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onya and Baba 娘惹菜餐館 - 新加坡

By Megan
at 2015-10-30T00:01
at 2015-10-30T00:01
Table of Contents
Nyonya and Baba
地址:1 Harbourfront Walk, #01-54/56 Vivo City, Singapore 098585
電話:+65 6376 9138
營業時間:11:00-23:00
刷卡:可
服務費:10%
消費稅:7%
用餐時間:2015-02-22
用餐花費:59.79元新幣 / 2人
網誌圖文版:http://mydearnoel.pixnet.net/blog/post/42555679
雖然個人沒有特別喜好,但娘惹菜似乎是許多人來新加坡必定會嘗試的菜系,
友人也指定要吃娘惹菜,於是衡量下選擇了位在Vivo City的Nyonya and Baba,
曾經隨著本地人造訪過一次,總是高朋滿座的餐廳應該也是頗有水準,
大概是因為個人對於娘惹菜的家常口味沒有太大感受,所以也吃不太出所以然,
位在購物商場的地點十分方便,但佔地也不大所以在門口外圍又自成一圈,
當日造訪用餐的人依舊不少,雖然訂了位也還是稍稍等了一下。
在新加坡的餐廳通常是要收水資的,這裡是每人0.5元新幣,
雖然只是白開水,附上了吸管冰塊看起來頗有回事。
不過白飯就是免費提供了,像台灣的泰國料理一樣會有人隨桌添飯。
--Achar SGD 3--
坐定後通常小菜會跟著上來,平時用餐大家總是全部撤掉,
但Achar這道泡菜個人覺得頗算娘惹小吃的代表,因此就留著也讓友人嚐嚐,
亞洲泡菜的食材大同小異,不外乎就是蘿蔔、黃瓜和包菜,
但Achar的醬汁卻充滿著南洋風味,酸甜帶點微苦滋味加上蔬菜爽脆的口感非常開胃。
--Ayam Buah Keluah SGD 15--
黑果燜雞也是個人覺得娘惹菜必嚐的特色之一,每道餐廳的做法都有些許不同,
有些是像這樣紅棕色醬汁內有黑果粒,有些是把黑果肉一起攪在料理內呈現油亮的黑色。
一般比較常見的都是像現在這樣,但個人比較偏好另一種做法,
雞肉料理總是不太容易入味而且肉質也頗柴,加上湯汁味道過酸因此不怎麼欣賞這道菜。
所以撇開了雞肉,個人的重點完全放在黑果上,從硬殼中挖了籽肉出來就拌著飯吃,
黑果是Kepayang樹果實內的種子,因為帶有毒性因此需經過繁複的處理,
嚐起來那種發酵的特別滋味很像豆豉,又比豆豉更溫厚滑軟些,
雖然黑果不是什麼驚人的澎湃滋味,卻也是娘惹菜系的獨特食材。
--Sambal Ladies Finger SGD 11--
參巴辣椒醬在這裡是無論餐館或食檔幾乎都會看到的醬料,非常普遍親民,
除了當沾醬使用外拿來炒新鮮時蔬也是很常看到的料理,也是這裡的特色之一,
拿來炒秋葵個人倒是沒有印象有吃過,最常吃的就是炒空心菜的馬來風光,
咀嚼秋葵獨特的口感中帶有醬料的鹹香辣甜,蝦仁味亦是頗為濃厚,
這秋葵非常新鮮脆滑,個人覺得配上Sambal醬更勝於使用空心菜,
因為Sambal醬滋味濃重,菜葉類總容易裹上過量的醬汁而顯膩口。
--Beef Rendang SGD 16--
平常在一般食檔只要是吃馬來餐,個人一定都會點Beef Rendang,
看起來似乎顏色單調,但卻是滋味非常豐富的一道菜餚,
牛肉塊用了椰奶、辣椒醬、薑、檸檬葉、咖哩粉調過味,所有辛辣都被椰奶調和,
雖然對新加坡最不解的是為什麼肉都要烹調得很硬,但個人還是非常鍾情這道菜,
牛肉雖硬但也不致於到柴,應該是使用了牛腱的部位所以還帶筋。
--Sago Gula Melaka SGD 4.8--
因為不喜歡吃橡膠感很重的Chendol,所以點了另一道西米露分食,
西米露浸泡在椰奶當中,上方的碎冰則淋了滿滿的椰糖。
甜度極高的椰糖被做成冰品因此也不太膩口,下方的椰奶西米露則一點也不甜,
混在一起吃是種恰到平衡的甜度,椰糖就像焦糖一樣帶著淡淡的鹹味。
充滿南洋風的娘惹餐廳吃來吃去個人還是較喜歡在Keppel Club的PeraMakan,
不過考慮到交通方面,對於遊客來說這裡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
Tags:
新加坡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請問最近空氣

By Rachel
at 2015-10-26T19:49
at 2015-10-26T19:49
想找有king size床的飯店

By Zora
at 2015-10-24T01:21
at 2015-10-24T01:21
請問金記海鮮屋可刷卡嗎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5-10-23T07:55
at 2015-10-23T07:55
再訪 The White Rabbit

By Gary
at 2015-10-23T00:08
at 2015-10-23T00:08
請問最近天氣狀況好嗎?

By Caroline
at 2015-10-22T18:46
at 2015-10-22T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