行政院長吳敦義能夠領導行政院各部會重新檢討產業、能源政策,負起責任。
立法院長王金平應該善用他調合鼎鼐的能力,未來的立法院有節能減碳會期,把相關法律
整理清楚,刪除不節能不減碳的預算。監察院長王建(火宣)應該和監委們好好糾正、彈
劾反環保反節能的官署、官員。司法院長賴英照應該要求所有法院、法官,好好研讀環保
相關法規,檢肅台灣的污染源,加重民刑事責任。
考試院長關中應要求在文官考試、保訓、詮敘等方面,加強環保知能與實踐,讓文官體系
有環保的概念與具體表現。(本文節錄、轉載自《台灣醒報》)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By Caitlin
at 2010-03-06T09:17
at 2010-03-06T09:17

By Connor
at 2010-03-10T22:45
at 2010-03-10T22:45

By Anthony
at 2010-03-15T12:13
at 2010-03-15T12:13

By Hardy
at 2010-03-20T01:40
at 2010-03-20T01:40

By Agnes
at 2010-03-24T15:08
at 2010-03-24T15:08

By Mary
at 2010-03-29T04:36
at 2010-03-29T04:36

By Charlotte
at 2010-04-02T18:04
at 2010-04-02T18:04

By Erin
at 2010-04-07T07:31
at 2010-04-07T07:31

By Connor
at 2010-04-11T20:59
at 2010-04-11T20:59

By Irma
at 2010-04-16T10:27
at 2010-04-16T10:27

By Ursula
at 2010-04-20T23:55
at 2010-04-20T23:55

By Bethany
at 2010-04-25T13:22
at 2010-04-25T13:22

By Leila
at 2010-04-30T02:50
at 2010-04-30T02:50

By Linda
at 2010-05-04T16:18
at 2010-05-04T16:18

By Zenobia
at 2010-05-09T05:46
at 2010-05-09T05:46

By Regina
at 2010-05-13T19:13
at 2010-05-13T19:13

By Catherine
at 2010-05-18T08:41
at 2010-05-18T08:41

By Connor
at 2010-05-22T22:09
at 2010-05-22T22:09

By Madame
at 2010-05-27T11:37
at 2010-05-27T11:37

By William
at 2010-06-01T01:04
at 2010-06-01T01:04

By Wallis
at 2010-06-05T14:32
at 2010-06-05T14:32

By James
at 2010-06-10T04:00
at 2010-06-10T04:00

By Hedda
at 2010-06-14T17:28
at 2010-06-14T17:28

By Joe
at 2010-06-19T06:55
at 2010-06-19T06:55

By Frederica
at 2010-06-23T20:23
at 2010-06-23T20:23

By Steve
at 2010-06-28T09:51
at 2010-06-28T09:51

By Elizabeth
at 2010-07-02T23:19
at 2010-07-02T23:19

By Gary
at 2010-07-07T12:46
at 2010-07-07T12:46

By Joseph
at 2010-07-12T02:14
at 2010-07-12T02:14

By Suhail Hany
at 2010-07-16T15:42
at 2010-07-16T15:42

By Barb Cronin
at 2010-07-21T05:10
at 2010-07-21T05:10

By Suhail Hany
at 2010-07-25T18:37
at 2010-07-25T18:37

By Harry
at 2010-07-30T08:05
at 2010-07-30T08:05

By Candice
at 2010-08-03T21:33
at 2010-08-03T21:33

By Dinah
at 2010-08-08T11:01
at 2010-08-08T11:01

By Sandy
at 2010-08-13T00:28
at 2010-08-13T00:28

By Lydia
at 2010-08-17T13:56
at 2010-08-17T13:56

By Caroline
at 2010-08-22T03:24
at 2010-08-22T03:24

By Zenobia
at 2010-08-26T16:52
at 2010-08-26T16:52

By Ophelia
at 2010-08-31T06:19
at 2010-08-31T06:19

By William
at 2010-09-04T19:47
at 2010-09-04T19:47
Related Posts
智利地震剛過 6.3級地震襲阿根廷

By Puput
at 2010-03-01T12:31
at 2010-03-01T12:31
88倍 or 800倍

By Jessica
at 2010-03-01T08:49
at 2010-03-01T08:49
太平洋地區海嘯警報

By Caroline
at 2010-03-01T01:35
at 2010-03-01T01:35
請教板上做地物的大大

By Rebecca
at 2010-02-28T21:15
at 2010-02-28T21:15
請教板上做地物的大大

By Tracy
at 2010-02-28T19:46
at 2010-02-28T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