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瑪共伴分析10/3 - 颱風討論

By Tracy
at 2009-10-04T00:06
at 2009-10-04T00:06
Table of Contents
開頭先說一下,這篇文章猜測性質居多@@ 蠻可能會不準的.....
這幾天新聞沸沸揚揚的講了很多關於"共伴效應"這個東西
板上也有跟大家略微做一些簡單分享,這篇會再更詳細跟大家說明"共伴效應"
並且對芭瑪的共伴做一些簡單的預測分析 :)
前幾天跟大家提到一個觀念,這個季節颱風在巴士海峽,或甚至是更遠一點的呂宋北部
北部東半部地區仍然不能輕忽共伴效應所帶來的豪大雨
但同時,共伴出現=\=嚴重災情的出現,否則歷史上因共伴而造成嚴重災情的颱風不會這麼少
氣象局其實對共伴效應做了蠻多的統計分析,可以當作不錯的參考
而在下也另外參考了過去幾次著名共伴效應的天氣圖,
希望可以更準確的來預測分析這次芭瑪的共伴效應
關於路徑分析的部分這裡就不多提了,
不過颱風路徑和位置確實會嚴重影響到分析的準確性就是XD
芭瑪颱風目前仍在呂宋島北端,在未來24~48小時之內的動態應該稍微單純一些
會由西北漸漸偏北在巴士海峽一帶緩慢移動
今天中秋節在北部東北部東部一帶有些許的降雨出現,不過雨勢並不明顯,
今日雨量比較大的區域在宜蘭地區,山區到目前為止有近百mm的降雨量出現
不過今天只是蠻單純的東北風影響,頂多是颱風讓東北風強度更強一些
還沒有颱風的暖濕空氣與東北季風出現明顯的輻合線(也就是冷暖空氣大戰)在台灣上空
也就是所謂的共伴效應出現
明天開始這個狀況會不太一樣了 颱風外圍的東南風氣流會逐漸北上與東北風交會
輻合線應該會離台灣更近一點,加上外圍環流漸漸北上過來,整體天氣會比今天更差一點
台北基隆宜蘭花蓮的雨應該會比今天更多,
而台東和恆春半島在外圍環流漸漸飄上來的狀況下也會有些降雨出現
不過總體而言,明天白天狀況應該還好,在一些共伴的著名地點會出現比較大的雨勢之外
其他地方累積雨量應該不會太多
(著名地點像是在陽明山區,基隆河中上游,北海岸,宜蘭淺山地區,花東的局部地區....
不過明天台東可能還好,應不會有太大的降雨)
而接著明晚開始到後天這一段時間,將會是共伴比較關鍵的時間點,
北方會有另一道鋒面南下,預估冷暖空氣兩道勢力將在台灣上空交會
不過共伴強度到底會多強呢? 在參考過過去天氣圖以及預想未來可能的天氣圖後,
感覺應該不至於像幾個災害性共伴的颱風一樣那麼恐怖
預測中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威力並沒有很強,颱風本身環流也不像瑞伯這麼靠近
就氣壓梯度力而言可能不會很大
觀察過往幾個著名共伴的颱風,1020等壓線幾乎都有壓到大概30N附近(120E的地方)
這次颱風看來沒有這個狀況(幾個數值預報對冷高壓的預報都沒有這樣)
(這也不是說冷空氣越強對共伴越好,太強可能會把輻合帶推離台灣
或者說直接殺死颱風....)
不過整個輻合線還是會在台灣上空就是,仍然要注意豪大雨的發生
尤其是在上述幾個共伴熱門地點的雨量應該還是會頗大的
日雨量(24hr)冠軍在300~400mm附近可能仍然會出現 (這只是猜測...)
還是提醒大家注意
而之後的共伴狀況就要看颱風的走向了,如果六號颱風逐漸往東移出,
共伴的強度應該會減弱,相反的,如果繼續往台灣靠近過來,就不一定囉
再來後面幾天的共伴狀況同樣和颱風路徑關係很大,這邊也先不做猜測啦
--
這幾天新聞沸沸揚揚的講了很多關於"共伴效應"這個東西
板上也有跟大家略微做一些簡單分享,這篇會再更詳細跟大家說明"共伴效應"
並且對芭瑪的共伴做一些簡單的預測分析 :)
前幾天跟大家提到一個觀念,這個季節颱風在巴士海峽,或甚至是更遠一點的呂宋北部
北部東半部地區仍然不能輕忽共伴效應所帶來的豪大雨
但同時,共伴出現=\=嚴重災情的出現,否則歷史上因共伴而造成嚴重災情的颱風不會這麼少
氣象局其實對共伴效應做了蠻多的統計分析,可以當作不錯的參考
而在下也另外參考了過去幾次著名共伴效應的天氣圖,
希望可以更準確的來預測分析這次芭瑪的共伴效應
關於路徑分析的部分這裡就不多提了,
不過颱風路徑和位置確實會嚴重影響到分析的準確性就是XD
芭瑪颱風目前仍在呂宋島北端,在未來24~48小時之內的動態應該稍微單純一些
會由西北漸漸偏北在巴士海峽一帶緩慢移動
今天中秋節在北部東北部東部一帶有些許的降雨出現,不過雨勢並不明顯,
今日雨量比較大的區域在宜蘭地區,山區到目前為止有近百mm的降雨量出現
不過今天只是蠻單純的東北風影響,頂多是颱風讓東北風強度更強一些
還沒有颱風的暖濕空氣與東北季風出現明顯的輻合線(也就是冷暖空氣大戰)在台灣上空
也就是所謂的共伴效應出現
明天開始這個狀況會不太一樣了 颱風外圍的東南風氣流會逐漸北上與東北風交會
輻合線應該會離台灣更近一點,加上外圍環流漸漸北上過來,整體天氣會比今天更差一點
台北基隆宜蘭花蓮的雨應該會比今天更多,
而台東和恆春半島在外圍環流漸漸飄上來的狀況下也會有些降雨出現
不過總體而言,明天白天狀況應該還好,在一些共伴的著名地點會出現比較大的雨勢之外
其他地方累積雨量應該不會太多
(著名地點像是在陽明山區,基隆河中上游,北海岸,宜蘭淺山地區,花東的局部地區....
不過明天台東可能還好,應不會有太大的降雨)
而接著明晚開始到後天這一段時間,將會是共伴比較關鍵的時間點,
北方會有另一道鋒面南下,預估冷暖空氣兩道勢力將在台灣上空交會
不過共伴強度到底會多強呢? 在參考過過去天氣圖以及預想未來可能的天氣圖後,
感覺應該不至於像幾個災害性共伴的颱風一樣那麼恐怖
預測中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威力並沒有很強,颱風本身環流也不像瑞伯這麼靠近
就氣壓梯度力而言可能不會很大
觀察過往幾個著名共伴的颱風,1020等壓線幾乎都有壓到大概30N附近(120E的地方)
這次颱風看來沒有這個狀況(幾個數值預報對冷高壓的預報都沒有這樣)
(這也不是說冷空氣越強對共伴越好,太強可能會把輻合帶推離台灣
或者說直接殺死颱風....)
不過整個輻合線還是會在台灣上空就是,仍然要注意豪大雨的發生
尤其是在上述幾個共伴熱門地點的雨量應該還是會頗大的
日雨量(24hr)冠軍在300~400mm附近可能仍然會出現 (這只是猜測...)
還是提醒大家注意
而之後的共伴狀況就要看颱風的走向了,如果六號颱風逐漸往東移出,
共伴的強度應該會減弱,相反的,如果繼續往台灣靠近過來,就不一定囉
再來後面幾天的共伴狀況同樣和颱風路徑關係很大,這邊也先不做猜測啦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Freda
at 2009-10-06T20:36
at 2009-10-06T20:36

By Hazel
at 2009-10-09T17:05
at 2009-10-09T17:05

By Joseph
at 2009-10-12T13:35
at 2009-10-12T13:35

By Ethan
at 2009-10-15T10:05
at 2009-10-15T10:05

By Jake
at 2009-10-18T06:34
at 2009-10-18T06:34

By Poppy
at 2009-10-21T03:04
at 2009-10-21T03:04

By Charlotte
at 2009-10-23T23:34
at 2009-10-23T23:34

By Agnes
at 2009-10-26T20:03
at 2009-10-26T20:03

By Margaret
at 2009-10-29T16:33
at 2009-10-29T16:33

By Aaliyah
at 2009-11-01T13:02
at 2009-11-01T13:02

By Lydia
at 2009-11-04T09:32
at 2009-11-04T09:32

By Kumar
at 2009-11-07T06:02
at 2009-11-07T06:02

By Ida
at 2009-11-10T02:31
at 2009-11-10T02:31

By Caroline
at 2009-11-12T23:01
at 2009-11-12T23:01

By Sandy
at 2009-11-15T19:30
at 2009-11-15T19:30

By Ophelia
at 2009-11-18T16:00
at 2009-11-18T16:00

By Necoo
at 2009-11-21T12:30
at 2009-11-21T12:30

By Regina
at 2009-11-24T08:59
at 2009-11-24T08:59

By Caitlin
at 2009-11-27T05:29
at 2009-11-27T05:29

By Blanche
at 2009-11-30T01:59
at 2009-11-30T01:59

By Elma
at 2009-12-02T22:28
at 2009-12-02T22:28

By Victoria
at 2009-12-05T18:58
at 2009-12-05T18:58

By Xanthe
at 2009-12-08T15:27
at 2009-12-08T15:27

By Daph Bay
at 2009-12-11T11:57
at 2009-12-11T11:57

By Anonymous
at 2009-12-14T08:27
at 2009-12-14T08:27

By Kyle
at 2009-12-17T04:56
at 2009-12-17T04:56

By Lydia
at 2009-12-20T01:26
at 2009-12-20T01:26

By Oscar
at 2009-12-22T21:56
at 2009-12-22T21:56

By Hedy
at 2009-12-25T18:25
at 2009-12-25T18:25

By Yuri
at 2009-12-28T14:55
at 2009-12-28T14:55

By Necoo
at 2009-12-31T11:24
at 2009-12-31T11:24

By Jacob
at 2010-01-03T07:54
at 2010-01-03T07:54

By Cara
at 2010-01-06T04:24
at 2010-01-06T04:24

By Iris
at 2010-01-09T00:53
at 2010-01-09T00:53

By Ethan
at 2010-01-11T21:23
at 2010-01-11T21:23

By Bethany
at 2010-01-14T17:52
at 2010-01-14T17:52

By Linda
at 2010-01-17T14:22
at 2010-01-17T14:2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0-01-20T10:52
at 2010-01-20T10:52

By Dora
at 2010-01-23T07:21
at 2010-01-23T07:21

By Valerie
at 2010-01-26T03:51
at 2010-01-26T03:51

By Candice
at 2010-01-29T00:21
at 2010-01-29T00:21

By Eartha
at 2010-01-31T20:50
at 2010-01-31T20:50

By Tracy
at 2010-02-03T17:20
at 2010-02-03T17:20

By David
at 2010-02-06T13:49
at 2010-02-06T13:49

By Belly
at 2010-02-09T10:19
at 2010-02-09T10:19
Related Posts
芭瑪 海上颱風警報 第7報

By Regina
at 2009-10-03T23:39
at 2009-10-03T23:39
早期侵颱四組颱風名稱(約近30年前出版)

By Linda
at 2009-10-03T21:30
at 2009-10-03T21:30
颱風警戒期間大氣科學板常見問題整理

By Jack
at 2009-10-03T21:30
at 2009-10-03T21:30
芭瑪 海上颱風警報 第6報

By Caroline
at 2009-10-03T20:41
at 2009-10-03T20:41
17號颱風parma #4

By Andrew
at 2009-10-03T18:31
at 2009-10-03T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