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5 國內環境新聞節選 - 生態環境討論

By Bethany
at 2009-12-15T17:23
at 2009-12-15T17:23
Table of Contents
20091215 國內環境新聞提要:
1. 官員投書 凸顯台灣遭排除哥本哈根峰會外
2. 台灣抗暖表現 全球排名倒退
3. 海面升溫0.71℃ 烏魚不復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聞來源: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91215/1/1t869.html
中央社- 官員投書 凸顯台灣遭排除哥本哈根峰會外 2009.12.15
記者黃兆平紐約專電
美國「匹茲堡郵報」14日刊載「台灣的榜樣」讀者投書,說明台灣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
展做出的榜樣,同時凸顯台灣無法參與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的不公平。
這篇由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副主任許國禎撰寫的投書,回應該報11月30日題
為「氣候變遷進展」的社論。
許國禎指出,中華民國(台灣)並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無法參與在哥
本哈根舉行的會議。相對於美國總統歐巴馬可選擇是否參與,台灣卻無類似選擇。
他說,台灣雖被排除在此類議題國際架構之外,卻早已採取相關行動因應,展現台灣的環
保承諾。作法包括立法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鼓勵企業使用再生能源;行政院將
成立「新能源推動委員會」;環境保護署也提議對環保車減稅。
許國禎表示,台灣諸多做法宣示致力達成減碳目標的承諾,也就是在2016年至2020年間,
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2008年水準;2025年前,減至2000年水準。
他說,台灣致力溫室氣體減排已做出榜樣,可對哥本哈根會議做出重大貢獻,與會各國代
表不應忽視那些遭排除在外的聲音。
匹茲堡郵報平日發行量逾20萬份,為全美第41大報。週日版發行量則達32萬份,為全美第
31大報。
------------------------------------------------------------------------------
新聞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50184
低碳生活部落格- 台灣抗暖表現 全球排名倒退 2009.12.14
主編張楊乾報導
雖然馬總統才剛宣誓台灣要成為環境大國,但台灣在溫室氣體排放及氣候政策的表現,卻
顯然不如他國積極,而且排名愈掉愈後面。根據國際環境智庫最新公佈的評比,台灣未來
一年在對抗暖化的展望,全球僅排47名,並較上一年滑落了15名,不但落後我國經濟主要
競爭對手南韓,幾乎要與碳污染大國中國大陸與美國同掛車尾。
這份評比是由國際環境智庫德國觀察(Germanwatch)和歐洲氣候行動網絡(CAN-Europe),
十四日上午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記者會上所公佈。報告是針對全球六十個主要的溫室氣
體排放國與經濟體,在碳污染程度、趨勢與政策的評比。台灣在2008年第一次被列入排名
,當時的排名是32名,但今年的指數一出來,表現卻十分難看,不但總體評比從中等調降
到「差勁(Poor)」,排名更落到47名,更離「非常差勁(Very Poor)」組別只有一步之遙
。
圖示: http://tinyurl.com/ycuqlss http://tinyurl.com/yblubeq
評比主要是針對每單位國民生產毛額(GDP)的能源消耗量、每單位基礎能源消耗量、每人
人均的碳排放量、能源、交通、住商、工業的碳排放趨勢;以及國內政策和參與國際氣候
協議作綜合評比。分項來看,台灣氣候政策上表現被評為「中等」,碳排放密集度被評為
「差勁」,各部門的碳排放趨勢則更已被列為「非常差勁」。
氣候會議台灣代表團團長、也是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在聽到這份評比結果之後認為,政
府對於這類國際上的批評,不但應該要重視,更應該將其當成是改變動力。他強調,台灣
有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碳排是來自於工業,但要在製程上作減碳,政府和企業界都必須
要下非常大的決心,並且加速迎接關於氣候變遷的挑戰。
曲新生認為,台灣部份產業界目前對於這類改變仍會懼怕,會擔心投入製程節能的改善後
,沒有辦法符合經濟效應。但他強調,企業界面對減碳的挑戰已經愈來愈急迫,也已經有
不少有遠見的企業家,開始選擇走向低碳經濟,他也相信這是台灣所有企業都必須要走的
一條路。
至於許多經濟學家過去所提出,利用把碳定價的方式,來促使產業開始會採取節能手段降
低碳排,曲新生認為這或許不是唯一的手段,但將會是關鍵的手段,不過前題必須要跟產
業界作好溝通,讓企業知道這是提升經濟競爭力的必要方式。
台灣環保聯盟會長、目前也在哥本哈根觀察氣候談判的清大教授王俊秀,則對於這樣的結
果並不意外。他說早在兩個禮拜前看到核一核二企圖通過延役,他就覺得台灣產業轉型是
失敗的,未來還有包括國光石化新建等問題,他絲毫看不出政府有任何朝向低碳經濟轉型
的決心。
王俊秀說,再如此下去從台灣出口的產品,恐將難避免會因為碳的問題,被其他的國家抵
制或課稅。他也再次呼籲政府,應該多著眼創造低碳經濟的藍海,不然排名恐怕只會愈來
愈難看。
【參考資料】
Germanwatch 2009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2010"
http://tinyurl.com/ylr3zz
【延伸閱讀】
《學者:台減碳空有目標 沒有政策》張楊乾 14-Dec-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tinyurl.com/ybg7vvh
《氣候草案披露 富國窮國決裂》張楊乾 14-Dec-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tinyurl.com/ybfbq2g
※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tinyurl.com/yeotdzf
------------------------------------------------------------------------------
新聞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50191
聯合報- 海面升溫0.71℃ 烏魚不復返 2009.12.14
基隆報導
暖化已衝擊到台灣的漁業。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去年西南海
域的表面水溫,比27年前上升攝氏0.71度,表面水溫升高,使烏魚不再往南洄游;傳統的
烏魚魚場已不復當年。
李國添研究團隊最近發表的「氣候變遷對台灣沿近海漁業之衝擊與調適」的報告中,認為
烏魚、黑鯧、鎖管的產量大減,都是氣候暖化惹的禍。
報告提到,台灣西南部海域是傳統烏魚漁場,冬至前後烏魚跟著大陸沿岸的冷水流,洄游
到台灣西南部的「雲彰隆起」海棚產卵,1976年到1985年的烏魚產量,平均每年達125萬
尾,隨著海水表面溫度升高、溫度較高的黑潮支流增強等原因,1990年代以後,烏魚平均
年產量不到50萬尾。
李國添指出,海洋變動速度超乎人類預期,未來要如何確保海洋生物資源與人類生存永久
持續,是重要研究課題。
--
1. 官員投書 凸顯台灣遭排除哥本哈根峰會外
2. 台灣抗暖表現 全球排名倒退
3. 海面升溫0.71℃ 烏魚不復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聞來源: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91215/1/1t869.html
中央社- 官員投書 凸顯台灣遭排除哥本哈根峰會外 2009.12.15
記者黃兆平紐約專電
美國「匹茲堡郵報」14日刊載「台灣的榜樣」讀者投書,說明台灣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
展做出的榜樣,同時凸顯台灣無法參與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的不公平。
這篇由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副主任許國禎撰寫的投書,回應該報11月30日題
為「氣候變遷進展」的社論。
許國禎指出,中華民國(台灣)並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無法參與在哥
本哈根舉行的會議。相對於美國總統歐巴馬可選擇是否參與,台灣卻無類似選擇。
他說,台灣雖被排除在此類議題國際架構之外,卻早已採取相關行動因應,展現台灣的環
保承諾。作法包括立法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鼓勵企業使用再生能源;行政院將
成立「新能源推動委員會」;環境保護署也提議對環保車減稅。
許國禎表示,台灣諸多做法宣示致力達成減碳目標的承諾,也就是在2016年至2020年間,
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2008年水準;2025年前,減至2000年水準。
他說,台灣致力溫室氣體減排已做出榜樣,可對哥本哈根會議做出重大貢獻,與會各國代
表不應忽視那些遭排除在外的聲音。
匹茲堡郵報平日發行量逾20萬份,為全美第41大報。週日版發行量則達32萬份,為全美第
31大報。
------------------------------------------------------------------------------
新聞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50184
低碳生活部落格- 台灣抗暖表現 全球排名倒退 2009.12.14
主編張楊乾報導
雖然馬總統才剛宣誓台灣要成為環境大國,但台灣在溫室氣體排放及氣候政策的表現,卻
顯然不如他國積極,而且排名愈掉愈後面。根據國際環境智庫最新公佈的評比,台灣未來
一年在對抗暖化的展望,全球僅排47名,並較上一年滑落了15名,不但落後我國經濟主要
競爭對手南韓,幾乎要與碳污染大國中國大陸與美國同掛車尾。
這份評比是由國際環境智庫德國觀察(Germanwatch)和歐洲氣候行動網絡(CAN-Europe),
十四日上午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記者會上所公佈。報告是針對全球六十個主要的溫室氣
體排放國與經濟體,在碳污染程度、趨勢與政策的評比。台灣在2008年第一次被列入排名
,當時的排名是32名,但今年的指數一出來,表現卻十分難看,不但總體評比從中等調降
到「差勁(Poor)」,排名更落到47名,更離「非常差勁(Very Poor)」組別只有一步之遙
。
圖示: http://tinyurl.com/ycuqlss http://tinyurl.com/yblubeq
評比主要是針對每單位國民生產毛額(GDP)的能源消耗量、每單位基礎能源消耗量、每人
人均的碳排放量、能源、交通、住商、工業的碳排放趨勢;以及國內政策和參與國際氣候
協議作綜合評比。分項來看,台灣氣候政策上表現被評為「中等」,碳排放密集度被評為
「差勁」,各部門的碳排放趨勢則更已被列為「非常差勁」。
氣候會議台灣代表團團長、也是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在聽到這份評比結果之後認為,政
府對於這類國際上的批評,不但應該要重視,更應該將其當成是改變動力。他強調,台灣
有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碳排是來自於工業,但要在製程上作減碳,政府和企業界都必須
要下非常大的決心,並且加速迎接關於氣候變遷的挑戰。
曲新生認為,台灣部份產業界目前對於這類改變仍會懼怕,會擔心投入製程節能的改善後
,沒有辦法符合經濟效應。但他強調,企業界面對減碳的挑戰已經愈來愈急迫,也已經有
不少有遠見的企業家,開始選擇走向低碳經濟,他也相信這是台灣所有企業都必須要走的
一條路。
至於許多經濟學家過去所提出,利用把碳定價的方式,來促使產業開始會採取節能手段降
低碳排,曲新生認為這或許不是唯一的手段,但將會是關鍵的手段,不過前題必須要跟產
業界作好溝通,讓企業知道這是提升經濟競爭力的必要方式。
台灣環保聯盟會長、目前也在哥本哈根觀察氣候談判的清大教授王俊秀,則對於這樣的結
果並不意外。他說早在兩個禮拜前看到核一核二企圖通過延役,他就覺得台灣產業轉型是
失敗的,未來還有包括國光石化新建等問題,他絲毫看不出政府有任何朝向低碳經濟轉型
的決心。
王俊秀說,再如此下去從台灣出口的產品,恐將難避免會因為碳的問題,被其他的國家抵
制或課稅。他也再次呼籲政府,應該多著眼創造低碳經濟的藍海,不然排名恐怕只會愈來
愈難看。
【參考資料】
Germanwatch 2009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2010"
http://tinyurl.com/ylr3zz
【延伸閱讀】
《學者:台減碳空有目標 沒有政策》張楊乾 14-Dec-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tinyurl.com/ybg7vvh
《氣候草案披露 富國窮國決裂》張楊乾 14-Dec-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tinyurl.com/ybfbq2g
※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tinyurl.com/yeotdzf
------------------------------------------------------------------------------
新聞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50191
聯合報- 海面升溫0.71℃ 烏魚不復返 2009.12.14
基隆報導
暖化已衝擊到台灣的漁業。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去年西南海
域的表面水溫,比27年前上升攝氏0.71度,表面水溫升高,使烏魚不再往南洄游;傳統的
烏魚魚場已不復當年。
李國添研究團隊最近發表的「氣候變遷對台灣沿近海漁業之衝擊與調適」的報告中,認為
烏魚、黑鯧、鎖管的產量大減,都是氣候暖化惹的禍。
報告提到,台灣西南部海域是傳統烏魚漁場,冬至前後烏魚跟著大陸沿岸的冷水流,洄游
到台灣西南部的「雲彰隆起」海棚產卵,1976年到1985年的烏魚產量,平均每年達125萬
尾,隨著海水表面溫度升高、溫度較高的黑潮支流增強等原因,1990年代以後,烏魚平均
年產量不到50萬尾。
李國添指出,海洋變動速度超乎人類預期,未來要如何確保海洋生物資源與人類生存永久
持續,是重要研究課題。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政府無罪,罪在蕃人?國土復育條例草案的傲慢묠…

By James
at 2009-12-15T13:12
at 2009-12-15T13:12
山地開發

By Queena
at 2009-12-15T12:38
at 2009-12-15T12:38
請問有沒有什麼網站可以查到碳排放量的比較呢

By Kelly
at 2009-12-15T11:10
at 2009-12-15T11:10
山地開發

By Faithe
at 2009-12-15T11:09
at 2009-12-15T11:09
山地開發

By Sierra Rose
at 2009-12-15T10:19
at 2009-12-15T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