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天氣無法準確長期預測的瓶頸為何? - 颱風討論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7-12-10T00:14

Table of Contents

: 但是個人仍然是偏向是大氣擴散不佳
: 所以導致空氣污染問題
: 如果今天國內空氣污染問題真的這麼嚴重的話
: 那在大氣擴散良好的時候
: 應該也會有空氣污染的問題
: 但事實並不是如此
: 因為春夏秋可能因為空氣對流旺盛
: 使得整體大氣擴散條件較佳
上面說的沒錯,就南部而言空氣品質轉換的關鍵是大氣擴散條件

即垂直大氣的穩定度─逆溫層

就南部而言,對照斜溫圖的狀況就可以發現,

進入冬半季,地面到1000hPa時常出現輻射逆溫

就像個鍋蓋罩住南部的天空,無法對流向上

加上東面為中央山脈,地形阻礙東北風的流動,水平的風又微弱

污染物就在地面-1000hPa,一直上上下下,舊的出不去,新的一直生成

自然就會越來越嚴重,至於北部,其實多數時候,斜溫圖的狀況地面到850hPa

是適合自由對流的,就沒有污染物積累的問題

北部空氣不好,會伴隨金馬澎也都差,就是俗稱的祖國的善液....

至於中部,中部放球的地方是澎湖,夏天拿來預判雷雨的參考價值還蠻高的

冬天就...,中部的問題應該跟中火脫離不了關係~~~不過也許要有一些觀測數據

才能說服的了決策者
: 換句話說
: 今天的空氣污染排放標準只能做參考而已
: 不能像廢水排放標準是一個定值
: 因為即便你今天的空氣污染排放符合相關的管制標準
: 依樣會被環保署和環保團體釘得滿頭包 (台電幾個重要燃煤電廠就是一個例子)
: 可能會因為最近這幾天大氣擴散條件不佳
: 導致空污嚴重程度上升 (污染物累積)
: 扯遠了
: 因此假設今天我們可以準確預測國內大氣擴散程度
: 理論上就可以提早向國人說明隔天空氣污染程度是否嚴重
: 哪些工廠該降載
: 學校單位是否該取消室外活動的課程...等
: 透過準確地提出大氣擴散條件
: 作為相關指標
: 國內應該做的到才對
: (颱風路徑都可以預測了,每天預測隔天大氣擴散條件應該不是太困難才對)
環保署的網站已經有針對空氣品質的預報了,應該是足夠了

真的要預測擴散條件,理論上應該可以有70-90%的準確度

能見度的預報,跟大氣穩定度有極大的關連性

而這些東西各機場在編TAF時都有相關的預測,

只是民眾願意付出多大的機會成本?

颱風會造成生命財產損失,可是當颱風不如預期程度或超過民眾預期的時候

氣象局是如何被責難的?當這些預測有誤差時,

被降載的工廠、憤怒的民代及一般大眾會用什麼心態看預報這件事?

多做會多錯,那乾脆不做就不錯

: 不過小弟內心一直有一個疑問
: 為什至今全球無法準確預測1年後或者更久10年以後
: 這中間的技術門檻還差了什麼?
: 看板上的文章一直有模式模擬結果的文來讓大家討論
: 但是似乎沒辦法拉得很長
: 就算拉的長
: 可能也是之後幾個月的模擬值
: 但是因為差太遠了
: 所以大家通常不會公布
: 只會在推文中說根據模式模擬
: 往後一個月可能都會是雨天...之類的
: 難道無法把農民曆那種節氣更加準確化嗎?
: 如果可以達到那種程度的話
: 今天我們在空污問題上就可以明確訂出許多標準了
: EX:因幾月幾號擴散條件良好,風速為X m/s,降雨機率為80%,
: 故該日各固定污染源可依照核可空污排放進行排放
: 反之,如果空氣擴散條件很差,則可加嚴空氣污染排放標準
: 想問問至今還缺乏什麼東西
: 導致現今天氣預報準確度無法百分之百
: 且時間不夠長?
1.觀測點分佈的問題

模式的網格點目前最細我的印象是5KM*5KM,如果在這個網格點上,

有測站的實際資料,就可以直接代入到控制方程式中計算,但是海洋、高山

沒有測站該怎麼辦?就以蛙跳法的方式去計算數值,再去計算

預報就是用現有資料去推估未來發展,部分資料還是用估算的再去作計算

誤差就產生了

2.尺度變化問題

模式通常運算的是中尺度以上的天氣變化,常被人們運用的模式

都是在計算縱觀尺度的系統變化,讓預測員參考,可是很多天氣

變化是因為中小尺度的調整而產生的,比方說海陸風效應

比方說午後熱對流,這些都不是單靠電腦能夠運算出來的

3.積雲參數化的影響

正如同第一點所提到的,模式是用觀測資料代入方程式中去運算

可是積雲的消長,根本無法量化,因此學者將積雲的變化

以參數的方式給帶過了

4.誤差值的積累

前三項主要是說明為什麼數值預報會有誤差的情況,

至於原PO問,為什麼頂多參考3天,無法做到長時間的預報呢??

舉例可能會比較好懂,假如有個預報模式,準確度有90%

那麼代入12/9的觀測資料:

12/10的預報準確度會是90%
12/11的預報準確度就是81%
12/12的預報準確度只剩72.9%
12/13的預報準確度僅存65.61%

再算下去,就剩5X%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不做太長天期的預報原因

產出的成品準確度一直發散,只能當作變化方向的參考,

數值預報對於氣象預報最大的價值,在於經過電腦運算,產品是客觀的

不需要預報員用自己的經驗去修正

如果一個資料,需要預報員用自己的經驗做大幅修正,反而喪失數值預報的客觀性

--
如果你覺得資訊有幫助,
請把讚美歸於空軍,沒有空軍不會有我

如果你覺得資訊無用,
責難歸咎於我,學藝不精,抱歉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7-12-10T13:27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7-12-11T02:40
推雨神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7-12-11T15:54
寫得很清楚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7-12-12T05:07
氣象局內部作業模式已經到3公里了,1公里還在開發
中。另外氣象模式跟空污擴散模式是互相獨立,且空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7-12-12T18:20
污模式的初始場比氣象模式要簡化很多,印象中都是
用固定排放源作為初始場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7-12-13T07:34
很多區域模式都已經是高解析度了,但高解析度也有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7-12-13T20:47
其問題就是了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7-12-14T10:00
講個笑話:等 Alpha Zero Weather 問世就不用預報員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7-12-14T23:14
AI及超級電腦革命快來了,精準預測三天內鄉鎮降雨是
有可能,而不只是小說家的戲言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7-12-15T12:27
推,長知識了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7-12-16T01:40
推雨神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7-12-16T14:54
沒有任何一門學問可以像氣象一樣去嘗試預測未來的吧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7-12-17T04:07
經濟也會預測未來啊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7-12-17T17:21
經濟預測誤差也很大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7-12-18T06:34
經濟人為的變因太多了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7-12-18T19:47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7-12-19T09:01
天文的未來就比較好預測 整個世紀份的月食都算出來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7-12-19T22:14
天文 是屬於長時間變動的 只是在我們有生之年 無法
察覺到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7-12-20T11:27
生物學也可以預測未來(演化)但也是有生之年無法察覺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7-12-21T00:41
天文比較單純的是宇宙大多是空的,天體可以視為質點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12-21T13:54
用力學模型就能很準確預測出天體相對位置,日月食,
雖然準確度會隨時間發散但時間尺度對人類歷史而言是
相對很長的。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7-12-22T03:07
氣象學就不一樣,交互作用太多,模式預報很難準確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7-12-22T16:21
三體表示:來預測我啊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7-12-23T05:34
絕對不只是個推!         加推樓上三體 XD

詢問一個氣旋系統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7-12-09T22:50
今天在氣象局風場模擬的動畫裡面,看到台灣中部出現一個小小的氣旋,如下圖: https://i.imgur.com/R0jFHbZ.png 感覺像是因為東北季風碰到地形產生的,想請問這樣的系統有沒有特別的名稱? 還有一旦形成的話會對天氣造成特別的影響嗎? (比如說降雨增加之類的) -- 首次貼文,若有 ...

哪個天氣app預報的比較準?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7-12-09T09:37
如題 鑒於最近許多天氣APP上架 像是奇摩氣象、氣象通、台灣氣象衛星、觀天氣、WU Weather等等... 想問對於各位大氣迷而言 哪個APP預測較為精準? 哪個APP資料較為全面與客觀? 哪個APP資料較為專業? 謝謝 謝謝 - ...

明德水庫快見底 107年春耕拉警報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7-12-09T01:31
(一)新聞標題 明德水庫快見底 107年春耕拉警報 (二)新聞內容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8日電) 苗栗水情拉警報,明德水庫蓄水率跌破2成4,創24年來同期新低,由於氣象局預估未 來3個月雨量偏少,明年春耕灌溉用水不樂觀,苗栗農田水利會建議農民提早申辦休耕。 經濟部水利署將 ...

至今天氣無法準確長期預測的瓶頸為何?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7-12-08T23:46
小弟是環境工程系畢業的 因為台灣空氣污染這一塊與氣候息息相關 雖然許多人認為今天台灣的空氣污染與國內移動污染源和固定污染源息息相關 這個觀點雖然沒有錯 但是個人仍然是偏向是大氣擴散不佳 所以導致空氣污染問題 如果今天國內空氣污染問題真的這麼嚴重的話 那在大氣擴散良好的時候 應該也會有空氣污染的 ...

請問這天氣現象是何種名稱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7-12-08T21:10
不確定這裡能不能問,如有違反請告知,感謝 https://i.imgur.com/AQkwFSX.jpg 這張照片是多年前去中國黃山拍的 (7月下旬 下午4點半) 乍很像看有點像彩虹,但是太陽、我和虹圈(?)三著是成一直線 虹圈(?)是在我所在的平面之下 (我當時在嶺線上,山下有雲海) 想請問這是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