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受難記 - 生態環境討論

By Damian
at 2010-01-10T17:18
at 2010-01-10T17:1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Fasting ( Start Anew )》之銘言:
: 公視【我們的島】農地受難記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BW3g3HXA7M&NR=1&feature=fvwp
: 農村是城市的前身,城市是農村的延伸,
: 但是,當農地變成礦場、汙染不斷發生、田野廢耕枯黃、
: 土壤過度酸化...這種種,使得農業的未來,
: 沒有人敢打包票,可以確定的是,農地受難的情節再不停止,
: 台灣的農業,將落入低鳴沒落的悲歌中...
: 另外這部「泡沫迷思」也很值得一看:
: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List&p=83D7351872318566&v=M_mgQTVV9po&gl=US
: 環境荷爾蒙一直是個很嚴重,但是又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 原因在它不像一般病痛是馬上出現,讓大家馬上就會有所驚覺,
: 它是日積月累的,慢慢影響我們的生活。
: 我凝視著這些洗碗、 洗澡、洗衣服的泡沫,心裡想它們到底去了哪裡?
: 而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些泡泡?
: http://www.pts.org.tw
: http://www.peopo.org/island/post/45594
針對泡沬迷思來回應一下,
個人一直相信,對環境友善的產品,多數應該是對健康有幫助的,
來分享一下個人使用的產品,
洗碗的話,除了洗米、"撒"麵的水,
在全聯找到一種"茶籽粉"的東西,據說是苦茶榨油剩下的渣經#$@!%&*製作而成,
洗淨效果不錯,對環境的影響未知(手邊也無包裝),有待板上高人實驗研究~
洗衣的話,是用水晶肥皂不知經過什麼處理or加工製成的洗衣精
(回到住處看了一下,有加介面活性劑跟香精…)
洗澡的話,我有個強者朋友用水晶肥皂來洗澡,理由不是環保而是省錢XD
個人則是用手工精油香皂,不過洗完後身上沒有精油的味道,倒是有水晶肥皂的味道…
最近則是注意到了天然植物洗潔劑–無患子,
不過無患子的產品,網路上查到一堆,價格差異也很大,
其中有產品可以洗澡、洗頭、洗衣、洗碗全包了~
不知板上高人能否指點一下如何挑選或是分享一下使用的經驗呢??
--
「我不可能告訴你,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生命的意義,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都想知道,
都欲追尋什麼真理、什麼是活著的意義。透過不斷的辨證、體悟、挫折,與隨時的驚喜,
我們始終在接近真理、親炙真理。這種感覺叫做學習。」(展讀大坑天書/陳玉峯)
--
: 公視【我們的島】農地受難記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BW3g3HXA7M&NR=1&feature=fvwp
: 但是,當農地變成礦場、汙染不斷發生、田野廢耕枯黃、
: 土壤過度酸化...這種種,使得農業的未來,
: 沒有人敢打包票,可以確定的是,農地受難的情節再不停止,
: 台灣的農業,將落入低鳴沒落的悲歌中...
: 另外這部「泡沫迷思」也很值得一看:
: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List&p=83D7351872318566&v=M_mgQTVV9po&gl=US
: 原因在它不像一般病痛是馬上出現,讓大家馬上就會有所驚覺,
: 它是日積月累的,慢慢影響我們的生活。
: 我凝視著這些洗碗、 洗澡、洗衣服的泡沫,心裡想它們到底去了哪裡?
: 而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些泡泡?
: http://www.pts.org.tw
: http://www.peopo.org/island/post/45594
針對泡沬迷思來回應一下,
個人一直相信,對環境友善的產品,多數應該是對健康有幫助的,
來分享一下個人使用的產品,
洗碗的話,除了洗米、"撒"麵的水,
在全聯找到一種"茶籽粉"的東西,據說是苦茶榨油剩下的渣經#$@!%&*製作而成,
洗淨效果不錯,對環境的影響未知(手邊也無包裝),有待板上高人實驗研究~
洗衣的話,是用水晶肥皂不知經過什麼處理or加工製成的洗衣精
(回到住處看了一下,有加介面活性劑跟香精…)
洗澡的話,我有個強者朋友用水晶肥皂來洗澡,理由不是環保而是省錢XD
個人則是用手工精油香皂,不過洗完後身上沒有精油的味道,倒是有水晶肥皂的味道…
最近則是注意到了天然植物洗潔劑–無患子,
不過無患子的產品,網路上查到一堆,價格差異也很大,
其中有產品可以洗澡、洗頭、洗衣、洗碗全包了~
不知板上高人能否指點一下如何挑選或是分享一下使用的經驗呢??
--
「我不可能告訴你,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生命的意義,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都想知道,
都欲追尋什麼真理、什麼是活著的意義。透過不斷的辨證、體悟、挫折,與隨時的驚喜,
我們始終在接近真理、親炙真理。這種感覺叫做學習。」(展讀大坑天書/陳玉峯)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Barb Cronin
at 2010-01-13T10:54
at 2010-01-13T10:54
Related Posts
[新聞] 原子筆沒水先別丟 即日起可回收

By Madame
at 2010-01-10T13:35
at 2010-01-10T13:35
低碳消費 環保署推動碳標籤

By Delia
at 2010-01-09T23:55
at 2010-01-09T23:55
台南市的資源回收場

By Hardy
at 2010-01-09T22:50
at 2010-01-09T22:50
[新聞] 法國要重新想一想碳稅計畫

By Madame
at 2010-01-09T21:17
at 2010-01-09T21:17
成本昂貴 印度太陽能發電計劃縮水八成

By Rachel
at 2010-01-09T21:15
at 2010-01-09T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