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牛進口 不光是衛生署的事 - 生態環境討論

By Harry
at 2009-10-28T00:42
at 2009-10-28T00:42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timmie (自我實踐 分享價值)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暖化] 畜牧業佔溫室氣體排放51%
時間: Wed Oct 28 00:30:10 2009
傳言畜牧業實際上佔溫室氣體排放超過5成而不止18%,終於看到來源了:
世界銀行集團退休的資深環境顧問古德蘭(Rober Goodland),以及現任世界銀行集團
國際金融機構環境專家安昂(Jeff Anhang),共同研究認為每年實際由畜牧業排放的
溫室氣體,應該超過325億噸,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半。
But recent analysis by Goodland and Anhang finds that livestock and their
byproducts actually account for at least 32.6 billion tons of carbon dioxide
per year, or 51 percent of annual worldwide GHG emissions.
註:英文摘自最新一期《看守世界》雜誌 http://www.worldwatch.org/node/6294
公民新聞也提醒政府與民眾吃美國穀物牛肉除了有健康風險外,還有氣候風險要顧。
新聞原文: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4962
美國牛進口 不光是衛生署的事
日期 2009-10-26 15:54:36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在狂牛病陰影未除的情況下,台灣與美國在上周簽下《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將開放
30個月齡以下的美國帶骨牛肉進口。負責談判的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在立法院拍胸脯
向立委保證,開放進口的牛肉「非常安全」;署長楊志良也力挺開放政策到底,直指
「他們(老美)吃老牛、台灣吃嫩牛,台灣還挑三撿四。」(*1)
不過,站在阻止地球暖化的觀點,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甚或是強調用美國牛肉煮
牛肉麵比較有咬勁(*2),不光只關衛生署的事。整件事情,應該也與正在立院推動
《溫室氣體減量法》的主管機關環保署,甚或是應對氣候安全進行整體評估的國安系統,
通通都有關係。
因為,鼓勵民眾吃穀物牛肉,是會加速地球暖化速度的。
畜牧業碳排 約佔全球兩成
2006年,聯合國農糧署(FAO)曾發表一篇報告名為 《畜牧業的長陰影(Livestock’s
Long Shadow) 》,指出全球的畜牧業加總起來,一年約會排放75億噸的溫室氣體,
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8%(*3),也是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1倍。今年十月,
甫自世界銀行集團退休的資深環境顧問古德蘭(Rober Goodland),以及現任世界銀行
集團國際金融機構環境專家安昂(Jeff Anhang),共同檢視與研究聯合國發表的這份
報告後,認為農糧署在許多方面低估了畜牧業的排碳量,他們認為每年實際由畜牧業
排放的溫室氣體,應該超過325億噸,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半,他們並將這樣
的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看守世界(World Watch)》雜誌上(*4)。
而在各類的畜牧業之中,肉牛養殖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污染,是最為人所垢病。
根據瑞典國家飲食署的調查,每生產一公斤的牛肉,大約會排放15-25公斤的溫室氣體、
相較於豬肉的五公斤與雞肉的兩公斤,牛肉相對上是對地球傷害較大的肉品來源(*5)。
瑞典目前正試行食物碳標籤的制度,嘗試把這樣的資訊告訴消費者;像瑞典的漢堡
連鎖店「MAX」,他們的點餐檯除會秀出漢堡的價格外,旁邊還會標明這個漢堡會排放
多少二氧化碳,如招牌漢堡的排碳量就是1.7公斤。這些數據可讓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
除能選擇繼續吃漢堡之外,或許某天會改吃菜單中只排放0.4公斤的綜合沙拉。(*6)。
穀物牛肉 耗水與地力
除了溫室氣體之外,穀物牛肉對於水的需求也大,平均生產一公斤牛肉,就會消耗約
十萬公升的水,是一個人一天建議飲水量的五萬倍。另外,飼料作物與糧食作物之間,
也有爭地的問題。像美國有56%農地,其所收成的作物是要拿來生產牛肉;但根據美國
農業部經濟研究服務處的資料,每十六公斤的穀物,卻只能產生一公斤的牛肉,若以
熱量來看,生產穀物牛肉是非常浪費地力的作法(*7)。
在氣候變遷持續惡化的情況下,糧荒與水荒將會愈來愈嚴重,但原本一公頃的農地
拿來種稻米,可以養活十九個人,若是拿用來種飼料作物生產牛羊肉,則只能養活一到
兩個人。因此,已有為數不少的環保團體或人道團體,近年來都開始鼓吹大眾茹素,
以減少全球富人吃肉、窮人挨餓的情況。
當然,要改變人的飲食習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有科學家正在研究,是否利用
藥丸或基因改良的牧草,能讓牛吃了之後比較好消化,並排放比較少的溫室氣體如甲烷
(*8)。在澳洲也有專家倡議,如能與用牛肉口感差不多的袋鼠肉來取代牛肉(*9),甚至是
乾脆把袋鼠的胃移植到牛的身上,讓牛減少反芻的次數,都是可以考慮的替代方式。
不過,在這些研究還沒出爐之前,照著科學家的建議,每天紅肉攝取量不超過50克(*10),
或者是乾脆就不吃牛肉,也許對於減緩地球暖化是會有貢獻的。這樣的觀點,或許政府在
作美國牛肉進口相關決策時,也該一併考量在內,並應當充份告知人民;這樣才能讓民眾
了解到,吃美國穀物牛肉除了有健康風險外,還有氣候風險要顧。
--
作者: timmie (自我實踐 分享價值)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暖化] 畜牧業佔溫室氣體排放51%
時間: Wed Oct 28 00:30:10 2009
傳言畜牧業實際上佔溫室氣體排放超過5成而不止18%,終於看到來源了:
世界銀行集團退休的資深環境顧問古德蘭(Rober Goodland),以及現任世界銀行集團
國際金融機構環境專家安昂(Jeff Anhang),共同研究認為每年實際由畜牧業排放的
溫室氣體,應該超過325億噸,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半。
But recent analysis by Goodland and Anhang finds that livestock and their
byproducts actually account for at least 32.6 billion tons of carbon dioxide
per year, or 51 percent of annual worldwide GHG emissions.
註:英文摘自最新一期《看守世界》雜誌 http://www.worldwatch.org/node/6294
公民新聞也提醒政府與民眾吃美國穀物牛肉除了有健康風險外,還有氣候風險要顧。
新聞原文: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4962
美國牛進口 不光是衛生署的事
日期 2009-10-26 15:54:36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在狂牛病陰影未除的情況下,台灣與美國在上周簽下《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將開放
30個月齡以下的美國帶骨牛肉進口。負責談判的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在立法院拍胸脯
向立委保證,開放進口的牛肉「非常安全」;署長楊志良也力挺開放政策到底,直指
「他們(老美)吃老牛、台灣吃嫩牛,台灣還挑三撿四。」(*1)
不過,站在阻止地球暖化的觀點,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甚或是強調用美國牛肉煮
牛肉麵比較有咬勁(*2),不光只關衛生署的事。整件事情,應該也與正在立院推動
《溫室氣體減量法》的主管機關環保署,甚或是應對氣候安全進行整體評估的國安系統,
通通都有關係。
因為,鼓勵民眾吃穀物牛肉,是會加速地球暖化速度的。
畜牧業碳排 約佔全球兩成
2006年,聯合國農糧署(FAO)曾發表一篇報告名為 《畜牧業的長陰影(Livestock’s
Long Shadow) 》,指出全球的畜牧業加總起來,一年約會排放75億噸的溫室氣體,
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8%(*3),也是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1倍。今年十月,
甫自世界銀行集團退休的資深環境顧問古德蘭(Rober Goodland),以及現任世界銀行
集團國際金融機構環境專家安昂(Jeff Anhang),共同檢視與研究聯合國發表的這份
報告後,認為農糧署在許多方面低估了畜牧業的排碳量,他們認為每年實際由畜牧業
排放的溫室氣體,應該超過325億噸,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半,他們並將這樣
的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看守世界(World Watch)》雜誌上(*4)。
而在各類的畜牧業之中,肉牛養殖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污染,是最為人所垢病。
根據瑞典國家飲食署的調查,每生產一公斤的牛肉,大約會排放15-25公斤的溫室氣體、
相較於豬肉的五公斤與雞肉的兩公斤,牛肉相對上是對地球傷害較大的肉品來源(*5)。
瑞典目前正試行食物碳標籤的制度,嘗試把這樣的資訊告訴消費者;像瑞典的漢堡
連鎖店「MAX」,他們的點餐檯除會秀出漢堡的價格外,旁邊還會標明這個漢堡會排放
多少二氧化碳,如招牌漢堡的排碳量就是1.7公斤。這些數據可讓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
除能選擇繼續吃漢堡之外,或許某天會改吃菜單中只排放0.4公斤的綜合沙拉。(*6)。
穀物牛肉 耗水與地力
除了溫室氣體之外,穀物牛肉對於水的需求也大,平均生產一公斤牛肉,就會消耗約
十萬公升的水,是一個人一天建議飲水量的五萬倍。另外,飼料作物與糧食作物之間,
也有爭地的問題。像美國有56%農地,其所收成的作物是要拿來生產牛肉;但根據美國
農業部經濟研究服務處的資料,每十六公斤的穀物,卻只能產生一公斤的牛肉,若以
熱量來看,生產穀物牛肉是非常浪費地力的作法(*7)。
在氣候變遷持續惡化的情況下,糧荒與水荒將會愈來愈嚴重,但原本一公頃的農地
拿來種稻米,可以養活十九個人,若是拿用來種飼料作物生產牛羊肉,則只能養活一到
兩個人。因此,已有為數不少的環保團體或人道團體,近年來都開始鼓吹大眾茹素,
以減少全球富人吃肉、窮人挨餓的情況。
當然,要改變人的飲食習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有科學家正在研究,是否利用
藥丸或基因改良的牧草,能讓牛吃了之後比較好消化,並排放比較少的溫室氣體如甲烷
(*8)。在澳洲也有專家倡議,如能與用牛肉口感差不多的袋鼠肉來取代牛肉(*9),甚至是
乾脆把袋鼠的胃移植到牛的身上,讓牛減少反芻的次數,都是可以考慮的替代方式。
不過,在這些研究還沒出爐之前,照著科學家的建議,每天紅肉攝取量不超過50克(*10),
或者是乾脆就不吃牛肉,也許對於減緩地球暖化是會有貢獻的。這樣的觀點,或許政府在
作美國牛肉進口相關決策時,也該一併考量在內,並應當充份告知人民;這樣才能讓民眾
了解到,吃美國穀物牛肉除了有健康風險外,還有氣候風險要顧。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Olive
at 2009-10-28T13:14
at 2009-10-28T13:14

By Andy
at 2009-10-29T01:47
at 2009-10-29T01:47

By Freda
at 2009-10-29T14:19
at 2009-10-29T14:19

By Sandy
at 2009-10-30T02:51
at 2009-10-30T02:51

By Ivy
at 2009-10-30T15:23
at 2009-10-30T15:23

By Caitlin
at 2009-10-31T03:56
at 2009-10-31T03:56

By Faithe
at 2009-10-31T16:28
at 2009-10-31T16:28

By Andy
at 2009-11-01T05:00
at 2009-11-01T05:00

By Andy
at 2009-11-01T17:33
at 2009-11-01T17:33
Related Posts
[新聞] 樓梯設計有趣 66%改走樓梯

By Susan
at 2009-10-27T08:24
at 2009-10-27T08:24
[新聞] 法環保大樓 製造能源自用…還有剩

By Rae
at 2009-10-26T22:05
at 2009-10-26T22:05
黑潮洋流發電 彰顯台灣國際政經戰略地位

By Linda
at 2009-10-26T18:41
at 2009-10-26T18:41
歐盟發豪語 2050年減碳95%

By Irma
at 2009-10-26T16:39
at 2009-10-26T16:39
[情報] 我們的島/農村的真相 10/26 23:00

By Victoria
at 2009-10-26T11:43
at 2009-10-26T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