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季風-梅雨鋒面的強大武器(賈新興) - 颱風討論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4-05-09T13:57

Table of Contents

賈新興博士談西南季風,供大家參考囉~

http://www.tenki.tw/company/news/main.php?id=502

時序進入5月,也就是台灣的梅雨季節,每年到了此時氣象預報人員最關注的就是北半球
夏季西南季風建立的時間點,因為西南季風的建立不但代表了季節的轉換,由冬天型態正
式轉變成夏天型態,西南季風建立後會夾帶大量的暖濕水氣北上進入亞洲陸地,對於台灣
的梅雨降雨狀況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一般人比較耳熟能詳的是冬天大陸冷高壓所帶來的東北季風,對於夏天的西南季風反
而不太了解。根據天氣風險管理公司氣象總監賈新興博士的解說,所謂的「季風」是因為
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的比熱不同,加上太陽直射地球表面的區域隨著地球公轉而出現季節
性的南北移動,而形成大範圍的海陸溫度差,因此導致大尺度範圍空氣流動的結果。

陸地因為比熱小,吸收太陽輻射熱量後不易保留,地表溫度易冷也易熱,每年冬天太
陽直射區域往南半球移動,北半球陸地吸收的太陽輻射熱量減少,地表溫度偏冷而形成大
範圍的冷高壓區域,相對的海水比熱較大,吸收太陽輻射熱量後比較容易保留,海水溫度
變化的幅度較慢也較小,跟陸地地表相比顯得溫暖許多,因此形成氣壓較低的低壓區,於
是風的流向就會由陸地上的高壓區吹向海洋上的低壓區,而且北半球的高壓環流方向是順
時針旋轉,來到台灣附近時地風向是東北風向,所以就形成了來自大陸冷高壓的冬季「東
北季風」。

到了每年5月份開始,隨著太陽直射區域逐漸從南半球北上,北半球陸地吸收的太陽
輻射熱量增加,溫度迅速增暖,地表氣壓下降,逐漸由原本冬天的高壓區轉變為低壓區,
海洋的溫度變化較慢,跟陸地相比增溫的速度沒有那麼快,於是變成了相對來說氣壓較高
的高壓區,大尺度風向因為高低壓區域的變化而出現大幅轉變,變成由海洋吹向陸地,並
且夾帶了大量的潮溼空氣進入陸地成雲降雨,因為北半球的低壓是逆時針的環流,所以在
低壓區南側,也就是印度洋、中南半島到南海、台灣一帶會盛行西南風或偏南風向的氣流
,成為了夏季「西南季風」的由來。

因為西南季風來自海洋,夾帶豐沛的水氣,一但跟北方南下的鋒面系統配合在一起,就會
造成活躍的對流雲系以及大量的降雨,因此進入5~6月份的梅雨季節後,氣象預報人員就
會特別關注西南季風建立的狀況,每當西南季風建立,鋒面南下影響台灣時跟夾帶豐沛水
氣的季風氣流配合,很容易在台灣西半部的迎風面山坡區域降下豪大雨。同時在這個季節
北邊的冷空氣已經逐漸減弱消退,跟南方的暖濕空氣勢力相當,造成鋒面移動緩慢,鋒面
走得慢雨又下得多,造成災害的可能性就會大為增加,這也是梅雨鋒面最可怕的特點之一

除了西南季風之外,大家在看氣象報告的時候常常會聽到「西南氣流」這個名詞,根
據賈新興博士的說明,氣象學術界對於西南氣流其實沒有太明確的定義,西南氣流跟西南
季風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兩者的空間尺度規模差異明顯,西南季風的源頭是東非馬達加斯
加島附近的索馬利亞噴流,空間尺度橫跨印度洋一直到太平洋西部,範圍非常大而且持續
的時間是以月來計算的。西南氣流則是時間較短,且規模範圍較小的局部現象,持續時間
大約是數天,橫跨的範圍大約在數百到1~2千公里左右,而且通常會有天氣系統配合,例
如透過颱風之類的系統所引發。如果說西南季風是一個長時間大範圍的舞台背景,那麼西
南氣流就是其中時間較短但是比較激情的劇情橋段,需要有天氣系統這個「演員」來擔綱
演出。西南氣流雖然持續時間短,但是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引發劇烈降雨帶來災害,因此一
但預測有西南氣流發生的機會時,務必要特別提高警覺。

既然西南季風帶來的水氣是梅雨鋒面劇烈降雨的重要原因,那麼今年的西南季風大約
會在何時正式建立呢?賈新興博士分析指出,西南季風達到正式的「ON-SET」有一個比較
明確的定義型態,共有3支氣流共同合成西南季風。最主要的一支就是前面提到的,遠從
東非的索馬利亞噴流跨過赤道以及北印度洋後,再傳播到中南半島以及南海的大尺度氣流
,另外兩支較小的氣流分別是來自印尼附近的跨赤道氣流以及菲律賓東方順著太平洋高壓
邊緣北上的氣流,當這3支氣流到齊的時候,就是西南季風正式建立的時間點。依照現在
的中長期預測來看,今年要正式達成這樣的形態可能要等到5月下旬,也就是5月20號以後
機會比較大,等到西南季風建立,正式而典型的梅雨鋒面就有機會影響台灣。賈博士同時
也提醒,從短期內的預報來看,下週初(5月12日後)還是會有新一波鋒面接近台灣,雖然
預報資料顯示西南季風尚未建立,但是鋒面上仍會有較旺盛的對流系統發展機會,因此還
是要特別留意下週初的鋒面系統對台灣的影響情況。

4月下旬時美國南部受到了強烈龍捲風侵襲而造成嚴重的災害,雖然在台灣龍捲風發生的
規模以及次數都沒有像美國這麼可怕,不過有時候還是會造成災害跟損失,2011年5月在
新北市新店就出現過一次相當明顯的龍捲風,當時的影像畫面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賈博士特別引述了文化大學大氣系劉清煌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指出,以陸地上的觀測
資料分析來看,台灣最常發生龍捲風的月份是每年的5~7月,剛好是在梅雨季期間,對流
雲團活躍度最大的季節,一天當中最可能發生龍捲風的時間則是在下午的3~6點,也正好
是陸地上熱力對流效果最旺盛的時段,這兩點跟龍捲風的發生需要強烈對流運動的條件相
當符合。至於台灣龍捲風最常出現的地區則是集中在西南部的平原區上,主要是這邊地勢
較為平緩,比較適合龍捲風的醞釀發生有關。時間來到5月,即將進入統計分析上台灣最
容易發生龍捲風的一段時間,每當有鋒面要通過,可能造成旺盛對流系統發展的時候,都
要多加留意是否有龍捲風發生的情況,龍捲風來得急去得快,影響範圍小且時間短,但是
威力強大,很容易造成局部性、破壞性的災害,不得不防。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天氣小觀:南亞高壓奮起,東亞標準的梅雨鋒面登場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4-05-07T11:36
這兩天的鋒面,在低層是冷高壓的東北風天下,東北部雨勢不斷, 而在中層,則有明顯的冷暖鋒面交界的情況, 太平洋高壓北側與西風槽對尬, 西風槽後的西北氣流帶來冷空氣, 太平洋高壓則提供東風輻合, 西北氣流的冷空氣從蒙古一帶下來, 遇上從中南半島上空過來的暖溼東風, 所以從衛星雲圖上可以看到很明顯的高空雲帶從華南到 ...

星期五南投拍婚紗照請求分析天氣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4-05-07T08:27
原預定5/9要前往南投日月潭、暨大附近外拍婚紗照,氣象局好像是說降雨大概是到週四,想請問星期五的降雨機率跟降雨形態。 原本婚紗公司是說早上在棚內拍,預計中午過後在往日月潭外拍,請問下午的天氣是否會比較不穩定?會建議外拍改一早出發,結束後改棚內拍攝嗎 謝謝大家的幫忙 - ...

鋒面徘徊到週四,週五起鋒面北移~2014/05/06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4-05-06T17:26
昨天鋒面系統南下後如預期開始在華南沿海到台灣一帶徘徊, 沿著鋒面帶上持續有降雨雲層發展東移經過台灣上空, 造成昨天到今天台灣大部分地方都是陰有陣雨的天氣型態, 中部以北地區降雨較為明顯, 尤其是山區因為地形的舉升效果配合,降雨比平地要來得大, 光是今天凌晨到下午在南投合歡山區已經累積超過100毫米的 ...

鋒面接近中,深夜起降雨陸續增多~2014/05/04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4-05-04T17:07
今天台灣附近雖然雲層不少,空氣潮濕悶熱, 但是有可能是氣流方向跟台灣地形比較and#34;平行and#34;的關係(南北向), 降雨的狀況反而沒有昨天偏東風跟中央山脈直角對撞來得明顯, 雲量多也讓陽光熱力稍弱,山區的熱對流發展也沒有昨天旺盛, 天氣往往就是這麼奧妙,看似會不好,卻出人意料的穩定。 不 ...

明天天氣不穩定,晚間鋒面影響~2014/05/03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4-05-04T00:08
雖然台灣附近沒有明顯的天氣系統, 但是受到東南風到偏南風帶來暖濕水氣的影響, 今天周六如預期的天氣並不穩定, 迎風面東半部一整天有下雨的狀況,西半部山區午後則有明顯的熱對流發展, 整個台灣上空以及周邊都有不少的降雨雲層活動消長,還蠻熱鬧的, 下午開始在南海北部發展的一個大範圍對流雲團逐漸往台灣西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