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場外碳交易 價差驚人 - 生態環境討論

By Lucy
at 2009-12-16T15:05
at 2009-12-16T15:05
Table of Contents
來源網址:http://ppt.cc/@32z
工商時報- 中國場外碳交易 價差驚人 2009.12.16
楊泰興/綜合報導
在哥本哈根會議第二階段熱烈舉行的同時,據大陸媒體報導,由於中國的碳排放交易的規
模過小,造成中國企業的「減排量抵銷額」的轉讓,無法透過交易所平台順利出售,只能
場外交易,這造成利權外溢;撿便宜的國外中介機構,甚至一轉手就獲利3成。
「國際先驅導報」報導指出,中國大量低成本的CDM項目資源(清潔發展機制,也就是
減排量抵銷額的轉讓)已經成為西方國家投資機構眼中的「肥肉」。
就以「江西豐城源洲煤層氣發電公司」為例,因找不到專門的人員和平台可以直接到國
際市場交易,而中國的3大平台交易又不熱絡,「豐城源洲」不得已只能以每噸10.6美元
的價格,將每年16萬噸的二氧化碳「減排量」賣與國外中介機構。
據了解,國際碳排放交易價較差的時候,也有每噸16.8美元,中間價差驚人。
對此,北京環境交易所總經理助理畢建忠表示:「價差的確存在。」他認為,中國大多
數企業沒有能力直接去國際市場交易,不得不低價出售,但他也指出,中間買家在轉手的
過程中也承受著一定的風險。
至於中國去年所積極成立的3大碳排放權交易平台: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
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交易數量卻是寥寥可數,就以北京環境交易所為例,上面掛牌
可供交易的CDM項目僅有21個,遠遜於中國所批准的CDM項目數字。
據了解,中國現在已經成為CDM機制下提供碳減排量的最大的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
化司副司長孫翠華透露,截至今年10月,中國政府已批准2,232個 CDM項目,其中663個已
在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成功註冊,預期年減排量為1.9億噸,約佔全球註冊項目減排量的
58%以上,註冊數量和年減排量均居世界第一。
--
工商時報- 中國場外碳交易 價差驚人 2009.12.16
楊泰興/綜合報導
在哥本哈根會議第二階段熱烈舉行的同時,據大陸媒體報導,由於中國的碳排放交易的規
模過小,造成中國企業的「減排量抵銷額」的轉讓,無法透過交易所平台順利出售,只能
場外交易,這造成利權外溢;撿便宜的國外中介機構,甚至一轉手就獲利3成。
「國際先驅導報」報導指出,中國大量低成本的CDM項目資源(清潔發展機制,也就是
減排量抵銷額的轉讓)已經成為西方國家投資機構眼中的「肥肉」。
就以「江西豐城源洲煤層氣發電公司」為例,因找不到專門的人員和平台可以直接到國
際市場交易,而中國的3大平台交易又不熱絡,「豐城源洲」不得已只能以每噸10.6美元
的價格,將每年16萬噸的二氧化碳「減排量」賣與國外中介機構。
據了解,國際碳排放交易價較差的時候,也有每噸16.8美元,中間價差驚人。
對此,北京環境交易所總經理助理畢建忠表示:「價差的確存在。」他認為,中國大多
數企業沒有能力直接去國際市場交易,不得不低價出售,但他也指出,中間買家在轉手的
過程中也承受著一定的風險。
至於中國去年所積極成立的3大碳排放權交易平台: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
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交易數量卻是寥寥可數,就以北京環境交易所為例,上面掛牌
可供交易的CDM項目僅有21個,遠遜於中國所批准的CDM項目數字。
據了解,中國現在已經成為CDM機制下提供碳減排量的最大的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
化司副司長孫翠華透露,截至今年10月,中國政府已批准2,232個 CDM項目,其中663個已
在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成功註冊,預期年減排量為1.9億噸,約佔全球註冊項目減排量的
58%以上,註冊數量和年減排量均居世界第一。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關於冷媒

By Aaliyah
at 2009-12-15T23:23
at 2009-12-15T23:23
「碳足跡」管理、產業節能技術、因應歐盟環保指令

By Jacob
at 2009-12-15T22:57
at 2009-12-15T22:57
哥本哈根的氣候與資本主義

By Oliver
at 2009-12-15T22:21
at 2009-12-15T22:21
2009/12/15 國內環境新聞節選

By Bethany
at 2009-12-15T17:23
at 2009-12-15T17:23
政府無罪,罪在蕃人?國土復育條例草案的傲慢묠…

By James
at 2009-12-15T13:12
at 2009-12-15T13:12