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噴流 寒流元凶? - 颱風討論

By Isabella
at 2014-02-20T12:39
at 2014-02-20T12:39
Table of Contents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497855.shtml
高空噴流 寒流元凶?
【聯合報╱劉廣英/中國文化大學特約講座(新北市)】 2014.02.20 03:48 am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發生兩個高空噴射氣流的故事。
一是日本氣象廳荒川秀俊傑博士,修書首相建議利用高空西風噴射氣流(簡稱噴流),飄
送帶著炸彈之籐製氫氣球轟炸美國。後在首相指示下於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付諸實施。當
時美國舊金山晚報曾報導,有一枚不明炸彈落到奧勒岡州一處小學,導致校長夫婦與五位
學童死亡。但後來美國採嚴密新聞封鎖,日本終因「並無效果」而放棄。
二是美國轟炸機測驗飛行中,機長與領航員常因西飛與東飛之飛行距離誤差很大而爭執不
休。後來在氣象學家幫助下,證明兩者都沒錯,只是飛越北太平洋到日本之航路上有股強
西風而已。
戰後大批氣象學者繼續研究相關問題,並證明北半球南暖北冷所形成之「溫度梯度」(單
位距離之溫度差),會使得西風隨高度增加,增加的量與該溫度梯度成正比。譬如說,台
北到上海約為六百公里,如果兩地溫差由地面到一萬公尺均為攝氏六度,則該高度之西風
風速,就比地面高出每秒卅公尺,寒流時溫差增大風速因而更快。由此可知,噴流是寒流
之結果,而非原因,所以近來寒流不斷,不少人反倒抱怨都是它的不對,實在有欠公允。
另外,此強西風帶之長寬厚分別約為數千、幾百與數公里,是一個扁橄欖形之強風區,四
周空氣進入時會被加速度,離開則會速度減小,一加一減都會造成氣流不穩定,也就是有
亂流發生,又因發生在無雲之高空,就稱做「晴空亂流」。冬季民航班機由台北東飛日美
,可借西風噴流縮短飛行時間,達到省油目的,但一定要注意伴它而生之亂流,以免造成
飛機顛簸,影響飛安與旅客舒適。
無論有無噴流,空氣在地球上運動,一因地形高低,二因海陸分布,三因南北溫差不同,
而會彎曲,也就是會像海水般成波動狀,投影到平面上則成為「向北突起向南凹下」之狀
(氣象局高空天氣圖都是這樣畫的),突起者稱脊,凹下者則為槽,兩者間的距離稱波長
,一般約四至六千公里。
由於長波移動速度與波長之平方成反比,致長度愈長行進愈慢,如超過六千公里以上,還
會倒退。由此可知波長是環境所造成,除一與二兩固定因素外,寒流才是第三因素的製造
者。所以近期極區冷空氣分在相距達八千公里以上之美國洛磯山,與亞洲東部兩地以東潰
流,所造成之波長長度自然很長,致行動非常緩慢。如果要說「冷得久是長波之過」,似
乎也欠公平。
好在太長的波並不穩定,也就是會自我調整為較短的波。此一情況正要出現中,加上「陽
春三月」將臨,所以氣象局月預報溫度趨勢已為「接近氣候平均」。
--
高空噴流 寒流元凶?
【聯合報╱劉廣英/中國文化大學特約講座(新北市)】 2014.02.20 03:48 am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發生兩個高空噴射氣流的故事。
一是日本氣象廳荒川秀俊傑博士,修書首相建議利用高空西風噴射氣流(簡稱噴流),飄
送帶著炸彈之籐製氫氣球轟炸美國。後在首相指示下於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付諸實施。當
時美國舊金山晚報曾報導,有一枚不明炸彈落到奧勒岡州一處小學,導致校長夫婦與五位
學童死亡。但後來美國採嚴密新聞封鎖,日本終因「並無效果」而放棄。
二是美國轟炸機測驗飛行中,機長與領航員常因西飛與東飛之飛行距離誤差很大而爭執不
休。後來在氣象學家幫助下,證明兩者都沒錯,只是飛越北太平洋到日本之航路上有股強
西風而已。
戰後大批氣象學者繼續研究相關問題,並證明北半球南暖北冷所形成之「溫度梯度」(單
位距離之溫度差),會使得西風隨高度增加,增加的量與該溫度梯度成正比。譬如說,台
北到上海約為六百公里,如果兩地溫差由地面到一萬公尺均為攝氏六度,則該高度之西風
風速,就比地面高出每秒卅公尺,寒流時溫差增大風速因而更快。由此可知,噴流是寒流
之結果,而非原因,所以近來寒流不斷,不少人反倒抱怨都是它的不對,實在有欠公允。
另外,此強西風帶之長寬厚分別約為數千、幾百與數公里,是一個扁橄欖形之強風區,四
周空氣進入時會被加速度,離開則會速度減小,一加一減都會造成氣流不穩定,也就是有
亂流發生,又因發生在無雲之高空,就稱做「晴空亂流」。冬季民航班機由台北東飛日美
,可借西風噴流縮短飛行時間,達到省油目的,但一定要注意伴它而生之亂流,以免造成
飛機顛簸,影響飛安與旅客舒適。
無論有無噴流,空氣在地球上運動,一因地形高低,二因海陸分布,三因南北溫差不同,
而會彎曲,也就是會像海水般成波動狀,投影到平面上則成為「向北突起向南凹下」之狀
(氣象局高空天氣圖都是這樣畫的),突起者稱脊,凹下者則為槽,兩者間的距離稱波長
,一般約四至六千公里。
由於長波移動速度與波長之平方成反比,致長度愈長行進愈慢,如超過六千公里以上,還
會倒退。由此可知波長是環境所造成,除一與二兩固定因素外,寒流才是第三因素的製造
者。所以近期極區冷空氣分在相距達八千公里以上之美國洛磯山,與亞洲東部兩地以東潰
流,所造成之波長長度自然很長,致行動非常緩慢。如果要說「冷得久是長波之過」,似
乎也欠公平。
好在太長的波並不穩定,也就是會自我調整為較短的波。此一情況正要出現中,加上「陽
春三月」將臨,所以氣象局月預報溫度趨勢已為「接近氣候平均」。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Franklin
at 2014-02-22T05:24
at 2014-02-22T05:24

By Mia
at 2014-02-23T22:08
at 2014-02-23T22:08

By Erin
at 2014-02-25T14:53
at 2014-02-25T14:53

By Sandy
at 2014-02-27T07:38
at 2014-02-27T07:38

By Charlie
at 2014-03-01T00:22
at 2014-03-01T00:22

By Caitlin
at 2014-03-02T17:07
at 2014-03-02T17:07

By Caroline
at 2014-03-04T09:51
at 2014-03-04T09:51

By Mary
at 2014-03-06T02:36
at 2014-03-06T02:36

By Elizabeth
at 2014-03-07T19:21
at 2014-03-07T19:21

By Queena
at 2014-03-09T12:05
at 2014-03-09T12:05
Related Posts
雷達回波APP

By Heather
at 2014-02-19T23:47
at 2014-02-19T23:47
天氣小觀:一周後,春暖花開

By Eartha
at 2014-02-19T19:49
at 2014-02-19T19:49
什麼是雪珠?

By Puput
at 2014-02-19T18:47
at 2014-02-19T18:47
幾個關於氣候站的小問題

By Candice
at 2014-02-19T17:48
at 2014-02-19T17:48
印象最深的颱風是哪一個

By Erin
at 2014-02-19T00:32
at 2014-02-19T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