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景嶺的自由紀念塔? - 香港

By Kyle
at 2011-05-10T02:49
at 2011-05-10T02:4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imth022002 (大白)》之銘言:
: 感謝您
: 我知道已經拆遷到厚德村 所以也會去那看看
: 但是我想知道原址範圍大概在哪裡?
: 是在調景嶺地鐵站旁嗎?
: 關於自由紀念塔我是在
: 台師大 歷史系 林芝諺,冷戰下中華民國的難民政策—以香港調景嶺營難民為中心的討論
: 這篇看到的。
: 不過一直找不到該點在哪裡?
: 有本地人知道嗎?謝謝
: 或是可否告知哪裡還可以看到當時風貌的地方(如紀念館等等)
調景嶺原址範圍 大概在現時將軍澳的"健明村"一帶 鄰近調景嶺地鐵站
但那裡並沒留下什麼原址遺跡 不過 應該起碼有以下2項紀念原調景嶺的相關建築
1. 一幅逾12米高的護土牆上,加上一幅名為「景嶺春秋」,描劃調景嶺變遷的石浮雕
2. 一座仿調景嶺平房風格的塔樓,塔樓地面嵌放了一些調景嶺清拆前拍攝的風物照片
以上相關資料來自房委會以下網頁,內有較詳細的介紹:
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b5/aboutus/resources/archivepublications/housingdimension/0,,3-0-7585-7588_1,00.html
縮網址 http://0rz.tw/RRLGh
然而 要找貨真價實的原調景嶺時期遺留建築物 倒也未致於完全沒有 只是 並非一般民宅
位於山上 寶琳南路的普賢佛院 該建築物 原是以前的調景嶺警署
據悉 這就是原調景嶺最後的建築物
據說從健明村旁的「晾衣服山坡」上山 很快就到達
(我沒去過 這路線是從網上的踏青客得知 我也不清楚那個「晾衣服山坡」在哪
但看google衛星圖 普賢佛院(原調景嶺警署) 的確距離健明村不遠 只隔一段不長的山路)
(那段山路繼續走 還有些古老建築物遺跡(歷史早於調景嶺眷村) 也可算是調景嶺周邊景點
那些周邊景點主要包括:魔鬼炮台、茅湖山廢堡
但這些景點實在和調景嶺眷村那段歷史沒甚關係 如果不喜遠足踏青 可以省點腳力不用去
但如果有興趣去遊覽一下 在網上也可以找到不少遠足客分享的相關心得)
至於紀念調景嶺昔日風貌和相關歷史的紀念館之類 印象中好像沒有
也應該很難指望香港政府官方在這方面多做什麼
當初拆遷之時 官方對之就根本不想保育什麼 清拆得很徹底
基本上 就是想一併抹去昔日調景嶺的種種 不讓它留痕
畢竟 那裡對97後的香港來說 是政治十分敏感和不正確的一塊
另外 你說的"自由紀念塔" 是指以下這個?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earch_meta.jsp?xml_id=0006446103
內文說是位於原調景嶺第三區半山上
我猜 可能已在清拆行動中灰飛煙滅......
不過 你不妨找一些當年調景嶺的在地人再問問 我在下文向你提議一些聯絡途徑
--------------------------------------
而至於所謂拆遷到厚德村 應該只是遷人(部份原調景嶺眷村居民) 並不含原址遺跡
不過 倒是有一些本來位於原調景嶺的學校 被安排遷到將軍澳各地
建議不妨嘗試聯絡那些來自原調景嶺的學校
如果能採訪到這些學校以及當中一些老職工和舊校友 也許可以得到不少有用的資料
我知道以下3所中學 都是來自原調景嶺
(原調景嶺還曾經存在過其他學校 不僅這3間 而其他昔日原調景嶺學校 當中不少已關校)
遷至厚德村:
天主教鳴遠中學(舊稱:鳴遠中學) http://www.mingyuen.edu.hk/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舊稱:信義中學、慕德中學) http://www.qmss.edu.hk/
遷至康盛花園:
景嶺書院(舊稱:調景嶺中學) http://www.kingling.edu.hk/
以上3所學校 以前都曾經在原調景嶺辦學幾十年 曾經辦過幼稚園、小學、中學
調景嶺拆卸後 好像都只剩下中學部遷到將軍澳各地
據聞 昔日於上述3校之中 以調景嶺中學和國民政府關係最密切 性質類似國立學校
另外2校雖是教會辦學 但基本上 當年調景嶺的學校皆是親國民政府的 只是政治深淺問題
以下連結有些關於調景嶺中學(現:景嶺書院)的今昔歷史資料
http://www.fed.cuhk.edu.hk/history/history/school.PDF
節錄今昔辦學方針:
昔-培植反共復國人才,維護與發揚中華文化,期能團結僑胞完成復國大業
今-為香港社會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培養優秀人才
節錄今昔校歌歌詞:
昔-我們是國家的干城 我們是民族的棟樑......雪恥復國義不讓 趁著青春回故鄉
今-我們是社會的中堅 我們是國家的棟樑......我們都是好青年 努力學習邁向前
照片中 舊校舍內那些國旗、政治標語、國父&蔣公畫像 足見這所學校當年濃厚的民國色彩
今日的新校舍 當然已經完全不見那些民國事物 不過 這所學校現在的校徽 仍有一顆梅花
然而 原調景嶺那一塊歷史 於現今香港來說 畢竟有點敏感 不知那些校方是否願意和你談
所以 另外也不妨再循其他途徑尋找一些昔日生活在原調景嶺的人士
有些舊居民都有在網上懷念昔日調景嶺種種 他們也可能可以供給你不少有用的資料
例如以下的調景嶺原居民blog和調景嶺之友facebook
http://hk.myblog.yahoo.com/renniesmill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38511025557
--------------------------------------
另外 雖然香港政府沒有對調景嶺做什麼保育動作
但是官方媒體香港電台(RTHK) 倒有製作一些相關的電視特輯 有助了解調景嶺昔日風貌
(香港電台(RTHK)是政府經營的電子媒體 但具有編輯自主權
除電台以外 另有電視製作部製作電視節目在民營電視台播出)
例如以下2個電視特輯 (有中文字幕)
97前製作的:再造的空間 - 調景嶺2.3事
(張艾嘉旁述 內有訪問成長於調景嶺的港星陳玉蓮 和曾經在此就學的周潤發)
Part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zs-VyGHWT8
Part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Z4KAOa0q9g
近期製作的:香港歷史系列 (II) 第八集 調景嶺歲月
Part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uKywInDcBw
Part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wSVjmrU0dw
(有介紹我上文提及的舊調景嶺警署遺留建築物)
節目官網(有內容介紹和相關照片)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historyhk2&d=2011-01-28&p=4960&e=122274&m=episode
縮網址 http://0rz.tw/RSqYo
--------------------------------------
想緬懷調景嶺昔日風貌及那段歷史 相信以後主要都是要靠民間努力傳承了
我不是調景嶺人 只是對這一塊頗有興趣 所以近年來一直有留意相關資料
個人認為 這一塊 撇開任何政治立場 從史地角度來看 實在很有特殊價值
奈何 它所留下的痕跡 和坊間關於它的資料 都少得可憐
我對香港另一塊已清拆的特殊地方-九龍城寨 也是抱類似感想
想起香港有個作家-林蔭 也先後以這2個特殊地方為題材 寫過2本史地風的小說
書名分別為 "九龍城寨寒煙雲" "日落調景嶺"
2本我都看過 史地資料方面而言 參考價值不大 當中很多資訊都可以從一般坊間資料得知
如果純粹當看普通小說消閒 九龍城寨那本尚可一看
而那本寫調景嶺的"日落調景嶺" 我個人十分反感 感覺全書一直在抱中共大腿
--
我們有我們的好惡。如果經濟貧困了,我們的好惡是否就要放棄?是否就不能講?
還有尊嚴問題,如人的經濟不能滿足,尊嚴是否可以不顧呢?
諸如此類的問題,作為一個人,真值得想一想。
殷海光 人生的意義(節錄)
--
: 感謝您
: 我知道已經拆遷到厚德村 所以也會去那看看
: 但是我想知道原址範圍大概在哪裡?
: 是在調景嶺地鐵站旁嗎?
: 關於自由紀念塔我是在
: 台師大 歷史系 林芝諺,冷戰下中華民國的難民政策—以香港調景嶺營難民為中心的討論
: 這篇看到的。
: 不過一直找不到該點在哪裡?
: 有本地人知道嗎?謝謝
: 或是可否告知哪裡還可以看到當時風貌的地方(如紀念館等等)
調景嶺原址範圍 大概在現時將軍澳的"健明村"一帶 鄰近調景嶺地鐵站
但那裡並沒留下什麼原址遺跡 不過 應該起碼有以下2項紀念原調景嶺的相關建築
1. 一幅逾12米高的護土牆上,加上一幅名為「景嶺春秋」,描劃調景嶺變遷的石浮雕
2. 一座仿調景嶺平房風格的塔樓,塔樓地面嵌放了一些調景嶺清拆前拍攝的風物照片
以上相關資料來自房委會以下網頁,內有較詳細的介紹:
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b5/aboutus/resources/archivepublications/housingdimension/0,,3-0-7585-7588_1,00.html
縮網址 http://0rz.tw/RRLGh
然而 要找貨真價實的原調景嶺時期遺留建築物 倒也未致於完全沒有 只是 並非一般民宅
位於山上 寶琳南路的普賢佛院 該建築物 原是以前的調景嶺警署
據悉 這就是原調景嶺最後的建築物
據說從健明村旁的「晾衣服山坡」上山 很快就到達
(我沒去過 這路線是從網上的踏青客得知 我也不清楚那個「晾衣服山坡」在哪
但看google衛星圖 普賢佛院(原調景嶺警署) 的確距離健明村不遠 只隔一段不長的山路)
(那段山路繼續走 還有些古老建築物遺跡(歷史早於調景嶺眷村) 也可算是調景嶺周邊景點
那些周邊景點主要包括:魔鬼炮台、茅湖山廢堡
但這些景點實在和調景嶺眷村那段歷史沒甚關係 如果不喜遠足踏青 可以省點腳力不用去
但如果有興趣去遊覽一下 在網上也可以找到不少遠足客分享的相關心得)
至於紀念調景嶺昔日風貌和相關歷史的紀念館之類 印象中好像沒有
也應該很難指望香港政府官方在這方面多做什麼
當初拆遷之時 官方對之就根本不想保育什麼 清拆得很徹底
基本上 就是想一併抹去昔日調景嶺的種種 不讓它留痕
畢竟 那裡對97後的香港來說 是政治十分敏感和不正確的一塊
另外 你說的"自由紀念塔" 是指以下這個?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earch_meta.jsp?xml_id=0006446103
內文說是位於原調景嶺第三區半山上
我猜 可能已在清拆行動中灰飛煙滅......
不過 你不妨找一些當年調景嶺的在地人再問問 我在下文向你提議一些聯絡途徑
--------------------------------------
而至於所謂拆遷到厚德村 應該只是遷人(部份原調景嶺眷村居民) 並不含原址遺跡
不過 倒是有一些本來位於原調景嶺的學校 被安排遷到將軍澳各地
建議不妨嘗試聯絡那些來自原調景嶺的學校
如果能採訪到這些學校以及當中一些老職工和舊校友 也許可以得到不少有用的資料
我知道以下3所中學 都是來自原調景嶺
(原調景嶺還曾經存在過其他學校 不僅這3間 而其他昔日原調景嶺學校 當中不少已關校)
遷至厚德村:
天主教鳴遠中學(舊稱:鳴遠中學) http://www.mingyuen.edu.hk/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舊稱:信義中學、慕德中學) http://www.qmss.edu.hk/
遷至康盛花園:
景嶺書院(舊稱:調景嶺中學) http://www.kingling.edu.hk/
以上3所學校 以前都曾經在原調景嶺辦學幾十年 曾經辦過幼稚園、小學、中學
調景嶺拆卸後 好像都只剩下中學部遷到將軍澳各地
據聞 昔日於上述3校之中 以調景嶺中學和國民政府關係最密切 性質類似國立學校
另外2校雖是教會辦學 但基本上 當年調景嶺的學校皆是親國民政府的 只是政治深淺問題
以下連結有些關於調景嶺中學(現:景嶺書院)的今昔歷史資料
http://www.fed.cuhk.edu.hk/history/history/school.PDF
節錄今昔辦學方針:
昔-培植反共復國人才,維護與發揚中華文化,期能團結僑胞完成復國大業
今-為香港社會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培養優秀人才
節錄今昔校歌歌詞:
昔-我們是國家的干城 我們是民族的棟樑......雪恥復國義不讓 趁著青春回故鄉
今-我們是社會的中堅 我們是國家的棟樑......我們都是好青年 努力學習邁向前
照片中 舊校舍內那些國旗、政治標語、國父&蔣公畫像 足見這所學校當年濃厚的民國色彩
今日的新校舍 當然已經完全不見那些民國事物 不過 這所學校現在的校徽 仍有一顆梅花
然而 原調景嶺那一塊歷史 於現今香港來說 畢竟有點敏感 不知那些校方是否願意和你談
所以 另外也不妨再循其他途徑尋找一些昔日生活在原調景嶺的人士
有些舊居民都有在網上懷念昔日調景嶺種種 他們也可能可以供給你不少有用的資料
例如以下的調景嶺原居民blog和調景嶺之友facebook
http://hk.myblog.yahoo.com/renniesmill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38511025557
--------------------------------------
另外 雖然香港政府沒有對調景嶺做什麼保育動作
但是官方媒體香港電台(RTHK) 倒有製作一些相關的電視特輯 有助了解調景嶺昔日風貌
(香港電台(RTHK)是政府經營的電子媒體 但具有編輯自主權
除電台以外 另有電視製作部製作電視節目在民營電視台播出)
例如以下2個電視特輯 (有中文字幕)
97前製作的:再造的空間 - 調景嶺2.3事
(張艾嘉旁述 內有訪問成長於調景嶺的港星陳玉蓮 和曾經在此就學的周潤發)
Part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zs-VyGHWT8
近期製作的:香港歷史系列 (II) 第八集 調景嶺歲月
Part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uKywInDcBw
(有介紹我上文提及的舊調景嶺警署遺留建築物)
節目官網(有內容介紹和相關照片)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historyhk2&d=2011-01-28&p=4960&e=122274&m=episode
縮網址 http://0rz.tw/RSqYo
--------------------------------------
想緬懷調景嶺昔日風貌及那段歷史 相信以後主要都是要靠民間努力傳承了
我不是調景嶺人 只是對這一塊頗有興趣 所以近年來一直有留意相關資料
個人認為 這一塊 撇開任何政治立場 從史地角度來看 實在很有特殊價值
奈何 它所留下的痕跡 和坊間關於它的資料 都少得可憐
我對香港另一塊已清拆的特殊地方-九龍城寨 也是抱類似感想
想起香港有個作家-林蔭 也先後以這2個特殊地方為題材 寫過2本史地風的小說
書名分別為 "九龍城寨寒煙雲" "日落調景嶺"
2本我都看過 史地資料方面而言 參考價值不大 當中很多資訊都可以從一般坊間資料得知
如果純粹當看普通小說消閒 九龍城寨那本尚可一看
而那本寫調景嶺的"日落調景嶺" 我個人十分反感 感覺全書一直在抱中共大腿
--
我們有我們的好惡。如果經濟貧困了,我們的好惡是否就要放棄?是否就不能講?
還有尊嚴問題,如人的經濟不能滿足,尊嚴是否可以不顧呢?
諸如此類的問題,作為一個人,真值得想一想。
殷海光 人生的意義(節錄)
--
Tags:
香港
All Comments

By Rae
at 2011-05-12T21:28
at 2011-05-12T21:28

By Kyle
at 2011-05-14T22:28
at 2011-05-14T22:28

By Thomas
at 2011-05-16T02:41
at 2011-05-16T02:41

By Candice
at 2011-05-20T02:31
at 2011-05-20T02:31

By Isla
at 2011-05-22T14:07
at 2011-05-22T14:07

By Ivy
at 2011-05-26T08:00
at 2011-05-26T08:00

By Belly
at 2011-05-30T07:35
at 2011-05-30T07:35

By Hazel
at 2011-06-01T08:53
at 2011-06-01T08:53
Related Posts
The Luxe Manor 帝樂文娜公館

By Jessica
at 2011-05-10T01:49
at 2011-05-10T01:49
伴手禮與吃食比較

By Anonymous
at 2011-05-10T01:46
at 2011-05-10T01:46
便宜的香港機票~華航專用

By Agnes
at 2011-05-10T00:53
at 2011-05-10T00:53
哪裡買oakley?

By Christine
at 2011-05-10T00:51
at 2011-05-10T00:51
太平山 搭 Taxi 下山

By Wallis
at 2011-05-10T00:36
at 2011-05-10T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