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4 國際環境新聞節選 - 生態環境討論

By Olivia
at 2009-10-24T17:35
at 2009-10-24T17:35
Table of Contents
20091024 國際環境新聞提要:
1. WWF警告:外交耳語企圖弱化氣候會議成就
2. 科學雜誌:先進生質燃料將較汽油造成更多碳排放
3. 藻類能大量吸收CO2 打擊氣候變遷秘密武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24/5/1tlf2.html
中央社- WWF警告:外交耳語企圖弱化氣候會議成就 2009.10.24
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專電
距全球對抗氣候變遷關鍵的哥本哈根會議開幕只剩一個半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警
告,企圖幫先進國家下台階的「外交耳語」正甚囂塵上,這將導致對抗全球暖化失敗。
WWF 在聲明中說,近來一些浮現媒體上的言論和幕後外交動作,反映出「工業化國家試圖
降低期望,他們正繼續迴避有關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和投資朝低碳經濟轉型的困難決定」。
總部設在瑞士格蘭德(Gland) 的大型國際保育組織WWF 主張,在12月的哥本哈根氣候變
化會議訂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定,是唯一有機會避免全球氣候災難的方案。
WWF全球氣候計畫發言人希勒(Martin Hiller)今天對中央社表示,該組織追蹤近來許多
意圖調低哥本哈根會議目標的耳語,大多隱諱不顯。但他舉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執行秘書波爾(Yvo deBoer)近日的言論為例。
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20日刊登的訪問,波爾說,依目前所剩的有限
時間來看,他不認為在哥本哈根能夠產生UNFCCC下完整的新國際條約。
他說,「我們必須專注在實際上能夠達到的」,而這代表在哥本哈根達成一個最高的決定
,以「設定工業化國家的個別目標、決定主要開發中國家2020年之前如何投入(抑制排放
量),並最好把這納入一個長期進程」。
波爾還說,各國在哥本哈根應「訂定一個截止期限」,使上述的架構在那之前能夠協商出
完整的內容。
不過,希勒指出,哥本哈根會議本來就是截止期限了。在哥本哈根要定出京都議定書第一
承諾階段於2012年到期後的新氣候協議,是2007年UNFCCC締約方在印尼峇里島訂出的路線
圖就已規定。
「現在說時間不夠,很可笑」,希勒說,「他們曾有兩年的時間」。
他說,即使從現在起,時間也還足夠,因為所有的科學與技術問題都已很清楚,兩年來各
種選項已大幅釐清,「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政治決心」。
WWF主張繼續以京都議定書規範工業化國家的排放,再加上新的哥本哈根議定書,來約束
所有的主要排放國家。
希勒說,這個「A計畫」是唯一可行的計畫,「現在有人談著B計畫,但我們要指出,沒有
所謂B計畫了;除了A計畫之外就只有『F計畫』,那就是失敗(failure)」。
------------------------------------------------------------------------------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23/16/1tje9.html
路透社- 科學雜誌:先進生質燃料將較汽油造成更多碳排放 2009.10.23
中央社編譯
美國期刊「科學雜誌」(Science)今天刊出的一項研究顯示,新一代的生質燃料,即低
碳替代品,在未來幾十年,將較使用汽油平均排出更多二氧化碳。
政府和企業挹注數十億研究經費,研發利用林木及草木生產先進燃料,希望能較汽油減少
碳排放,又不會如和現有玉米為主生質燃料排擠食物生產情形。
但此研發發現,在每單位能源上,這種先進的「纖維生物燃料」(cellulosic biofuels
)在2000年至2030年期間,實際上將較汽油排放更多碳。
這是因種植快速成長的楊木及熱帶草木所需土地,將使提供食物的農作物無地可種。因此
會造成人類砍伐森林,以釋放更多的農地。
而生質燃料作物也需要氮肥,而氮肥就是二氧化碳及更強的氧化亞氮兩種溫室氣體。
但該報告並非指纖維生物燃料完全不能使用。
學者指出,需要審慎思考這問題才能穩操勝算,我們需要仔細考量短期及長期結果。
------------------------------------------------------------------------------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24/19/1tly5.html
法新社- 藻類能大量吸收CO2 打擊氣候變遷秘密武器 2009.10.24
中央社蔡佳敏編譯
油價波動的驅使,加上能夠緩和氣候變遷的誘惑,專家學者正快馬加鞭研究從新的有機體
擠出「油」來:素有池塘綠垢之稱的藻類。
黏呼呼、繁殖快速又肥吱吱的藻類,在成為可能的再生能源方面正取得進展。
專家表示,藻類大量吸收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的能力,十分引人好奇,而且還能在
不需要糧食作物的地方快樂生長。比如說,蚊蟲滋生的沼澤、骯髒水池,甚至廢水都有藻
類的蹤跡。
儘管還沒有人找到從藻類量產廉價燃料的方法,但各路人馬已投入研究戰場。
全美各地大學實驗室及新興企業正進行研究。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Mobil)今
夏表示,將與加州生物科技公司合作,並撥款6億美元給水藻研究工作後,成為第一個加
入戰局的大型企業。
研究計畫若成功,科學家表示,他們終將找到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來把藻類池塘的脂
質轉變為燃料,再用它來驅動轎車、卡車和飛機。
邁阿密佛羅里達國際大學(Florida InternationalUniversity)應用研究主任、化
學工程師菲力皮迪斯(George Philippidis)說:「我認為這很實際。我不認為要花上20
年,應該只需數年時間。」
燃起大家興致的其中一個因素,是藻類對二氧化碳這個礦物燃料燃燒後的副產物,具
有大量吸收的能力。
菲力皮迪斯說:「我們可以連接上污染工業的廢氣,拿廢氣餵藻類,避免二氧化碳造
成更多的氣候變化。」
--
1. WWF警告:外交耳語企圖弱化氣候會議成就
2. 科學雜誌:先進生質燃料將較汽油造成更多碳排放
3. 藻類能大量吸收CO2 打擊氣候變遷秘密武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24/5/1tlf2.html
中央社- WWF警告:外交耳語企圖弱化氣候會議成就 2009.10.24
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專電
距全球對抗氣候變遷關鍵的哥本哈根會議開幕只剩一個半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警
告,企圖幫先進國家下台階的「外交耳語」正甚囂塵上,這將導致對抗全球暖化失敗。
WWF 在聲明中說,近來一些浮現媒體上的言論和幕後外交動作,反映出「工業化國家試圖
降低期望,他們正繼續迴避有關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和投資朝低碳經濟轉型的困難決定」。
總部設在瑞士格蘭德(Gland) 的大型國際保育組織WWF 主張,在12月的哥本哈根氣候變
化會議訂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定,是唯一有機會避免全球氣候災難的方案。
WWF全球氣候計畫發言人希勒(Martin Hiller)今天對中央社表示,該組織追蹤近來許多
意圖調低哥本哈根會議目標的耳語,大多隱諱不顯。但他舉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執行秘書波爾(Yvo deBoer)近日的言論為例。
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20日刊登的訪問,波爾說,依目前所剩的有限
時間來看,他不認為在哥本哈根能夠產生UNFCCC下完整的新國際條約。
他說,「我們必須專注在實際上能夠達到的」,而這代表在哥本哈根達成一個最高的決定
,以「設定工業化國家的個別目標、決定主要開發中國家2020年之前如何投入(抑制排放
量),並最好把這納入一個長期進程」。
波爾還說,各國在哥本哈根應「訂定一個截止期限」,使上述的架構在那之前能夠協商出
完整的內容。
不過,希勒指出,哥本哈根會議本來就是截止期限了。在哥本哈根要定出京都議定書第一
承諾階段於2012年到期後的新氣候協議,是2007年UNFCCC締約方在印尼峇里島訂出的路線
圖就已規定。
「現在說時間不夠,很可笑」,希勒說,「他們曾有兩年的時間」。
他說,即使從現在起,時間也還足夠,因為所有的科學與技術問題都已很清楚,兩年來各
種選項已大幅釐清,「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政治決心」。
WWF主張繼續以京都議定書規範工業化國家的排放,再加上新的哥本哈根議定書,來約束
所有的主要排放國家。
希勒說,這個「A計畫」是唯一可行的計畫,「現在有人談著B計畫,但我們要指出,沒有
所謂B計畫了;除了A計畫之外就只有『F計畫』,那就是失敗(failure)」。
------------------------------------------------------------------------------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23/16/1tje9.html
路透社- 科學雜誌:先進生質燃料將較汽油造成更多碳排放 2009.10.23
中央社編譯
美國期刊「科學雜誌」(Science)今天刊出的一項研究顯示,新一代的生質燃料,即低
碳替代品,在未來幾十年,將較使用汽油平均排出更多二氧化碳。
政府和企業挹注數十億研究經費,研發利用林木及草木生產先進燃料,希望能較汽油減少
碳排放,又不會如和現有玉米為主生質燃料排擠食物生產情形。
但此研發發現,在每單位能源上,這種先進的「纖維生物燃料」(cellulosic biofuels
)在2000年至2030年期間,實際上將較汽油排放更多碳。
這是因種植快速成長的楊木及熱帶草木所需土地,將使提供食物的農作物無地可種。因此
會造成人類砍伐森林,以釋放更多的農地。
而生質燃料作物也需要氮肥,而氮肥就是二氧化碳及更強的氧化亞氮兩種溫室氣體。
但該報告並非指纖維生物燃料完全不能使用。
學者指出,需要審慎思考這問題才能穩操勝算,我們需要仔細考量短期及長期結果。
------------------------------------------------------------------------------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24/19/1tly5.html
法新社- 藻類能大量吸收CO2 打擊氣候變遷秘密武器 2009.10.24
中央社蔡佳敏編譯
油價波動的驅使,加上能夠緩和氣候變遷的誘惑,專家學者正快馬加鞭研究從新的有機體
擠出「油」來:素有池塘綠垢之稱的藻類。
黏呼呼、繁殖快速又肥吱吱的藻類,在成為可能的再生能源方面正取得進展。
專家表示,藻類大量吸收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的能力,十分引人好奇,而且還能在
不需要糧食作物的地方快樂生長。比如說,蚊蟲滋生的沼澤、骯髒水池,甚至廢水都有藻
類的蹤跡。
儘管還沒有人找到從藻類量產廉價燃料的方法,但各路人馬已投入研究戰場。
全美各地大學實驗室及新興企業正進行研究。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Mobil)今
夏表示,將與加州生物科技公司合作,並撥款6億美元給水藻研究工作後,成為第一個加
入戰局的大型企業。
研究計畫若成功,科學家表示,他們終將找到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來把藻類池塘的脂
質轉變為燃料,再用它來驅動轎車、卡車和飛機。
邁阿密佛羅里達國際大學(Florida InternationalUniversity)應用研究主任、化
學工程師菲力皮迪斯(George Philippidis)說:「我認為這很實際。我不認為要花上20
年,應該只需數年時間。」
燃起大家興致的其中一個因素,是藻類對二氧化碳這個礦物燃料燃燒後的副產物,具
有大量吸收的能力。
菲力皮迪斯說:「我們可以連接上污染工業的廢氣,拿廢氣餵藻類,避免二氧化碳造
成更多的氣候變化。」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中科四期廢水 直接排放外海

By Quintina
at 2009-10-24T17:10
at 2009-10-24T17:10
全球暖化證據 北極湖泊沉積物驟增

By Lydia
at 2009-10-24T17:04
at 2009-10-24T17:04
節能減碳 竹市南寮公有市場成太陽光電示範點

By Margaret
at 2009-10-24T16:51
at 2009-10-24T16:51
新書:養貓狗影響生態甚於開車

By Lucy
at 2009-10-24T14:36
at 2009-10-24T14:36
To Cut Global Warming, Swedes Study …

By Charlotte
at 2009-10-24T12:18
at 2009-10-24T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