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港澳房市 - 香港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5-01-10T17:22

Table of Contents



以身旁同事、朋友為例,樣本空間 25 人,年紀分佈在 24~44 歲
在購樓方面簡單歸納出三種情形: (以下皆以港幣計價,台幣數字請 x 4)

a. 已置產,物業在 2010 年以前購入
b. 已置產,物業在 2010 年以後購入
c. 未置產

先看看 a.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無疑他們是相當幸運的一群
即便當時是兵行險著,可能是押上全副身家
但在多年後的今日,他們可說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舉三個例子來看看:

我的上司,38 歲,在 07~08 年時買入長沙灣約 650 呎的單位 (建築面積,換算約18坪)
當時價格約 300 萬,而他那時的月收入約 28k~30k
現在行情去到 600 萬以上

朋友的哥哥,39 歲,08 年時為了新婚
在屯門買了個不到 300 呎的小單位 (建築面積,換算約8.5坪)
當時買入價格約 70~80 萬,而他那時的月收入約 7~8k
現在行情應該至少也有 150 萬

老婆的上司,40 歲,09 年買入大角咀約 450~500 呎的單位 (建築面積,換算約14坪)
當時買入價格約 240 萬,而他那時的收入約 30 萬
現在至少得 450 萬了


接下來看看 b.
一樣舉三個例子吧

老婆的表舅父,44 歲,2011 年為了正妹老婆
[33歲,廣州人,長得有點像湯唯,沒有照片]
買了美孚新邨約 800 呎單位 (建築面積,換算約22.5坪)
當時價格據他說約 550 萬,現在應該差不多要將近 700 萬左右
他的收入... 呃,人家在東莞開工廠的,至少是老闆級人物
好吧,這個例子太極端了

同事,32 歲,去年結婚買在將軍澳,450 呎 (建築面積,換算約12.4坪)
當時買大約 400 萬,老爸有資助首期,但他沒透露多少,只是常常靠夭供樓的事
他的收入估計大約 26k / 月

老婆表哥,36歲,09~10 年買在美孚,約 650 呎單位 (建築面積,換算約17坪)
據那很愛哂命的姑姐所言,當時買了大約 480 萬,還幫兒子出了一百多萬作首期呢
都是她眼光好 blah blah~~
現在應該也要 600 萬以上了
表哥的收入當時應該有 25~28k / 月 左右


總結狀況 a & b 的例子,可以發現 2010 似乎是個分水嶺
樓價的漲幅相當明顯
過了這個時間點,長輩的資助就變成能否上車的關鍵
當然,供樓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至於 c.
在我的觀察樣本中是數目最多的一群,大多集中在 32 歲以下
小姨子、她的男朋友、其他較年輕的同事..., etc.
他們這陣子都在弄抽居屋的事
而也有少數幾個連抽的意願都沒有
這些人的回答大多是: "就算好彩比你中咗,都不知供唔供到"
(就算好運讓你抽到,都不知供不供得起)

另外,當聊天話題談到買樓,在抱怨房價問題時
a & b 兩個群落的反應也有明顯不同:

a 類的除了跟著罵一罵市況以外,還會穿插下列說法:
"幸好早了上車,不然真的很難頂"
"抱怨有什麼用?都還是得買啊,你租樓也只是幫人供"
"沒那麼難啦,挨著挨著就過了"
"罵來作啥?自己努力賺錢好過啦,最多等以後樓價跌再買囉"
"不要學佔中那班後生仔怨天怨地!不知所謂!" (對,真的有人這樣罵,還不只一個)

b 類的通常就安靜的多,主要是附和,不太發表鮮明的評論
只是往往會把砲口轉到我,叫我趕快回台灣,別在這當房奴
然後結束這一回合


總結身邊觀察到的情況
chenglap 以前有篇文章提到香港人普遍存在的 "上岸" 觀念
讓我覺得相當的貼切
人人都想上岸,只是空間有限
海裡的罵著岸上的:為何不騰多一些空間讓更多人能上去!
岸上的吼著海裡的:你上不來是自己的事,別把我拉下水就好!

想起去年的一段小插曲
大概是去年農曆年後,巷口雲吞麵又漲價了,有個老顧客因此向老闆吹水抱怨
重點的那三句大概如下 (已過濾不必要粗口)

闆:"個仆街業主又話要加租啊,你吹得佢脹咩!"
客:"你咁好生意,不如勤力 d 買下這間舖頭"
闆:"痴線!有錢梗係執咗呢間之後買樓收租啊 蠢"

這段令人莞爾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
大概就是這樣的價值觀,堆疊出香港的房市榮景吧...



--
Tags: 香港

All Comments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5-01-12T06:22
有同感……2010年前買的人大部分都叫沒買樓的咬著牙供樓
,殊不知我們現在要供的樓是他們的兩棟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5-01-15T02:11
是啊..推樓上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5-01-19T11:18
能買,咬牙最多卅年就過了。只租不買,未來60年也只給別人
租,也是等於供兩間嘛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5-01-20T08:54
最慘是租金會隨通脹升跌(以幾十年去看,只升不跌吧),按揭
定下來後,供款大致定了,隨著工資上升,只會越來越輕鬆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5-01-24T13:50
好多美孚呀~我岳父也是住那...^^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5-01-25T13:11
美孚新邨有99座,全球最多(by wiki),超過一萬三千個單位@@"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5-01-28T09:27
你的上司月收入120萬台幣@@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5-01-29T12:46
看錯,12萬

那些我們誤解的港片笑點(圖文)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5-01-10T16:46
※ 引述《tashatasha2 (Tasha)》之銘言: : http://hellotasha.pixnet.net/blog/post/405533983 : 網誌版 : 在年輕這輩台灣人的成長過程中 : 港片可以說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 : 相信很多人對港片的台詞 : 可以說是倒背如流 : 要背多長有多長 ...

團體票不能預辦登機有人闖關成功嗎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5-01-10T10:44
如題 爬文得知旅行社買的「團體自由行」的團體機票大多無聊在市區預辦登機 但是有看到有搭國泰的版友闖關成功,我自己是搭香港航空,快線都買好了T_T 不曉得有沒有買團進團出票的版友闖關成功過的,能來回報一下 Ex: 國泰團票預辦成功/香港團票預辦失敗 謝謝各位好心人提供資訊 - ...

香港人喝酒的文化?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5-01-10T09:59
想了解一下香港人喝酒的文化 像台灣的話 (我在這裡講的是公事上的) 應酬聚餐難免少不了酒 新人更常常需要打通關(向每個人輪流敬一杯) 就是要喝得越多 才越顯得有誠意 不知道香港是怎樣呢 想了解一下香港職場上的喝酒文化 - ...

那些我們誤解的港片笑點(圖文)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5-01-10T01:13
http://hellotasha.pixnet.net/blog/post/405533983 網誌版 在年輕這輩台灣人的成長過程中 港片可以說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 相信很多人對港片的台詞 可以說是倒背如流 要背多長有多長 原因無他 就是因為國片台每天24小時的播經典港片 所以不會背都難 這幾年因為常 ...

請益 關於簽證問題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5-01-09T19:13
最近學校辦了個參訪旅行 要去香港知名大學研習 所以大學會幫辦學生簽證 無奈小魯才疏學淺 又只是個高中生 對於ID995A有些問題 1.國籍 這個部分是寫ROC還是Taiwan比較好呢? 2.合法監護人簽章 根據表格上好像是16歲前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簽 可是小魯剛好17不能喝酒抽煙吐血 想請問這部分由誰簽名會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