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保育的本位主義與偏差--談台灣保育團體反對熊 … - 自然保育討論

By Skylar Davis
at 2005-05-07T18:15
at 2005-05-07T18:1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O4 (夢想到底是什麼??)》之銘言:
: 志阿
: 就你對於動物園的疑問我到是可以給你一些參考資訊
: 因為目前我修的動物園與野生動物疾病學
: 都是動物園的醫師甚至院長都來上課
: 他們就有提到類似的問題
: 你說的沒錯保育團體應該是要去保護各個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不再受到破壞
: 但為什麼還要有動物園的存在
保育團體維護野生棲地與動物園的存在是可以同時並存的
我覺得兩者的意義不一樣,存在的目的也不同
: 我先說在動物園裡的動物沒有一個是野外抓進來的
: 目前動物園都只希望引進來的全都是從小就被圈養的
: 無尾熊就是由澳洲某個保育機構外借的
: 一來站在保育立場不去干涉野生動物的生活
: 二來野生不習慣被圈養我們也不好管理
: 所以許多的動物都只是全世界各個動物園
: 或是保育機構人工培養的動物
: 然後在與世界各地的動物園作交換
: 你說的很好的確動物園的環境遠遠低於原始的生存環境
: 但這個早就已經被人們所注意到了
我指的是環境的多樣性,而不是動物園的環境低於原始的生存環境
野生環境下的動物需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威脅,還有競爭
也因此野生的動物比圈養的動物顯得更有智慧(只是顯得更有,不是更有)
: 我相信大家都覺得動物園怎麼一直在施工
: 很多的工程都是在把以前老舊的圈養環境作改善
: 因為呆板的環境會造成動物的刻板行為
: 而有所謂的自虐情形
: 這也是我們不想見到的
: 但現在動物園已經將大多場地擴大且盡量模擬野外生存環境
: 同時在場內增加許多設施不再只有二平面空間
: 尤其是靈長類更是需要很多心思去構想環境
: 日本為了這個原因
: 特地去上野另外蓋了一座動物園
: 只是因為圈養環境太差所以要換地方
: 我們也是如此才會從圓山搬到木柵的
: 日本人到台灣來參觀動物園
: 甚至稱讚我們黑猩猩的場地做的很好
: 我想不能抹滅他們付出的努力
這項努力是值得稱許的,你,我或是其他更多人都可能沒法做到
有一天動物園的環境說不定可以真正達到99.99%的模擬真實環境
那剩下的0.01%對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而言,可以當做是不存在的差別
這是與保護棲地原始有同樣意義的
: 動物園醫師也說過
: 這些動物根本不能野放
: 你野放它根本跟殺它是沒什麼差別
將動物園內的動物野放不是好事
但是讓動物有機會在原始棲地出生成長是好事
: 因為他根本沒求生能力
: 那你會問那幹麻養
: 動物園養這些動物是為了保留其生物多樣性的基因
: 有許多動物因為之前棲息地的破壞而絕跡
: 但在動物園裡卻保留了下來
: 而人們也才有機會去做繁殖
: 然後再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在做野放
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也是保育團體所希望扭轉的--
藉由棲地的保護讓人們停止繼續犯過去的錯誤
: 同時也以提供我們許多動物的基本資料
: 列如正常生理值以及行為學等等
: 這樣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這個動物
: 在保護他們上面可以有更好的績效
: 如果沒有動物園的存在那真的世界上許許多多的生物都真的絕跡了
關於是否有必要取得動物的基本資料,每個人有不同的觀點
但有沒有動物園應該只是涉及到方便與不方便的差別,而不是能不能
所以就把這個因素先割除好了
至於如果沒有動物園,世界上許許多多的生物就已絕跡
那麼我只好哀戚地說,就算有了動物園,每年還是有上千種以上的生物滅絕..
事實上,這不是有沒有動物園的問題,而是自然環境適不適合的問題
你可以注意到,我在我的文章中盡量以"生物"的字眼著手
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把焦點放在"動物"這個太狹隘,太侷限的觀點
保育是一整個地球的事情,而不是一地,一處,一個台灣的事情
: 至於你說野放問題
我也可以堅定地說,我個人反對野放
野放就如同我所說,將棲地維護當作是保育的手段
重點在於"物種的延續"或更甚是"個體的延續"
然而,如果對於自然有信心
那麼你可以預見在人為干擾減少的狀況下
會有新的物種取而代之那麼滅絕的物種,重新出現在地球上
"週而復始,生生不息"這才是保育的目的與意義,而不是目前的"救亡圖存"
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讀讀生態倫理的專著,裡頭的討論很精采了
: 動物園院長也提過
: 他說在世界各地有許多的機構是積極在做野放的工作
: 而一個機構都只專門一種動物
: 我上次再discovery上看到其中一個院長所提到的國外機構
: 他們是在做禿鷹的野放 (真正名稱我忘了只記得是禿鷹)
: 他們為了訓練其求生能力
: 先去了解其行為上的模式在加以模擬
: 可以說費盡了心思看的都覺得好辛苦
: 野放後還要每隻做追蹤
: 常常在野外待上好幾天去找
: 注意有無疾病...體重減輕等適應不良的問題
: 一發現有問題馬上開會檢討那裡有缺失來做改善
: 要成功野放第一隻禿鷹你知道他們努力多久嗎
: 整整四年多的時間
: 如果沒有他們就算保護了棲息地
: 這些物種仍無法回到大自然中
: 要野放可以但要做審慎評估之後才可行
: 我想你不應該只是注意到有聲音的保育團體
: 其實這些默默付出的醫師以及相關人員都是勞心勞力
: 同樣也是為了動物保留下去在做努力
: 只是他們每天工作都沒時間了哪還有空閒去發新聞稿
: 在木柵動物園裡只有6位醫師加上其他工作人員只有12位
: 而這些醫師必須掌管整個動物園上千隻動物
: 不論飲食生活起居健康狀況甚至到繁殖後代
: 大小事務通通一手包辦
: 工作量大到幾乎沒假可以放的程度
: 他們有怨言嗎我想從來沒聽過吧
: 因為根本沒人知道他們的辛苦所在
: 我始終不認為會出現在電視機前面的保育團體做了什麼
: 真正做事的才是在幕後默默工作的人
雖然這有點離題
但不論我們在討論的主題為何,我也認為這些人非常的偉大
我也覺得,因為有這些默默的人在付出
那些聲音逐漸被社會聽取的保育團體就更應該要自我管束與節制--合理且正當的發言
即使目的與手段不同,對於他人(或他種物種)所付出的無私關懷與照顧,都是值得欣賞的
: 因為在他們心中與其去抗議還不如趕快把工作完成
: 人不是所想的這麼差
: 只是黑暗面總會比較讓人詬病
: 至於動物園該不該存在
: 就現在而言答案是肯定要的
: 動物園已經可以說是動物們最後的諾亞方舟
: 在台灣許多動物已經找不到任何一片原始的棲息地
別灰心,其實台灣還是有很多地方是很天然的
雖然在城市中我們只能看到這最後的諾亞方舟
有許多人還是期待著有一天人類帶來的豪雨會停止對自然無情的剝奪與破壞
: 而動物園保留下來期待日後人們努力可以成真
: 達到真正野放的目標
: 並非只是讓人觀賞.....觀賞只是附加價值
: 它門票其實是很便宜的適合各個階級的人去參觀
: 便宜到動物每天吃的錢都不夠花
: 藉由觀賞讓大眾去了解這多樣的動物圈
: 進而提高大家的保育觀念
: 這才是動物園真正的理念阿
: 希望這些可以讓你對動物園的一些印象改觀
: 畢竟我不想讓這些各地動物園的醫師以及工作人員
: 這麼多年來的努力始終沒人體會
: 他們也是拿命在跟動物相處的
: 抱歉寫太長了我已經盡量刪減了 >.<
: 但還是有好多話沒說到.... ^^"
: 畢竟也是獸醫感觸就比較多了些.....
真感謝硫磺給了大家這麼好的意見
對於保育,能夠聽到獸醫師的觀點是很值得的
因為他們才是朝夕與動物相處的人
希望大家都像硫磺一樣
有意見提出來一起討論
不論聽者或言者,都會有相等的收穫的 :)
--
: 志阿
: 就你對於動物園的疑問我到是可以給你一些參考資訊
: 因為目前我修的動物園與野生動物疾病學
: 都是動物園的醫師甚至院長都來上課
: 他們就有提到類似的問題
: 你說的沒錯保育團體應該是要去保護各個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不再受到破壞
: 但為什麼還要有動物園的存在
保育團體維護野生棲地與動物園的存在是可以同時並存的
我覺得兩者的意義不一樣,存在的目的也不同
: 我先說在動物園裡的動物沒有一個是野外抓進來的
: 目前動物園都只希望引進來的全都是從小就被圈養的
: 無尾熊就是由澳洲某個保育機構外借的
: 一來站在保育立場不去干涉野生動物的生活
: 二來野生不習慣被圈養我們也不好管理
: 所以許多的動物都只是全世界各個動物園
: 或是保育機構人工培養的動物
: 然後在與世界各地的動物園作交換
: 你說的很好的確動物園的環境遠遠低於原始的生存環境
: 但這個早就已經被人們所注意到了
我指的是環境的多樣性,而不是動物園的環境低於原始的生存環境
野生環境下的動物需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威脅,還有競爭
也因此野生的動物比圈養的動物顯得更有智慧(只是顯得更有,不是更有)
: 我相信大家都覺得動物園怎麼一直在施工
: 很多的工程都是在把以前老舊的圈養環境作改善
: 因為呆板的環境會造成動物的刻板行為
: 而有所謂的自虐情形
: 這也是我們不想見到的
: 但現在動物園已經將大多場地擴大且盡量模擬野外生存環境
: 同時在場內增加許多設施不再只有二平面空間
: 尤其是靈長類更是需要很多心思去構想環境
: 日本為了這個原因
: 特地去上野另外蓋了一座動物園
: 只是因為圈養環境太差所以要換地方
: 我們也是如此才會從圓山搬到木柵的
: 日本人到台灣來參觀動物園
: 甚至稱讚我們黑猩猩的場地做的很好
: 我想不能抹滅他們付出的努力
這項努力是值得稱許的,你,我或是其他更多人都可能沒法做到
有一天動物園的環境說不定可以真正達到99.99%的模擬真實環境
那剩下的0.01%對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而言,可以當做是不存在的差別
這是與保護棲地原始有同樣意義的
: 動物園醫師也說過
: 這些動物根本不能野放
: 你野放它根本跟殺它是沒什麼差別
將動物園內的動物野放不是好事
但是讓動物有機會在原始棲地出生成長是好事
: 因為他根本沒求生能力
: 那你會問那幹麻養
: 動物園養這些動物是為了保留其生物多樣性的基因
: 有許多動物因為之前棲息地的破壞而絕跡
: 但在動物園裡卻保留了下來
: 而人們也才有機會去做繁殖
: 然後再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在做野放
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也是保育團體所希望扭轉的--
藉由棲地的保護讓人們停止繼續犯過去的錯誤
: 同時也以提供我們許多動物的基本資料
: 列如正常生理值以及行為學等等
: 這樣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這個動物
: 在保護他們上面可以有更好的績效
: 如果沒有動物園的存在那真的世界上許許多多的生物都真的絕跡了
關於是否有必要取得動物的基本資料,每個人有不同的觀點
但有沒有動物園應該只是涉及到方便與不方便的差別,而不是能不能
所以就把這個因素先割除好了
至於如果沒有動物園,世界上許許多多的生物就已絕跡
那麼我只好哀戚地說,就算有了動物園,每年還是有上千種以上的生物滅絕..
事實上,這不是有沒有動物園的問題,而是自然環境適不適合的問題
你可以注意到,我在我的文章中盡量以"生物"的字眼著手
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把焦點放在"動物"這個太狹隘,太侷限的觀點
保育是一整個地球的事情,而不是一地,一處,一個台灣的事情
: 至於你說野放問題
我也可以堅定地說,我個人反對野放
野放就如同我所說,將棲地維護當作是保育的手段
重點在於"物種的延續"或更甚是"個體的延續"
然而,如果對於自然有信心
那麼你可以預見在人為干擾減少的狀況下
會有新的物種取而代之那麼滅絕的物種,重新出現在地球上
"週而復始,生生不息"這才是保育的目的與意義,而不是目前的"救亡圖存"
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讀讀生態倫理的專著,裡頭的討論很精采了
: 動物園院長也提過
: 他說在世界各地有許多的機構是積極在做野放的工作
: 而一個機構都只專門一種動物
: 我上次再discovery上看到其中一個院長所提到的國外機構
: 他們是在做禿鷹的野放 (真正名稱我忘了只記得是禿鷹)
: 他們為了訓練其求生能力
: 先去了解其行為上的模式在加以模擬
: 可以說費盡了心思看的都覺得好辛苦
: 野放後還要每隻做追蹤
: 常常在野外待上好幾天去找
: 注意有無疾病...體重減輕等適應不良的問題
: 一發現有問題馬上開會檢討那裡有缺失來做改善
: 要成功野放第一隻禿鷹你知道他們努力多久嗎
: 整整四年多的時間
: 如果沒有他們就算保護了棲息地
: 這些物種仍無法回到大自然中
: 要野放可以但要做審慎評估之後才可行
: 我想你不應該只是注意到有聲音的保育團體
: 其實這些默默付出的醫師以及相關人員都是勞心勞力
: 同樣也是為了動物保留下去在做努力
: 只是他們每天工作都沒時間了哪還有空閒去發新聞稿
: 在木柵動物園裡只有6位醫師加上其他工作人員只有12位
: 而這些醫師必須掌管整個動物園上千隻動物
: 不論飲食生活起居健康狀況甚至到繁殖後代
: 大小事務通通一手包辦
: 工作量大到幾乎沒假可以放的程度
: 他們有怨言嗎我想從來沒聽過吧
: 因為根本沒人知道他們的辛苦所在
: 我始終不認為會出現在電視機前面的保育團體做了什麼
: 真正做事的才是在幕後默默工作的人
雖然這有點離題
但不論我們在討論的主題為何,我也認為這些人非常的偉大
我也覺得,因為有這些默默的人在付出
那些聲音逐漸被社會聽取的保育團體就更應該要自我管束與節制--合理且正當的發言
即使目的與手段不同,對於他人(或他種物種)所付出的無私關懷與照顧,都是值得欣賞的
: 因為在他們心中與其去抗議還不如趕快把工作完成
: 人不是所想的這麼差
: 只是黑暗面總會比較讓人詬病
: 至於動物園該不該存在
: 就現在而言答案是肯定要的
: 動物園已經可以說是動物們最後的諾亞方舟
: 在台灣許多動物已經找不到任何一片原始的棲息地
別灰心,其實台灣還是有很多地方是很天然的
雖然在城市中我們只能看到這最後的諾亞方舟
有許多人還是期待著有一天人類帶來的豪雨會停止對自然無情的剝奪與破壞
: 而動物園保留下來期待日後人們努力可以成真
: 達到真正野放的目標
: 並非只是讓人觀賞.....觀賞只是附加價值
: 它門票其實是很便宜的適合各個階級的人去參觀
: 便宜到動物每天吃的錢都不夠花
: 藉由觀賞讓大眾去了解這多樣的動物圈
: 進而提高大家的保育觀念
: 這才是動物園真正的理念阿
: 希望這些可以讓你對動物園的一些印象改觀
: 畢竟我不想讓這些各地動物園的醫師以及工作人員
: 這麼多年來的努力始終沒人體會
: 他們也是拿命在跟動物相處的
: 抱歉寫太長了我已經盡量刪減了 >.<
: 但還是有好多話沒說到.... ^^"
: 畢竟也是獸醫感觸就比較多了些.....
真感謝硫磺給了大家這麼好的意見
對於保育,能夠聽到獸醫師的觀點是很值得的
因為他們才是朝夕與動物相處的人
希望大家都像硫磺一樣
有意見提出來一起討論
不論聽者或言者,都會有相等的收穫的 :)
--
Tags:
保育
All Comments

By Kyle
at 2005-05-07T22:16
at 2005-05-07T22:16
Related Posts
Re: 保育的本位主義與偏差--談台灣保育團體反對熊 …

By Isla
at 2005-05-06T15:24
at 2005-05-06T15:24
Re: 保育的本位主義與偏差--談台灣保育團體反對熊 …

By Carol
at 2005-05-06T09:46
at 2005-05-06T09:46
Re: 保育的本位主義與偏差--談台灣保育團體反對熊 …

By Kyle
at 2005-05-05T23:25
at 2005-05-05T23:25
<新聞>遠古鯨魚有腳

By Rosalind
at 2005-05-03T16:53
at 2005-05-03T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