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颱風的一些問題 - 颱風討論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7-09-24T20:35

Table of Contents

不好意思
想請教一些跟颱風相關的問題

1.看了一些資料後知道颱風的形成條件有高溫高濕、垂直風切小、足夠的柯氏力
及初始擾動

而颱風是從熱帶性低氣壓增強後形成的

想請問熱帶性低氣壓的形成條件跟颱風一樣需要上述的條件嗎?

還有颱風跟熱帶性低氣壓的差別只有風速的強弱嗎?

初始擾動跟熱帶性低氣壓的差別又在哪裡?

為什麼9XW這些編號有的是擾動有的是熱帶性低氣壓?

而常常見到的熱帶氣旋這個詞等於颱風嗎?還是這兩個詞之間也有差距

關於高溫的條件

最常見的說法是海溫要高於26.5度以上

請問為什麼是26.5度?是統計出來的數據嗎?還是有其他特殊原因?

2.關於秋冬季的共伴效應及夏季常引進的西南氣流

這兩個效應帶來的降雨方式應該是完全不同的吧

共伴效應是颱風的暖空氣遇到東北季風的冷空氣後被迫抬升形成降雨

引進西南季風則是颱風跟西南季風暖空氣合流再經由地形抬升降雨

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是否正確?

之前還聽說引進西南氣流也算是共伴效應的一種?

可是這兩種影響方式應該不一樣吧

為什麼可以併用說是共伴效應?

3.關於颱風的路徑是以颱風中心為基準畫的對嗎

那麼颱風中心會等於颱風眼的位置嗎?

如果不是那又是如何決定颱風中心的位置的?

4.關於藤原效應

是兩個颱風接近到1000公里內時產生的相互作用

而這兩個颱風會繞著他們的質心做逆時針旋轉

關於這個說法的疑問是

有辦法量測颱風的質量嗎?

否則質心位置是如何訂出來的?

5.颱風屬於暖心結構

這個暖心結構的成因跟海溫高低有關連嗎?

還是說只是受到日照影響?


不好意思

問題有點多

希望有人能為小弟解惑

非常感謝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7-09-28T01:43
你看過精華區了嗎?

天氣小觀:終於,模式尾,冬季季風-東北季風登場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7-09-23T11:03
天氣小觀:終於,模式一周尾,冬季季風-東北季風登場 冬季迷快抓狂了,不過也等到了, 未來一周,冬季迷有福了,盼呀盼,最新模式預報給了冬季迷回應, 模式顯示,未來一周尾段,東北季風登場了! 雖然高空還有有太平洋高壓,但是秋季精彩在地面, 冬季系統從地面發動奪回控制權。 台灣海峽、東部海域出現狂風吹襲,不正是久 ...

如果海洋淹沒了陸地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7-09-22T22:49
如違反版規會自刪 ————————— 因為在設計上假設了99%陸地消失 因陸地擠壓 海平面平均上升至比青藏高原還高100-200公尺左右 那原本高山部分變為海拔0公尺還會非常寒冷嗎 還是會有劇烈變化呢 因為原本讓高度造成氣溫變化的原理似乎是太陽照射陸地陸地熱輻射讓越接近地面空氣越溫 暖(大概是吧 請各位幫忙了 ...

颱風季降雨少 曾文水庫蓄水比同期平均少9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7-09-22T00:46
(一)新聞標題 颱風季降雨少 曾文水庫蓄水比同期平均少9000萬立方米 (二)新聞內容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 汛期進入尾聲,今年8、9月份,台南市沒有颱風侵襲,山區降雨量偏少,只有以往同 期平均的3成,影響上游河川的入流,目前曾文水庫蓄水率不到75%,有效蓄水量也少了 90 ...

天氣小觀:夏季系統大厲害。真猛太平洋高壓壟罩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7-09-20T23:43
難道是太陽耀斑大爆炸的影響嗎, 先別管入秋定義了(其實已經討論的差不多了..XD) 因為未來一周夏季系統太厲害,南亞高壓整個爆強,真猛太平洋高壓壟罩台灣。 盛夏,熱情,完全如此,差別在於太陽早了一點下沉,晚了一點升起。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 500帕太平洋高壓中心直接壟罩台灣到東亞南部, 但北方卻有強烈冷渦 ...

即時天氣訊息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7-09-20T12:49
即時天氣訊息 發布時間:2017/09/20 11:39 今(20)日大臺北高溫已達36度, 並有37度左右高溫發生的機率, 請注意防曬、多補充水分並預防中暑。 ***** 9/23 時序就要進【秋分】, 結果今天白天最高溫: 1 板橋 36.8 09/20 12:37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