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汁 —— 下一個再生能源作物 - 生態環境討論

By Kelly
at 2009-09-05T09:36
at 2009-09-05T09:36
Table of Contents
來源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1/109/1q8ud.html
更新日期:2009/09/01 15:24 張桂芳編譯;陳維婷審校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每年高達幾十萬噸的西瓜因?瑕疵或是形狀怪異而遭到丟棄。最近美國科學家發現了這個美味多汁的夏日寵兒,除了食用以外還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作用。他們發現西瓜還可以製造生質燃料乙醇。
每年近20%的西瓜因上不了臺面而被留在原地任其腐爛,最後又再度回到大地的懷抱。有鑒于此,美國農業部的研究團隊著手研究這些遭廢棄的西瓜汁液是否有任何潛在的利用價值。研究結果發現西瓜的汁液很容易當作其他有用的產品,例如「稀釋劑、原料、氮添加劑」等等。西瓜除了上述用途以外,還可從中萃取左旋精氨酸。
西瓜因富含氨基酸,其易發酵的糖分為酵母發酵時所需氮提供了來源,以及生產有助於維護前列腺功能健康的番茄紅素保健食品,是一種即經濟又具有健康功能的平價水果。
萃取化合物之後剩餘的西瓜汁液即可讓它發酵並製成清潔能源乙醇。儘管相較於其他生質作物,西瓜可產出的生質燃料非常有限,每公頃8.4噸滯銷的西瓜約可生產每公頃220公升的乙醇。與原本只能當作肥料使用或遭到丟棄的命運相比,這項發現不僅能提供乙醇燃料為農場自用,還可以為農民帶來額外的收入。
這一研究的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年這些農民辛苦種植幾十萬噸的醜瓜,原本因?無法銷售而慘遭棄置,現在證實可能搖身變成大有可?的再生能源。尤其當西瓜本身易發酵的糖分添加入其他生質作物,作?製造乙醇不可或缺發酵過程中的催化劑,可以大大減低生質燃料原料的成本。
最後,建議使用西瓜汁製成的生質燃料作?您下一部汽車的燃料。
不斷的向內求 就能發現到很簡單的生活 卻很大的滿足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1/109/1q8ud.html
更新日期:2009/09/01 15:24 張桂芳編譯;陳維婷審校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每年高達幾十萬噸的西瓜因?瑕疵或是形狀怪異而遭到丟棄。最近美國科學家發現了這個美味多汁的夏日寵兒,除了食用以外還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作用。他們發現西瓜還可以製造生質燃料乙醇。
每年近20%的西瓜因上不了臺面而被留在原地任其腐爛,最後又再度回到大地的懷抱。有鑒于此,美國農業部的研究團隊著手研究這些遭廢棄的西瓜汁液是否有任何潛在的利用價值。研究結果發現西瓜的汁液很容易當作其他有用的產品,例如「稀釋劑、原料、氮添加劑」等等。西瓜除了上述用途以外,還可從中萃取左旋精氨酸。
西瓜因富含氨基酸,其易發酵的糖分為酵母發酵時所需氮提供了來源,以及生產有助於維護前列腺功能健康的番茄紅素保健食品,是一種即經濟又具有健康功能的平價水果。
萃取化合物之後剩餘的西瓜汁液即可讓它發酵並製成清潔能源乙醇。儘管相較於其他生質作物,西瓜可產出的生質燃料非常有限,每公頃8.4噸滯銷的西瓜約可生產每公頃220公升的乙醇。與原本只能當作肥料使用或遭到丟棄的命運相比,這項發現不僅能提供乙醇燃料為農場自用,還可以為農民帶來額外的收入。
這一研究的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年這些農民辛苦種植幾十萬噸的醜瓜,原本因?無法銷售而慘遭棄置,現在證實可能搖身變成大有可?的再生能源。尤其當西瓜本身易發酵的糖分添加入其他生質作物,作?製造乙醇不可或缺發酵過程中的催化劑,可以大大減低生質燃料原料的成本。
最後,建議使用西瓜汁製成的生質燃料作?您下一部汽車的燃料。
不斷的向內求 就能發現到很簡單的生活 卻很大的滿足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Sierra Rose
at 2009-09-09T20:35
at 2009-09-09T20:35

By Erin
at 2009-09-14T07:34
at 2009-09-14T07:34
Related Posts
災後 談談養殖漁業≠超抽地下水

By Hazel
at 2009-09-04T18:38
at 2009-09-04T18:38
分享「國土計畫法(草案)公聽會」(北、 …

By Jake
at 2009-09-04T01:10
at 2009-09-04T01:10
涉貪 竹縣環保官員遭約談

By Olga
at 2009-09-03T12:44
at 2009-09-03T12:44
「從香港學運到中國市民社會與環保運動」盧思騁講座

By Mary
at 2009-09-02T17:05
at 2009-09-02T17:05
台灣本世紀末 逾一成國土將泡水中

By Belly
at 2009-09-02T11:36
at 2009-09-02T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