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關於天氣的問題 - 颱風討論

By Andrew
at 2008-09-30T23:55
at 2008-09-30T23:5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lboevceky (我可以)》之銘言:
: 一、常看到卡大說這個擾動前身是東風波、季風低壓、冷心低壓等等。
: 請問颱風不是低壓所形成的嗎?這些低壓的類型是否一樣?
這幾種低壓系統是有差異的
西太平洋的東風波早期比較不受重視
因為早期缺乏足夠的高空觀測資料
而西太平洋夏季低層多是吹著西南季風
因此東風波動被認為不常出現或根本不存在
自從高空觀測資料比較詳細後才發現
西太平洋的副高壓南側~中層的東風層內仍然會有倒V字型(往北突出)的東風波動出現
並且順著氣流向西移動(在底層的西南氣流上往西傳播)
本身可能逐漸往低層加深發展~由原本的開放式(只有北半圈)環流變成完整一圈
或是疊加到低層的微弱漩渦上方使它發展起來
東風波的出現有學者研究跟高低層間的位渦度逆轉有關
這有些複雜~先不多做解釋了..XD
季風低壓則是指位於西南季風與高壓東風合流區(季風槽)內所發展起來的封閉氣旋環流
範圍較大而且初生期的特徵就是外圍風力強(兩股合流的力量)~雲層組織龐大鬆散
LLCC要組織起來需要花較多的時間
冷心低壓則是位於高空(200~300百帕層)的系統
特徵是中心為冷區~空氣較重往下沉而引發氣流往內旋入
形成的原因大概都是自高空槽底部因為振幅過大而割離成獨立的環流
這裡所指的高空槽可能是西風槽~也可能是TUTT
正常冷心低壓中間因為較冷下沉而經常是無雲的狀態
中心周圍則因為冷空氣下沉造成往外傳播的重力波擾動而易有對流雲胞出現
一但移到加熱明顯的陸地上空~常常會因為上冷下熱的不穩定狀態而激發強烈對流現象
冷心低壓長時間停留在熱帶洋面上
可以透過周圍對流積雲的潛熱釋放而使中心逐漸變暖
並且往低層延伸~最後形成低面低壓~再由地面低壓發展為颱風
: 然後有分哪種低壓成長會比較迅速嗎?
成長的快慢還是要看環境的配合程度
不過一般季風低壓因為範圍大整合較花時間~成長的也會比較慢些
: 二、颱風假如都跑到高緯度的話,是否都會變成溫帶氣旋?一般溫帶氣旋的壽命如何?
颱風跑到高緯度後受到冷空氣侵入的影響大部分都會進行"變性"
中心軸傾斜為斜壓系統(越高層越往西傾)~同時產生"鋒"
運轉的能量來源也由熱帶氣旋的CISK機制轉變為斜壓不穩定機制提供的渦流可用位能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冷暖空氣間的溫差產生熱力風次環流
暖空氣上升並且往北~冷空氣下降並往南~交互作用之下產生渦流可用位能(EAPE)
一但轉變為溫帶氣旋後就不需要潛熱釋放來維持系統運轉
(當然有額外潛熱的話有助於旋生方程中的非絕熱項作用)
溫帶氣旋發展到極限後會因為暖空氣被完全抬升到高空(囚錮)~中心充滿冷空氣
使得渦流可用位能減少而漸趨消滅
壽命可長可短~似乎並無一定的時間長度
: 三、台灣每種天氣類型都有碰過,(像是颱風、下雪、龍捲風等等)
: 那麼低緯度的台灣,是否會有溫帶氣旋?
台灣會碰到的大概都是剛剛在鋒面上出現的中尺度低壓系統
也就是溫帶氣旋的胚胎~還需要繼續發展才會成為成熟的溫帶氣旋
不過有時也會遇到發展加深很快的中尺度旋渦快速自華南出現再通過北部海面
台灣東北方跟東方海面在冬春季也常會有"台灣低壓"出現並且往東北發展
只是以台灣的緯度要遇到成熟的溫帶氣旋似乎很困難
2004年的南瑪都颱風算是非常特殊的案例
侵襲台灣前因為北邊強冷空氣南下侵入
使它在侵台時已經具有成熟溫帶氣旋的構造特徵
包括中心傾斜而且有鋒貫穿等
一經過台灣後隨即被判斷轉化為溫帶氣旋
之後北上侵襲日本關東還帶去劇烈的強風大雨
: 這些都是小弟長久累積下來的疑問,雖然有拜辜狗跟維基,但是都還蠻片段的…
: 所以想拜託各位專業的大大解答小弟的疑問,小弟在此先謝謝各位了。
--
: 一、常看到卡大說這個擾動前身是東風波、季風低壓、冷心低壓等等。
: 請問颱風不是低壓所形成的嗎?這些低壓的類型是否一樣?
這幾種低壓系統是有差異的
西太平洋的東風波早期比較不受重視
因為早期缺乏足夠的高空觀測資料
而西太平洋夏季低層多是吹著西南季風
因此東風波動被認為不常出現或根本不存在
自從高空觀測資料比較詳細後才發現
西太平洋的副高壓南側~中層的東風層內仍然會有倒V字型(往北突出)的東風波動出現
並且順著氣流向西移動(在底層的西南氣流上往西傳播)
本身可能逐漸往低層加深發展~由原本的開放式(只有北半圈)環流變成完整一圈
或是疊加到低層的微弱漩渦上方使它發展起來
東風波的出現有學者研究跟高低層間的位渦度逆轉有關
這有些複雜~先不多做解釋了..XD
季風低壓則是指位於西南季風與高壓東風合流區(季風槽)內所發展起來的封閉氣旋環流
範圍較大而且初生期的特徵就是外圍風力強(兩股合流的力量)~雲層組織龐大鬆散
LLCC要組織起來需要花較多的時間
冷心低壓則是位於高空(200~300百帕層)的系統
特徵是中心為冷區~空氣較重往下沉而引發氣流往內旋入
形成的原因大概都是自高空槽底部因為振幅過大而割離成獨立的環流
這裡所指的高空槽可能是西風槽~也可能是TUTT
正常冷心低壓中間因為較冷下沉而經常是無雲的狀態
中心周圍則因為冷空氣下沉造成往外傳播的重力波擾動而易有對流雲胞出現
一但移到加熱明顯的陸地上空~常常會因為上冷下熱的不穩定狀態而激發強烈對流現象
冷心低壓長時間停留在熱帶洋面上
可以透過周圍對流積雲的潛熱釋放而使中心逐漸變暖
並且往低層延伸~最後形成低面低壓~再由地面低壓發展為颱風
: 然後有分哪種低壓成長會比較迅速嗎?
成長的快慢還是要看環境的配合程度
不過一般季風低壓因為範圍大整合較花時間~成長的也會比較慢些
: 二、颱風假如都跑到高緯度的話,是否都會變成溫帶氣旋?一般溫帶氣旋的壽命如何?
颱風跑到高緯度後受到冷空氣侵入的影響大部分都會進行"變性"
中心軸傾斜為斜壓系統(越高層越往西傾)~同時產生"鋒"
運轉的能量來源也由熱帶氣旋的CISK機制轉變為斜壓不穩定機制提供的渦流可用位能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冷暖空氣間的溫差產生熱力風次環流
暖空氣上升並且往北~冷空氣下降並往南~交互作用之下產生渦流可用位能(EAPE)
一但轉變為溫帶氣旋後就不需要潛熱釋放來維持系統運轉
(當然有額外潛熱的話有助於旋生方程中的非絕熱項作用)
溫帶氣旋發展到極限後會因為暖空氣被完全抬升到高空(囚錮)~中心充滿冷空氣
使得渦流可用位能減少而漸趨消滅
壽命可長可短~似乎並無一定的時間長度
: 三、台灣每種天氣類型都有碰過,(像是颱風、下雪、龍捲風等等)
: 那麼低緯度的台灣,是否會有溫帶氣旋?
台灣會碰到的大概都是剛剛在鋒面上出現的中尺度低壓系統
也就是溫帶氣旋的胚胎~還需要繼續發展才會成為成熟的溫帶氣旋
不過有時也會遇到發展加深很快的中尺度旋渦快速自華南出現再通過北部海面
台灣東北方跟東方海面在冬春季也常會有"台灣低壓"出現並且往東北發展
只是以台灣的緯度要遇到成熟的溫帶氣旋似乎很困難
2004年的南瑪都颱風算是非常特殊的案例
侵襲台灣前因為北邊強冷空氣南下侵入
使它在侵台時已經具有成熟溫帶氣旋的構造特徵
包括中心傾斜而且有鋒貫穿等
一經過台灣後隨即被判斷轉化為溫帶氣旋
之後北上侵襲日本關東還帶去劇烈的強風大雨
: 這些都是小弟長久累積下來的疑問,雖然有拜辜狗跟維基,但是都還蠻片段的…
: 所以想拜託各位專業的大大解答小弟的疑問,小弟在此先謝謝各位了。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William
at 2008-10-05T02:51
at 2008-10-05T02:51

By Skylar Davis
at 2008-10-09T05:48
at 2008-10-09T05:48

By Anthony
at 2008-10-13T08:44
at 2008-10-13T08:44

By James
at 2008-10-17T11:40
at 2008-10-17T11:40

By Catherine
at 2008-10-21T14:37
at 2008-10-21T14:37

By Callum
at 2008-10-25T17:33
at 2008-10-25T17:33

By Necoo
at 2008-10-29T20:29
at 2008-10-29T20:29

By Lucy
at 2008-11-02T23:25
at 2008-11-02T23:25

By Agatha
at 2008-11-07T02:22
at 2008-11-07T02:22
Related Posts
一些關於天氣的問題

By Freda
at 2008-09-30T21:37
at 2008-09-30T21:37
美國不是用英文命名颱風喔

By Edwina
at 2008-09-30T21:33
at 2008-09-30T21:33
一些關於天氣的問題

By Isabella
at 2008-09-30T21:23
at 2008-09-30T21:23
請問跑到西風帶的颱風最後的命運是...?

By Hardy
at 2008-09-30T21:15
at 2008-09-30T21:15
海高斯分析#3

By Margaret
at 2008-09-30T21:12
at 2008-09-30T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